《问题研究 能否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否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作业设计
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了解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2. 学习海冰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3. 探讨淡化海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和批判性思维。

二、作业内容:
1. 基础调研: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了解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的分布、储量、利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 海冰研究: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海冰的形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要求学生提出一种或多种可能影响海冰变化的因素,并设计实验或模型来验证。

3. 淡化海冰方案:基于前两项研究,学生提出并讨论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的淡化海冰方案。

该方案需要包含原理、步骤、预期效果及可行性评估。

三、作业要求:
1. 学生需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作业,每组不超过4人,以便于团队协作;
2. 提交一份完整的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实验或模型结果、淡化海冰方案及可行性评估;
3. 报告需图文并茂,有数据支撑;
4. 每组需进行一次小组汇报,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四、作业评价:
1. 报告的质量:是否准确地描述了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的问题,是否对海冰形成和变化规律有深入的理解,提出的淡化海冰方案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
2. 团队协作能力:小组内部的分工是否合理,成员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3. 批判性思维:学生是否能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估;
4. 实践操作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根据研究需要,设计实验或模型,并有效地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五、作业反馈:
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对报告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馈;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掌握海冰形成和变化规律,并学会如何淡化海冰来解决淡水短缺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的挑战。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通过对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的深入了解,理解淡化海冰解决淡水短缺问题的可能性;
2.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加深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收集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和原因,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海水淡化等方面的信息;
2. 分析海冰的形成和淡化过程,讨论淡化海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3. 结合当地气候和水循环特点,探讨淡化海冰解决淡水短缺问题的最佳时机和方式;
4. 参考相关文献,提出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的建议和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估;
5. 以小组为单位,汇总和整理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形成报告,字数不少于200字。

三、作业要求:
1. 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
3. 小组合作时,成员应积极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4.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报告。

四、作业评价:
1. 评价标准包括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2. 评价方式将采取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改进;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参考,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五、作业反馈:
1. 学生应认真听取其他小组和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反思和改进;
2. 教师应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3. 学生应根据反馈结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报告和研究,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认识,了解淡化海冰解决淡水短缺问题的可能性,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互评,学生将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