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弃与回归:80 年代反思文学苦难审美化的阶段性意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思想与精神的变迁。
人学的回声:向生命个体聚焦
“人的文学”最初在“五四”时期由周作人提
出,其自“五四”文学起就是 20 世纪文学的重要议
题。胡适曾如是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中心思
想:“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个‘活的文学’,一个是
我们要建立一个‘人的文学’。” ⑤ 周氏的“人的文
学”旨在反抗封建主义“非人的文学”,用文学的人
水 (《文艺与人的异化问题》)、周扬 (《关于马克
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等人分别发表文
章展开对“人性”“人道主义”正面的论述,胡乔木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提出“人道主
义”是“对社会主义的不信任情绪”的反面批评 ③ ,
出现在同一话语空间。人道主义讨论在 1984 年以
“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运动”宣告结束。人道
的宗教形式……第三,游戏式的人生心态及对世界
的所谓审美态度。” ④ 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是对革命理
性异化的背叛,讲述历史的年代苦难早已逝去,作
家以一种近乎“游戏式的人生心态”,以具体的感性
的身体觉知进行苦难的讲述。虽然新时期作家在创
作上有同意识形态合谋的局限性和理想主义的特
点,但不容否定的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努力完成对人
于历史进程之中,以更加理性的视角、从更加广阔
的历史空间中辨析“人”在苦难中的具体生命样态。
宗璞的 《我是谁》 中得不到“人民”话语承认
的知识分子韦弥在“我是谁”的不断追问下发出了
人的作品:“只看见‘我们’,而很少看见这个‘我’
来” ⑥ ,“革命文学是反个人主义的文学” ⑦ 。随之,
阶级性与人性,人民的文学与人的文学之间的对抗
或调和显示了时代精神或意识形态的变迁。1942 年
毛泽东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指出:
“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
什么超阶级的人性。” ⑧ 自此文学阶级性成为主流文
的意识形态宣传趋向,而新时期以审美为指归的作
品创作主要是确立了“人”为审美主体,而非充当
政治乌托邦的辩手,并以个体意义上人的视角来完
Hale Waihona Puke 成对审美客体的叙述的。刘小枫在论及审美主义时
说审美主义有三项基本的精神诉求:“第一,为感性
正名,重设感性的生存论和价值论地位,夺取超感
性过去所占据的本体论位置;第二,艺术代替传统
义 创 作 的 基 础 之 上 融 入 了 意 识 流 的 写 法 ( 《布
礼》)、 元 小 说 的 创 作 倾 向 (《内 奸》《布 礼》)
等。实际上,从反思文学开始文学“怎么写”与
“写什么”的关系就已经开始调整。由写什么到怎么
写,由写作内容的限制与规定到写作手法的摸索与
创新,反思文学由文学内在的变动记载了转折时代
学表达的显性成规,对阶级性成规冒犯的直接后果
就是文学批判运动的发生。比如 50 年代,作家路
翎、陆文夫等人因“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而遭受批
判。1956 年“百花文学”时期,主流文学的内部进
行了短暂的内部调整,文学对“人的文学”的探索
使人性描写再次形成一股潮流,但是继短暂调整之
后,迎接作家的是被批判和划为“右派”的命运。
新中国成立后从新的人民的文艺的确立,到新时期
呼唤人道主义回归,“人民的文学”与“人的文学”
不是前者否定后者就是后者否定前者,但如果以福
柯式“知识谱系学”研究方法对文学进行考究,可
以认为二者实际上是对现代性追求的不同表征,其
价值和意义也就可以得到重新确证和梳理。新时期
文学与人道主义思潮是对人民文学和阶级性成规的
有意反叛。伤痕文学对“文革”的控诉,把叙事对
象的选取聚焦于个体意义的“人”而非对人的阶级
性的强调。如 《班主任》 中的宋宝琦、谢慧敏,《伤
痕》 中的王晓华,《大墙下的红玉兰》 中的葛翎等,
从个体的精神和肉体所受苦难来透析“文革”对人
的虐杀,有明显的情感倾诉的特质。紧跟伤痕文学
而起的反思文学对人的关注是把个体的人生经历置
道主义去填补文学史上的“人荒”,追根溯源人的文
学是对人性的肯定。在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无产阶
