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重点知识清单(必修三、必修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重点知识清单(必修三、必修四)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相关文言文知识;
2、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主张;
3、学习文章论证手法,感受四位作者的雄辩精神。

知识积累
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战国时期邹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

《孟子》长于譬喻,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

长于辩论,气势浩然是《孟子》重要的风格特征。

荀子与《荀子》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必修三)文学常识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孙卿。

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荀子主张人性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凭人倾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

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

他与孟子一样,也肯定人人都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成善成圣,只是成善成圣的途径与孟子所说不同。

他不是强调尽心知性,而是强调学习、积累,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来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晚年弃官著书,后人编为《荀子》。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前26篇为荀子所著,后6篇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

《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的艺术风格。

贾谊
(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

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

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

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

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

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过秦论》,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

载于《新书》第一卷,《文选》卷五十一,另见于《史记·秦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及《汉书》。

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

本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韩愈
(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谥号文,故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之一。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
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一种论文文体,《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 前者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后者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字词汇总
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4、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5、虽有槁暴 “有”通“又”,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又” “暴”通“曝”,晒
6、輮使之然也 “輮”通“煣”,使……弯曲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8、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9、约从离衡 “衡”通“横”,连横
10、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纵
11、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影子
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13、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
一词多义
1、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 密、细密
2、一
若合一契 一起
其致一也 一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一觞一咏 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
悟言一室之内 数词,一
3、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快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锋利的
4、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丢失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遗漏、忽略
5、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量、计算
6、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之不解/孰能无惑 疑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
7、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
吾师道也/不耻相师/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从师学习
8、无
圣人无常师 没有
无长无少,无贵无贱 无论
9、道
有碑仆道 路,道路
何可胜道也哉 说,讲
10、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丢失
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灭亡
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上、下,向上、向下
席卷、包举、囊括 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南取、东割、西举、北收 南、东、西、北,向南、东、西、北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内、南,在国内、向南
天下云集响应 云、响,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 景,像影子一样
(2)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鼓,敲鼓、击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食,穿、吃
树之以桑 树,种植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罪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绳,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从师学习
(3)名词使动用法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来朝
(4)名词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以……为师2、 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动用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弱,变小,变弱
(2)形容词使动用法
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弱
以愚黔首 愚,使……愚蠢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弯,使……弯曲
(3)形容词名用
其曲中规 曲,弯曲的弧度
是故圣益圣,愚愈愚 愚(第一),愚笨的人
3、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生者、死者
追亡逐北 亡,逃走的人
(2)动词使动用法
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輮,使……弯曲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使……争斗
约从离衡 离,使……离散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漂,使……漂起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使……退却
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使……灭亡
古今异义词
1、金就砺则利
金 古义:金属制品 今义:黄金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 古义:寄放,托身 今义:付托,寄寓
4、用心一也
用心 古义:因为思想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5、蚓无爪牙之利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喻帝王得力的助手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6、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学习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7、吾从而师之
从而 古义:动词“从”与连词“而” 今义:连词,表示目的或者结果8、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9、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 古义:不一定 今义:没有必要
重点虚词
1、于
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
到 移其民于河东
比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在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跟、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以
把 申之以孝悌之义
按照 斧斤以时入山林
因为 以五十步笑百步
用 王好战,请以战喻
3、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指知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取消句子独立性古之学者,必有师 的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标志
4、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做……的手段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表原因
重点语句
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省略句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蟹(有)六跪而二螯
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不拘于时,学于余
宾语前置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寡人之于国也》
本文记载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的只有实行“仁政”,让人民安居乐业,在此基础上施以儒家的教化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的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劝学》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挥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过秦论》
“过秦”意指指出秦的过失,“过”是动词。

“议”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述自己的意见。

“过秦论”意为“指责秦(政治)过失的论文”。

本文作为一篇史论文章,真正的目的在于劝谕西汉统治者以秦亡的教训为诫,对百姓施行“仁政”,给百姓以喘息之机,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师说》
本文是韩愈的一篇重要的教育理论著作,其主旨在论师,并非讲道。

本文吸收了儒家思想中有关师道问题的精华,并根据当时的形势,结合自己的认识,提出了进步的师道见解:确定“师”的概念,强调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明确提出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强调学必有师。

这比前人说得更准确、更全面;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提倡“不耻相师”,批判了不从师求学的恶劣风气。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种唯道是学的观点,也是对封建门第等级观念的一种批判。

文章肯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的风尚;确定了正确的师与弟子的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师生关系相对论,客观、辩证地讲清了师生间应有的正常关系,冲破了儒家所宣扬的“师道尊严”的藩篱。

韩愈敢于大胆地、旗帜鲜明地向耻于从师的社会陋习挑战,表现了他力挽颓风的战斗精神和卓越的见识。

把握重点
《寡人之于国也》
这篇文章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整个过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很“尽心”了,可还是和邻国之政无大差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这是为什么呢?
第二部分(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这里主要是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孟子听到梁惠王的发问后,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投其所好地以打仗为例,引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问题,让梁惠王回答。

当梁惠王做出正确回答后,孟子顺势亮明了自己的观点:“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第三部分(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这里运用了一个排比句,指出从“农”、“鱼”、“林”三个方面达到使人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的地步就是“王道之始”;
第二层(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依然使用了排比。

第三层(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总之,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了孟子文章结构严谨的特点。

《劝学》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

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第一部分(1-2),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

第一段,一句成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二段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进行论证,最后说明人要广博地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

