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群体篇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色期待 角色冲突
C D
津巴多的监狱 模拟实验
(2)群体规范(梅奥·霍桑工厂·20世纪30年代·“电线安装工作组”的实
验)
● 群体规范 —— 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 ● 群体规范的类型:
★ 绩效规范 —— 工作任务、绩效水平 ★ 形象规范 —— 着装、言谈 ★ 社交约定规范 —— 交友、活动 ★ 资源分配规范 —— 报酬、任务、设备分配
内聚力
高
低
绩
高
效
规
范
低
高生产率
中等生产率
低生产率
中低生产率
★ 促进群体内聚力的建议: ① 缩小群体规模; ② 鼓励对群体目标的认同; ③ 增加群体成员一起工作的时间; ④ 提高群体地位,让人们感到成为群体成员并不容易; ⑤ 激励与其他群体竞争; ⑥ 对群体而不是成员个体进行奖励; ⑦ 群体拥有与外部环境分离的独立空间。
个体决策 劣 优 劣 劣
诊断问题
找出可供选 择的方法
分析方法 做出决策
(2)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群体决策
优点: ◆ 信息更完整 ◆ 观点多样性 ◆ 群体的可接 受性强
缺点: ◆ 浪费时间 ◆ 存在从众压力 ◆ 少数人控制 ◆ 责任不清
(3)从效果、效率上区别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
效果 效率 创造性 可接受性
群体决策 优 劣 优 优
(2)职权结构——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 的位置。
(3)规章制度——组织向员工施加的正式规则越多组织成 员行为越容易预测。
(4)组织规模——工作群体能够做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其资源条件。
(5)员工录用过程——组织在员工录用过程中使用的标准 决定了该组织工作群体中成员的类型。
(6)绩效评估和奖励体系——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 (7)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必须接受组织中主导文化所蕴
执行阶段:
它以群体结构发挥 着最大作用,并得 到广泛认同为特点。
群体的主要精力是 完成当前的工作任 务。
解体阶段:
仅适用于为了完成 某种任务而建立的 临时群体。
群体主要关注如何 做好善后工作。
1.4.2 间断—平衡模型 时间
1.4.2 间断—平衡模型
间断—平衡模型强调的是群体发展中期的转折点。
(1)群体成员 的第一次会议决 定群体的发展方 向; (2)第一阶段 的群体活动依惯 性进行;
1.2 群体的特征及功能
群体的特征
▪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 有持续的互动关系 ▪ 有共同行动的能力 ▪ 有一致的群体意识
群体的功能
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 力量 完成组织所赋予的 任务 满足群体成员的需 求(安全、地位、 归属、权利、目标 实现的需要)
1.3 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 既没有正式结构、 也不是由组织指定的 联盟关系
(6)群体内聚力
● 内聚力——指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他们愿意留在组 织中的程度。(罗宾斯)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力和群体成 员之间的吸引力。(余凯成)
● 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 满意感 —— 高凝聚力群体成员有更高的满意感。 ★ 沟通 —— 高凝聚力群体成员沟通机会更多。 ★ 生产率 —— 凝聚力通过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是否一致来影响 生产率。 ★ 群体意识 —— 凝聚力高的群体容易形成群体意识。
群体
利益型 群体
非正式 群体
•为了某个共同关心 的目标走到一起
友谊型 群体
• 由组织结构界定 •工作分配明确
正式 群体
命令型 群体
•由组织章程规定
•由直接向某管理者 汇报工作的下属组成
任务型 群体
•为了完成一项任务 而组成的共同工作
•基于成员拥有某些 共同特点
● 非正式群体与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 —— 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 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它的研究对象主要 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 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 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 有序的。
● 群体规范的影响因素:
★ 个性特征 ★ 群体构成 ★ 群体任务 ★ 地理环境 ★ 组织规范 ★ 群体绩效
● 群体规范的功能:
★ 群体支柱功能 ★ 评价准则功能 ★ 约束群体成员功能 ★ 行为矫正功能
● 评价:优点 —— 协调一致、矫正行为;缺点 —— 阻碍个性发展。
● 群体规范分析法(美·皮尔尼克,20世纪60年代)
2.5 群体任务
(1)群体任务的复杂性与相互依赖性影响群体的有效 性。 (2)群体任务的分类:
● 复杂任务 —— 指那些新颖而又非常规性的任务。 ● 简单任务 —— 指常规性、标准化的任务。
2.6 群体决策
解决问题的质量 = 决策的质量 + 贯彻执行决策的质量
(1)群体决策的过程: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 地位与文化—不同文化中地位的重要性不同。
(4) 群体规模
大群体擅长获取各种渠道的信息;小群体擅长利用这些信息从事 生产。 ● 社会惰化 ★ 社会惰化—指个体在群体中工作 不如单独一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 ★ 社会惰化的原因:
① 群体成员相信其他人没有尽到 应尽的职责;
② 责任扩散
(5)群体构成
就会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迫使个体产生顺从群体的行为。
★ 从众的影响因素:
① 情境、群体的特质、特点、组织气氛、行为的一致性程度、内聚力等。 ② 个人的智力、情绪的稳定性、自我概念、人际关系、价值观、个人受
暗示性、服从性、态度。
个体会接受群体施加 的所有从众压力吗?
