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胜利》ppt课件2024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同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苏美两大国在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宝贵支持和援助。许多国家 和国际组织向中国提供了物资、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帮助。
这些支持和援助不仅增强了中国抗战的实力和信心,也为中国与世界反 法西斯力量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 会的广泛同情和赞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
献。
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对日本 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决定性作
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 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
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
对中国及世界历史进程影响深远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国社 会的进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壮
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85%的侵华日军和 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 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 法宝。
人民战争的威力在于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中国共 产党在敌后广泛建立大小根据地,控制人口达1亿; 在国统区和其他地区积极开展抗日民主运动,为抗日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04
国际援助与支持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 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 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正式形成。
同盟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 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支持
THANKS。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和支持
工人阶级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提供了有力的人力物力支持。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为 抗日战争的胜利注入了新的力量。
农民阶级积极参军参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广阔 的兵源和后勤保障。
各族各界妇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 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式形成。
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 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 外侨胞团结一心,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
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不同党 派、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 益团体、不同社会制度在抗日问题上找 到最大公约数,共同推动了抗日斗争的
发展。
人民战争威力显现
战争全面爆发。
日军侵华计划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制定了全面侵 华计划,企图通过武力征服中国, 实现其“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
日军暴行
在侵华战争中,日军对中国军民进 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犯下了 滔天罪行,如南京大屠杀等。
国民政府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国共合作背景
合作抗日成果
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国民政府与共 产党意识到必须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以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
线初步形成。
各党派团结合作共同抗日
中国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领导了正面战场的抗战。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纷纷表示拥 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投身抗日 救亡运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敌后战场的抗战, 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各族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 胞以各种方式支持祖国抗战,形成了 全民族抗战的生动局面。
其他国家如英国、法国等也向 中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援助和 支持。
05
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及影响
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胜利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彻底洗刷了中华民族 百年来的民族耻辱。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 民族精神。
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奠定了基础 。Leabharlann 中国国民党军队与日本 军队
中国空军轰炸日军舰队 ,双方在上海市区展开
激战
中国军队失利,上海沦 陷
太原会战
01
02
03
04
战役背景
1937年日本侵略山西的事件
参战方
中国国民党军队与日本军队
战役过程
中国军队在太原城内外与日军 展开激战,最终失守太原
战役结果
中国军队失利,山西大部沦陷
徐州会战
战役背景
1938年日本侵略徐州的事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抗日战争背景与起因 • 抗日战争重要战役与事件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与发展 • 国际援助与支持 • 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及影响 • 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分析
01
抗日战争背景与起因
九一八事变及日军侵华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 中国东北发动武装进攻,并迅速 占领中国东北三省,标志着中日
大发展提供了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世界民 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增强了殖民 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
信心。
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东方 黄种人不如西方白种人”的种族 歧视观念,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
的地位和声望。
06
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分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作用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 针,为全民族抗战指明方向。
01
各国政府纷纷发表声明,对中国 表示同情和支持,谴责日本的侵 略行径。
02
国际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提 供物资和资金支持,帮助中国抗 击日本侵略者。
苏联、美国等国家对华援助
苏联向中国提供大量军事援助 ,包括飞机、坦克、大炮等武 器装备,以及战略物资和贷款 等。
美国通过“驼峰航线”向中国 运送战略物资,同时向中国提 供军事顾问和教官等支持。
实行三三制原则,加强政权建设,实 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使敌后抗日 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 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游击战争,建立大 小根据地19块,控制人口达1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力量汇聚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的《中国共产党 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的 关于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为标志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0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与发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01
02
03
04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
要矛盾。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 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 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 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
国内形势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遭受了严重破坏。但中国人 民在国共合作抗日的旗帜下,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日军的侵略。同时,国内抗日 救亡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抗日战争重要战役与事件
淞沪会战
战役背景
参战方
战役过程
战役结果
1937年日本侵略上海的 事件
参战方
中国国民党军队与日本军队
战役过程
中国军队在徐州城内外与日军 展开激战,最终失守徐州
战役结果
中国军队失利,徐州沦陷
武汉会战
战役背景
1938年日本侵略武汉的事件
战役过程
中国军队在武汉三镇与日军展开激战,最终 成功保卫武汉
参战方
中国国民党军队与日本军队
战役结果
中国军队胜利,阻止了日军进攻武汉的企图
国共合作抗日期间,双方共同领导了 多次战役,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 役等,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合作抗日宣言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 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
国内外形势分析
国际形势
随着日军侵华的深入,国际社会对日本的侵略行径表示强烈谴责,并逐渐形成了 对中国抗日的国际支持。同时,美、英等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日本采 取绥靖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