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专题汇编——文学文本阅读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
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江南无雪
刘长春
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
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
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
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
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
路上无人,田野无人。
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
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
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
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
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
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
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
”(梭罗《冬日漫步》)
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
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
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
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
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
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
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
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
11.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
(5分)
答:
12.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
(6分)
答:
13.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6分)
答:
14.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
(6分)
答:
参考答案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11.①听落雪的碎玉之声;②多次爬出被窝看雪;③梦中的雪景。
(本题5分,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12.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和宁静。
(“特色”3分,其中“手法”2分,答出两种即可;“由近及远”1分。
“特征”3分,“洁净”“辽阔”“宁静”各1分)
13.内容上: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
形式上:①照应题目;②承上启下,从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引起下文对“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
(“内容”2分,“盼望”与“失望”各1分;“形式”4分,每条2分)
14.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
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
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
(要求答出两点,一点3分。
意思对即可)
2009年江苏高考姜堰、前黄、如皋、淮阴四校联考
高三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春天的速度
徐迅
①昨夜下了一场小雨,难怪夜里耳畔总“沙沙”地觉得有人说话。
早晨起来一看,远远近近的土地都绽出了一片莹莹的新绿,贪婪地跑到外面呼吸了一口空气,忽然就想起朱自清关于春姑娘的说法,这群可爱的小姑娘,驾着自然的辇车,雀跃着来到了我们中间。
②春天的到来就是这样出乎我们的意料。
门前的一棵枯树,前天心里还疑心它是否成活,今天就盈注着生命的生机来;昨天塘里的一泓死水,早上却盎然漾起了涟漪。
相比较其它的季节,春天的速度真是很快。
是那“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欣喜,是昨夜黄花今日出阁的嫁娘。
苏东坡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其实先知的岂止是“鸭”,真正体会到春天速度的应该是风,是花,是草,是人的心情。
③春天的风似乎抽出了那冰冷的骨刺,变得柔和、流畅起来。
