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
一、单元主题与目标。
1. 主题。
-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物风采”,主要选取了不同类型的人物故事,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风貌等。
2. 学习目标。
- 阅读方面:
- 写作方面:
-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能够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比如描写一个勤奋的同学,可以写“他总是穿着整洁的校服,眼睛里透着专注的光芒。
每天清晨,他第一个到教室,打开书本就开始大声朗读,那朗朗的读书声仿佛是他对知识渴望的呐喊”。
- 学会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像描写一位热心肠的邻居,就可以选取他帮助孤寡老人买菜、送生病的孩子去医院等事例。
- 综合性学习方面:
- 开展“我也追‘星’”的活动,通过了解名人的事迹、品质,学会正确地追星,从明星身上汲取正能量。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收集名人的信息,然后进行整理、展示。
二、课文分析。
- 作者简介: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文章内容:
- 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从不同方面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 结构层次:
- 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引出邓稼先。
通过对比旧中国的任人宰割与新中国的崛起,强调邓稼先在新中国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 第二部分“两弹”元勋,概括介绍邓稼先的贡献,他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 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通过将邓稼先与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突出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等优秀品质。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则是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 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讲述了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但他仍然坚守岗位,为了祖国的事业默默奉献。
其中写到了他在戈壁滩上艰苦的工作条件,以及他面对困难时的坚定决心。
- 第五部分“‘我不能走’”,通过描述邓稼先在一次实验出现意外时,不顾个人安危,坚持留在现场的事例,表现出他高度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 第六部分“永恒的骄傲”,总结全文,高度评价邓稼先的一生,他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写作特色:
- 文章内容:
- 这篇文章从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
- 结构层次:
- 第二部分(8 - 20段):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他“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他积极投身民主运动,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等。
- 写作特色:
- 夹叙夹议的写法。
在叙述闻一多先生的事迹过程中,适时地插入议论,如“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 语言精炼,富有感染力。
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术的刻苦精神。
- 文章内容:
- 这篇文章通过回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展现了鲁迅先生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 结构层次:
- 文章从多个角度描写鲁迅先生。
例如写鲁迅先生的笑,“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从笑声这一细节展现鲁迅先生的乐观、开朗。
- 还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工作状态,如“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体现他工作时的专注。
- 写作特色:
- 细节描写丰富。
通过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如“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形象。
- 情感真挚。
萧红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描写鲁迅先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 文章内容:
- 这是一篇简短的文言文,讲述了孙权劝说吕蒙学习,吕蒙开始学习后大有长进的故事。
- 结构层次:
- 开端:孙权劝学,孙权对吕蒙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点明吕蒙学习的必要性。
- 发展:吕蒙以军中多务为由推辞,孙权用自己的经历来开导他,“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高潮:吕蒙开始学习,“蒙乃始就学”。
- 结局:鲁肃过寻阳,与吕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回应“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出吕蒙学习后的巨大变化。
- 写作特色:
- 语言简洁。
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如“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短短几个字就交代了鲁肃与吕蒙交往的结果。
- 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孙权与吕蒙、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是文章的主体,通过对话,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得以展现,孙权的善劝,吕蒙的虚心接受劝告等。
三、字词积累。
- 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 筹划:想办法,定计划。
-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 仰慕:敬仰思慕。
-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 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
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 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 群蚁排衙:指整齐地排列着。
-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 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 安顿:安排,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 忧郁:忧伤,愁闷。
-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 当涂:当道,当权。
- 辞:推托。
-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 涉猎:粗略地阅读。
- 往事:历史。
- 及:到,等到。
四、语法知识(本单元涉及的)
1. 人物描写方法。
- 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思想活动的描写。
虽然本单元课文中心理描写不是特别多,但在写作中,心理描写可以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描写一个学生参加考试时紧张的心情时,可以写“他坐在考场里,心怦怦直跳,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儿了。
他不断地在心里念叨着:一定要冷静,一定要冷静,可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
2. 叙述顺序。
-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这种写法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例如在写一个人的成功经历时,可以先写他现在的辉煌成就,然后再叙述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