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ū jìzhàng fu qiāo mén zāo gāo
páo xiào yōng dài zhào gùyú wǎng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混.乱(hún hùn)简陋.(lùlòu)木筏.(fáfán)
缰.绳(qiānɡjiānɡ)瞟.见(piāo piǎo)畜.养(xùchù)
野蛮.(luán mán)头晕目眩.(xuán xuàn)
三、辨字组词。
雅(_________)微(_________)陈(_________)蹄(_________)稚(_________)徽(_________)阵(_________)啼(_________)
四、把词语填写完整。
喜(____)望(____)(____)边(____)涯(____)(____)一息(____)(____)腾腾(____)长(____)短昏迷(___)(____)
五、选词填空。
鼓励鼓舞
1.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_______)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2.考试失败后,他总是垂头丧气,后来在父母的(_______)下,终于振作起来,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一面……一面……虽然……但是……
3.这火光(_______)微弱,(_______)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
4.五位壮士(_______)向顶峰攀登,(_______)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六、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寒食》这首诗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______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了讽刺。
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______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我们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甶昼,后两句则是写
______。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______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本诗感情浓郁,真切动人。
全诗以______喻人,构思精巧。
主要写织女,写牛郎只一句,且从织女角度写,十分巧妙。
从织女织布“不成章”,到“泪如雨”,再到“______”,充分表现了分离的悲苦。
3.《十五夜望月》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______。
开头的“中庭地甶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______,精炼而含蓄,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由此我们联想到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1.下面对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是()
A.终日不成章.——章:文章
B.泣涕零.如雨——零:零散
C.相去.复几许——去:距离
D.脉脉不得.语——得:得到
2.这首诗中用了很多叠词,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诗中的叠词有:迢迢、
________、________、札札、________、________等。
其中只有“________”是属于拟声词,其他几个都是状态词。
3.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织女的姿态美,意在表现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描写的情景,有虚实之分,眼之所见为实,心之所想为虚。
哪些诗句描写的是眼前所见的“实景”?请用“﹏﹏”画出来。
5.从“泣涕零如雨”和“脉脉不得语”中,你能体会到织女心中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书记丈夫敲门糟糕咆哮拥戴照顾渔网
2、hùn lòu fájiānɡpiǎo xùmán xuàn
3、淡雅细微陈列马蹄稚嫩徽章方阵啼叫
4、出外无无奄奄热气三两不醒
5、鼓舞鼓励虽然但是一面一面
6、典故典故夜晚织女物不得语绝句人物情态疑是地上霜
7、
1.C
2.皎皎纤纤盈盈脉脉札札
3.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5.从中可以体会到织女思念亲人,渴望夫妻团聚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