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摘要: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注意教学中的语言美。

通过讲究教学语言的科学美、注重教学语言的简洁美美、突出教学语言的激情美、挖掘教学语言的启迪美,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层次和品位,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课堂语言科学美简洁美简洁美启迪美
政治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各种教学手段和要素密切配合的有机活动。

其中政治教师的教学语言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能充分利用优美的课堂语言进行教学,则可以化平淡为神奇,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变深刻为浅显;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此,就如何加强政治教师的语言美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政治教学的科学美:严谨科学,富有逻辑。

政治课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即科学严谨,富有逻辑,特别是政治理论教学,这一特点就特别突出。

政治教师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必须体现这一特点。

首先,要“字正腔圆”。

严谨科学,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要克服那种不负责任的语言“弹性”,如“货币”就不能笼统地谈成“钱”,“规则”不能谈成“规律”等等。

因为从理论教学这一角度来看,它们都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确定范畴,有严格的区别,生活中或许可以互用,但课堂上却不能混淆。

其次,政治课教学语言要做到概念清楚,判断正确,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

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语言的逻辑就没有科学的理论。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概念判断合乎逻辑的组合,而决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

只有教师逻辑的讲解,才能完成理论教学的任务。

同时逻辑的讲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的思维。

人们在听列宁讲演时都无不为他讲解的逻辑严密所折服,因为是强大的逻辑揪住了听众的心,使你不能不接受他所给予的结论,这是很值得政治教师借鉴和仿效的。

2政治教学语言的简洁美:明白通畅,言简意赅。

首先,要把每句话的意思讲明白,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的每一句话的含义。

这是对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无论是理解概念、阐述原理,还是向学生提出问题,都要让学生准确无误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

若教师的语言晦涩难懂,含糊其辞,学生就会不知所云,如坠烟海。

特别是政治课教学语言抽象度高,不好理解。

因而政治教师应特别注意运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其次,教学语言要口语化。

政治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努力做到口语化,切忌照本宣读,大声读一遍,小声念一遍,背诵教案的做法。

课堂上教师应当是讲,而不是读,应当使用口语而不是书面语言。

因为口语作用于人的听觉,书面语言最易形成视觉印象,听起来往往不易接受而且呆板、枯燥。

再次,政治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少而精”。

教师语言精当,要言不繁,画龙点睛,学生就能抓住要点。

不可“九斤老太式”地叨叨不休,也不可“池蛙鼓噪”式地废话连篇,这不仅浪费时间,分散学生注意力,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听课兴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花大气力斟字酌句,精心提炼教学语言,努力做到一言拆篇,出口教人。

3政治教学语言的激情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政治课教材内容具有理论性强、语言比较抽象的特点,给人以空洞的感觉,这就给政治课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原味地表述,激发不起学生的听课热情,空洞的说教难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因而,政治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简练明白,而且还要有立体感,富有情趣,既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要以语言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语言的生动形象还要借助于语言的技巧,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例如,导入新课时的设问旬式,能引起学生注意,造成悬念,启迪思维,引起争论。

讲述中遇到最重要的部分,适当地使用重复排比,可加深印象:也可引用一些艺术语言来加强课堂语言的感染力。

如改革开放的深刻影响可用“两手推出窗前月,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比方等。

同时也可运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但要适度,不能庸俗化,失之于油腔滑调,也不能为生动而生动,以至于喧宾夺主,离开教材内容去哗众取宠。

4政治教学语言的启迪美:抓住时机,引发思考。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同时有所感悟,有所启迪,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入的双重效果。

富有启迪美的语言会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激情。

拥有持久的兴趣,在愉悦中接受老师所要传播的知识,让学生在通过努力后尝到知识的甜头,体现自身的价值。

比如在讲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姿色出众,才气过人。

这样的美人在当时招人喜爱是一点儿也不奇怪的。

可是,鲁迅在《二心集》里却说,贾府的焦大是不会爱林妹妹的。

焦大何许人也,竟不爱林妹妹?鲁迅的结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最后懂得:焦大是贾府的奴才,林妹妹是贾府的主人,两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所受教育也不一样,尤其是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作为贾府的奴才怎敢对自己的主人有非分之想呢。

鲁迅的结论正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做出的一个推论。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语言是教师思想智慧的表达形式,也是人格魅力显示的重要载体。

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

所以,作为政治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让自己的语言美起来,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层次和品位,让思想政治课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教育艺术是影响人的艺术[N],教育时报,199420
2阎承利,《教学最优化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10 3钱冠连,《美学语言学》[M],广东:海天出版社,1993
4闫立宏,谈教师的语言美[N],张掖日报,2002.1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