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架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研究
摩托车车架振动性能优化的设计研究与应用
![摩托车车架振动性能优化的设计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2c882eccbff121dd368390.png)
mo a a ay i, am o i ep n ea ayi, lb l e st i n lssa dteo t m eh oo yi a ay e d l n lss h r ncrs o s n ls go a n ivt a ay i n pi s s iy h mu tc n lg s n lsd
Ab t a t I e l g w i h e y d v lp d 2 0 t p oo c ce fa evir to , h ni — lm e t s r c : n d a i t t e n wl — e e o e 5 y e m tr y l m b ai n t e f t ee n n h l i e t e r s u e o e t b ih t e d na i o e h o o c ce p rm e e sa n a a y i sm a o h h o y i s d t sa ls h y m c m d loft e m t r y l a a tr nd a n l ssi de f rt e m o o c c ed n m is A n hevir to e p n e o e m o o c l nd rt n i e’ Se ctto sn he t ry l y a c . d t b ai n r s o s ft t ryceu e he e g n h x i i n u ig t a
Ke Wo d y r s: M oo c cefa e Vi rto M o ei go a a ee S n iii t r y l rm b ai n d l fp r m tr n e st t v y Op i u d sg e f r n e t m m e i np ro ma c
摩托车车架三通道道路模拟试验装置设计_石晓辉
![摩托车车架三通道道路模拟试验装置设计_石晓辉](https://img.taocdn.com/s3/m/3a56e36ff5335a8102d22086.png)
No.3
196
机械设计与制造
Mar.2013
12
11
图 4 导轨滑块
10
Fig.4 Slide Block of Guideway
9
8
4.3 后支座的设计
路面冲击均是通过车轮、车轴减震器等传递到摩托车车架 上的。用后支架取代后轮通过轴将其和后平叉连接在一起,实现 了对车架的约束。连接后,车架只有一个绕连接轴的旋转自由度。 后支座做成一个整体,放在两平叉之间,比两平叉之间的距离略 窄,通过轴和后平叉连接在一起,其与平叉之间的距离通过垫片 来调整。通过添加不同厚度的垫片,可以适应后平叉间距不同的 车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后支座,如图 5 所示。
1
2 3 45 6 7
1.作动器后支座 2.安装基座 3、9、10.作动器 4.导轨 5.前支架 6.车架及附件 7.后支座 8、12.作动器连接板 11.龙门架 图 7 试验装置的三维模型 Fig.7 3D Model of this Simulator
6 结论
在分析摩托车车架实际行驶载荷和约束情况基础上,设计
道路 载荷 谱的 采集
载荷 谱的 编辑
系统 传递 数测 定和 分析
初始 激励 信号 的获取
激励 信号 的迭 代修正
室内 道路 模拟 试验
图 1 室内道路模拟试验的一般步骤 Fig.1 General Process of Road Simulation
3.2 约束点的选择
约束点的作用是既能保证整个系统在运动中不发生干涉, 又能保证系统各部件使其按照预期的轨迹进行运动。约束点的选 择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所选约束点尽量与现实一致。因此选定了 摩托车前轴和后轴两处作为约束点,在作动器的激励下,整个车 架的受力分布与实际较吻合。
摩托车车架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研究
![摩托车车架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f223e6172ded630b1cb646.png)
振 第3 3卷第 5期
动
与
冲
击
J OURNAL OF VI B RATI ON AND S HOCK
摩 托 车 车架 多轴 向多激 励道 路 模 拟试 验 方 法研 究
邹 喜红 。 , 熊
3 . 重 庆建 设摩 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
锋 , 余
勇 , 王锐利
4 0 0 0 5 4; 2 .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重庆 4 0 0 0 5 4 ;
r o a d s i mu l a t i o n t e s t s p l a fo t r m f o r mo t o r c y c l e la f me t e s t wa s d e s i g n e d a n d b ui l t ,b a s e d o n t h e a na l y s i s o f p r a c t i c a l d iv r i n g
中图分类号 :U 4 6 7 . 3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 1 0 . 1 3 4 6 5 / j . c n k i . j V S . 2 0 1 4 . 0 5 . 0 3 1
M ul t i . a x i a l a n d m ul t i . c ha n ne l r o a d s i mul a t i o n me t ho d f o r mo t o r c y c l e f r a me s ZOU Xi — h o n g ,XI ONG Fe n g ,Y U Y o n g 。 WANG Ru i — l i
摩托车车架模态分析
![摩托车车架模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4897232af90242a895e550.png)
第4期(总第161期)2010年8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M ECHA N ICAL EN GI NEER IN G & AU T O M A T IO N N o.4A ug.文章编号:1672-6413(2010)04-0074-03摩托车车架模态分析柳小桐(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摘要:固有频率是摩托车车架的重要动态特性之一。
通过模拟实际情况对车架模型进行了简化,同时施加了约束。
通过对理论模态和实验模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说明理论分析时对车架进行适当简化是合理的,约束是有效的。
关键词:摩托车车架;模态分析;固有频率中图分类号:U 483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9-12-14;修回日期:2010-03-01作者简介:柳小桐(1962-),男,山西祁县人,高级工程师,本科。
0 引言车架是摩托车的主要部件,作为整个摩托车的支撑部分,从其构造、外观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设计时除需满足发动机、油箱、前后悬挂行走装置等安装条件及整车造型要求外,良好的力学承载特性更是车辆性能和行驶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摩托车在行驶中受多种力的作用,如路面的随机激励力、发动机的牵引力、惯性力等,尤其是在各种环境中行驶时,车架的受力差异极大。
而摩托车的结构复杂,车架形式各异,设计和质量指标未能完全包括车架的力学特性,存在局部强度不足的事故隐患。
因此摩托车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应有良好的动态性能[1]。
为此,本文通过对车架的强度及动态性能的研究,找出车架结构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设计,对提高摩托车的动态性能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模态分析理论[2]有限自由度的弹性机械系统离散运动方程为:MX ¨+CX ・+K X =F 。
