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银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 .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 . 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 . 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2. (2分) (2019高三下·和平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唐三彩是举世瞩目的中国艺术瑰宝,马是唐三彩中最常见、最具魅力的艺术造型,这是众所周知的。
B . 孔子文化节是一项纪念先哲、交流文化、旅游观光、学术研讨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大型综合性国际旅游节庆活动,旨在纪念孔子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 . 焦虑是急切地企盼将来发生的事情或忧虑已经发生的事情,这种心态是早期心理情绪创伤形成的条件反射,是一种不利于身心的思维定式和情绪习惯。
D .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党员践行新思想、适应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3. (2分)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我们终将分离。
(2)欣赏是一种处世的哲学,在你得到欣赏的同时,千万别_______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3)香溪是王昭君的故乡。
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滋润,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的
心灵。
A . 即使吝惜秀外慧中
B . 即使吝啬冰清玉洁
C . 虽然吝惜冰清玉洁
D . 虽然吝啬秀外慧中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
4. (6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
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
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
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
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
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
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
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
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益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益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商业英雄和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
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⑤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
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A . 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 . 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 . 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 . 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A . 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 . 科技英雄、商业英雄和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 . 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 . 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 . 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 . 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 . 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5. (12分) (2019高二上·铜陵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老房子
余开泰
傍晚,母亲打来了电话,说拆了一半的老房子终于被雨水冲垮了,院子里只剩下一堆红土。
