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文学革命的先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学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文学革命的先声
1、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历史条件
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社会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失败后,内忧外患使国家和民族陷于垂危之中。
封建帝制复辟与反复辟的尖锐斗争;尊孔与反尊孔的激烈交锋。
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反思与启蒙主义觉悟。
晚清以来,留学生译介大量西方文学、哲学、社会学著作,直接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和世界文化交流参照系。
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商业有了明显发展,新兴阶级壮大,国内政治力量发生有利于新文化生长的变化。
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兴起“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陈独秀、吴虞、李大钊、鲁迅等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与三纲五常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胡适、周作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理论倡导。
这个反封建的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爱国浪潮的推动下,不仅壮大了声势,而且逐渐转换着自身的思想性质,其左翼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
2、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内容:
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后期内容: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
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4、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2、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即反对“文以载道”、“代圣贤立传”等封建文学观念,提倡“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社会文学”。
这一点侧重文学表现内容。
5、简答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关系
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关系:
“五四”文学革命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诗界革命开始对传统诗歌写作规范的质疑,但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诗歌语体变革和体式变革的重要性,他们改良诗歌,还只是试图将新思想和新名词装进旧诗词的艺术形式中,或者反对嵌入新名词而希望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因此,在“戊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已经出现了一些鼓吹革命、高扬“自由”、“平等”的具有新思想的诗歌创作,但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根本变化的新诗,在当时并未出现。
新诗诞生的机运,到“五四”文学革命时才真正到来。
小说界革命,体现出当时的作家寻求小说的普遍的社会价值,对五四文学时期文学研究会所主张的文学“为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且引进了西方小说的表现形式,为五四新文学作家实现中国小说的根本变革提供了必要的借鉴与经验。
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提倡白话创作,“崇白话而废文言”,成为新文化运动之前驱,为五四白话文的成功不可磨灭的贡献
6、分析评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并试作比较分析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主要内容:(1)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2)侧重文学语言形式的改革;
(3)推崇白话小说,同时也表现了对内容的重视;
历史意义:胡适的“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旗帜鲜明,目标明确,对建设有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比之晚清白话文运动主要着眼于把白话作为向群众宣传的语言工具,以及在古诗文的框架内添加一些俗字俗语,是大为进步,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主张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文学革命论》高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把文学革命与社会革命联为一体,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即推翻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建立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
历史意义:陈独秀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并从启蒙的角度抨击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主张以“革命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的途径。
比较分析:比较而言,胡文主要是谈文学本身的改革,就文学来说侧重的是语言形式,陈文主要是谈文学的社会改造意义,就文学来说侧重的是思想内容。
二文相互补充,共同促成了“文学革命”的爆发。
如果说,胡适的态度有点温和的话,那么,陈独秀的态度要激烈得多,坚决得多。
7、简述新文化阵营与胡适等人之间的斗争(矛盾分歧)
问题与主义之争:文化建设上,胡适提出“整理国故”主张。
借之人传统中吸取有利于新文化建设的有利因素,为中西文化结合寻找一个恰当的结合点。
(本为背后文化建设应有之义,但在其立足示稳,过分推崇国学,给青年人开一高达200多种的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易误导青年人钻入故纸堆)鲁迅在《青年必读书》“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主张依靠人民,“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可能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
8、分析评价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周作人于1918年12月15日发表《人的文学》,与鲁迅的《狂人日记》一起成为现代中国“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的重要标志。
主要内容:(1)他所提倡的新文学,应是“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
也即周作人所说的“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
(2)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区别在于“著作的态度”,描写非人的生活,怀着悲哀或愤怒是人的文学;感着满足,带着玩弄与挑拨,是非人的文学。
影响: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的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发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
9、“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是什么?