(1)……………………式中: M ——结构总质量矩阵; C ——结构阻尼矩阵; K ——结构刚度矩阵;X 、X ・、X ¨——分别为节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列阵; F ——结构载荷列阵。
基于Motion的摩托车多体动力学建模和仿真
![基于Motion的摩托车多体动力学建模和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c260343feefdc8d376ee324a.png)
通 过 对摩 托 车振 动 特性 的 研 究表 明 ,摩 托 车 在 行 驶 过 程 中受 到 的外 部激 励主 要 来 自路面 和 发动 机 ,车 架承 受
着 行 驶过 程 中 的 动 载荷 和 静 载 荷 ,通 过 前 后 减 震 器 和 座
垫 ,将发 动机 和路 面 激励 传递 给 骑乘 者 ,给 摩托 车安 全 行
真 模 型 ,并 在 施 加 外 部 激励 ( 发动 机 激 励 和 路 面激 励 ) 的 条 件 下 对 其 进 行 动 力 学仿 真 。 通 过 对 模 型 施加 不 同工 况 下 的 发动 机 激励 来 比 较 车 架 质 心 处 的加 速 度 ;通 过V r a l / t n 真 摩 托 车通 过 凸块 的 运 动 iu la moi 仿 t b o
A b t a t I r e o r s a c h o o c c e v b a i n lc r c e itc n a v r l wa , h ru l s r c : n o d rt e e r h t e m t r y l i r to a ha a trsis i n o e a l y t e vi a t
t b ai n l h r ce itco em oo c ce aego d hevir to a a a trsi ft t r y l r o . c h
Ke w o d y r s: M o o c c e Hul —i i o y d na i o e En i x i t Ro d s ra e e ctto tr y l t rgd b d y m cm d l i gnee ct i a ng a u f c x i i n a Dy a i e p n e n m cr s o s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摩托车振动仿真(1)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摩托车振动仿真(1)](https://img.taocdn.com/s3/m/e4b42a7eaf1ffc4ffe47aca4.png)
基于动力学仿真分析对摩托车车架结构的改进设计
![基于动力学仿真分析对摩托车车架结构的改进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6fbd9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2.png)
摘要:基于有限元模态分析方法对受到复杂空间力系作用的摩托车车架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预估了车架结构可能的振动特性和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分析了车架振型特点,优化改进了车架几何结构,再次进行了车架模态分析。
观察到,改进后,车架的动力学特性有明显提升,说明有限元模态分析方法应用于车架结构动力学分析和设计改进具有工程意义。
关键词:摩托车车架有限元动力学分析中图分类号:U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234(2020)06-0075-04The Improvement of Motorcycle Frame StructureBased on Dynamics SimulationTang Lin 1,Qin Ruian 2,Sun Lixing 11-Tianj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300072,China)2-Soochow UniversityAbstract :The dynamical property of motorcycle frame can be achieved by modal analysis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vibration features and structure default of the frame,then the frame structure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the old modal shape.The modified frame can also be ana -lyzed by modal analysis,the modal shape of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dynamic property of new frame has been enhanced dramatically.The conclusion is that modal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tudy dynam -ics of the structure and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Keywords :Motorcycle frame;Finite element analysis;Dynamics analysis基于动力学仿真分析对摩托车车架结构的改进设计唐琳1秦睿安2孙立星1(1-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3000722-苏州大学)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SMAL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VEHICLE TECHNIQUE第49卷第6期2020年12月Vol.49No.6Dec.2020作者简介:唐琳(1982-),女,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在现代内燃机和车辆设计上的应用研究。
摩托车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与实验研究
![摩托车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与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0ff3cc6137ee06eff9180f.png)
的影响很 大, 各测点含有频带 大于 5H 的响应信号 。() 0z 3柔性 车架动 力学模型各测点振动强度与摩托 车
路 试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以柔性 车架来建立摩托车虚拟样机模型比较合理 。
关键词 : 托车 ; 摩 虚拟样机 ; 力学仿真 ; 车架 ; 动 刚性 柔性车架
【 btat A s u i r aeo ebs r a po t ecne i em l-oy A s c】 i l o if s m d nt a s fv t l r o p ocr n t u ibd r m a ns t t i h i o iu ty n gh t
张尚先 程 国飞 王建 生 康 献 民 。 严存峰 ’ (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 院 , 中山 5 8 3 ) 五 邑大学 , 24 6( 江门 5 9 2 ) 200
(江 门市特 种摩 托车工程 技术 中心 , 门 5 92 ) 。 江 200
Dy a c s mua i n x e i n a e e r h o l— o y s s e o t r y l n mi i lt on a d e p r me t I s a c n mut b d y t m f r i mo o c ce