六年前,父亲从医院回来对母亲说:“我要建一栋新房子!”母亲一愣:“我们哪来的钱呢?”父亲说:“我这病怕是治不好了,我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完成。
那就是为你建一栋新房子,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就答应过你的!”
那时家里住的房子是爷爷二十多年前建的。
是一栋土砖房,有四个房间,一个客厅和一个厨房。
虽然已经过了二十多年,爷爷也已经去世,土砖房的墙上也有了一些黑色的印子,甚至有些地方还开了裂,瓦楞上长满了野草,窗棂也被某些小动物啃啮过,但是在村里依然没有落伍,可是现在父亲却坚持要把它拆掉。
母亲沉默了,扎竹扫帚的速度越来越快。
老房子被推倒了,工人们挑来了一担担红色的泥土,板车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瓦片和木头,院子里一派热火朝天。
一个月后,房子就建好了——那是一栋两层的土坯房。
父亲还请人在墙壁上刷了一层石灰。
乔迁宴上,父亲开心地陪客人们喝酒,父亲过去从不喝酒,但那一天他喝了很多,母亲一直在厨房里忙碌,我看见她的眼角挂着泪珠。
半年后,我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妹妹也考上了高中。
而父亲的病更严重了,严重得已经没有办法去外面打工,只好呆在家里帮母亲没日没夜地扎竹扫帚。
毕业后,我在老家县城的一所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
后来,我认识了女朋友小莉——一位漂亮的幼儿园老师。
元旦放假,我邀请小莉来到了我的老家。
小莉说,老家就像一幅水墨画,漂亮极了!不过就是上厕所有点不太方便。
临走时,我对父亲说,我要在老房子旁边建一栋新房子。
母亲有些担心地说,如果建一栋新房子我们家就有了两栋房子,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多余的一栋房子就会被政府拆掉。
父亲一愣,嘴角蠕动了几下,接着沉默了。
轰隆轰隆的挖掘机开过来了,大卡车也从远方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砖头、水泥和钢筋。
工人们砌墙的砌墙,搬砖的搬砖,一个多月后,新房子就建好了。
那是一栋三室两厅,两层半的小洋楼。
我们又请来了装修师傅,在房子里装上了水电,刷上了乳胶漆,贴上了瓷砖,铺上了大理石。
寒假,我和小莉结婚了,我们搬进了新房,父母、妹妹也搬进了新房。
我们一家人住在新房子里,其乐融融。
不过母亲每天都会陪父亲去旁边的老房子里走一走,看一看。
寒假过去了,学校开学了,我和小莉返回了县城。
周三的下午,母亲焦急地打来了电话,她说村里开始拆空心房、危房了。
父亲的病越来越严重,周六我接他去县城的医院看病。
医生悄悄地对我说,父亲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没法治了。
回来的时候,父亲一直盯着村口那些被拆的房子。
我知道,父亲是在担心家里的老房子。
又是一个周三的下午,母亲带着哭腔打来了电话,说挖掘机已经开到了我们家,老房子就要被拆了。
我赶紧叫上小莉一起回家。
老房子的周围站满了人,挖掘机就停在院子里,几位乡干部正在和我父母宣讲政策。
乡干部说农村只允许一户一宅,我们家有了新房子,老房子就应该拆掉。
挖掘机喘着粗气开了过去,“咔嚓”的一声,老房子的屋顶就被掀掉了,房梁、檩子、瓦片洒落得到处都是……
父亲像疯了一般地扑了过去,抱着墙壁一动也不动,任凭瓦砾砖块打在身上。
父亲像一只巨大的蜻蜓钉在荷叶上,捍卫着自己的领土,又像一只发怒的母鸡,张开着翅膀护卫着未成年的幼崽。
挖掘机停了下来,母亲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哭着对乡干部说,父亲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挨不了几天,剩下的墙壁就过一段时间再拆吧。
挖掘机喘着粗气走了,父亲坐在墙根下久久不愿离开。
晚上,母亲喂父亲喝了一小碗粥。
喝完粥,父亲让我打着手电陪着他去老房子里转一转。
老房子的屋顶被掀掉了,房梁、檩子、瓦片散落得到处都是,月光穿过屋顶,斜斜地照在老房子里,散落在地上的房梁、檩子、瓦片泛着惨白惨白的光。
父亲蹲下身子,抚摸着散落在地上的房梁、檩子和瓦片,就像过去抚摸我和妹妹的头一样,充满了柔情。
父亲头痛了一个晚上,天亮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
今年的雨水特别充沛,秋雨一下就是十几天,门前的柿子树、酸枣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在风雨中摇来摇去。
母亲说昨天晚上,风雨大作,大概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院子里“轰隆”地一声巨响。
第二天起来一看,老房子不见了,院子里只剩下一堆红土。
(选自余开泰《红土地上的骆驼》,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多处写到父亲的病,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对塑造父亲的形象、母亲的形象起着较大的作用。
B . 文中划线处的环境描写既暗示人物悲伤难过的心情,也为下文老房子的坍塌埋下了伏笔。
C . 父亲拆掉老房子建新房子,我在房子旁边建新房子都是为了实现结婚时对妻子的承诺。
D . 小说语言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而在趋于平和的叙述中,仍能感受到“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2)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3)这篇小说是如何展开叙述的?请概括并简要分析。
6. (10分)(2017·舒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周有光传
