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第2课 《水浒传》——李逵负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安时,李逵不愿受招安,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 诏书,要杀钦差,还砍倒梁山泊杏黄旗,要反攻到 东京,为宋江夺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在众 好汉中,李逵一直反对招安。
李逵受招安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宋江饮高俅 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 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 毒酒一起赴死。
从杨志卖刀杀人起,经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九 天玄女授天书,直到受招安平方腊止,顺序和现在 的《水浒传》基本一致。
这时的水浒故事已由许多分散独立的单篇,发展为系 统连贯的整体。元代杂剧盛行,有大量的水浒戏出现, 元杂剧水浒的人物姓名和《大宋宣和遗事》所记大致 相同,但聚义地点不同,杂剧说的是梁山泊,《遗事》 说的是太行山;杂剧中已有“一百八个头领”之语, 《遗事》只提到了36将的绰号姓名等。可见在《水浒 传》成书以前,水浒故事的流传中,在内容细节上颇 有异同。这
自己最为信任的宋江大哥做出了不地道的事情,李 逵也绝不姑息迁就,这足以说明他的正直、疾恶如 仇。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大哥可能会怪罪的时候, 干脆把脑袋献出来,毫不含糊,这说明他的直率、 痛快。
4.李逵为什么会成为《水浒传》中笔墨最多、形象 最鲜明的人物之一?结合时代说说有什么特殊的文 化意义。 【分析】 因为他“任天而行,率性而动”,不计 礼法,不计名利,不做作,不掩饰,保持一颗童心, 与那些被封建理学扭曲的“假道学”的虚伪做作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个性的真诚和解放,而这 又是人性中最为可贵的地方。
3.你认为描写李逵的哪些话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 为什么? 【分析】 “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 “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 这等好事”,“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 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 了你,晚做晚杀了你”,“哥哥既是不肯饶我, 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当”。
总之,节选部分这一系列的情节,生动地展示了李 逵的性格:粗蛮、鲁莽、正直、率真、敢作敢为, 知错能改。
2.为什么“大闹忠义堂”一节事情的来龙去脉由燕 青道来? 【分析】 事情的来龙去脉由燕青道来,原因有二: 其一,事情的原委,燕青能够娓娓道来,换作李逵 是说不出也道不明的,否则就不是粗鲁、性急的李 逵了;其二,燕青的细稳更巧妙地衬托了李逵的粗 鲁。
与其在不同地区流传也有关系。施耐庵正是把这些在 不同地区流传的故事,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加工、 再创作,才写成这部优秀的古典名著《水浒传》。
走入作品
水浒传人物,天杀星李逵,长相黝黑粗鲁,小名 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 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宋江被发配江州, 吴用写信让江州戴宗照应。李逵这时正是戴宗手 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戴宗传梁 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 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
结构图解
问题探究
1.试结合所选文本分析李逵的性格特点。 【分析】 ①李逵粗莽正直、疾恶如仇、崇尚正义。李 逵即使是对他最崇敬的宋大哥,也是如此。就是对这 样一个自己崇拜的人,一旦发现他做了不仁不义的事, 李逵也绝对不会客气,选文就是这方面的最好例证。 当他听说宋江抢夺民女,顿时火冒三丈,回到梁山后, 二话不说,“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
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接着,“拿了双 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这一系列的语言、动作 生动地展示了李逵的性格,既正直,又鲁莽。
②李逵眼睛里揉不进沙子,耳朵里听不进一个“奸” 字,他对事情的真伪根本不作判断,就采取了行动。 他和宋江立下军令状,并以人头作赌注,后来发现 抢夺民女之事并非宋江所为,只好认赌服输,在燕 青的劝说下,到宋江面前负荆请罪。表现出他知错 能改的一面。在请罪的时候,李逵的嘴还是硬的。 “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 当。”一个活脱脱的硬汉形象,敢作敢为。
第2课 《水浒传》——李 逵负荆
施耐庵
走近作者
施耐庵(1296—1371),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彦端, 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原籍苏州,后迁兴 化,曾一度居住淮安。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 祐元年(1314)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中举人,至 顺两年(1331)登进士,后曾在钱塘(今杭州)当过两年 官。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弃官归里,修学著述。
背景回放
宋代说书技艺兴盛,在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 很快就被说书人采集来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南宋 罗烨《醉翁谈录》记有小说篇目《青面兽》《花和 尚》和《武行者》,说的就是杨志、鲁智深、武松 的故事。这是有关《水浒传》话本的最早记载。南 宋末有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它所记水 浒故事梗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