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情”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的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传媒5传媒实务
重视“情”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的渗透
孙倩
社会新闻通过报道社会中某个个体的行为、事迹来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在舆论引导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发挥的是一种柔性的舆论引导作用,是春风化雨般的疏导,就是人们常说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也正是基于此,“情”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中就应该得到更好的重视。
用情感人,软中有硬。
一篇好的社会新闻会影响受众的情绪,或能让受众为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所感动,或能令人因人物的不幸遭遇而流泪。
社会新闻中蕴含的浓浓的“情”是吸引受众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者认为,在劝服或态度变化的过程中,传播内容中的感情和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大于理性的和客观的因素。
“诉诸感情”是一种传播技巧,用充满感情的报道将受众的情绪激活,进而促使受众搜索自己的认知库。
若自己已有类似的情感体验或认知经验,那受众就会对报道中的那种情况十分熟悉,会更好地融入到报道中,所谓“知之愈深,爱之愈切”。
若受众在自己的认知库中没有搜索到有关体验,那么受众受到情感的引发和好奇心的驱使,也有可能更加关注报道,进而开动自己的再造想象,从而丰富和扩大自己的认识。
这样就用共同的共通的感情作为纽带将传、受双方连接起来,寓思想性与情趣性之中,使受众在情感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启发,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树立榜样,用情育人。
社会新闻触动的是受众的心理,而“受众心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即它是新闻宣传所造成的舆论力量转化为受众行为的中介。
”新闻舆论要想影响受众,不能仅仅停留在受众认知的水平上,而是要影响受众的情感进而影响受众的行为。
社会新闻好像一面镜子,新闻报道中的人物对于受众来说是参照物,是好的或坏的“榜样”。
人们比照报道中的“榜样”来思考、改进自己的行为,但前提是受众已经在情感上接受了报道,承认了报道。
受众经常性地接受此类报道,不断地被这种“情”所浸染,对好榜样的肯定和对坏榜样的否定不断得到强化,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能够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质,而这也正是传媒教化功能“润物细无声”的体现。
所以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中要重视“情”的渗透与运用。
选取感人故事,渗透浓浓人情。
西方新闻界很重视“人情味”因素在报道中的运用,而“人情味”在我国并没有受到太高的“礼遇”,甚至还曾经一度被当作资产阶级的东西加以批判。
其实这并不是绝对的,恰当运用“人情味”能增强报道的可读性与感染力,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2005年4月22日《今晚报真情社会》报道了一则社会新闻《孝子捐肾回报母亲》:在广州工作的山东小伙田世国的母亲得了尿毒症需要换肾,田母因昂贵的医疗费拒绝治疗,田世国让弟、妹继续劝说母亲,自己则回广州找肾源。
可所有的医院肾源都告急,面对沉甸甸的母爱和同样沉重的苦难,田世国下定决心把自己的肾捐给母亲。
手术成功了,田母为自己重获生命而感到欣喜,可她却不知道那颗肾的真正来源,这也将成为永远的秘密。
整篇报道充盈着浓浓的人情,朴实的文字人演绎着一份朴实而又沉甸甸的爱——母爱及儿女对母爱的回应。
记者充分利用新闻事实中真实存在的情感因素,激发读者相应的情感,拨动了读者的心弦,沟通人际间的感情共鸣。
报道为读者树立了孝子的榜样,读者在受到感动的同时,很容易在心中为田家儿女打个很高的分。
若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读者很可能就会以田家儿女为榜样去“模仿”他们的行为。
《今晚报》2005年4月9日刊登的报道《无名路民工市场“小夜曲”》写出了农民工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
报道讲述了在一个施工工地旁未修完的土路上的自发民工市场上的故事,农民工在此吃饭、买衣服、买书、打电话,这里的服务基本满足了他们的日常需要,而且价格也能接受。
这篇报道中运用了许多白描手法,描绘这个自发市场,描绘一位位农民工,读者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画面,虽没有《清明上河图》般的繁华,却有着同样的热闹与融洽,让人们看到了农民工的真实生活和所思所想。
读者看到这些真实的生活写照会理解农民工的艰辛,有助于消除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拉近彼此的距离。
这些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新闻感人肺腑,其中的主人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他们和人群中其他成员一样,食人间烟火,有七情六欲。
报道没有“概念式”
地写作和拔高。
在遇到艰险与考验时,他
们也有激烈的自我思想较量。
他们作为普通人战胜自我的过程,没有被人为地拔高,这能够产生一种冲击力,同时也让读者觉得可亲、可信、可学。
揭露社会丑恶,“恨”也是“情”。
在社会新闻报道中要倾注满腔真情,这里的满腔真情,除了“爱”之外,也包括“恨”。
同选取感人故事所起的作用一样,揭露社会丑恶,将这种丑恶带来的危害摆在人们面前,使人们产生对这些假恶丑的反感、厌恶甚至憎恨,对他们自己的行为也会起到警醒作用。
2005年4月21日《今晚报》就刊登了一条子女不赡养老人的社会新闻,题为《八旬老太需要温暖的家》。
81岁的李老太太一个人住在一间四处漏风的小平房里,几个子女都不管母亲,她生病了也没人管。
人们在担心李老太太的同时,更会谴责这几个儿女的行为,报道为读者提供了反面教材。
需要指出的是,在揭露以上事实时要注意掌握度。
选取的故事要确确实实具有浓浓的人情,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能将报道搞得过分煽情,长期的煽情主义会使受众产生“免疫”,使报道失去可信性。
揭露社会丑恶的报道,也不能等同于一部简单的照相机,碰到哪里就照哪里,爱照什么就照什么。
过多的报道社会阴暗面,过多的让受众释放那种“愤恨”,会让他们将此变成一种“习惯”,进而可能导致对社会失去信心。
在将“情”运用到社会新闻的报道中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总之,“情”在社会新闻报道中大有可为,在报道中,适当地发挥“情”的作用,能使社会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典型人物的高尚精神照亮读者的人生,用丑恶事物的恶劣危害教育读者。
情感被调动起来,可以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以成为人们前行的强大动力。
重视“情”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的渗透,可以使社会新闻成为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武器。
(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4级新闻学研究生)
今
200.12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