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治同步优化指导必修4课件:第10课 第1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教材P77“探究问题” 提示:(1)怀疑和批判精神就是以辩证否定观看待周围事 物。怀疑和批判精神就是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 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 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 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2)“破”和“立”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破是手段、途 径,立是目的。没有破就没有质变,就没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 事物的产生,立是在破的基础上的立,是不能离开破的立,它 是对“破”的否定,但这种否定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是“扬 弃”,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选项
分析
A 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观点正确,但没有论证“牛 B 毛”与“一锅奶油”的关系
C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敢于否定一 D 切”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结论 不选 不选 入选 不选
答案:C
【借题发挥】 正确把握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的 动力
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 否定是外力强加于事物 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 的,是外力作用的结 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果,是主观任意的定观的含 义、特点与实质 2.通过理解辩证法的 革命批判精神,把握 辩证法的本质 3.学会运用辩证否定 观分析问题,树立创 新意识
重点 难点
1.辩证否定观 2.唯物辩证法的革命 批判精神
一、辩证否定观
1.含义:是事物__自__身__的否定,即自己_否__定___自己,自 己_发__展___自己。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一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关键词:辩证否定、发展环节、 联系环节、扬弃、辩证法的革命 批判精神、创新意识
情景导入
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以一认为,创 新人才的提问能力必须十分出众。他 们乐于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包括 “是什么”“为什么”等理解性的问 题,更包括“为什么不是”“可否不 是”“如何不是”等批判性问题,而 且后者会很多。他们善于从多角度提 问题,不仅质疑书本,还质疑自己, 不仅质疑失败,也质疑成功。他们还 会设想和提出对所质疑问题的一些解 释,并对自己的解释有肯定、怀疑或 否定性评价。 陈以一校长的观点是如何体现辩证否 定观思想的?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具有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辩证的否 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 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 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4.掌握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1)在对待书本和权威上,我们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 威,但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 上,不唯书,只唯实。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2.特征:(1)辩证的否定是__发__展__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 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__根__本__途__径__。
(2)辩证的否定是__联__系__的环节,新事物__产__生__于__旧事物, 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__积__极__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 3.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__扬__弃___”,是既__肯__定___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__实__际____,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 符合的__成__规__陈__说__,敢于破除_落__后_____的思想观念。 (2)注重研究___新__情__况___,善于提出__新__问__题____,敢于寻找 __新__思__路____,确立__新__观__念____,开拓__新__境__界____。
全面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任务1:核心归纳 1.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事物最终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 定因素。
2.辩证的否定的地位和作用 (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即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 转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 事物就不会发展和前进。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 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一切 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新旧事物之间 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3.认识论依据:创新意识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 性、上升性,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任务2:探究演练 2.从哲学上看,下边漫画《打倒大 师》表明( ) ①怀疑一切是创新的前提和途径
②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③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促进
社会的发展需要发扬革命批判精神和创
否定与 肯定的
关系
辩证否定是“扬弃”,是 既“克服”又“保留”, 否定当中包含着肯定,肯 定当中包含着否定
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 裂,主张要么肯定一 切,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同发 展和联系 的关系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 的环节
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消 灭,是发展的中断
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任务1:核心归纳 1.唯物论依据:创新意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 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在对待文化遗产上,辩证否定原理告诉我们要“古为今 用,推陈出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扬弃”传 统文化,反对复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3)在对待向国外学习的问题上,辩证否定原理告诉我们要 “洋为中用”,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 要反对盲目排外。
【温馨提示】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 面,二者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 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 亡和促使其向其他事物转化的方面。当事物的肯定方面处于主 导地位,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就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 自身的存在。但是,经过双方的相互斗争,当否定方面战胜了 肯定方面,由原来处于次要地位转化为处于主导地位时,事物 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于是,旧事物被否定了,代替它的 是新事物。
任务2:探究演练 1.“别因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锅奶油倒掉;别因为 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事业扔掉。”这句话启示我们( ) A.要着眼实际,勇于创新 B.要反对唯心主义 C.做事情既要有肯定,又要有否定 D.要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否定一切
解析:
题干主旨
不能因“牛 毛”倒掉“一 锅奶油”,启 示我们要坚持 辩证的否定观
新意识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
题干主旨 选项
分析
观点错误,实践是创新的前
①
《打倒大师》
提和根本途径
体现了辩 ②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证的否定 ③ 观点正确但不符合漫画主旨
④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结论
不选
入选 不选 入选
答案:D
含义
唯 物 辩
辩证否定观
实质 方法论要求
要求
又_否__定____,既_克__服___又_保__留___。
1.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 为今用”,对待向国外学习的问题上要“洋为中用”。上述做 法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实质的?
提示:上述做法坚持了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 服了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其中 积极合理的因素。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事物对旧 事物全盘抛弃,而是要吸收并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的、有价值 的因素,这就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④辩证的否定是 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既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又保留旧事 物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并以此作为新事物发展的条件。否定不 是简单地抛弃旧事物,而是“扬弃”。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1)理论依据: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 程中。 (2)内涵理解: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 含对现存事物的__否__定____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 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 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2.汉代思想家刘安说:“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 事,不必循旧。”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辩证法道理?
提示:应树立创新意识。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 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 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5.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 的。
1.教材P75“探究问题1” 提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 己,自己发展自己。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这是形而 上学的否定观。
2.教材P75“探究问题2” 提示:(1)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 观。 (2)辩证否定,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①否定是 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体现了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质 变,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也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
证 法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表现 实质
方法论要求
谢谢观看!
3.教材P76“探究问题” 提示:没有。实践和科学揭示自然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 的过程。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发展的。各个社会形态的依次更 替,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也是从不知到知, 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肤浅到深刻发展的过程。因为世界 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 的。所以没有永恒不变的自然和社会状态,认识和真理永远不 会停下它们的脚步,它们都是不断发展的。
2.辩证法依据: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 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必须通过创新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 树立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 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 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