dnmimoe feiem tr c a eAth a et eacm ai nim d ew e eil ad ya c dlf xb oc lf m . teSl i , o p ro aebten xbe n ol lo y er n m s s l f
r i mo r ce rme V r c t nimae0 em dl ymen fr s T erslso s 1te i i d t c lfa . ei ai d 1t e b a ̄o o t t h ut h w ( ) - g oy i f os 2h o d a e. e hv b ̄i tni smm t cm aui p itnter dm t cc fa ei b s al tesl ,hl t r o i e syo y e i e r g on g oo y l r ai l a ew i e nn tf r s n i h i i r e m s c yh n eh vbai tni o tes, cn enn e y e tcm auig on ofeil m t c c fa .t ir o i e syi nth a tnn ts oc ri t mm r s r p itf xbeo o yl rmeI gh s ie n l r e ac rs i e rci o dt n( ) eh hfe u nymo vt no tera matfe t s t te cod t t a t a c n io.2 i - q e c t a o h di a s f cl s o h w hh p c l i g r i i f o sl a e d n i m d l r i t cc fa e T e ir i a do ec aui p i n nan( ̄ ) , y a c o e o i dm o ylr m . h ba o bn ahm s r g o t l c ti 2 8Hz m g o r e f v tn f e n no y o s b tt a a ra ip c o edn mi m d lf e il m t cc fa . e ir inbn e h, u ih ge at nt a c o e of xb o y l r t ba o ado a n s tm hy l eo r e me h v t fc e
摩托车车架模态特性分析_徐中明
![摩托车车架模态特性分析_徐中明](https://img.taocdn.com/s3/m/3cba36b2fd0a79563c1e7286.png)
摩托车车架模态特性分析*徐中明1 张志飞1 汪先国2 周 坤2 罗春其2(1-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重庆 4000302-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摘 要:本文采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摩托车车架的模态特性,首先采用UG软件对某低跨式摩托车车架进行C AD建模,然后导入M SC.P ATRAN/NASTRAN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模态的计算机仿真分析;采用力锤激励,利用最小二乘复指数法和最小二乘复频域法来识别车架的试验模态。
仿真结果可用来指导试验,试验可以验证仿真结果,二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该车架的振动特性。
关键词:摩托车车架振动模态分析有限元分析中图分类号:U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630(2006)03-0029-03 Analysis ofM odal Characteristic ofM otorcycle Fra m e Xu Zhongm i n g1,Zhang Zhife i1,W ang X ianguo2,Zhou Kun2,Luo Chunqi21-Chongq i n g Un i v ersity(Chongqi n g400030) 2-Jianshe I ndustries Co.,Ltd.Abst ract:I n this paper,t h e m oda l characteristic of the m oto rcycle fra m e is ana l y zed by the co m puter si m u la ti o n and the experi m entalm ethod.Firs,t the CAD m ode l of a certa i n m o torcycle fra m e if m odeled w ith U ni g raph ics.Based on the CAD m ode,l fi n ite ele m ent m odel o f t h e fra m e and the free moda l analysis are done w it h M SC.PATRAN/NASTRAN.Experi m enta lm oda l ana l y sis i s done w ith L M S analysis syste m.The exc ita ti o n force is an i m pulse fro m a ha mm er.The least Squares Co m p les Exponenti a l(LSCE)esti m ation m e t h od is used to esti m ate t h e frequency,da m p i n g and participation factors.The Least Squares Frequency Do m a i n(LS FD)m ethod is used to esti m ate m ode shapes.The co m putati o n m oda l results can be used as the re ference o f E MA,t h e experi m enta l m odal analysis can be used to va li d ated the co mpu tation m odal analysis.The t w o m ethods can be co m bined to analyze the v i b 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 h e body.K eyw ords:M otorcycle,Fra m e,V i b rati o n,M odal analysi s,F i n ite ele m ent ana l y sis1 计算机仿真分析某摩托车的车架为低跨式车架,在转向立管和车座之间,车架的主管向下弯曲形成了一个适当的空间,油箱安装在车座下面,方便上下摩托车,发动机吊装在车架下部,零部件布置紧凑,普遍用于中小排量摩托车,主要由转向立管、主管、左后管、右后管及发动机支承所组成。
摩托车车架模态优化研讨
![摩托车车架模态优化研讨](https://img.taocdn.com/s3/m/c4b9e36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b.png)
摩托车车架模态优化分析2021年09月07日LMS1前言摩托车整车是一个复杂的振动系统,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够分为路面不平度引起的随机振动和发动机作用力引起的周期性受迫振动。
车架是摩托车的要紧骨架,其动特性是碍事振动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车架的模态特性能够由有限元法和实验法两种途径获得。
本文结合实验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对某型号摩托车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车架〔车架1和车架2〕的模态特性进行测试、分析和评估。
在此根底上查寻两款车架模态特性差异的缘故,并对模态特性差的车架进行优化,为后续进行一步的舒适性分析做好预备。
2实验测量及两款车架模态特性比照如图1所示,模态试验采纳由加速度传感器、力锤及传感器、LMSSCADASII数据采集前端、B软件组成的模态测试与分析系统。
由因此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因此用较软的橡皮绳将车架吊起来,使其全然处于自由状态。
吊挂位置为车架上方管。
采纳力锤激振,敲击位置为车架尾部,实验如图2所示。
图1模态测量系统示意图图2车架模态测量过程图3为两款车架的第一阶模态振型和频率比照,能够瞧出,两者的振型全然是一致的,根基上绕y轴弯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模态位移较大的位置是车尾和车头位置。