级革命文学兴起,蒋光慈曾公开表示在无产阶级诗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90
南方文坛
2019.2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主义的探讨不仅仅以理论的形式呈现,新时期作家
在人道主义思潮的感应下创作的文学作品是对理论
最生动和鲜活的回应。反思文学书写苦难与宣扬集
体主义的革命文学的最大区别,是文学描写向个体
生命聚焦,倾注了对个人不幸的同情,应和的是新
启蒙时代的人道主义社会思潮。在处理文学与生活
的关系时,由对观念性的客观生活的反映向个人独
一个‘五四’”②。新时期在吸收“五四”批判封建
主义的精神资源的同时,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
的被主流意识形态评价系统压制和视为“禁区”的
文学观念也得到有效地发掘,比如曾在 50 年代受到
批判的“人道主义”“人性论”等理论在新时期得到
重新启用并引起广泛的讨论。一时间朱光潜 (《关
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王若
作为审美主体的塑造,并且以此逐步在作品精神和
思考深度方面开掘。它得益于 80 年代初,从困厄的
沉寂中猛然苏醒的中国文艺界立刻受到西方各种文
艺思潮冲击,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
现代主义的涌进,在 1985 年形成了译介出版的高
潮。受西方文学的影响,新时期的文体意识觉醒,
新时期文学创作手法出现多样化的繁荣,在现实主
特内心生活转变,实现了叙事文学的华丽转身。另
一影响到反思文学的理论现象是 80 年代初审美主义
文艺思潮的兴起,审美主义文艺思潮是以聚焦文学
自身为目标对极端政治环境下革命功利主义思维的
反弹而出现在新时期的。中国当代审美主义文艺思
潮与人本主义的回归是紧密相关,分而不可述的。
以革命功利为目的的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有着明确
理论新见
89
背弃与回归:
80 年代反思文学苦难审美化的阶段性意义
于慧芬
新时期是一个文学浪潮跌涌不断的时代,各种
文学思潮在新时期文坛竞相登场。刚从“文革”梦
魇中走出的人们把“文革”描绘成“封建主义的复
辟”,是蒙昧、前现代的历史怪圈。以批判“文革”
封建性而获得话语权的新时期接续“五四”的时代
精神被有些学者称为“新的文化启蒙时期”①和“另
人学的回声:向生命个体聚焦
“人的文学”最初在“五四”时期由周作人提
出,其自“五四”文学起就是 20 世纪文学的重要议
题。胡适曾如是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中心思
想:“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个‘活的文学’,一个是
我们要建立一个‘人的文学’。” ⑤ 周氏的“人的文
学”旨在反抗封建主义“非人的文学”,用文学的人
水 (《文艺与人的异化问题》)、周扬 (《关于马克
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等人分别发表文
章展开对“人性”“人道主义”正面的论述,胡乔木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提出“人道主
义”是“对社会主义的不信任情绪”的反面批评 ③ ,
出现在同一话语空间。人道主义讨论在 1984 年以
“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运动”宣告结束。人道
的宗教形式……第三,游戏式的人生心态及对世界
的所谓审美态度。” ④ 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是对革命理
性异化的背叛,讲述历史的年代苦难早已逝去,作
家以一种近乎“游戏式的人生心态”,以具体的感性
的身体觉知进行苦难的讲述。虽然新时期作家在创
作上有同意识形态合谋的局限性和理想主义的特
点,但不容否定的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努力完成对人
于历史进程之中,以更加理性的视角、从更加广阔
的历史空间中辨析“人”在苦难中的具体生命样态。
宗璞的 《我是谁》 中得不到“人民”话语承认
的知识分子韦弥在“我是谁”的不断追问下发出了
人的作品:“只看见‘我们’,而很少看见这个‘我’
来” ⑥ ,“革命文学是反个人主义的文学” ⑦ 。随之,
阶级性与人性,人民的文学与人的文学之间的对抗
或调和显示了时代精神或意识形态的变迁。1942 年
毛泽东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指出:
