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汤姆 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这是一个顽皮男孩具有传奇色彩的成长历险小说。

主人公汤姆·索亚极富冒险精神和好奇心,他不堪忍受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出一番英雄事业。

某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到墓地玩要,无意中目睹了一起案件的发生。

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汤姆、哈克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了一座荒岛上当“海盗”,以致家人都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自己的“葬礼”上。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最终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

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贝琪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教材节选部分讲述的是镇上人们因汤姆、贝琪走失而悲痛的心情,以及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这部分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写汤姆和贝琪失踪后,贝琪的妈妈撒切尔太太和汤姆的姨妈陷入悲痛和绝望中,整个小镇也为他们担忧;第2~4自然段写随着汤姆和贝琪的回归,小镇又恢复了欢乐,汤姆给大家讲述了他和贝琪在洞中的历险经过;第5~15 自然段写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琪,从法官口中意外得知山洞已被封上,而他知道乔埃还在洞中。

节选部分先悲后喜,结尾戛然而止,充满了喜剧气氛和戏剧冲突。

课文中出现的人物较多,除了汤姆、哈克、贝琪这些主要的儿童形象之外,还有波莉姨妈、撒切尔法官、撒切尔太太、道格拉斯寡妇等人。

波莉姨妈在汤姆的母亲去世后收养了他,对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撒切尔法官和太太是汤姆好朋友贝琪的父母。

道格拉斯寡妇因哈克曾经救过她一命,后来收养了哈克。

汤姆·索亚是一个鲜活、真实而血肉丰满的儿童形象。

从汤姆躺在沙发上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山洞历险归来的他身体还十分虚弱和疲惫,但是他仍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述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可见他兴奋地沉浸于这次历险之中,难以自拔,这是他富有冒险精神的突出体现。

从“夸张地吹嘘了一番”可以看出汤姆的虚荣心。

在汤姆的讲述中,他在山洞里顺着风筝线找到了小洞出口,这体现了他的聪明机灵、足智多谋;找到出口后,汤姆没有独自逃出山洞,而是回去寻找贝琪,并下了一番功夫,才让贝琪相信可以逃出去,可见汤姆对同伴不离不弃、有耐心、有责任、有担当。

汤姆还很关心他人,他历险归来后,身体刚刚恢复就去探望了生病的哈克;为了哈克的身体着想,汤姆没有炫耀自己的历险经历,而是等哈克身体已经相当健康的时候,才分享了自己的历险经历。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被困在山洞中的汤姆和贝琪摸索着走向洞口的场景——汤姆手举火把,目光向前;贝琪紧随其后,东张西望,神色凝重。

教学目标
1.能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要点和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大意。

2.关注人物形象,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体会汤姆敢于探险、积极乐观、勇敢机智、爱表现等性格特点。

3.通过摘抄、讨论、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4.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汤姆的影子,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要点和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大意,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
关注人物形象,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扫清文字障碍,解决重难点。

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交流作家作品、写作背景及节选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交流时,学生可以概括主要内容,梳理文中出现的人物,思考他们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故事是围绕哪些人物展开的;还可以借助插图探讨、交流,把握主要故事情节的内容,体会主人公这一人物形象。

2.阅读理解
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围绕汤姆写了一件什么事;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自悟为主,抓住中心问题交流探讨,读出个性,读懂片段的内容。

如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带着学习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阅读,选择最吸引自己的情节,用关键词在文中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批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让学生在对主人公性格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在畅谈个人见解的过程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既形成独到的认识,又达成共识——扬善惩恶,真与善是永恒的教育主题。

3.表达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激发学生及时针对文本进行交流探讨,品味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通过质疑、表述、拓展,激发学生
阅读名著的兴趣。

如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带着学习提示中的第二个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述。

课前准备
1.阅读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

2.查阅书籍或上网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有一个大作家,他某天到某地的一个旅店投宿,别人事先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

他在服务台登记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

作家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

”服务员听后不禁大笑。

结果那一夜作家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记住了房间号码,提前进房做好了灭蚊防蚊的工作。

2.引出作者,简介作者:这位大作家是谁呢?让我们来认识他吧!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小说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短篇小说大师。

主要作品有《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3.介绍写作背景。

《汤姆·索亚历险记》发表于1876年,其中不少事情都是马克·吐温的亲身经历,蕴含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

马克·吐温以其惯有的幽默与讽刺,以及对儿童心理的成功把握,使这部小说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著。

马克·吐温在原序中写道:“写这本小说,我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小孩看的书就将它束之高阁。

”因为阅读这部小说能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做法”。

4.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位幽默大师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节选片段。

(板书课题;课件出示《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封面)
5.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课题: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示例:汤姆·索亚是个怎样的人?他有着怎样的历险经历?
6.小结:同学们的课前预习做得真好,了解课文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板块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学生阅读课文,课件出示阅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运用查字典、求助同学等方式读准字音,理解不懂的词语,读通句子。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相互纠正读音。