否定
遵从自己认为很 重要的群体规范
2.4 群体互动过程
(1)群体互动过程的影响
群体的 潜在绩效
群体互动
+ 过程的收获 -
群体互动
过程损失 =
群体的 实际绩效
(2)协同效应:
● 协同效应——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效果,不同 于单个物质产生的作用之和。
● 协同效应
正协同效应
负协同效应
(3)社会促进效应:
● 社会促进效应——指在别人面前,个体绩效水平的提高或降低的倾向。
整体战略 职权结构 规章制度 资源
知识、技能和能力 人格特点
群体成 员资源
群体任务
施加于群体 的外界条件
员工录用过程 绩效评估及奖励体系 组织文化 工作物理环境
群体结构
群体过程
绩效和 满意度
正式领导 角色 规范 地位 群体规模 群体结构 群体内聚力
群体决策
2.1 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1)整体战略——规定着组织的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手 段。
2.3 群体结构
工作群体是有结构的,群体结构塑造着群体成员的 行为,它使我们有可能解释和预测群体大部分的个 体行为及群体绩效。
正式领导 角色 规范
群体结构
地位 群体规模 群体构成
群体内聚力
(1)角色
A
角色认同
角色知觉
B
心理契约:在工作场 所中,雇主和员工之 间存在一种不成文的 规定(以双方的期待 为出发点) 。心理契 约界定角色期待。
传播谣言 指责同事
性骚扰
个人攻击
骂人 偷窃同事物品
(3) 地位
● 地位—指他人对于群体或群体成员的位置或层次进行的一种社会 界定,它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 地位与规范—地位较高的群体成员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偏离群体规 范的行为。他们比地位低的同伴更能抵制群体规范的从众压力。
● 地位公平—群体成员必须相信群体中的地位等级是公平的。如果 成员感到群体中存在不公平现象,就会引起群体内失调,并导致 各种各样的调整行为。
含的价值标准。
(8)工作物理环境——设备安排、照明水平、隔音效果等。
2.2 群体成员资源
(1)知识、技能和能力
在高绩效的工作群体中, 人际交往技能(冲突管理、 冲突解决、协作、沟通) 始终很重要。
(2)人格特点(人格特 质、态度与行为间的关 系)
积极的人格特点(社交性、 主动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可能对群体生产率、群体 士气和群体内聚力产生积 极影响。
他认为群体的规范与企业的利益有直接关系。他提出“规范分析法” 作为改进群体工作效率的工具。
★ “规范分析法”内容:
① 明确规范内容;② 制定规范剖面图;③ 进行改革
优点: 在改革过程中 对事不对人, 批评小组工作 时只研究为什 么没有做好, 群体成员自始 至终参与改革。
● 从众 —— 指由于群体规范的影响,当个体行为与群体发生矛盾时,
●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成员的共同性
领导的要求与压力
群体的规范
信息沟通的程度
群体 凝聚力
群体与外部的关系
目标的达成
群体的地位
成员在需求满足上 对群体的依赖性
● 群体内聚力、绩效规范和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等人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检验了群体内聚力和对群体成员的 诱导对生产率的影响。实验的分组情况如下:
(2)实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 实属群体——个人实际归属的群体。
● 参照群体——个体在心理上希望成为的群体。(影响个人 价值观、态度的形成及行为方式的任何群体。)
(3)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 首属群体——通常以自发形成的、亲密的、面对面的结合 和合作作为特征的群体,规模一般较小,成员之间存在着 直接的互动关系,成员关系稳定持久,群体内具有强烈的 认同意识。(家庭、友伴)
目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
