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四个视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的四个视角
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它是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教学设计是对课程的二次开发,是一个指导性的动态方案。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认为优质的课堂教学必须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互动生成,教学相长”,考量教学高效的最终标准应当是“教学相长”,这种成长将不单是用考分高低来作最后的衡量。

因此,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关注以下四个视角:
视角一:从课程性质看,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什么。

教学设计必须要突出语文课程的性质,强化语言和思维训练,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学会正确地理解和得体地表达,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1.强调语言感悟。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育,根本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
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要设法引导学生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依托,去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逐步养成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够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习惯。

语文作为交际、思维和文化传承的工具,对它的掌握并臻于熟练,重视语言训练是必由之路。

教学实践表明,语言能力的养成,离不开相关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精要、有效的科学训练,更离不开学习者自身的语言运用的创新实践。

因而,设计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上,训练学生结合语境,领悟语言运用的妙处,体会语言的语境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重视思维训练。

语言是表达思想和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想和思维的物化,是信息的载体。

一切语文训练莫不是在思维指导下进行的。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语文课程诸因素中的核心因素。

语文作为人们用来沟通彼此思想的工具,无论是表情达意,还是传思载道,都属于思想范畴。

课文与思维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语言和思维能力互为表里。

任何语文活动,都是思维活动,听和读,是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想;说和写,是通过语言表达
自己的思想。

抓住了思维训练,也就抓住了语文训练的核心。

3.开发学习资源。

灵活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学习资源(包括媒体资源)是高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材大多是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先要把教材信息、资源信息、“课标”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其次要回顾此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进行选择性的借鉴;再次要根据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最后要吃透文本中的“着眼点”,即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引导学生在各种课程资源的训练和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由地表情达意,写出优美的文章,说出得体的话语。

视角二:从学生学习看,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怎样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合理、有效,教学设计就必须激励、唤醒每
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性学习,自觉评价学习的效果。

这样的设计方能取得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1.激发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当通过设计合理的启发、评价、矫正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鼓励积极思维,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消除胆怯的心理因素,针对教材内容,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引导学生学会讨论:讨论主题,了解题旨,筛选要点,找准目标,恰当表达,深入理解文本,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设计中,只有真正地贯彻“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真正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有效教学才有可能。

2.转变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设计教案中要做到“五变”:一是变学生“在听中学”为“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二是变学生“被动地
学”为“主动地学”“自主地学”,三是变学生“单一个体地学”为“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地学”,四是变学生“机械模仿地学”为“探究创新地学”,五是使学生“单一向书本学”为“在体验中学”。

在教学设计中,只有着眼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构,才有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引导自我评价。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好坏的最有权威的评价人是学生自己。

高效的语文教学设计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让评价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完善。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建立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体系,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不仅让学生评价自我知识、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自我兴趣、情感、意志、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教学设计要注意实施多主体评价,强调学生、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凸现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的学习,要实施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差异性评价,使评价成为有效教学的杠杆。

视角三:从教师教学看,教学设计要关注教师怎样教。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实现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

每一位学生都是课堂上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教师是这个动态过程的创设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语文课堂教学是丰富生动的,教师除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外,还必须在设计中注意做到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课堂的互动生成,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精讲精练,落实“三维”目标,做到教得生动,学得活泼,轻负担,高质量。

1.目标清晰适切。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也是教师教学最后要落实的结果。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目标过高,教学目标达不到;目标过低,学生感到没味道。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分析教学内容之前,就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弄清楚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什么,本学年(学期)、本单元(主题)的目标是什么,再思考本课时的基本目标,把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要具体、可察、可测,要分层,以便于分类施教,也便于自己和他人评价。

2.重视课堂生成。

动态生成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活力。

预设是教学主体的筹划与设计活动。

生成就是创生、建构或成长。

我们必须认识到,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教学具有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双重特征,二者各有其客观依据和重要意义。

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新课改要求关注动态生成,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成资源,使教学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生成”反对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味“塑造”,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建设的成分、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

课堂中的“生成”可分为“可预设的生成”和“不可预设的生成”。

前者是在教师的教学准备范围内的,是教师有意预设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的相关生成行为;后者是随机的、偶发的,是意想不到的,甚至是突发的事件和行为。

此时,课堂教学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学情、课堂环境的变化,那么课堂教学将变成机械的程序,缺乏生气和乐趣。

因此,随着师生互动生成的不断推进,教师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机调整教学的程序及环节,学习目标可在生成中随
机升降,学习重点町在生成中调整,探究的主题可在生成中替换,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

3.注重精讲精练。

“精讲精练”,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呈现知识和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所谓“精讲”,就是指教师对基础知识用少而精的语言,抓住核心要素,揭示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

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讲清知识的纵横联系,讲清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讲求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手、动口等。

所谓“精练”,是指练习要少而精,向学生提供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

设计要在“精”字上下功夫,适当留白,精到精粹,实用高效。

视角四:从课堂文化看,教学设计要关注师生生命成长。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倡导民主和谐的课堂文化,在教学环节安排、教材处理、课堂导入、教学策略、指导学习、平等对话等整堂课的设计中,体现对教师、师生、生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师生的生命生成。

1.体现民主和谐。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构建“和谐课堂”。

课堂中师生和谐、生生和谐、环境和谐、学生发展和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要义。

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当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与赞赏,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赞赏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专长。

在课堂对话设计中,要体现出民主、平等、热情、真诚和合作。

教学环境、氛围的设计上要突出和谐,在师生交流环节设计中,表现出友善、商量、切磋、讨论、倾听、沟通、信任;在师生互动设计中,要尽量留出时间,允许学生答错了再重答,答不完整允许再补充,不明白允许发问,允许学生向教师“发难”。

整个设计应该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和谐互信的课堂设计。

2.构建对话机制。

钟启泉教授曾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

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

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

”水常无华,相荡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

汉字思维内涵的多层次性、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和语文阅读的多解性,语文教学构建“对话”机制,正是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
性的潜力,拓展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培养学生回旋喷涌的思辨力和创造力的水之荡、石之激。

因此,教学设计要把握对话的创造、生成功能,引导学生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情境对话。

通过对话,改善教与学的质量。

3.追求教学创新。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课堂教学的现代特征。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语文新课程所表现的新理念,挖掘语文学科的创造性因素,引导和鼓励学生求异思维,“独辟蹊径”“无中生有”,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形成勤于思索、善于提问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设计上,应强调学生不必囿于唯一的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以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去理解作品的内容,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设计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

教学设计要激发学生独到品评的意识,使得语文课堂由“教师讲”的过程变成“学生赏”的过程,真正给学生自由阅读、思考的时空,尊重学生语文实践中的感受,呵护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闪现出的智慧火花,让学生成
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创新,成为新知的发现者、研究者、创新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