3.课件出示不易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进行警示。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诚心诚意:心意很真诚。

搜索:仔细寻找(隐藏的人或东西)。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阔浩大。

后多形容声势雄壮,规模宏大。

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摸索:试探着(行进)。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衣衫褴褛:衣服破破烂烂。

嘲弄:嘲笑戏弄。

4.边读边思考:文中除了汤姆外还出现了哪些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全班分享:请同学们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

6.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内容。

文中除了汤姆,还有贝琪、撒切尔太太、撒切尔法官、波莉姨妈、哈克、道格拉斯寡妇。

课文讲述了镇上人们因汤姆、贝琪走失而悲痛的心情,以及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小镇上的人们隆重地迎接他们,并听汤姆吹嘘的故事。

板块三深入课文,了解人物
1.赏读品味,畅所欲言。

(1)教师课件出示交流任务,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①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②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圈画关键词句并概括作答。

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内容。

①从“山洞历险”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汤姆是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热爱生命、积极乐观、机智勇敢的孩子;从“夸张地吹嘘山洞经历”一事例中又可以看出汤姆是一个喜欢表现的孩子;从“看望伙伴哈克和贝琪”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出汤姆是一个关心朋友、讲义气的孩子。

②示例:山洞历险和探望伙伴。

2.感受从“悲伤绝望”到“高兴激动”的心情变化。

(1)感受“悲伤绝望”的心情。

①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1自然段,从中找出描写汤姆和贝琪在山洞中迷路后,人们都认为他们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伤心欲绝的句子。

(用横线画出来)
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

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

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②学生齐读句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感受。

③老师引导学生快速圈画出上面句子中的动词,深切感受撒切尔太太的悲痛。

说胡话、呼喊、抬起头、侧耳听、呻吟、垂下头。

④学生交流:失去亲人是何等的悲伤,此时撒切尔太太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示例:孩子们一定能平安回来的。

他们是不是快到门口了?为什么还没有出现?
⑤过渡:撒切尔太太一边呻吟着一边垂下头,这一次次充满希望地抬起头,又一次次极度失望地垂下头,可见她失去亲人后心里是多么难受啊!那么,同她一样失去亲人的波莉姨妈呢?
⑥学生齐读描写波莉姨妈的句子,抓住“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这一细节,感受她的悲痛欲绝。

⑦过渡:孩子们没有找回来,人们伤心,孩子回来了,人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2)感受“高兴激动”的心情。

①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感受汤姆和贝琪归来时,人们的欢乐和激动。

②学生结合第1自然段的内容,体会作者大力渲染小镇悲伤与凄惨气氛的目的。

目的是为了与第2、3自然段人们热切地迎接孩子们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们对孩子的关心和挂念。

同时,从侧面反映出汤姆和贝琪这次经历非常危险,以至于人们觉得他们生还无望。

③过渡: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心态随着孩子的回归而发生变化,但在她们悲伤时,在山洞中迷路的汤姆和贝琪又经历了什么呢?
3.赏评“山洞遇险”。

(1)学生默读第4、5自然段,注意朗读节奏、停顿和重音等。

(课件出示朗读任务;学生结合朗读任务在文中作批注)
①汤姆和贝琪在山洞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②他们分别是怎样的反应呢?
③从中体会汤姆和贝琪的性格特点。

(2)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自主思考,组内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答案)
①困难:找不到出口;洞内黑漆漆的;没有食物和御寒的衣物;三天三夜的疲劳和饥饿……
②反应:汤姆——三次利用风筝线寻找出口;找到出口,返回告诉贝琪好消息;说服贝琪和自己一起爬向出口;帮助贝琪和自己一起逃离山洞。

贝琪——刚开始和汤姆一起寻找出口;后来不愿意相信汤姆出口已经找到,自暴自弃;在汤姆的鼓励下向出口爬去;在汤姆的帮助下逃离山洞。

③性格特点:汤姆——具有探险精神、不轻言放弃、勇敢机智;贝琪——柔弱、消极。

(3)学生在默读中抓住汤姆和贝琪脱险过程的词语,梳理他们脱险的顺序。

(教师适当给予指导、提示)
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
(4)引导学生抓住汤姆克服重重困难、多次探路等内容,总结、归纳:汤姆和贝琪是靠什么走出绝境的?
自信、聪明、勇敢……
(5)学生再读第4自然段,抓住“身边围满了热切的听众”“夸张地吹嘘”这些句子,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汤姆从山洞脱险,可见他的机智;尽管身体虚弱,躺在沙发椅上,却还是眉飞色舞地向伙伴们讲述自己的历险经过,小伙伴们也相当捧场,可见汤姆在小伙伴中的地位很高,说明
汤姆很得众人的喜欢;这次险些危及生命的历险被汤姆“大肆地渲染”,可见汤姆的勇敢、顽皮和爱表现。