图4为300Hz以内两车架的模态频率比照〔图4中的连线不代表各频率之间的连续性〕。
从图4能够瞧出:1)车架2的固有频率要比车架1的固有频率普遍要高,其中第1阶频率高10Hz,第二阶频率高34Hz,显然车架1在发动机运转时引起1,2两阶模态共振的可能要比车架2大得多;2〕车架2在300Hz 以内存在7阶模态,而车架1存在8阶振动模态。
关于摩托车振动性能碍事最明显的是低阶模态,这进一步讲明车架1引起共振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振型更复杂。
因此能够判定,车架1的模态特性要比车架2的模态特性要差得多。
〔a〕车架1 (b)车架2图3车架1和车架2的第一阶模态比照图4两款车架模态频率分析3车架模态优化方案及有限元分析通过比照两实物车架模型,能够发现这两个车架在焊接工艺上有较大的差异,如图5和图6所示。
摩托车车架动特性计算机仿真分析
![摩托车车架动特性计算机仿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60891852d380eb62946d10.png)
态分析系统对该车架进行 了实验模态分析 , 验证 了计算机仿 真结果 , 结果表 明仿 真精度较 高 , 二者相结合 以分析车架 的 可将
振动特性 。 关键词 : 摩托车 ; 车架 ; 模态分析 ; 有限元 中图分类号 : 4 3 U 8 文献标识码 : A
Co p t r S m u a i n o b a i n Ch r c e itc fM o o c c e Bo y m u e i l to fVi r to a a t r si s o t r y l d
e e n d lo h o y a d t e fe d la a y i a e d n ih M S PA l me t mo e ft e b d n h r e mo a n lss r o e w t C. TRAN NAS AN. E p rme t l / TR x e i n a
(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 院, 重庆 4 0 3 0 00)
摘要 : 摩托车车架的动特性是摩托 车振 动舒适忡 的一个重要影 响因素 , 用计 算机仿 真分析方法进 行摩 托车 车架动特性分 采
析能有效 的减少试验 费用 , 短产品开 发周期 该文基于某摩 托 车架 的二维图纸 和实物 , 缩 首先利用 U G软件进行 几何建 模; 然后用 MS . A m / A T AN软件建立其有 限元模 型, CP T N N SR 并进行 _ 自由模态 的计算机 仿真分 析 ; r 最后利用 L MS实验模
ABS TRACT : h i r t n c a a t rsi f moo c c e o y a f cs h i e o o t o tr y l . Usn T e vb a i h r c e it o tr y l b d f t o c e t e rd c nfr f moo c c e ig c mp t rsmu a i n meh d t n l z h i r t n c a a t r t s o t r y l o y t e t s o t c n b o u e i l t t o o a ay e t e v b a i h r c e i i f moo c c e b d , h e t c s a e o o sc r d c d a d t e p ro fp o u t e in c n b u o .I h sp p r a e n t e t i n i n ld a n e u e n h e i d o r d c sd sg a e c t wn n t i a e ,b s d o h wo d me s o a r wi g d
模态分析在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模态分析在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研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b6faa90029bd64783e2c6a.png)
对应于转速 钢球对摩擦片组的正压力为:
fm-K- ; × x × 一 T (0 1)
( 收稿 日期 2 0 . 11) 0 1I.9
2 d r r
( 3 1)
其受到 的 正压力 为 :
1 摩托 0 车技术 2 20 0  ̄ 0 4
维普资讯
主持人: 建群/ 设计 ・ 试验 ・ 研究
述 测 试任 务 , 一般 来 说 测试 系 统包 括下 述 三个 主要 部分, a 激励 部 分 实现对 被测 试系统 的激励使 系统发 生振 动 . 实 行激 励 时采用 脉冲锤 。 b 拾振 部 分 检测 并放大被 测 系统 的输人输 出信 号 , 信 并将 号转 换成 一定 的型式 .试验 时采用 压 电式加速 度计 如北 京 测振仪 器厂制 造 的YD3A型 , D2A型压 电 2 Y 5 b加速 度传感 器 的安装 采用腊 粘 接在振 动物体 表面 。尽 量避免 将传 感器 装在 环境 温度 、风 力和 声
多点依次激 振 , 单 点 拾 振 的 方 法 。在 对 各 激 振 点 进 行 脉 冲 激励 时 , 应保持
统的动态特性是指其受随时间变化的输入( 激励) 作
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一般借助于数学模霉来描 ! 述. 如脉冲响应 , 频率响应 , 传递函数等 试验测试
分析法 是根 据 系统 的输 入 t 人为激 励或 自然激 励) 的
1 摩托 车车架模态试验 的设 备及 系统
摩托车车架的模 态试验是在人为激励 ( 脉冲锤
多轴重型车辆行驶动力学建模与验证
![多轴重型车辆行驶动力学建模与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52880f1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e.png)
多轴重型车辆行驶动力学建模与验证
本文针对多轴重型车辆行驶动力学问题,提出了一种行驶动力学建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首先,我们根据车辆结构和运行特性,将车辆划分为多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进行单独建模。
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车辆的综合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可以综合考虑车辆的惯性、外部载荷、路面摩擦力等因素,能够准确反映车辆的运动状态。
接着,我们利用实际车辆进行了路试实验,并采集了车速、加速度、转向角等数据。
通过与模型预测值进行比较,发现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准确预测车辆的行驶状态。
最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车辆不同工况下的行驶特性,如加速、制动、转向等,探究了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为多轴重型车辆的设计、优化和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持。
- 1 -。
一种力—位移混合控制摩托车车架疲劳试验方法
![一种力—位移混合控制摩托车车架疲劳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2fb6ef92af90242a995e5cf.png)
一种力—位移混合控制摩托车车架疲劳试验方法1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疲劳试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力-位移混合控制摩托车车架疲劳试验方法。
2 背景技术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最关键的承载部件,其结构强度和疲劳可靠性是摩托车最基本性能之一。
无论是摩托车车架全新设计,还是改进设计和优化设计,疲劳试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目前,摩托车车架的疲劳试验主要采用道路试验、试验场试验和室内台架试验。