轻轻地梳理,就飘逸起千万缕秀发,暄软得像一团云絮,既没有夏季风那样的燥热,也没有冬天北风呼啸着的那样坚硬,却让人感到有一种措手不及。
均匀而敏捷的速度叫人感觉如一只懒散的小猫伸出的小爪,挠得人痒痒的。
体现在花花草草上,春天的速度又更加异常,像是一位急不可耐的“催生婆”,省却了“十月怀胎”的过程,在一夜之间就分娩出鲜活的生命。
枯草衰叶,一下子就有了水灵灵的生意,有了绿,有了芽,有了蓓蕾,很快就有了肆意疯长的绿叶,有了鲜花的怒放,有了一日比一日更甚的蓬勃的生命气象。
它们的到来竟然让人体会不出春姑娘应有的腼腆、局促;相反,越发变得局促起来的却是我们自己。
④鸟也是那时候陡然出现在我们视野的。
整个一冬天,除了几只饥饿的麻雀和令人讨厌的乌鸦外,很少见到鸟。
但这时候,所有的鸟突然间都冒了出来。
它们心情莫名其妙地愉快,踌躇满志,一个个迈着轻快的步伐,沉湎在春风里,演奏起春天的大合唱。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⑤春水泛滥,这是春天的另一种更快的速度。
它积蓄在一口池塘里,不知怎么就贮存了那么大的力量,几天就将池塘里的水涨得满满的,春心迷荡;它明净而飞快地奔泻在溪流里,急溜溜的,像是要赶赴春天的一场宴会。
如果它奔流在大江里,那速度就快得有些凶猛的意味了,后来连它自己也控制不住。
它奔腾、它咆哮、它一泻千里,势不可挡,最后它自己也被这种速度吓坏了。
⑥对于春天,人们一般都沉迷在一片美丽妖娆的景象之中,习惯上看到的是小麦的生长,却无心关注它拔节的速度;看到繁花满地,春风荡漾,收获的也是一大把喜悦的心情。
生活给人展示的往往都是这种表面上的假相,春天真实的速度反而被掩盖住了。
因此在春天,人们的生活一开始就运行在错误的轨道上。
看上去春天很美丽,但那凶猛的春水却一下子就冲垮了我们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大堤,倏然远去。
这就是我们不愿,却不得不经常看到的事实。
⑦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许多人对此充满了信念,其实撇开理性,雪莱仅仅是叫我们提防着——春天的速度。
(节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3期)12. 文中写春天的速度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加以回答。
(4分)
13.请解释“它们的到来竟然让人体会不出春姑娘应有的腼腆、局促;相反,越发变得局促起
来的却是我们自己”一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4.请赏析下面两个句子的艺术效果。
(6分)
(1)轻轻地梳理,就飘逸起千万缕秀发,暄软得像一团云絮,既没有夏季风那样的燥热,也没有冬天北风呼啸着的那样坚硬,却让人感到有一种措手不及。
(3分)
(2)它们心情莫名其妙地愉快,踌躇满志,一个个迈着轻快的步伐,沉湎在春风里,演奏起春天的大合唱。
(3分)
15.对于雪莱的诗句,历来有传统的解读,而本文作者在最后一段却作了另一种解读。
你认为本文的解读有道理吗?为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2.(4分)春天的风让人感到措手不及;花花草草上有了一日比一日更蓬勃的生命气象;鸟突然间都冒了出来;春水泛滥。
(每点1分)
13.因为速度太快,本应腼腆不好意思的春姑娘让人感到风风火火,本应逐渐变化的春天的景象让人感觉变化太迅捷突然;因为速度太快,人们还没有心理准备,所以感到了局促不安。
(每点2分)(4分)
14.(1)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春风柔和、流畅和速度快的特点。
(比喻、对比各1分,春风的特点1分,“柔和、流畅和速度快”少一点则这一点不得分。
)
(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对鸟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形象地表现出鸟在春天到来时的欣喜之情。
(3分,每点1分)
15.(1)没道理。
(2分)雪莱的诗句意思是说困难来了,胜利也就快来了,启发人们在困难时看到胜利,增强信心,坚持奋斗。
本文却说成让人提防春天的速度,好象是提防着胜利的到来,与原诗句毫不相干,所以没道理。
(分析有理有据,因果关系明确得4分)
(2)有道理。
(2分)既然冬天到了春天不会远,也就是说春天来得很快,那么春天来了以后夏天也就不会远,春天也会很快过去。
作者的意思是,无论是困难还是胜利都会很快远去,特别是在胜利的时候,人们往往只醉心于胜利的喜悦,却忘记了它会远去,因而不珍惜它,不做应有的准备。
所以作者这样解读,意在提醒人们注意。
(分析有理有据,因果关系明确得4分)
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取景器里的人
李梅
⑴在常人眼里,乞讨者脸上流露出来的大多是卑微哀求的表情。
那表情的背后是什么?我不禁把镜头对准了他们。
⑵一老妪在乞讨的空档,坐在花坛的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与一老翁聊天。
两人不知聊些什么,但我的镜头中老妪一脸的平和安详。
仿佛是坐在自家地头上,说着田里的青苗瓜果,让你能闻到泥土的芬芳。
⑶许多在路边的乞讨者,都像是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类动物羚羊,弱者的地位使得它们的警觉神经尤为发达,像是一个永远在岗哨的士兵。
那根比发丝还纤细的神经,被撕成两条,一条用来正常的活动,一条用来警戒。
或许在乞讨者的眼里,我们这些在周围走来走去的城里人,就如同羚羊眼里看到的在周边不远处徘徊的狮子、猎豹。
危险时刻在潜伏中。
⑷步行街出口处,一位白发老者经常坐在那里乞讨。
他举着钱缸,带着哀求的目光不停地向过往的行人作揖。
⑸一心想拍近景特写,想清晰地拍出他那种无助哀怜的目光。
