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认识
作者:许海燕
来源:《今日财富》2018年第23期
习近平:“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立足点、原则,就必须了解并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
党的十八报告,以简明扼要的表述,向全社会提出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一次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许多新的重大部署,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价值理念和价值实践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开展具体的培育和践行实践,需要在总要求的规范、原则的指向上、重点落实上有一个明确的思路。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要求
目标决定方向,要求彰显标准。
没有确定的目标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方向模糊、失去成效。
全面理解、把握这个目标要求,才能确保培育和践行活动见成效、收实效。
(一)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
人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生命过程,从启蒙开始并由此延伸到国民教育全过程,乃至终身教育,都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才能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乃至人生的全过程。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因地、因时、因需制宜,围绕不同年龄受教育人的身心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内容,在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系的基础上,将之衍生到终身教育体系。
(二)制度引领、法制保证
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中,促进社会和谐,弘扬时代精神,彰显主流价值,鼓励正确的行为、谴责错誤的行为,把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上升到法制保证,通过法律等方面的保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三)加强舆论宣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把宣传教育放在第一位。
牢牢抓住舆论导向的主动权,做好各种形式的宣传如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唱响主旋律,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
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习近平指出:“要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弄明白“四个讲清楚” ,四个讲清楚紧扣文化立足,成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首先,必须弄清楚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
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历史传统中吸取力量。
讲清楚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基本国情,真正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
其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时刻铭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体会到这些民族精神背后所蕴含的民族自豪感,我们要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弘扬民族精神。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的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它渊源于中华民族5千年的文明史,是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讲清了一个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所望,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指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人们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延续。
为此,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活的实情,迎接时代的挑战,深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内涵,着重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感染力。
(作者单位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市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