其中道路试验和试验场试验所需周期长、重复性差、危险性高,而室内台架试验因具有周期短、重复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摩托车车架疲劳试验中具有强烈的需求和广阔应用前景。
由于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的欠缺,目前摩托车车架室内台架疲劳试验往往采用单一的加载方式,其装夹方式也是针对单一加载方式设定,因此其装夹和加载方式与摩托车车架实际行驶受力情况有较大差距,很难在室内准确高效考核摩托车车架疲劳可靠性。
摩托车实际行驶时,传到车架的载荷主要包括前后轮路面激励,以及发动机和前后乘员或货物的惯性动载荷,这些载荷最终传递和分布到车架。
作为摩托车车架这样一个很复杂的构件,要复现车架各部分行驶载荷,可以采用很多激振器对车架不同部位进行加载,但这会使得加载系统非常复杂,而且也很难控制。
3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力-位移混合控制摩托车车架疲劳试验方法,该方法在试验装置较简单的情况下,实现了车架实际受力状态,从而能在室内高效准确的考核摩托车车架的疲劳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力-位移混合控制摩托车车架疲劳试验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了一种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包括安装平板以及设置在安装平板上的激振器Ⅰ、力传感器、滑动平台、直线导轨、前夹具、龙门架、激振器Ⅱ、位移传感器和后夹具;所述激振器Ⅰ和直线导轨设置在龙门架的一侧,所述后夹具设置在龙门架的另一侧,且直线导轨靠近龙门架;该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对摩托车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找出摩托车车架的薄弱环节和应力集中点,并在各薄弱环节和应力集中点布置应变片,假设为n点;在车架的乘客位置和货架位置布置加速度传感器,假设为k点,按耐久性试验方法在摩托车耐久性试验道路上采集实际行驶时的道路载荷谱;②将采集的道路载荷谱进行分析处理和有效性检查,剔除采集的原始响应信号中应力水平较低,对疲劳损伤贡献较小的小信号分量,将载荷谱最大幅值的5%作为剔除小信号的幅值阈值,选取保留95%的损伤量编辑信号,得到浓缩的载荷谱;③将摩托车车架总成安装在试验系统上,前夹具与摩托车车架前立管相连,前夹具的下端通过旋转铰与滑动平台相连,滑动平台设置在直线导轨上并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摩托车车架后平叉与后夹具在摩托车车架的后轴处相连,以模拟摩托车车架实际支撑方式;所述激振器Ⅰ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平板上,激振器Ⅰ的另一端通过力传感器顶在滑动平台上,通过激振器Ⅰ模拟摩托车前轮对车架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激励;激振器Ⅱ的一端通过平面铰固定在龙门架上,激振器Ⅱ的另一端安装位移传感器,激振器Ⅱ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并通过平面铰与车架相连,通过激振器Ⅱ对车架施加位移;在车架的驾驶员位置通过配重块Ⅰ对车架施加惯性力,在摩托车货架的位置通过配重块Ⅱ对车架施加惯性力;在实际行驶时相同位置布置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激振器Ⅰ施加随机白噪声力信号xF(t),激振器Ⅱ施加随机白噪声位移信号xD(t)对试验系统进行激励,同时采集各应变片和加速度测点的响应信号,假设应变点的响应信号为ymi(t),i=1,2,...n,加速度传感器响应信号为yai(t),i=1,2,...k;按式(1)计算各应变的响应信号与白噪声力信号之间的频率响应函数,按式(2)计算各加速度响应信号与白噪声位移信号之间的频率响应函数,按式(3)计算应变响应信号与白噪声力信号之间的相干函数,按式(4)计算加速度响应信号与白噪声位移信号之间的相干函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提出的疲劳试验系统是一套多轴向多激励摩托车车架道路模拟试验系统,能够实现多轴向加载,完全符合摩托车车架的实际受力情况。
摩托车车架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研究
![摩托车车架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f7bf6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3.png)
摩托车车架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研究邹喜红;熊锋;余勇;王锐利【摘要】为在室内比较全面考核摩托车车架在实际道路行驶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可靠性,结合车架有限元分析建立了摩托车车架道路载荷谱采集方法,并对道路载荷谱进行了采集和分析。
在分析摩托车车架实际行驶受力情况基础上,基于远程参数控制技术,结合美国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和控制系统,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多轴向多激励摩托车车架道路模拟试验平台,并提出了力-位移混合控制的道路载荷谱模拟迭代方法。
结合所采集的摩托车车架道路载荷谱,采用力加载控制和惯性加载控制混合加载控制方式,在室内对摩托车车架道路载荷谱进行了高效准确的模拟,并建立了摩托车车架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为在室内考核摩托车车架的疲劳可靠性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indoor assessment of motorcycle frame fatigue reliability under impact of moving load on real roads,an acquisition method of road load spectrum based on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frame was established,and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road load spectra were then completed.A multi-axial and multi-channel road simulation tests platform for motorcycle frame test was designed and buil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driving load of motorcycle frames,combining with the remote parametric control (RPC ) technology and the American MTS hydraulic servo actuator and control system.An iterative method of simulating road load spectrum with force-displacement mixed control was put forward.Applying the collected road load spectra of motorcycle frames and adopting a loading control mode,mixing the force loading control and inertial loading control,theroad load spectrum of motorcycle frames was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 simulated indoor.A multi-axial and multi-channel road simulation test method for motorcycle frames was established,an effective indoor method for fatigue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motorcycle frames was provided.