小相机的焦距有限,一步步地走近,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
他害怕地看着我,我也害怕。
知道他害怕什么:堡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
他的眼神被恐怖淹没,刹那间,忽地从地上爬起,朝我抡着拐棍,那架势就是在乡村通常所见的打狗架势。
一脸的怒不可遏,完全不是刚才的卑微委琐状。
⑹垃圾桶旁边的围墙上,开满了红红粉粉的蔷薇,公寓的楼房被鲜花环绕,长长的花墙堆积无数的娇艳,美丽得几近奢侈。
几个头戴围巾的农村妇女拿着大大的蛇皮袋来到这里,她们把桶里盛垃圾的塑料袋一个个拿出来,抖掉垃圾,积攒起来。
然后,她们在垃圾桶里翻拣一些认为合适的东西,放到蛇皮袋里。
转脸间看到我的镜头,赧然。
以花墙为背景,拍下了在垃圾桶旁拾荒的妇女。
⑺那天走在步行街,路过一豪华写字楼,湖蓝色的玻璃幕墙,大理石廊柱的拱形门厅。
这样的写字楼在城市里不胜其数,让我停下脚步的是,廊柱门厅台阶前,几个民工或立或坐在吃着盒饭,偶然间传来一阵笑声,他们有着明亮的快乐。
⑻写字楼前的步行街上,每到白领们午餐后“放风”的时间,常常会看到一些衣冠楚楚的职业男女。
可是,在写字楼前的门厅台阶上,看到这些吃饭的民工,突然就有了异样的感觉。
巍峨气派富丽堂皇的写字楼,一下子就无情地把这些民工与一座城市剥离开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边缘另类。
他们虽然在这里做着与那些白领同样用以维生的活计,但他们的笑容不属于这里,就像他们的普通话无法扎根城市的方言。
⑼在按下快门的同时!第一次体会到背景有时也会像人一样势力。
⑽相机是我们的一双眼睛,忠实记录下我们瞬间看到的内容。
但瞬间只是一个点,一个具有发散性的点,许多镜头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都在那个点之下延伸发散着,直抵心灵的最深处。
我们能看到许多的点,却往往无法看到由点到心灵之间的路。
⑾“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伸出手来,绘一条路,将让我们人类的一些动作拥有一种特别的意义。
⒒第(3)节和第(6)节分别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技巧,请选择一小节分析其主要表达技巧及作用。
(6分)
⒓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6分)
⑴知道他害怕什么,但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
⑵在按下快门的同时,第一次体会到背景有时也会像人一样势利。
⒔作者的取景器里摄取了哪几类人?请分别概括他们在面对镜头时的心理。
(5分)
⒕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节提到的“特别的意义”的内涵。
(6分)
参考答案
11.第③小节:主要运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
(1分)作者根据经济地位、‘生活状况将乞讨者和城里人分别比喻(类比)成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和周边不远处徘徊的狮子、猎豹,(2分)形象地刻画出乞讨者恐惧不安的心理,表现出贫富悬殊和情绪相悖的现实状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3分)
第⑥小节:主要运用了反衬(衬托)的表现手法。
(1分)作者以美丽的花墙反衬垃圾桶旁拾荒的妇女,(2分)逼真地刻画了贫富悬殊的现实状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现状的担忧。
(3分)(如表现手法答为“细节描写”并作能恰当分析亦可)
12.(1)对伤害老人自尊(或“人格”)的愧疚之情;(“伤害老人自尊”1分,“愧疚之情”2 分)(2)对现代文明(或“城市文明”、“城市人”)拒绝建设者(或“民工)融入的愤怒之情。
(“拒绝建设者融入”1分,“愤怒之情”2分;如答“不满”,给1分)
13.(l)有乞讨者、拾荒者和民工三类人。
(1分)(2)乞讨者有时平和安详(1分),有时警觉、害怕,甚至是愤怒、憎恶的(1分)。
拾荒者面对镜头时有一点局促不安(1分)。
民面对镜头时大多是坦然的(1分)。
14.关注、同情、帮助弱势群体将会:(1)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2)消除隔阂、歧视和对立;(3)促进社会和谐;(4)提升自身的心灵境界。
(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2008——2009学年南京市高三摸底考试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城市羔羊
晨义
城市每天都有意外的事情发生。
今天,在市中心碧绿的圆草坪上,出现了一只雪白的羔羊。
她的飘荡着山野气息的眼神,第一次闪现出犬牙参差的楼厦以及纵横交错的车流。
起初,她似闯入一条不曾啃过野草的峡谷,环视这样的悬崖,顾盼这样的溪水,颈上的两个小铃铛欢快地碰来碰去,还甜甜地叫唤两声,露出少女的天真。
她甚至试着走到草坪边缘,探头嗅嗅来去匆匆的车影,仿佛那是涓涓流水,可以解渴,可以照亮她可爱的模样。
然而她渐渐发现这里的草干枯单调,又短又碎,也没有花朵,连她的小蹄尖都遮不住,吃起来无滋无味,山坡上的草叶多鲜美啊!这里的声音杂乱,山坡上的声音多悦耳啊!山坡上的风吹到身上像水洗一样,越吹越白越洁净,而这里的风恰恰相反,而且没有憩息的树阴……同时,她感到了处境的危险,比有一天遇见了饿狼还严重,因为那一刻她可以奔跑,跑到羊群那里,羊群那里有牧人。
但现在,就她一个。
她“咩咩”地叫了几声,惶恐地张望。
她的语言只有她自己听得懂。
这是一座孤岛,除了脚下这些小市民化的草,她成了岛上唯一的求生者。
她怎么来到了这里?
