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型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www.chinabt.net 2015年8月
089
关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型的思考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商务局 林永文
摘 要: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全球经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总体经济增长乏力,经济状况持续低迷,加之国际竞争加剧,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

此外,我国国内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对外贸易的传统比较优势减弱,经济转型升级压力重重,现阶段的外贸战略已不适应经济发展,应作出相应调整,实现全方位转型。

关键词: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战略 转型
中图分类号:F7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8(b)-089-03
1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发展过程
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1949~1978),我国实行封闭条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国生产的同类产品替代进口产品。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这种战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促进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使经济短时间内得以恢复,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在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1979~1987),原来的对外贸易战略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其进行初步改革,实行开放条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一方面仍保持较高关税水平、严格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本国产品生产线。

这一战略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商贸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我国加入WTO 之前,我国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战略转向国家干预的出口导向战略。

进口保护措施减少,出口鼓励力度减弱,计划控制也基本消除,在给予私营企业经营权的同时也放开了外商投资限制。

这一战略更加充分地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实行有管理的出口导向战略,对外贸易干预程度进一步降低。

进口重点是出口商品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出口政策主要鼓励附加值低的工业制成品及劳动密集型加工商品。

这种战略一方面使我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生产得到了快速发
展,另一方面也抑制了低能耗无污染的服务贸易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发展,使得对外贸易粗放增长。

2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我国在每个经济阶段所采取的对外贸易战略都有其合理性,也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发展,无论是经济体制还是对外贸易战略都呈现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转型也十分必要,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1 对外贸易伙伴相对集中,
亟待开拓新兴市场我国对外贸易伙伴较为集中,尤其是前十大贸易伙伴比较固定,与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外贸总额的比重较大。

比如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万亿美元,其中,与美国的贸易总额最多,达到0.52万亿美元,占总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3.01%,与前十大贸易伙伴的贸易总额占总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7.2%。

贸易伙伴过于集中,一方面容易增加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存在潜在的贸易风险,另一方面也较容易受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波动冲击,经济风险不易被分散。

2.2 进出口贸易不平衡,贸易顺差过大
自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贸易开始蓬勃发展,对外贸易顺差也随之快速增长,尤其在2005年之后发展速度极快,到2008年我国贸易顺差达到2981亿美元。

虽然之后的贸易顺差过大情况有所缓解,但2014年我国对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090
2015年8月 www.chinabt.net
外贸易顺差较2013年猛增47.2%,达到382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使得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多,一方面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国民福利受到损失,而资源也大量流出国内。

2.3 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减弱,综合比较优势仍待发展
我国的传统比较优势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低所形成的低成本优势,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保制度的逐步完善,劳动力成本也渐渐上涨。

此外,我国的适龄劳动人口也趋于峰值,“人口红利”到达拐点,老龄化情况逐步显现。

劳动力成本上涨后,资本会流向更低成本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应及时发展综合比较优势,使商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

2.4 出口商品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服务贸易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处于世界前列,但数量上的优势不代表质量上的优势。

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始终处于下游地段,在商品贸易中,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附加值不高,即使是出口高科技产品,也只是负责产品的低技术含量环节。

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虽然一直增长,但效益不高,自主品牌出口占比较低。

此外,我国的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也持续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速度缓慢,服务贸易环节有待加强。

2.5 人民币汇率过高,
出口型外贸企业利润受损近年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其他主要国家货币相比,一直处于高位。

较高的人民币汇率使我国以外币计价的出口商品的价格升高,我国商品在国际同类商品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导致外贸商品市场占有率减小,很多外贸企业的利润不断下滑甚至赔本。

致使这些外贸企业倒闭或者放弃国外市场而转攻国内市场。

3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转型方向及相应对策建议
结合我国过去战略选择的经验,以及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新的对外贸易战略应做好三方面的均衡:进出口的均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均衡、内需与外需的平衡。

