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故乡》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重点:
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对比的写法教学难点: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二.教学过程:
3. 作家、作品介绍: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
原名,字豫才,鲁迅是,浙江绍兴人。
本文选自《》(小说集)。
(《百草园》选自散文集《》。
)
4. 出示幻灯片,检查词语预习:
阴晦()瓦楞()胯()下獾()秕()谷鹁鸪()()髀()嗤()笑絮絮()瑟()索蜷()缩寒噤()折()本惘()然恣睢()()潺潺()黛()色愕()然五行()
5.熟悉课文。
6. 讨论课文段落:
小说以序,以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7.完成表格:
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对比的方法。
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明确: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对生活: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3.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 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
这一段主要写。
(1)'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
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3. “我”的人物形象:(描写。
主要的方法。
)
(小说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不是作者。
是一个线索人物。
)
4. 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
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5. 小说的主题思想:。
第四课时当堂测试
一、给画线字注音。
隐晦( ) 惘然( ) 颧骨()嗤笑()鄙夷()恣脽()
二、理解填空。
1.《故乡》选自《》,体裁是,作者是,文章以为线索,故事的背景是。
2.小说主要采用____________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3.小说主要刻画了三个人物,每个人物都具有典型性,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形象;杨二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典型;“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变形题)分别用一句概括文中几位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三、整体阅读
1.“豆腐西施”是众人对杨二嫂年轻时的称呼,从这一似乎是褒扬的称号里,你看出了什么?
2.下列几句话中“辛苦”的含义相同吗?如果不同,请分别指出来。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
3. 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刻画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