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年高二化学高频考题期中模拟卷03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1第1、2章 难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 -14 O-16 Na-23 Mg -24 Al -27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钠与冷水的反应
B .硫单质在氧气中的燃烧
C .灼热的木炭与CO 2反应
D .Ba(OH)2·8H 2O 晶体与NH 4Cl 晶体的反应
2.25 ℃、101 k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1,辛烷的燃烧热为5 518 kJ·mol -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H +(aq)+SO 42-(aq)+Ba 2+(aq)+2OH -(aq)=BaSO 4(s)+2H 2O(l) ΔH =-57.3 kJ·mol -1
B .KOH(aq)+12H 2SO 4(aq)=12K 2SO 4(aq)+H 2O(l) ΔH =-57.3 kJ·mol -1
C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g) ΔH =-5 518 kJ·mol -1
D .2C 8H 18(g)+25O 2(g)=16CO 2(g)+18H 2O(l) ΔH =-5 518 kJ·mol -1
3.如图所示,ΔH 1=-393.5 kJ·mol -1,ΔH 2=-395.4 kJ·mol -1,下列说法或表达式正确的是
A.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 kJ·mol-1
B.石墨和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石墨的稳定性强于金刚石
D.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下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
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C.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键量大于2 mol NO(g)具有的总键量
D.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H+(aq)+OH-(aq)=H2O(l)ΔH=-57.3kJ·mol-1。

分别向1L0.5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
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B.ΔH2<ΔH1<ΔH3
C.ΔH1=ΔH2=ΔH3D.ΔH1>ΔH3>ΔH2
6.反应3A(g)+B(g)=2C(g)+2D(g),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
℃ v(A)=0.6mol·L-1·min-1℃ v(B)=0.45mol·L-1·min-1
℃ v(C)=0.015mol·L-1·min-1℃ v(D)=0.45mol·L-1·min-1
则此反应在不同情况下进行最快的是
A.℃℃B.℃℃C.℃℃D.℃℃
7.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在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快的是
8.某温度时,物质的量均为2mol的两种气体X2、Y2,在2L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某一时刻测得X2、Y2,Z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X2)=0.4mol·L-1、c(Y2)=0.6mol·L-1、c(Z)=0.4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3X2+2Y22X3Y2B.2X2+Y22X2Y
C.3X2+Y22X3Y D.2X2+3Y22X2Y3
9.在溶液中进行反应:Cr2O72-+H2O2CrO42-+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溶液pH不再变化,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达到平衡时υ正(Cr2O72-)=2υ逆(CrO42-)
C.平衡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达到平衡后升温,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10.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气体、B气体,其浓度分别为2 mol/L,1 mol/L,且发生如下反应:3A(g)+2B(g)4C(?)+2D(?)已知“?”代表C、D状态未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前后压强比为5: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4(C)×c2(D)
c3 (A)×c2(B)
℃此时B的转化率为35%
℃增大该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增加C的量,A、B转化率不变
A.℃℃B.℃℃C.℃℃D.℃℃
11.在图(1)中的A、B两容器中,分别收集着两种互不作用的理想气体。

若将中间活塞打开(如图(2)所示),两种气体分子逐渐都扩散到两个容器中。

这是一个不伴随能量变化的自发过程。

关于此过程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为混乱程度小的向混乱程度大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即熵增大的过程
B.此过程为自发过程,而且没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C.此过程从有序到无序,混乱度增大
D.此过程是自发可逆的
12.对于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CO+H2O(g)CO2+H2中,K正反应代表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逆反应代表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K正反应=K逆反应B.K正反应>K逆反应
C.K正反应<K逆反应D.K正反应×K逆反应=1
1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14.α1和α2分别为A在甲、乙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C(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C.α1减小,α2增大D.α1增大,α2减小15.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2molB和1molA、1molB。


同条件下,发生反应A(g)+B(g)x C(g) ΔH<0。

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能等于2也可能等于3
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c(A)不变
C.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再加入1molC,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中的相同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2molB,则达到化学平衡时甲容器中0.78mol·L-1<c平(A)<1.56mol·L-1
1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高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有利于氧气的生成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7题~第21题5个大题,共52分。

17.(12分)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kJ热量:____________。

(2)1mol石墨与适量H2O(g)完全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kJ热量:_____________。

(3)1.7gNH3(g)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22.67kJ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

(4)2.3g某液态有机物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恰好完全燃烧,生成2.7g液态水和2.24LCO2(标准状况)并放出68.35kJ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将浓度均为0.01mol·L-1的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

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

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为H2O2+S2O32-+2H+=S4O62-+2H2O。