【期刊名称】《振动与冲击》【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5页(P170-174)【关键词】摩托车车架;多轴向多激励;远程参数控制;混合控制;道路模拟【作者】邹喜红;熊锋;余勇;王锐利【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54;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54;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400054;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武汉 430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7.3摩托车车架是整车最关键的承载部件,车架本身的刚度、强度、质量等因素对整车的操纵稳定性、乘员舒适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基于多轴道路模拟激励谱的摩托车车架虚拟试验方法
![基于多轴道路模拟激励谱的摩托车车架虚拟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9215d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2.png)
基于多轴道路模拟激励谱的摩托车车架虚拟试验方法邹喜红;熊锋;袁冬梅;易鹏【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年(卷),期】2014(000)015【摘要】摩托车车架的疲劳可靠性是摩托车整车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为了对摩托车车架的疲劳可靠性进行准确高效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基于时频域误差加权和力-位移混合控制的摩托车车架多轴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结合采集的实际行驶道路载荷谱和开发的车架多轴道路模拟试验台,采用时域和频域误差加权系数均为0.5的力-位移混合控制多轴道路模拟试验使摩托车车架实际行驶道路载荷谱模拟迭代精度达到93%,并提取了多轴道路模拟激励谱。
基于摩托车车架多轴道路模拟试验系统,利用HYPERWORK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MSC.ADAMS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摩托车车架刚柔耦合多轴道路模拟虚拟试验平台,以多轴道路模拟激励谱为输入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采用多轴道路模拟试验进行了结果验证,从而建立了基于多轴道路模拟激励谱的摩托车车架虚拟试验方法。
结果表明,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在时频域中趋势和幅值都吻合很好,时域曲线几乎重合,只是频域曲线在13 Hz和24 Hz附近幅值略有差异,但频域曲线均方根值误差均在10%之内,基于多轴道路模拟激励谱的摩托车车架虚拟试验方法能够对摩托车车架疲劳可靠性进行高效准确的考核。
%Motorcycle frame is the key load-bearing part of vehicle, its fatigue reliability, stiffness, strength, quality and other factor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vehicle's control stability and occupant comfort. New frame products must pass the reliability test before put into market. However, current frame fatigue reliability tests mainly use road test and testingground test, which are time-energy consuming and the results are easily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door bench tests at present mainly use single axial single incentive or single axial multi incentive mode. The motorcycle frame installation and constraints on the vehicle are very complex, the actual driving loads ar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thus multi-axial loads on motorcycle frame due to road excitation during actual driving could not be simulated or simulation precision is low, prone to over or under test. While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vides a new solution to dyna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fatigue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vehicles and their parts, which including complete 3D entity model building online, creating a virtual laboratory, a virtual running environment and realizing virtual test and evaluation. For accurate and effici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motorcycle frame fatigue reliability, a multi-axes road simulation test method for motorcycle frame based on time-frequency domain error weighting and force-displacement hybrid control was put forward. A motorcycle frame multi-axes road simulation test bench was built with American MTS road simulation test device, which was arranged with two actuator input channels in horizontal axial and vertical axial. As the motorcycle frame multi-axes road simulation test system is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 the remote parameter matrix control strategy was applied to iterate and reproduce actual driving load spectrum. As the frame front fork and shock absorber were substituted by rigid frame fixture,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frame dynamic response was more effective to theforce loading, so the horizontal actuator used force control mode and loaded force spectrum.