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一、加强教学管理,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必须明确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不光熟悉五年级
教材,还要熟悉其它年级的教材。
同时,还要进一步摸清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排队:一、“双基”,做到心中有数;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教
材的重点,四、教学时间和教材的安排,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例如,本学期我们教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及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结合复习长、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地积计算,以及把长度、重量、容量、时间、面积等单位的
进率和公市制的换算以及除法和乘法的深化概念。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安排好补课。
补什么,怎么补,哪些知识要集体补、哪些
知识部分补、哪些学生要补、补哪些知识、具体时间怎样安排,都要有明确的计划,做到补课对象、时间、内容、方法四落实。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在教
师指导下动脑,探索--发现--再探索--再发现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都是基础知识,是我们教学中的主
攻方向。
怎样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呢?首先要加强教学,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
正确地理解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含义,不但会用,而且会证明,懂得它的来
龙去脉。
例如,“因数与倍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
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
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又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
思维。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生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
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
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
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
由此带来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
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
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
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
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
教材非常强调学生的数学学
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数的特征。
如在
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100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2、5、3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它们的倍数的特征。
3、明确教学目标。
关键在知识技能的掌握: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
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渗透分类的思想;③在解决问题中经历
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同时进行情感态度
培养,通过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
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对于基础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部分,要集中讲好
教师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
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而学生课堂上思维发挥得好不好,则取决于教师的“导演”。
特别是复习巩固的
练习课,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疲劳,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例如,教学“轴对称
图形”时,要明确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
基础,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明白轴对称的基本特征,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两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1、创设情境教学,请会剪纸绘画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剪纸绘画的方法。
从而引出课题。
接着出示轴对称物体:如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的轴对称图形。
按教材内容,我鼓励学生人人动手,自制小教具。
有时让学生找些可替代的实物,通过自己的活动,在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摸一摸中促进他们形象思维的发展,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2、这是本节课第一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后,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通过学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两边一样的图形可以对折起来再剪,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初步感知。
动手画一画,折一折,通过把同学们看到的物体图形,进行分组操作讨论,得出结论的图形对称后,两边完全重合了,从而得出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再安排学生第二次操作活动,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
学生再次操作是有目的性,有导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探究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一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解释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建立空间概念。
四、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
这就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相似之处,课始放手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这些问题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
无疑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这样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