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为H2O2+2I-+2H+=I2+2H2O,反应B为……
(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

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实验℃。

(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1)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是30min,实验℃是40min。

℃实验℃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实验℃、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

(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1)
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用钌的配合物作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O2,发生反应:2CO2(g)=2CO(g)+O2(g),该反应的∆H________(填“>”或“<”,下同)0,∆S_______0,在低温下,该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

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为NO+CO CO2+N2。

反应在常温下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______(填“>”或“<”)0。

(3)已知在100kPa、298K时石灰石分解反应CaCO3(s)=CaO(s)+CO2(g)的ΔH>0、ΔS>0。

℃常温下,该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据本题反应数据分析,温度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为反应进行方向的决定因素。

(4)已知CaSO4(s)+CO(g)=CaO(s)+SO2(g)+CO2(g) ΔH=+218kJ·mol-1,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
的反应条件是______。

(5)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S_____(填“>”或“<”)0。

20.(10分)变量控制方法是研究化学变化规律的重要思想方法。

请仔细观察下表中50mL稀盐酸和1g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实验6和7表明,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__________,反应速率越大。

(3)根据实验1、3、4、6可以得出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的时候还是错。

那么,这样的做题又有什么意义呢?
北京四中特级教师李俊和是这样对他的学生说的:“每一次做题的时候都先想想,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求的应该是一种解题思维和题方法。

不愧是有多年教育经验的老师,李俊和老师真是一语道破了学习中的关键之处。

光解题没方法,做100道都不及别人做1道。

试题训练法
我们需要做哪些题,做多少题。

试题训练法是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是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但是盲目地做大量的习题而不去深入思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可能把自己搞糊涂。

那么,哪些习题值得一做呢?
第一种是涉及教材知识的重点题。

例题是课本中最重要的题,做例题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其次,与教材中重点有关的练习题也是必须做的,这些涵盖了教材里的主要内容。

第二种是关于难点的练习题。

与课堂上老师特意强调的难点部分相关的习题一定不能放过。

难点部分通常也是难懂的地方,不弄懂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

而且,如果你在平时的训练中只做那些没有难度的习题,你的能力不仅得不到提高,而且时间久了还会让你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成就感和新鲜感就更不用提了
第三种是关于疑点的练习题。

这里的疑点就是自己还没有弄懂的地方。

这个环节的问题不解决,很容易造成学习“欠债”的现象。

所以,有关这方面的习题训练一定不能放过,应该坚持去做。

对于自己一看就会的题目,以后就不要再做了,这说明这个题目的知识点你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等到考试前再复习一下就可以了。

对于那些不懂或者费了很大劲才做出来的题目,要在题目前面做个记号,把这个题目作为重点进行理解,加深记忆,直到一看见这个题目,就知道解题思路的熟练程度,才说明你彻底把这个知
识点掌握了。

此外,同学们在日常做题时不要讲究做了多少题目,而应关注自己真正理解了多少个知识点。

一味追求题目数量,对提高学习成绩是没有多大的帮助的,适度即可。

每位同学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课程内容的程度也不同,训练的内容要有所区别。

不要见到题就做,也不要见到难题就不放。

应该说,做题要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题目才是最好的。

提高做题效果
每一道题都应该有收获
做题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技能的过程。

所以,我们做的每道题目都应该是有收获的。

如果每次做题都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不问效果那么不但起不到学习的作用,反而会白白浪费很多时间。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做题的效果呢?大家不妨参考一下湖北省优秀教师傅显全老师介绍的好方法:
一:答题步骤要完整规范
有不少同学在做题时不注意这一点,认为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了。

在做练习时,他们总是会为了节省时间,将一些步骤省略。

但是考试时,一些大的计算题、文字题和证明题都是按照步骤得分的,在解题过程中该出现的步骤没有出现,那就没有得分。

所以,我们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答完整、答规范。

二、争取一遍答对
我们在平时做题时,要努力争取每次答题一遍就对。

这种好习惯的养成会为我们
今后的中考带来巨大的成功。

因为中考时的答题时间很紧张一般很难再有检查的机会。

北京附中的优秀学生胡波同学就曾说:“做练习应该要和考试一样,考试则应该和平时的练习一样。

其实,这就是在告诉我平时做作业时应该不粗心、不马虎,要求自己一次就做对。

三、做题做到熟练
现在,为数不少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满足于“已经懂了”“这样的题目已经做过了”的心态,而很少去追问自己:理解得深不深?做题的速度够不够快?保证永远不会做错吗?所以说,各位同学还是应该多在解题的熟练程度上下功夫,不要仅仅满足于“会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