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system used inertial loading and frame dynamic response was more effective to displacement loading, so the vertical actuator was selected displacement control mode and loaded displacement spectrum. The motorcycle frame actual road load spectra were collected and multi-axes road simulation test bench was developed. With the simulation test bench, the multi-axes road simulation test was conducted based on force-displacement hybrid control under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with error weighting coefficient of 0.5. The simulation iteration precision of frame actual road load spectrum achieved 93%. Therefore the multi-axes road simulation excitation spectrum were extracted. The HYPERWORKS and ADAMS were applied in building the virtual rigid-flexible coupled multi-axes road simulation test platform with reference of the actual motorcycle frame multi-axes road simulation test system. Simu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the multi-axes road simulation excitation spectrum as input and the outcomes were verified by actual multi-axes road simulation test, thus the virtual test method for motorcycle frame based on multi-axes road simulation excitation spectrum were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ve trend and amplitude of simulation results coincide well with test results i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only slight amplitude deviation exists near frequency value 13 and 24 Hz, while the frequency curve RMS error is within 10%. Thus the virtual test method based on multi-axes road simulation excitation spectrum could be well applied to motorcycle frame fatigue reliability assessment.【总页数】7页(P39-45)【作者】邹喜红;熊锋;袁冬梅;易鹏【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54;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 40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7.3【相关文献】1.摩托车车架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研究 [J], 邹喜红;熊锋;余勇;王锐利2.基于道路模拟激励的汽车下摆臂多轴疲劳分析 [J], 钱立军;吴道俊;杨年炯;祝安定;王挺3.AMT执行机构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研究 [J], 邹喜红;熊锋;余勇;刘栓起;彭吉刚4.基于远程参数控制的汽车驱动桥虚拟多轴道路模拟试验系统 [J], 邹喜红;罗洋;袁冬梅;柳春林;刘瑜5.基于道路模拟激励谱的AMT执行机构疲劳寿命分析 [J], 杨平;石晓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1
了摩托车车架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台架, 采集 了大量道路载荷谱, 提出了力 -位移混合控制的摩托 车车架道路载荷谱模拟迭代方法, 建立了摩托车车架 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 对摩托车车架实际 行驶载荷进行了准确的复现, 为摩托车车架室内疲劳 可靠性考核和评估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振 动 与 冲 击 第 33 卷第 5 期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 Vol. 33 No. 5 2014
摩托车车架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研究
3 邹喜红 1 , ,熊 锋 1 ,余 勇2 ,王锐利4
基于 RPC ( 远程参数控制) 的道路模拟试验能够在 室内快速准确复现车辆实际道路行驶时所受的载荷冲 击, 精度高, 周期短, 重复性好, 在汽车及其零部件疲劳
4, 10 ] 耐久性考核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 。因此, 本文结合
美国 M TS 液压伺服作动器和远程参数控制技术, 构建
第 5 期 邹喜红等:摩托车车架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研究
试验路段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 此次采集路段为 某摩托车企业的道路耐久性试验路段, 包括碎石路( 巴 南区南湖) 和平坦路( 南岸区长生镇) 两种。利用等间 隔数据采集方法, 在碎石路段, 车速范围是 20 km / h到 50 km / h, 速度间隔 10 km / h, 路段长度为 3 km ; 在平坦 路段, 车速范围是 20 km / h 到 80 km / h, 速度间隔为 20 km / h, 路段长度为 2 km ; 两种路段采用频率均为 1 024 Hz 。数据采集过程中用 GPS 车速仪对车速进行实时监 测; 为验证采集载荷谱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不同路况均 各采样两个循环。 1 2 道路载荷谱分析 采集的原始响应信号中可能混入了一些非真实的 信号, 如零点漂移、 趋势项和高频噪声等, 为保证载荷 谱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需要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必要
理, 分别以 0 -1 . 5 Hz 和 1 . 5 - 50 Hz 带通滤波器对原 始数据加以滤波( 如图 4 所示) 。将两频带的数据与原 1. 5 Hz 频带信号时间历程的 始数据进行比较, 发现 0 - 幅值 不 足 真 实 信 号 幅 值 的 5 %, 属 正 常 信 噪 水 平, 而 1. 5- 50 Hz 频带信号幅值基本在零点( 即无漂移) , 由 5- 50 Hz 带宽滤波是可靠的。 此可以说明使用 1 . 另外, 为检验采集数据的重复性, 提取碎石路 20 km / h 工况下, 比较关注的车架易失效的 S3 ( 前主梁) 和 S8 ( 坐垫处) 两个部位两次采集的应变信号, 经预处 理后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 如图 5 所示。