4.探究结尾。

(1)学生齐读第8~15自然段,思考:文章结尾几个自然段每一段只有一句话,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设置悬念。

用戛然而止的对话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无穷的韵味;强调剧情即将进入另一个高潮,充满戏剧气氛。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积累最后几个自然段运用的方法,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为文章增色。

在实际写作中,成功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提问法。

通过设置问题,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等,设置悬念,吊足读者的胃口,激发读者继续阅读、寻找答案的兴趣。

②特例与寻常对照法。

人或事物寻常是一种状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是另外一种状态,二者一先一后,并列书写,让读者在对比中感觉到不同寻常——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这样读者就能带着猜测去阅读。

③倒叙法。

将故事的结局或者最精彩的部分(即高潮)放到叙事的开始部分来写,然后再从故事的起因写起,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

用这样的开头,让读者直接面对故事的结局,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带着问题边思考边往下阅读。

④插叙法。

叙述一件事,事件叙述到中途,突然借助某个缘由,插入另一件事,让读者带着一个放不下的故事,一个不知道的下文和结局的故事,读另一个故事,让读者的心中始终有一份沉沉的牵挂。

5.全班交流,引导感悟。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合答案,课件依次出示下列句子,并一一引导感悟。

句段1: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仍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用缓慢、沉重的语气来读)
(2)教师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星期二”“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归纳这一句子交代的要素。

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星期二的黄昏;地点——圣彼得斯堡镇;事件——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

句段2: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
片。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用欢快的语气来读。

(4)师:“叮叮当当”“嘀嘀嗒嗒”都是表示声音的词语,是拟声词。

结合前文内容可知,这些声音表达着人们的感情。

(5)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这样写,想表达些什么呢?
人们用这种古朴的方式传达着令人喜悦的信息和愉快的心情,表现了民风的淳朴。

句段3: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注意“使劲握住”“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等词句,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表演。

(7)学生圈画出“泪水如雨”一词,运用结合生活实际或查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8)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句段4:他又讲述了他怎样回去找贝琪,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而她却让他别拿这些无聊的谎话来烦她,因为她很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她也愿意死掉。

(9)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语气来读句子。

(读描写汤姆的句子时,要读出兴奋、激动的语气;读描写贝琪的句子时,要读出疲乏、烦躁的语气)
(10)师:贝琪让汤姆“别拿这些无聊的谎话来烦她”。

同学们,贝琪真的不想听到好消息,真的不想离开山洞吗?当然不是。

那她此时为何如此烦躁、悲观?从中可见他们二人的处境如何呢?
(1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相机出示答案。

示例:从对贝琪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几次找离开山洞的路,都失败了;又加之眼下的重重困难,因此他们此时已经极度疲乏,濒临绝境了。

即使汤姆带来了好消息,也不能马上激起贝琪的信心,反而害怕再次失望。

(12)引导学生结合对汤姆的描写,感受这一人物的形象。

(指名回答)
汤姆想方设法鼓励贝琪,从中可以看出汤姆的勇敢、乐观及对伙伴不离不弃。

句段5: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

(13)学生自由朗读,从上下文中找出关于汤姆“不会在意”的内容,作上标注。

汤姆不会在意别人的嘲弄、讽刺,反而觉得即使再次冒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14)引导学生通过汤姆的“不会在意”,体会人物形象。

可见汤姆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对冒险的热爱。

6.小结:学习了这篇文章,你们是否学到了汤姆大胆尝试、机智勇敢的精神呢?当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要努力坚持下去。

如果做到了这点,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7.过渡:同学们,从淘气又勇敢的汤姆身上,你们能找到自己或身边伙伴的影子吗?如果你还想知道汤姆的其他故事,就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并把自己觉得精彩的小故事讲给父母、同学听。

8.学生简单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板块四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并利用图示结构指导学生学习。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失踪后人们的悲痛心情回来后小镇上的喜庆场景讲述山洞历险的经过看望伙伴哈克和贝琪得知乔埃被困山洞冒险的天性 2.拓展:本文和《骑鹅旅行记》都是冒险类的小说,学生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的方法,在对比中发现两部著作中人物的异同,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深刻感受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所传达的精神。

3.总结:《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文学作品中一颗闪亮的明珠。

读着它,我们仿佛在与文学大师进行交流。

老师相信,当你们读完这本书,一定会发现更多精彩之处!
练习设计
完成对应训练。

1.课前预习,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先让学生预习课文,使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浏览精彩片段,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最后通过多媒体的介入加深对汤姆的认识,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人物的感受,唤醒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探讨交流,形式新颖。

阅读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设计同类小说不同人物的对比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不同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把握。

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要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在实践中探索更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