资中筠先生说,周有光先生在民国时代受到了最好的教育,为他的人生打下了最好的底色。
他17岁从常州中学毕业,阅读英文已无障碍。
而考上圣约翰大学,无疑是他最珍视的经历,他因此从一个江南小城市来到风云际会的上海,眼界由此大为开阔。
五卅运动后,周有光转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
三十年代以后,周有光接触的社会,已经远远超出了早年那个以教育、金融为核心的银行圈子。
他在章乃器的提议下加入了救国会,与“七君子”这样一大批有识之士有或近或远的交往。
但他显然不像那些一心投入救国运动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学者,他参与的进步工作更多是利用自己并不引人注目的政治色彩和比较自由的身份,为那些正在与延安和共产党联络并组织各种政治活动的人提供便利。
有时候他也写文章,宣传抗日救国的方针大略,这是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1952年周有光先生把自己文字研究方面的文章结集起来,发表了《中国拼音文字研究》。
这些工作虽然在业余时间完成,但周有光的研究很快在文字改革领域受到关注,被邀请参加195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这次会议以后,周有光实际上就转向文改会的工作,无意中或许也是本能地避开了接踵而来的、更为激烈的政治斗争的影响。
周有光在加入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后的主要工作是如何建立一个以26个罗马字母为核心、适应所有汉字的拼音体系。
这时周有光发现汉语拉丁化的方案五花八门,需要有一个统一并可行的方案。
周有光为此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明确指出拼音是规范化的普通话,否决了搞一套能拼各种方言的方案,以便真正实现语言文字的改革。
他和他的同事最终一起促成了这个今天看来仍然是成功的方案。
从1955年到1958年,这三年潜心的工作,或许暂时排除了周有光心头的忧患,当他大部分从事经济研究的旧日同事被打成右派甚至自杀时,他没有被席卷进去,而
且工作成就卓著。
这个时期恰逢中国需要大规模开展扫盲运动,这个运动想要成功就必须有更简易的汉字学习方法。
当政者未见得希望人们识字以后有更独立的思想,但他们希望人民接受社会主义观念的想法一定十分迫切。
因为这个时候他们觉得知识分子是不可靠的,他们需要更多工人、农民的支持,这样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成为国策大计。
如今看来,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项成功地推进社会进步的策略。
1966年一场更为持久的革命运动开始了。
这一次,已经60岁的周有光也不能幸免了。
1969年他去了宁夏五七干校,在那里呆了将近三年。
置身于荒漠,研究工作中止,周有光的兴趣又回到了经济上。
他研究黄瓜为什么可以在宁夏长得比北京还好,研究宁夏煤炭等资源的利用。
他仿佛又成为了经济学家,他甚至设想如果有好的政策,宁夏也可以成为瑞士一样的好地方。
文革后期,他在这方面的想法还被当地所重视。
周有光的人生留下的故事,是经过他的记忆筛选的,通常是习惯性地过滤掉大量悲剧性的因子,留下最活泼和幽默的部分。
一个人活得久长,经历的事情就多,如果沉淀下来的都是怨恨,创造力也很难持续。
他曾经回忆说:“1960—1963年经济困难时期,食物极度缺乏。
我参加的学习小组,由于营养不足,人人身体软弱,学习一会儿就彼此轮流打哈欠,精神疲乏。
这时候,有人回想起曾经品尝过的佳肴,不由自主地谈起美食来。
一个人开了头,其余的人都跟上来,越谈越起劲,好像面前桌上的学习材料变成了一碟碟可口的美味饭菜,大家口舌留香,精神振作,不再感觉疲乏了。
这是精神会餐。
”
周有光先生做研究工作,与其他学者尤其是学院派学者不同的是,他的研究具有的重要功能是为普通大众服务的,就如拼音方案的制定等,就像他在宁夏五七干校,考虑的是实用型的适合宁夏的经济发展模式。
包括他早期的《汉字改革概论》等著作在内,他所要完成的工作是推进中国的语文现代化,语文现代化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条件。
语文现代化既包含了全民具有文字阅读能力,同时还包括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即语文表达和思想意识的现代化。
为此,周有光开始了他退休以后思想文化领域的拓展工作,这些工作与他前期的语言文字研究一样,始终带有普及常识和提高文化水平的意义。
(摘编自叶芳《有光一生一生有光:中国最高龄知识分子的百年历程》)
相关链接:周有光(1906—2017),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语言学家。
他的一生分了几个阶段:50岁以前是银行家;50岁到85岁,是语言文字学家,精力都倾注在语言文字领域;85岁开始写文章,广泛探讨诸如全球化、中东局势、公民意识等问题,成为公共知识分子。
作为“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最大功绩是创立了汉语拼音系统。
1955年以后,根据国家需要,他专职从事
语言文字工作,研究文字改革和汉语拼音问题,主持和拟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主导和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
1961年出版著作《汉字改革概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文字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此后他还陆续出版了《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朝闻道集》等30余部重要著作。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周有光为那些与延安和共产党联络并组织各种政治活动的人提供便利,完全得益于他并不引人注目的政治色彩和比较自由的身份。