6] 的分析和处理 [ 。本文首先对载荷谱进 行 了 滤 波 处
图 1 车架应力分布云图 Fig. 1 Frame stress distribution nephogram
从车架应力分布云图 1 可以看出幅值较大的应力 主要分布在前转向立管的与主梁交汇处、 坐垫处横管 与尾管相交处、 后减震器上下悬挂点处、 发动机悬置 处、 以及后平叉与车架的连接处等。因此根据有限元 分析结果, 结合用户市场反馈的失效信息, 布置了 34 个应变测点, 如图 2 所示。 另外, 在车轮前后轴、 手把、 坐垫、 坐位、 脚踏板和 货架等处布置了加速度传感器, 以考察摩托车的平顺 性和舒适性, 以及监测振动情况。图 2 中代号 AC1 ~ AC7 代表加速度传感器, S 代表应变片; 图 3 为应变片 和传感器布置实物图。
[ 1] 1- 2] 环境因素影响 [ 。目前摩托车车架室内台架试验,
主要采用单轴向单激励方式或单轴向多激励方式进 行, 由于摩托车车架的行驶条件和行驶载荷相当复杂, 这些激励加载方式不能模拟摩托车车架实际运行中所 受到的多轴向载荷激励, 模拟精度不高, 容易出现过试
1, 3] 。 验和欠试验 [
。
Multi axial and multi channel road simulation method for motorcycle frames 3 ZOU Xi hong1 , ,XIONG Feng1 ,YU Yong2 ,W ANG Rui li 4
( 1 .Key Laboratory of M anufacture and Test Techniques for Automobile Parts, M inistry of Education ,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 ,China; 2.Chongq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 ,China; 3.Chongqing Jianshe M otorcycle Co. ,Ltd ,Chongqing 400054 ,China; 4.Shanghai General M otors Co. ,Ltd.Wuhan Branch,Wuhan 430208 ,China)
国内外摩托车车架的疲劳可靠性试验主要有道路 试验、 试验场试验和室内台架试验。其中道路试验和 试验场试验, 所需周期长, 耗费大, 且试验结果容易受
基金项目: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YCX2013201 ) ; 重庆 cstc2012gg - yyjsB30002 ) 市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13 - 08 - 26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13 - 10 - 10 第一作者 邹喜红 男, 博士, 副教授, 1976 年生
( 1. 重庆理工大学 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54 ; 2.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重庆 400054 ; 3.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 400054 ; 4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武汉 430208 ) )
摘 要:为在室内比较全面考核摩托车车架在实
5] 示) , 指导应变测点的选择 [ 。
Fig. 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frame arrangement of sensors and strain gauges
图 3 应变片和传感器布置实物图 Fig. 3 Physical map of strain gauge and sensor arrangement
Abstract: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indoor assessment of motorcycle frame fatigue reliability under impact of moving load on real roads,an acquisition method of road load spectrum based on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fram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road load spectra were then completed.A multi axial and multi channel road simulation tests platform for motorcycle frame test was designed and buil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driving load of motorcycle frames,combining with the remote parametric control ( RPC ) technology and the American M TS hydraulic servo actuator and control system.An iterative method of simulating road load spectrum with force displacement mixed control was put forward.Applying the collected road load spectra of motorcycle frames and adopting a loading control mode ,mixing the force loading control and inertial loading control,the road load spectrum of motorcycle frames was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 simulated indoor. A multi axial and multi channel road simulation test method for motorcycle frames was established ,an effective indoor method for fatigue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motorcycle frames was provided. Key words:motorcycle frame ;load spectrum ;remote parametric control;mixed control;road simulation 摩托车车架是整车最关键的承载部件, 车架本身 的刚度、 强度、 质量等因素对整车的操纵稳定性、 乘员 舒适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车架新产品投入市场 之前, 必须要通过可靠性试验验证
了摩托车车架道路载荷谱采集方法, 并对道路载荷谱进行了采集和分析。在分析摩托车车架实际行驶受力情况基础上, TS 液压伺服作动器和控制系统,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多轴向多激励摩托车车架道路模 基于远程参数控制技术, 结合美国 M 位移混合控制的道路载荷谱模拟迭代方法。结合所采集的摩托车车架道路载荷谱, 采用力加 拟试验平台, 并提出了力 - 载控制和惯性加载控制混合加载控制方式, 在室内对摩托车车架道路载荷谱进行了高效准确的模拟, 并建立了摩托车车 架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 为在室内考核摩托车车架的疲劳可靠性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摩托车车架; 多轴向多激励; 远程参数控制; 混合控制; 道路模拟 中图分类号:U467. 3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 13465 / j. cnki. jvs. 2014. 05 . 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