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异步通信代码架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异步通信代码架构
单片机异步通信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它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
在单片机异步通信中,数据的传输是通过不同的信号线来完成的,而不是通过时钟信号来同步。
在单片机异步通信中,通常会使用串口进行数据传输。
串口是一种能够将数据以位的形式进行传输的接口,它可以实现双向的数据传输。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被分为帧进行传输,每个帧包含了数据位、起始位、停止位和校验位。
在编写单片机异步通信的代码时,首先需要配置串口的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然后需要初始化串口,并设置中断使能,以便在接收到数据时能够及时地进行处理。
在接收数据时,可以通过中断方式或轮询方式来进行。
如果使用中断方式,当接收到数据时,会触发中断,并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来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如果使用轮询方式,需要不断地检查接收缓冲区是否有数据到达,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发送数据时,需要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区,并等待数据被发送完毕。
可以通过查询发送缓冲区的状态来确定数据是否发送完成,或者使用中断方式来进行发送。
在单片机异步通信中,还需要考虑数据的校验和错误处理。
可以通过添加校验位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以及通过检测错误标志位来处
理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单片机异步通信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
在编写代码时,需要配置串口参数、初始化串口、处理接收到的数据,以及发送数据和处理错误等。
通过合理的代码架构和清晰的逻辑,可以实现可靠的单片机异步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