第二部分(第3段),论述学习的作用。

作者先从正面阐述学习的显著效果,接着阐述良好效果的取得是因为凭借外界条件,最后推论人需要通过学习来改造、提高自己。

第三部分(第4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态度。

全段分三层。

第一层,着重说明知识需要积累;第二层,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第三层,着重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这三层意思层层深入,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过秦论》
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全过程从秦孝公即位(前361年)算起至子婴降汉(前207年)止,长达154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

这是秦孝公时的事。

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立法度、耕战、连衡)和取得的成果。

又,“连衡”一句为虚笔,“连衡”首倡者是张仪,而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前328年),是此后十年的事。

2、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2段)。

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后两位“享国之日浅”,一笔带过;主要说前三朝87年间事。

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本时期内纷纭复杂的斗争情况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空前增长;二是写诸侯约从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

这是为下段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

3、秦始皇统一全国(第3段)。

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

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所以下文接着说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防民,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4、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4段)。

重点是写陈涉起义。

用反衬写法:先说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顷刻燃成燎原之势。

这也是针对着“仁义不施”写的。

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而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

前一层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

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

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

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

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

“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

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说》
本文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从师原则,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全文共四段,四个层次。

第一段,以教师的重要作用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原则,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论述“师道之不传”,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段,点明写作缘由。

一词多义
1、负
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2、使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单于使使晓武派(第一个);使者(第二个)3、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
4、幸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5、观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3)名词使动用法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膏,使……滋润肥美
(4)名词意动用法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2、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动用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苦,折磨
(2)形容词使动用法
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有坚明约束者坚明,使……坚明,引申为坚守(3)形容词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单于壮其节壮,以……为壮,认为……壮
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乐,以……为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奇,认为……奇
3、动词活用
动词使动用法
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大王必欲急臣急,使……急,引申为逼迫
只,只不过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2、以
凭以勇气闻于诸侯/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城予赵
用,拿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相当于“而”,连词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用来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因为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在……的时候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把匈奴以为神
3、而
并列(第一个);转折(第二个),但是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转折,反而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转折,却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假设,如果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假设,那么城入赵而璧留秦
承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4、之
助词,的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助词,取独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代词,他何以知之
代词,我(第二个“之”)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后文廉、蔺矛盾的解决作铺垫。

第二层(第15段),写会上斗争。

渑池会上,秦王步步进逼,耍弄赵王,蔺相如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秦王终于由“怒”而“不肯”,由“不肯”而“不怿”,虽“不怿”而不得不“为一击缶”。

这段文字运用对比的手法把这场短兵相接的斗争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把蔺相如那蔑视强权的凛然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层(第16段),写斗争结果。

秦“终不能加胜于赵”,这是会上的胜利。

由于“赵亦盛设兵”(暗指廉颇)使“秦不敢动”,这是会后的胜利。

这部分重点写蔺相如在外交场合中的智和勇。

和第二部分相比,仍以写蔺相如为主,但对廉颇的描写的分量增加了。

第四部分(第17至第21段),负荆请罪。

这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7、18段),写廉颇居功自傲,蔺相如退让回避。

写廉颇,只写他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写蔺相如,只写他的行动,透过“称”“望”“引”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活动。

第二层(第19段),写蔺相如不得已向舍人说明避让廉颇的原因。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表现出蔺相如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和命运为重的高贵品德。

第三层(第20、21段),写廉颇悔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这部分并写廉、蔺二人,写廉、蔺矛盾的激化与解决过程。

《苏武传》
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苏武出使匈奴。

这部分主要交待苏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团的主要成员。

文章在简要交待苏武的姓名字号官职之后,特别指出了如下时代背景:“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者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这几句交待以及下文的“单于骄益,非汉所望也”,为苏武被扣留匈奴,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2至第8段),苏武与匈奴坚决斗争,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

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先写苏武出使匈奴时遇到了意外的变化。

缑王和虞常谋劫阏氏,副使张胜受牵连。

苏武料定此事必然牵累及他。

他把国家尊严和民族气节放在首位,宁死不受辱,“引佩刀自刺”,后被救治。

第二层,写卫律威逼利诱苏武投降匈奴,苏武严词斥责。

对苏武的逼降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先斩虞常,再逼降张胜,接着又欲杀苏武,而苏武却岿然不动。

于是改硬为软,以地位财富等百
般诱惑,苏武亦不为所动。

严词痛斥,揭露他的险恶用心和严重后果,维护了汉的声威,表明了自己的严正立场,字字千钧,铿锵作响。

第三层,写匈奴无奈只好把苏武幽禁并流放到北海牧羊。

这里主要写在生活上、精神上对苏武的折磨。

苏武战胜了饥寒与孤独,顽强地活下来。

第四层,写匈奴黔驴技穷,派李陵来劝降,又遭苏武拒绝。

李陵的劝降与卫律当然不同。

他以老同事、老朋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指出汉朝的薄情;在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又以自身的体会说明最初与苏武颇有同感;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平安。

可是苏武却坚持操守,誓不投降。

尽管这段话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是他不顾个人生死,坚持民族大义的坚强性格,确实值得称道。

面对苏武的浩然正气,李陵被感动的“泣下沾衿”,引咎自责,禁不住称赞苏武不愧为“义士”,从而衬托了苏武的精神感人至深。

第三部分(第9、10段),苏武终归汉朝。

先写汉与匈奴和亲后,苏武方得重见天日,重归祖国。

文章最后交待当年所率领使团百余人经过十九年的折磨后残存的情况。

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

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

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

《张衡传》
本文按照时间的顺序,详略得体地记叙了张衡的一生。

全文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这一段依次介绍张衡姓氏、藉贯;博通经典,才学非凡;谦虚、踏实的治学精神;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第二部分(第2至第4段),重点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三个段落各有侧重。

第2段,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张衡应召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第3段,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

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