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电影影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轲刺秦王》电影影评
《荆轲刺秦王》是陈凯歌导演的一部古装历史片,于 1999 年上映。
这部电影以战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荆轲刺杀秦王嬴政的故事。
多年前,朋友曾向我推荐这部电影,并形容它是陈凯歌最好的作品之一。
然而,由于懒惰和拖延,我直到最近才观看了这部电影。
幸运的是,我下载到了未删减的 169 分钟版本,通过对比观看,我发现主要删除的开场“荆轲诛杀铸剑者全家”的段落异常精彩,其打斗设计、镜头布光和气氛营造都堪称一流,有效建置了荆轲这个角色。
而国内版本通过闪回方式交代了人物前史,节奏紧凑,也有其独特之处。
以今日的眼光来看,《荆轲刺秦王》可称为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
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看,本片的优点是史诗感强烈,制作精良。
从肉眼可见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攻打赵国段落的震撼长镜头,以及摄影、布景等方面的考究,都展现了制作团队的用心和专业。
电影中的战争场面、宫闱城池、街巷店铺等布景都非常精美,整体时空的可信度很高。
演员阵容也非常强大,李雪健、巩俐、张丰毅、王志文、赵本山、潘长江等众多知名演员的加盟,为影片增色不少。
王志文的台词功力深厚,而潘长江和赵本山的惊鸿一瞥也给观众带来了惊喜。
然而,这部电影也存在一些缺点。
表演风格过于戏剧化,所有人都是疯癫的、吵闹的、手舞足蹈大喊大叫着表演,像舞台剧。
如果全片表演风格统一也还好,但是巩俐的表演明显是生活流和电影化的,不同演员的表演风格割裂感强烈。
李雪健的秦王像个孩子般手舞足蹈、讲台词时眼中常含泪水;太子丹及其门客不是大笑就是大哭,台词声音忽高忽低,咋咋呼呼;而巩俐扮演的赵女说话很平静,除了嘴角经常莫名其妙
含着笑外几乎看不出舞台感,而这种莫名其妙的微笑总让人误会是笑场。
这种表演风格的不统一,使得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容易出戏。
剪辑方面略有瑕疵,很多地方切得太快,有些镜头人物表情的余韵没有给到,不少突发动作的镜头也没留有气口。
印象深的几个比如“赵女拍蒜”、“荆轲鲤鱼打挺”之类的,动作镜头接得太紧,动作前没有留有时间,或许是导演有意为之,但感觉过了。
从剧作的角度来看,“荆轲刺秦”是一个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图穷匕见”“秦王绕柱”“悲歌击筑”等成语也脍炙人口。
如何在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中拍出新意,是对导演的一大挑战。
《荆轲刺秦王》在剧作方面做出了一些创新和尝试。
它增加了赵女(巩俐饰)这个角色,为故事增添了一条感情线,将秦王、太子丹和荆轲的私人情感联系到了一起。
电影对正史进行了一些改编,将荆轲刺杀秦王的动机从单纯的国仇变成了国仇私恨一起的复合动因,这种改动为故事增添了一些复杂性和深度。
此外,电影还通过主线和支线的故事编织,为我们厘清了一条嬴政内心成长清晰可见的历程。
嬴政先后失去了友情、亲情、爱情和人情,最终割舍掉人世间近乎一切重要的情感与羁绊,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寡人”,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导演通过这种方式,探讨了权力、欲望、人性等深刻的主题,使得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动作片,更是一部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荆轲刺秦王》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虽然它存在一些表演风格过于戏剧化、剪辑略有瑕疵等问题,但其史诗感强烈、制作精良、剧作有创新等优点依然使其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它展现了陈凯歌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对历史、人性的思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装历史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