为了实现对外贸易顺利转型,保证三方面的均
衡,本文提出以下四点对策建议。

3.1 优化对外贸易金融环境
虽然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处于世界前列,但国内的金融政策体系仍不完善,开放性和市场化程度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为优化我国的对外贸易金融环境,一是要推进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的机制,使人民币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顺应市场供需情况而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人民币汇率在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汇率弹性能有所提高,我国外汇市场得以与国际市场无缝接轨。

二是要推进国内资本项目的开放性,在优化风险防范机制的前提下,逐步放开对资本交易的种种限制,使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性增强。

针对长期资本的流动,应放松对证券投资、直接投资或银行贷款的汇兑限制;针对短期资本的流动,应逐步放开对短期资本交易和贸易融资的限制,放开对
人民币兑换的限制。

三是完善金融机构的进出口信贷功能,简化进出口信贷的办理流程,培养多种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利用票据贴现、押汇贷款、对外担保等多种方式,使金融服务更加完善、更加便利。

3.2 以“一带一路”为切入点,深耕海外市场
我国的主要对外贸易伙伴较为集中,贸易伙伴发展极不平衡,主要贸易伙伴中发达国家占比过大,而发展中国家占比太少。

“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所提出的重大倡议,其中“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东南亚和东北亚经济的整合,而后向欧洲延伸,形成欧亚大陆经济共同体。

“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从海上联结欧亚非三个大陆,最终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陆上与海上的经济闭环。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地区经济合作模式带来了新鲜血液,其中涉及到的中俄蒙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新的经济发展路线也为我国挖掘新的贸易增长点提供契机,加强我国与周边
国家的贸易合作,积极展开与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新伙伴的双边合作,探索新的经济增长之道。

3.3 创造综合优势,提高出口产品技术附加值
综合优势理论指出,一个国家要形成综合优势,首先要积极提高交易效率,而提高交易效率主要是指加快信息传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www.chinabt.net
2015年8月091递速度、物流传送速度、资金流通速度、劳动力流动速度等,
在具体措施上即是完善交通系统、通讯系统、金融系统、人
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交通设施上,
应规划构建完善的交通网络,整合各种交通资源,做好高速
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硬件的建设。

通讯系统方面,应提高
电子通信网络的信息传输速度,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推进互
联网、电子通讯网络的设施建设。

金融系统方面,应拓展新
型金融工具的使用,引进先进金融技术,争取达到提高交
易效率的同时降低相关融资成本,让企业能够最快地获得
资金。

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方面,应给予劳动力更多的自由选
择权、迁移权,简化其在各地区之间迁移的程序,提高劳动
力流动速度,减小劳动力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为供需双方提供最合适的选择。

在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方面,我国应以向发达
国家为基础,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的积极性,研发高新技术,提高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比
重,打造自主平台,提升我国自主创新产业的竞争力。

3.4 调整内需与外需的平衡,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
我国由于长期的出口导向战略,政策上偏向出口鼓励,
造成贸易顺差过大,出口长期大于进口。

为了缓解这种状况,
政府需要给予进口一定的重视,积极改善进口贸易结构。


方面要减少对于进口环节的限制,具体而言主要是降低关
税和其他税收,放宽对于某些产品的进口限制条件,减弱自
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取消进口配额,减少进口环节,降低进
口的费用,使进口产品的成本降低从而刺激国内消费者对
这些商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要调整进口商品结构,以取消或
降低关税的方式鼓励高新技术设备的进口,促进国内对于
落后设备的更新,指导企业对老旧的机器设备进行技术改
造,促使企业更好地消化吸收外来的高新技术。

4 结语
回顾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在每个经济阶段都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也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然
而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对外
贸易政策的深层矛盾逐渐显现,及时做好我国的对外贸易
转型势在必行。

相信我国在新的战略下能够改善在全球价
值链中的底端地位,缓解贸易失衡的状况,做到数量上和质
量上并重的贸易强国。

参考文献
[1] 刘富英.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
择[D].山西财经大学,2013.
[2] 梁永莉.我国现行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研究[D].广西大
学,2013.
[3] 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研究——基于内
需与外需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