群体相关概念
——孟轲
2
群体行为模型
3
理解工作团队
4
前沿研究问题
1. 群体相关概念
1.群体相关概念 1.1 群体的定义 1.2 群体的特征及功能 1.3 群体的分类 1.4 群体发展的阶段 1.4.1 五阶段模型 1.4.2 间断-平衡模型
1.1 群体的定义
● 关于群体的几种不同定义: ★ 群体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 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罗宾 斯《组织行为学》) 特点:突出群体的目标导向 ★ 群体作为个体的普通存在形式,是个体有条件的特 殊组合,其特殊性表现在明确的成员关系、持续的 互动关系、共同行动的能力及一致的群体意识。 (余凯成《组织行为学》) 特点: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角度、突出群体的特殊性 ★ 群体是指两个人以上、有共同的目标或需要,在行 为上相互影响的人群。(龙立荣《组织行为学》) 特点:狭义
一个成员
很小
两个成员
13.6%
三个成员
31.8%
● 工作场所中的偏差行为:
指组织成员作出的各种反社会活动,即有意违背已有规范的活动,并 且给组织或成员、或同时给二者带来不良后果。
工作场所中的偏差行为分类
提前离开
生产方面
蓄意拖延工作时间 浪费资源
破坏公物
财产方面
虚报工作时间 偷窃组织财务
偏袒自己人
政治活动
● 群体人口统计学因素——指一些变量,即群体成员在一些 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的相同程度,如年龄、性别、种族、 教育水平、在组织中的服务年限,以及这些变量对员工流 动率的影响。
● 两个结论:
★ 异质性群体—— 即由相互差异很大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更可能拥有多种能力和信息,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 群体构成是预测流动率的重要变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不是群体内差异的大小,而是群体成员在差异方面的离散 程度。
“摸着石头过河”
当群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员开始 把自己视为群体 一分子思考时, 此阶段结束。
震荡阶段:
它以内部冲突突显 为特点。
成员接受群体的存 在,但仍抵制群体 对个体所施加的控 制。
当群体内部领导层 级清晰、发展方向 明确时结束。
规范阶段:
它以成员有强烈群 体认同感和志同道 合感为特点。
“内聚力”
当群体对正确的成 员行为达成共识此 阶段结束。
● 次属群体——次属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群体,与首属关系 不同,次属关系是比较专门化的、不具感情的、非人格化 的和公事公办达到的社会关系。(公司、政府机构)
1.4 群体发展的阶段
1.4.1 五阶段模型
形成阶段
↓
震荡阶段
↓
规范阶段
↓
执行阶段
↓
解体阶段
形成阶段:
它以群体在目的、 结构、领导方面 存在着大量的不 确定性为特点。
参照性群体
● 参照性群体 —— 个体认为很重要的群体。 ★ 特点:
① 个体了解群体中的其他人; ② 个体把自己视为该群体的一员,或者渴 望成为该群体的一员;③ 个体感到该群体成员的身份对自己很重要。
● 阿希实验: 首次以实验形式证明在群体压力之下会产生从众行为。
★ 阿希发现:
群体内做出不正确回答人数 被试接受错误答案概率
活动过程
(3)在第一阶 段结束时、群体 寿命周期的中间 阶段,群体发生 一次转变; (4)这次转变 激发群体重大变 革;
(5)然后, 群体第二个阶 段的活动又依 惯性进行; (6)群体最 后一次会议, 活动速度明显 加快,结束。
2.群体行为模型
2.群体行为模型 2.1 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2.2 群体成员资源 2.3 群体结构 2.4 群体互动过程 2.5 群体任务 2.6 群体决策 2.7 群体决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