B . 1952年,周有光发表《中国拼音文字研究》时,他的身份还不是语言学家,但他的研究很快在文字改革领域受到关注。
C . 由于周有光选择了语言文字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在激烈的政治斗争年代,他能够不被席卷进去而保全了自己。
D . 在宁夏五七干校,周有光提出了适合宁夏发展的一些设想。
文革之后,当地政府重视他的这些设想。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顶是()
A . 在抗战时期,周有光有时候也写文章,宣传抗日救国的方针大略,这是当时有良知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B . 中国当政者希望人民尽快接受社会主义观念,迫切需要简单易学的汉字学习方法,因而周有光等人制订的汉语拼音方案获得成功。
C . 周有光对经济困难时期食物极度缺乏的事例的回忆,说明了精神会餐胜过物质饮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D . 只有有了更简易的汉字学习方法,中国的扫盲运动才能成功。
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成为国策大计成功地推进了社会进步。
E . 在周有光看来,语言表达和思想意识的现代化是语文现代化的更为重要的任务,他退休后的工作重点,即在为此而努力。
(3)结合文本,请概括说明周有光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有哪些?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6高三上·海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林锦,字彦章,连江人。
景泰初,由乡贡授合浦训导。
瑶寇充斥,内外无备。
锦条具方略,悉中机宜。
巡抚叶
盛异之,檄署灵山县事。
城毁于贼,锦因形便,为栅以守,广设战具,贼不敢逼。
满秩去官,民曰:“公去,贼复至,谁御者?”悉逃入山。
盛以状闻,诏即以锦为知县。
驰驿之官,民复来归。
适岁饥,诸瑶益剽掠无虚日。
锦单骑诣垒,晓以祸福,瑶感悟,附县二十五部咸听命,其不服者则讨之。
天顺六年破贼罗禾水,再破之黄姜岭,又大破之新庄。
先后斩获千余级,还所掠人口,贼悉平,乃去栅,筑土城。
盛及监司屡荐其才。
成化改元,会廉州为贼所陷,乃以锦为试知府。
岁复大饥贼四出劫掠锦谕散千余人诛梗化者而绥辑其流移境内悉平。
四年,上官交荐,请改授宪职,令专备钦、廉群盗。
乃以为按察使佥事,益勤于政。
十年,赐敕旌异。
久之,进副使。
锦以所部屡有盗警,思为经久计,乃设团河营于西,设新寮营于南,而别设洪崖营以杜诸寇出没路。
易灵山土城,更筑高墉,亘五百丈,卒为岩邑。
十四年,兵部上其抚辑功,被赉。
锦在兵间,以教化为务。
灵山尚鬼,则禁淫祠,修学校,劝农桑。
其治廉、钦,皆饬学宫,振起文教。
为人诚实,洞见肺腑,瑶蛮莫不爱信。
其行军,与士卒同甘苦,有功辄推以与人,以故士多效死,所在祠祀。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三》)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岁复大/饥贼四出/劫掠锦谕/散千余人/诛梗化者/而绥辑其流移境内/悉平。
B . 岁复大饥/贼四出劫掠/锦谕散千余人/诛梗化者/而绥辑其流移/境内悉平。
C . 岁复大饥/贼四出劫掠锦/谕散千余人/诛梗化者/而绥辑其流移境内/悉平。
D . 岁复大饥贼四出/劫掠锦/谕散千余人诛/梗化者而绥/辑其流移/境内悉平。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代科举中,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乡试的第一名叫“会元”。
B . “满秩去官”中“满秩”指的是官吏任期结束。
C . “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D . “祠”是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如“祠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林锦为官有谋略,针对瑶寇泛滥一事,分条陈述方略,都说中了要害,所以受到上级赏识。
B . 林锦善于根据地形设置防守的栅栏和其他战争用具,在他任期内贼人不敢逼近,百姓也不用逃入深山。
C . 林锦重视教化,他修建学校,鼓励农桑,因此深受瑶蛮的爱戴信赖,所在职的地方都建祠庙祭祀他。
D . 林锦担任副使时,因为所管辖的地方经常发生盗贼劫掠事件,他便在西边设了团河营,在南边设新寮营,另外设洪崖营来堵塞贼寇出没的道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盛以状闻,诏即以锦为知县。
驰驿之官,民复来归。
②锦单骑诣垒,晓以祸福,瑶感悟,附县二十五部咸听命,其不服者则讨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 (10分)(2017·大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本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与杜甫《望岳》题材相似,但感情基调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五、默写 (共1题;共16分)
9. (16分)名句默写。
(1)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