城市的草是不允许长高的,长高了叫荒草,要毫不客气地清理掉,不然会生出野花,生出飞叫着的昆虫,比如蟋蟀、蚂蚱——那不乡村化了吗?城市的草卑微低矮,直白一律,就那么浅浅一层薄色,看上去平平淡淡,不让你产生任何奇思异想;踩上去软软绵绵,从不留有步步芳菲的浪漫:含蓄什么?深沉就别在这里。
这些草从老远的地方一块块买来,曾随阵雨般的流行音乐一起,润染过一片片苍白的心灵。
但日升月落,也就不再新鲜。
你见过失却魅力的情人
的瞳眸吗?正是如此茫然。
而今日,因了这只明亮的羔羊,它竟闪射出前所未有的奶汁般的神采。
毫无疑问,这只羔羊吸引了众多的注目和议论。
有人还端起油光光的猎枪向她眯起一只血红的三角眼。
“哦,像个天使!”
“哟,迷途的羔羊啊。
”
“哈,四面楚歌。
”
“很危险了,哼,说不定会叫车碰死。
”
“可惜太小了,还不够一顿涮羊肉。
”
“谁叫这家伙馋哩,啃草啃到城市里来了,这不是破坏绿化吗?”
“它一定渴了,真可怜。
”
“倒有些诗意。
”
四周都是路,可没有她的一条。
日头西沉,到了归卧家园、品味甘草的时刻。
然而今天,她连回忆的权利都不存在。
她等待着,她要趁夜色快快奔跑!奔跑!什么时候找到了野草,生命才能获救。
黑夜来临,她能寻到归去的来路吗?而且,不到最终的一刻,红唇绿眼的城市不会终止纵横。
何况,城市的夜路并不好走。
她的心可以舒展在崎岖坎坷的旷野,却不敢透露给宽阔平坦的城市。
不过别担心,这羔羊原来只是一尊白石雕像。
她不会走动,不会饥渴。
如果有人打碎它,也听不到痛苦的惨叫,看不见可怕的流血。
感谢上帝。
12.从第三段看,这只“城市羔羊”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概括回答。
(4分)
13.文章题为“城市羔羊”,却用了不少笔墨写圆草坪上的草,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6分)
14.文章为什么要铺陈众人对“城市羔羊”的注目和议论?(6分)
15.结合全文,试探究倒数第二段在结构安排和主旨表达上的妙处。
(4分)
参考答案
五、现代文阅读必选题(20分)
12.惊奇(新奇)——失望——惶恐(本题4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13.形象展示城市羔羊面临的生活环境;与山坡上的草形成对比,传达羔羊对过去自由生活的怀念;借以抒发作者对单调乏味、直白一律的城市生活的不满。
(本题6分,每点2分)14.反映了人们对城市羔羊的不同态度;进一步揭示“城市羔羊”将面临的危险处境;为下文写“城市羔羊”欲趁夜色逃离作铺垫。
(本题6分,每点2分)
15.结构安排:照应开头,揭示悬念;出人意料,使文章波澜曲折,达到戏剧性的效果。
主旨表达:更强烈地传达出作者的悲悯情怀;深化主旨,进一步引发读者的思考。
(本题4分,结构、主旨各答出一点即可得满分。
)
江苏省如皋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天衣无缝
华山鹰
W局长一向以大公无私自居,大会小会上,他都会自我吹嘘一番:本领导自从调到本局以来,从来不以权谋私,也没有利用职权安排过自己的亲属子女在本局就业,希望各位今后继续对我监督,如发现有此类现象,本局长将自动辞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W局全体干部职工天天瞪起溜圆的眼珠,总想在W局长身上找出点什么瑕疵来,但总是徒劳。
人们看到,W局长上班很准时,八时一到,W局长准能在办公室找到;接人待物,他十分热情,人家来请示汇报什么事,他都是正襟危坐,侧耳细听;局里有什么工程,他还会请市纪委或监察局的同志到场监督。
于是,人们对W局长一直持好感,领导班子民意测验,数他的满意率最高。
