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促进多元人文教育方式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促进多元人文教育方式的形成
在当今这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鼎盛时期,人们似乎已经适应了人性的淡薄、自私以及
庸俗化,对一种和谐、健康、文明的人文氛围仅仅是一种理想、寄托和向往,这种现象不仅
存在于普通的社会生活中,在我县大多数学校也是存在的。
新时期的学校处于一个转型阶段,它需要健康、和谐、文明的人文氛围作为基石,赖以生存。
笔者认为:要形成良好的“人文校园”,必须强调人文理念在学校的多元化发展。
它包括:教育教学理念、硬件环境理念、校园文化理念、管理体制理念诸方面的综合提高。
这个观点与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的“以生命哲学为理念,从学校文化生态的视角,形成转型时期学校的新功能”这一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我们县是西部农村远程教育开展的大县之一,远程教育已为学校形成了良好的人文氛围,我
们已有了学校远程校园人文教育的经验变现。
一、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品格发展
教育教学理念,教育工作者应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情操、人格发展。
所以,我们每一
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准确地把握人文理念的尺度,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情操、人格发展。
我
们是如何重视学生的情操、人格发展,体现其人文性的呢?(1)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做到
了因势利导,深入细致地挖掘课程中的人文内容,充分地挖掘利用了教材中的人文思想,让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2)师德培训过程中,学校重视了奉献、
爱心等多方位人性化的优良传统、民族精神、健康习俗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不少学校还要
求每一位教师以其言行举止去潜移默化身边的学生。
(3)学校需深入扎实的开展好了体验
教育的各类实践活动。
故事大王比赛、舞蹈艺术日、知识竞赛、书画比赛等多项活动,让学
生在活动中受到健康的人文环境感染、受教育。
二、创设条件,促进人文机制的形成
1、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的建设应具有人性化,能够体现时代发展的主潮流。
在形成人文校园的过程中,硬件环境是必要的物质表象。
学校的硬件环境包括:学校的校舍、师生学习办公的环境、校
园的绿化环境、校园的活动场所、学校的现代教育硬件环境等等。
那么,硬件环境如何体现
其人性化呢?那就是站在尊重人、理解人的角度为师生着想。
所以,①学校校舍必须根据文
化学习和技能学习分场地、分空间进行安排,在这方面的建设上,我先不少学校把教学楼分
为主教学区、副教学区、综合教学区,综合教学区等,根据学科的声、光、影的综合影响性
把它设立在副教学区的左侧,减少对教学区的影响;②师生学习、办公的环境都强调了采光、通风、防霉腐等措施,学校为每个教室装备了电扇、窗帘、电视,为每个办公室装备了饮水器。
为了给师生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的环境;③我们的校园绿化应注重了场地大小的主次,注重形和意的良好统一,个性突出,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活动空间。
就拿学校校园
绿化来说,我们以绿化来点缀校园,同时我校的绿化带多采取方圆式,使整个校园外观协调、大方;④校园的活动场所从学生的安全性着手,避免过多的硬化,根据活动类型进行区域性
划分,在充分硬化场所的同时,也留足了学生活动的软质地带,根据学生的活动类型和学校
的引导,校园中形成了跳绳区、篮球区、乒乓球区、攀爬区、自由活动区,避免学生交互活
动产生安全事故;
2、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应强调人文性,重视交流空间的形成。
校园文化是人文校园形成的实质精髓。
所以说,一所学校必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必须重视交流空间的人文性。
学校的文化使命集中地体现在对文化的纵向继承,也就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
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承,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定型了的、凝固了的都要继承,而是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那些有利于交流空间健康有序
发展的因素。
我们就正是要搭建这样的平台,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出努力。
那我们应如
何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品牌呢?我认为:(1)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要重点体现人的宽容性、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精神生命的丰富性。
学校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就注重文化的多
元性和差异性,各班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班训、班级奋斗目标、班级精神
口号、班歌以及特色文化,同时以不同的形式去完成。
(2)学校要在师生交流的空间找准
一个切入点作为平台,以点带面,实现师生交往零距离,无沟壑。
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在
平等、尊重的环境中得以张扬。
3、管理体制
良好的管理体制是形成人文校园的制度保障。
我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和杜绝不该发
生的事情发生,调动和激励工作者的工作激情和创造性,实现教育育人的价值。
管理体制人
性化改革势在必行,学校管理者要站在教师的角度为教师着想,解决教师及待的问题,为教
师提供有利的后勤保障,实现从教育教学到管理的多元化,对师生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业绩
和荣誉,得到有效地保障。
人文校园的形成,各方面的形成因素很多,涉及到的其他理念很广。
要形成健康的人文
校园,教师是绝对的先导因素,硬件环境是必要的物质表象,校园文化是人文校园形成的实
质精髓,良好的管理体制是形成人文校园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