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后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20时纪初,基本上完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垄断在全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1、垄断的形成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应该说,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自由竞争会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而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则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

对此,列宁指出:“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

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这是因为:(1)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部门的生产和资本分散在社会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本家手中,则根本不可能形成垄断的局面。

因为他们之间很难达成某种协议,即使一些企业形成某种联合,也难以左右整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

而在生产高度集中时,情况则大不一样。

这时,一个部门的生产已经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和大公司手里,它们之间就比较容易达成某种协议,通过联合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市场。

(2)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

因为当少数大企业控制了一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时,该部门的中小企业由于实力不济,难以与之竞争,而其他部门的资本也难以转移到这个部门,从而保持了大企业的独占地位。

(3)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

如果一个部门中的少数大企业之间进行竞争,那么,由于它们实力相近,结果会造成两败俱伤。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竞争,这些大企业之间就会谋求暂时的妥协,为共同控制生产和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达成协议,从而形成了垄断。

2、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虽然垄断取代自由竞争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它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同时并存。

垄断之所以不能消除竞争,是因为:(1)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

商品经济是竞争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而竞争的存在,又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垄断不能消灭商品经济,自然也就不能消除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