过了一段时间,W局长唯一的残疾儿子在市里一家残联办的企业找到了工作,那家企业的D厂长想把老婆安排到W局,被W局长一口回绝,说我的儿子进你厂,是通过残联考试择优录用的,你老婆调过来,我不就说不清了吗?话说到这个份上,D厂长不吱声了。
W局长的儿子结婚了,但妻子是个待业青年,时间长了,经济上就有点紧张,儿媳妇常缠着W局长要安排工作,如果办不到,就跟你儿子离婚算了。
W局长想,儿子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个女人,我还靠他们传宗接代呢。
如果离了,再去找,容易么?W局长的夫人也不断吹枕头风,看在儿子的份上,你想想办法吧……
W局长很不情愿地跑了几个单位,哪个单位也不想多要人。
他想,既然D厂长有求于我,我何不跟他再合计合计。
一连几天,W局长闭门谢客,叫办公室主任挡架,说是本领导正在筹谋本局大计,请勿打扰。
一天,W局长主持召开领导会议,说是研究人事问题。
W局长说,本局汽车到修理厂的修理费用每年就高达十余万元,现在我发现C单位有一位好修理工E,如果能要来,我们自己办个修理厂,一年节约个五六万元是不成问题的,看各位有何意见。
几个副职听W局长一说,既能产生这么好的经济效益,此人又不是W局长的亲戚,何乐而不为呢?这样,E很顺利地来到W局长的单位上班了,而且工作很积极,有事无事修理厂总是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
过不多久,W局长的儿媳妇也找到了工作,是到C单位去了。
晚上,W局长跟夫人说,这件事我做得天衣无缝,等几个副职以后慢慢发现时,木已成舟了……
又过了几天,W局长听到本局开始传播一条消息:W局长的儿媳妇是靠等价交换找到工作的!W局长大惊,心想,几个副职都不在家,有去省城学习的,有去住院的,有去下乡的,不可能这么快就漏风。
不过,这天衣这么快就有了缝,事情真蹊跷。
又是晚上,W局长跟夫人谈蹊跷之事,夫人笑道,你儿媳妇怀孕了,嘴馋,在C厂中午就餐时,为了多吃几块酸萝卜,被老炊逗弄一番,她就跟那食堂里的大师傅说了调动之事……
事后,人们发现,修理工E是D厂长的小舅子,而C厂的厂长则是E的老爸。
后来,E在W 局长的单位修坏了发动机,W局长又将他调到了办公室打杂。
以后,大会小会W局长再也不吹嘘了。
他只是偷着乐,有孙子了。
12.“天衣无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世上真有无缝的天衣吗?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
(4分)答:
13.“以后,大会小会W局长再也不吹嘘了。
他只是偷着乐,有孙子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
什么作用?(4分)
答:
14.“以小见大,以微见著”是人们对小小说的精辟评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小说的主题。
(6分)
答:
15.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种加以赏析。
(6分)答:
参考答案
五、(20分)
12.(4分)【答案示例】(1)“天衣无缝”指w局长认为他为儿媳找到工作的事安排得非常巧妙,不露痕迹。
无人知晓,即使有人发现也已晚了。
(2分)(2)世上没有无缝的天衣,事实的真相还是很快被别人知道了,而消息的透露者是儿媳本人。
(2分)
【解题探究】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要细读文章,找准信息点并概述清楚。
所谓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