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课件(41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示●质疑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 ,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 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 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辈里只有你,在儿辈里 只有我,两代都只剩一个人,孤孤单单。嫂嫂 曾经一面抚摸着你一面指着我说:“韩家两代 ,只有你们这两个人了!”你那时还小,应当 不再记得了;我那时虽然能记得,但也不懂得 她话中的悲酸。
课前准备
1、这节课学习《祭十二郎文》,请同 学们认真读一遍课文。
2、准备笔记本、双色笔。
导课 ●明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 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成了 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找出 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 达的深挚感情。
展示●质疑
吾念汝从于东 ,东亦客也 ,不可以久;图久远者 ,莫如西归 ,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 jù)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 ,以为虽暂相别 ,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以求斗斛 之禄;诚知其如此 ,虽万乘之公相 ,吾不以一日 辍汝而就也!
我想,你跟随我到东边,东边也是异乡客地,不能久住; 从长远打算,不如西归河阳老家,将家安顿好再接你来。 唉!谁料到你竟骤然去世离开了我啊!当初,我与你都还 年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与你在一起的,所 以才离开你到京师谋食,为了求得微薄的俸禄。倘使早知 如此,即使是做王公宰相,我也不愿意一天离开你而去就 职啊。
展示●质疑
2、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 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逝”)。
呜呼!我幼年丧父,等到长大,不知道依靠的 父亲(模样),只有依靠兄嫂。哥哥中年时去 世(在)南方。当时我和你年纪还都小,跟随 嫂嫂送哥哥的灵柩回河阳安葬。不久又和你 (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离 开过。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很早去世了。
训练 ●巩固
1.整理前三段中的重点词语; 2.预习并翻译剩下段落,找出比较难翻译的句子。 3.读一读文中感人至深的句子。
总结●测评
重点实词
衔(含着)哀致(表达)诚掇汝而就(就 职上任)
汝不果(成为事实、实现)不克(能够) 蒙其泽 吊(抚慰)之孤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恨)
总结●测评
活用 成家以致汝(使动,使家成,使汝来) 业其家(业,名词用如动词,继承……的 事业) 长吾女及汝女(养育,使……成长,可视 为使动)
自主 ●合作
【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一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 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提示: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
展示●质疑
1.第一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
叔侄深情
深情至哀 共叙情谊 抒写悔恨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 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 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祭十二郎文 韩愈
导课 ●明标
1、了解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
念之情。 3、把握祭文中悲伤凄凉的感情基调。
自主 ●合作 一
【独学】 结合导学案中的知识链接,了解作者
韩愈及祭文的相关知识。 要求:圈点勾画,提取重点。
展示●质疑
韩愈,字退之,今河南孟县人,世称“韩昌 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
展示●质疑
3、吾年十九 ,始来京城。其后四年 ,而归视汝。又四 年 ,吾往河阳省坟墓 ,遇汝从嫂丧(sāng)来葬。又二 年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汝来省吾;止一岁 ,请归取 其孥。明年 ,丞相薨 ,吾去汴州 ,汝不果来。是年 , 吾佐戎徐州 ,使取汝者始行 ,吾又罢去 ,汝又不果来。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此后四年,才回家看望你。 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坟,遇到你送嫂嫂的灵柩来 河阳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看望 我,只住了一年,你要求回去接家眷来。第二年,董丞相 去世,我离开了汴州,你没来得成。那一年,我在徐州辅 助军事,派去接你的人刚要启程,我又罢职离开了徐州, 你又没能够来。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 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 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 章;语言要新颖流畅。
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 “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做是《马说》《师 说》等。
展示●质疑
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 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 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 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 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 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 下这篇祭文。
祭十中抒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
念之情。 3、把握祭文中悲伤凄凉的感情基调。
自主 ●合作
【独学】 朗读全文。 要求:声音洪亮,读清字音,读准句读。 【独做】 再次试翻译4—10段,圈画出不会的难点 ,疑点小组交流,并概括段意。
自主 ●合作二
【独做】 1.在解决难读的字音的前提下,自由朗读 全文。 2.默读课文第一、二、三段,结合注释试 翻译这三段。
展示●质疑
1、年月日 ,季父愈闻汝之七日 ,乃能衔哀致 诚 ,使建中远具时羞(通“馐”)之奠 ,告汝 丧十二郎之灵: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到你去世消息后 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心意。打 发建中从远路备办了应时佳肴作祭品,告慰于 你十二郎的灵前:
展示●质疑
祭文: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 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 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 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 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韩愈的这篇祭文不拘常格:虽沿用四言, 但破駢为散,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 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专从 骨肉至情方面下笔,写亲人之间的日常琐事, 但无不蕴涵一片真情。此文在内容和形式上 都有创新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