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由旧到新的伟大转折点,它宣告了承传几千年的中国旧文学的终结和一个新的时代的民族文学的开始。
历史意义:
1、体现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特征。
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它与中国社会、人的思想意识变革紧密结合,彻底批判和否定了封建制度及其整个思想文化体系。
2、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
发生发展于五四运动前后,紧密配合了政治革命,成为推动中国进步的重要力量。
3、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文学和文化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文学获得了古典文学语言和文体的解放,使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进程成为可能。
实现了中国文学的思想革命,中国传统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产物,建立在文以载道的基础之上,在“儒释道”的背景上生长;现代文学建立在个人主义、人道主义、科学民主观念基础之上。
4、使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
中国现代文学广泛吸收了世界文学的影响,一开始就与世界文学潮流汇合起来,成为世界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局限:
1、在五四文化启蒙的时代氛围中,启蒙文学显示出激切的功利性,内蕴着强烈的政治色彩;
2、文学负载着启蒙的重任进入现代化的历程,启蒙和革命的话语霸权造成了文学的排他性;
3、对文学社会功利性的强调,演变成后来革命文学对文学政治工具性的进一步强化。
10、简述“五四”文学革命倡导者与守旧派(与国粹派、学衡派、甲寅派等各派别)的论争及其意义
(1)与国粹派林纾的斗争A、林纾的《致蔡鹤卿书》:发表于1919年3月18北京《公言报》,攻击北大的教学方针和教学内容。
蔡元培写了《复林琴南书》反驳;B、林纾于1919年于上海《新申报》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妖梦》,攻击提倡新文化新文学的陈、胡、钱玄同等人。
针对林纾的攻击与诽谤,李大钊的《新旧思想之激战》揭露了林纾的险恶用心:“想抱着那伟丈夫的大腿,拿强暴的实力压倒你们所反对的人”“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对林纾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2)与学衡派的较量
1922年,学衡派打出了复古旗号,此派以1922年9月在南京创刊的大型学术性杂志《学衡》而得名,其同仁梅光迪、胡先彇、吴宓都曾留学美国,寝馈西洋文学,多受当时带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的影响。
如果说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是相信启蒙的理性可以导致重大的社会变革的,那么像“学衡派”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则更相信靠伦理道德的理论来凝聚中国,所以他们对“五四”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激进行为甚为反感。
他们试图以学理立言,在中外文化比较中坚持一个宗旨,即“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着手整理研究和维持传统文化。
他们对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某些偏激的弊病的批评不无中肯,但保守立场使他们看不清历史变革的趋势,因而学究气地指责新文化运动。
他们往往摆出一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架势,反对文学革命,
新文学阵营的反击。
鲁迅的《估学衡》主要从遗少不配作国学的知己入手对学衡派进行驳斥。
鲁迅主要是找出学者们的遗词造句和他们在文章中常识性的错误进行嘲讽:“诸公掊击新文化而张皇旧学问”,但“自相矛盾”,“字句未通”,所以“不配作国学的知己”。
(3)与“甲寅派”的论争
1925年还发生过与“甲寅派”的论争。
当时任北洋政论司法与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复刊了《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等角度论争白话文不能取替文言文。
新文学阵线合力反击,撰写了许多批判“甲寅派”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批驳了“甲寅派”阻挡新思潮的本质。
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反击:鲁迅写了一次《再来
一次》《答KS君》《十四年的读经》的文章,主要表达了这样的观点:①指出“读经救国”“废弃白话”等主张的荒谬与虚伪性、欺骗性,——在欧战中“但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用《易经》咒翻过潜水艇呢?”(《十四年的读经》)②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战法,既指出复古派的可怜与没落,又指出文言的弊端。
意义:经过这三次大较量,封建复古派一败涂地,新文学和白话文终于在斗争中站稳了脚跟。
11、简述第一个十年新文学阵营的斗争
新文学阵营在与各种复古思潮进行斗争的同时,自身也在发生着分化和斗争。
文学革命初期,新文学阵营由激进、革命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和温和、改良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组成。
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思想界影响地扩大,新文学阵营逐渐过渡为包括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激进、革命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和温和、改良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组成的统一战线。
胡适退出了《新青年》,背离了五四精神。
斗争包括:“问题与主义”之争,对胡适“整理国故”的批判,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
12、“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
(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
(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13、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主要文学社团的概况及基本观点
1921年以后,文学革命篷勃发展,社团和报刊大量涌现。
主要社团及其基本特点:
(1)文学研究会——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12人。
以改版后的《小说月报》等刊物为主要阵地,提倡为人生的艺术,反对消闲、游戏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倾向,创作方法上总地看趋向于现实主义。
(2)创造社——即文学研究会之后成立的第二大社团。
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
以1925年为界,前期成员主要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田汉、成仿吾等。
有“创造”系列刊物。
被称作“异军突起”的创造社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奠定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
后期又加入了冯乃超、李初犁、彭康、朱镜我等。
出版《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转而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一定程度上密切了文学与革命的关系,但由于思想明显“左”倾,也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文学的健康发展。
(3)语丝社——1924年,鲁迅、周作人为代表,在北京围绕《语丝》结社,发表抨击时弊的杂文和表达各种人生感受的小品文。
无所顾忌,任意而谈,形成“语丝”文体。
(4)新月社——最早为新月俱乐部,成立于1923年。
1925年,徐志摩主编《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提倡诗歌的“三美理论”,闻一多写《诗的格律》,新格律诗产生,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
(5)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西子湖畔。
主要成员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等。
1923年出版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同年汪静之又出版个人新诗集《蕙的风》。
受“五四”婚恋自由、个性解放思想影响,以写自由、活泼、大胆、纯真的爱情诗而著称。
(6)莽原社-未名社——20年代中期成立于北京,得到鲁迅扶植。
主要成员有高长虹、台静农、李霁野等;
(7)浅草社-沉钟社——分别于1922、1924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冯至、陈炜谟、陈翔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