“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
什么超阶级的人性。” ⑧ 自此文学阶级性成为主流文
的意识形态宣传趋向,而新时期以审美为指归的作
品创作主要是确立了“人”为审美主体,而非充当
政治乌托邦的辩手,并以个体意义上人的视角来完
Hale Waihona Puke 成对审美客体的叙述的。刘小枫在论及审美主义时
说审美主义有三项基本的精神诉求:“第一,为感性
正名,重设感性的生存论和价值论地位,夺取超感
性过去所占据的本体论位置;第二,艺术代替传统
义 创 作 的 基 础 之 上 融 入 了 意 识 流 的 写 法 ( 《布
礼》)、 元 小 说 的 创 作 倾 向 (《内 奸》《布 礼》)
等。实际上,从反思文学开始文学“怎么写”与
“写什么”的关系就已经开始调整。由写什么到怎么
写,由写作内容的限制与规定到写作手法的摸索与
创新,反思文学由文学内在的变动记载了转折时代
学表达的显性成规,对阶级性成规冒犯的直接后果
就是文学批判运动的发生。比如 50 年代,作家路
翎、陆文夫等人因“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而遭受批
判。1956 年“百花文学”时期,主流文学的内部进
行了短暂的内部调整,文学对“人的文学”的探索
使人性描写再次形成一股潮流,但是继短暂调整之
后,迎接作家的是被批判和划为“右派”的命运。
新中国成立后从新的人民的文艺的确立,到新时期
呼唤人道主义回归,“人民的文学”与“人的文学”
不是前者否定后者就是后者否定前者,但如果以福
柯式“知识谱系学”研究方法对文学进行考究,可
以认为二者实际上是对现代性追求的不同表征,其
价值和意义也就可以得到重新确证和梳理。新时期
文学与人道主义思潮是对人民文学和阶级性成规的
有意反叛。伤痕文学对“文革”的控诉,把叙事对
象的选取聚焦于个体意义的“人”而非对人的阶级
性的强调。如 《班主任》 中的宋宝琦、谢慧敏,《伤
痕》 中的王晓华,《大墙下的红玉兰》 中的葛翎等,
从个体的精神和肉体所受苦难来透析“文革”对人
的虐杀,有明显的情感倾诉的特质。紧跟伤痕文学
而起的反思文学对人的关注是把个体的人生经历置
道主义去填补文学史上的“人荒”,追根溯源人的文
学是对人性的肯定。在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无产阶
级革命文学兴起,蒋光慈曾公开表示在无产阶级诗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90
南方文坛
2019.2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主义的探讨不仅仅以理论的形式呈现,新时期作家
在人道主义思潮的感应下创作的文学作品是对理论
最生动和鲜活的回应。反思文学书写苦难与宣扬集
体主义的革命文学的最大区别,是文学描写向个体
生命聚焦,倾注了对个人不幸的同情,应和的是新
启蒙时代的人道主义社会思潮。在处理文学与生活
的关系时,由对观念性的客观生活的反映向个人独
一个‘五四’”②。新时期在吸收“五四”批判封建
主义的精神资源的同时,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
的被主流意识形态评价系统压制和视为“禁区”的
文学观念也得到有效地发掘,比如曾在 50 年代受到
批判的“人道主义”“人性论”等理论在新时期得到
重新启用并引起广泛的讨论。一时间朱光潜 (《关
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王若
作为审美主体的塑造,并且以此逐步在作品精神和
思考深度方面开掘。它得益于 80 年代初,从困厄的
沉寂中猛然苏醒的中国文艺界立刻受到西方各种文
艺思潮冲击,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
现代主义的涌进,在 1985 年形成了译介出版的高
潮。受西方文学的影响,新时期的文体意识觉醒,
新时期文学创作手法出现多样化的繁荣,在现实主
特内心生活转变,实现了叙事文学的华丽转身。另
一影响到反思文学的理论现象是 80 年代初审美主义
文艺思潮的兴起,审美主义文艺思潮是以聚焦文学
自身为目标对极端政治环境下革命功利主义思维的
反弹而出现在新时期的。中国当代审美主义文艺思
潮与人本主义的回归是紧密相关,分而不可述的。
以革命功利为目的的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有着明确
理论新见
89
背弃与回归:
80 年代反思文学苦难审美化的阶段性意义
于慧芬
新时期是一个文学浪潮跌涌不断的时代,各种
文学思潮在新时期文坛竞相登场。刚从“文革”梦
魇中走出的人们把“文革”描绘成“封建主义的复
辟”,是蒙昧、前现代的历史怪圈。以批判“文革”
封建性而获得话语权的新时期接续“五四”的时代
精神被有些学者称为“新的文化启蒙时期”①和“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