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2019年精选文档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不论是混凝土施工还是混凝土养护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结构表层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养护过程中的湿度和温度控制。
作为施工单位我们要注重每一个环节,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座大桥的建设。
1、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的一般要求
1.1 炎热气候的混凝土施工在浇筑前的混凝土温度不应超
过32℃。
承包人应采取以下措施以保持混凝土温度不超过32℃:
1.2 冬季的混凝土施工
1.2.1 如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 d低于5℃,混凝土工程施工除其材料及施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外,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一份关于冬季浇筑混凝土及养生的施工方案,详细说明采用的施工方法和设备,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在浇筑后的前7天不低于10℃。
1.2.2 承包人应备有足够数量的能连续记录的温度计,在前7天内,约每30?O混凝土,在其附近放置一个温度计,设专人连续观测记录。
对断面较大的构件,承包人还应留测温孔测构件内部温度,其位置与数量由监理工程师选定,温度记录送交监理工程师。
1.2.3 混凝土拌和时,各项材料的温度应满足拌和所需要的温度,为满足拌合温度,材料可分别加热。
1.2.4当确定拌合材料温度时,应考虑混凝土拌和时及运输至成型的热量损失。
1.2.5 当掺用氯化物于加热后的混合料时,混凝土初凝应不早于混凝土浇筑结束,并不得用蒸汽养生。
1.2.6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上继续浇筑混凝土时,结合面的温度至少应有5℃,且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仍应维持5℃或以上的温度。
1.2.7 搅拌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延长50%。
1.2.8 承包人在冬季寒冷气候条件下,应负责保护混凝土,任何由于保护不善受冻而损坏的混凝土都必须清除后重新浇筑,其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2、桥梁工程混凝土养护一般要求
2.1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表面收浆后尽快对混凝土进行养生,暴露于大气中的新浇筑混凝土表面应及时浇水或覆盖湿麻袋、湿棉毡等进行养护。
如条件许可,应尽可能采用蓄水或洒水养护,但在混凝土发热阶段最好采用喷雾养护,避免混凝土表面温度产生骤然变化。
此外,还应保证模板连接接缝处不至于失水干燥。
2.2 对于水胶比低于0.45的混凝土和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施工浇筑大面积构件时应尽量减少暴露的工作面,浇筑后立即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与混凝土表面之间不应留有空隙),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待进行搓抹表面工序时,可卷起塑料薄膜并
再次覆盖,终凝后可撤除薄膜进行水养护。
2.3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抹面压平工序中,严禁向混凝土表面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
2.4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视气温而调整,在炎热气候下不宜高于气温且不超过30℃,低温下不宜低于12℃。
2.5 承包人应合理确定混凝土施工的浇筑、养护方法与工序,并在施工养护过程中实际测定关键截面的中点温度和离表面约5 cm深处的表层温度,实行严格的温度控制。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值为:混凝土入模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不高于70℃,构件任一截面在任一时间内的内部最高温度与表层温度之差不大于20℃,新浇混凝土与相邻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之间的温差不大于20℃,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大于15℃,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超过3℃/d。
2.6 当周围大气温度低于养护中混凝土表面温度超过20℃时,混凝土表面必须保温覆盖以降低降温速率。
2.7现浇混凝土应有充分的潮湿养护时间。
在整个潮湿养护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温度与气温的差别级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升温和降温速率。
2.8 构件体积较大,水泥含量较高,或采用特别养生方法进行养生的构件,其养生方法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2.9 构件不应有由于混凝土收缩而引起的裂缝。
2.10 结构物各部分构件,不论采用什么养生方法,在拆模以前均应连续保持湿润。
2.11 同样构件尽可能在同一条件下养生。
2.12 当结构物与流动性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时,应采取防水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7 d之内不受水的冲刷。
当环境水有侵蚀作用时,应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10 d内以及其强度达到设计等级的70%以前,不受水的侵袭。
3、混凝土施工养护方法
3.1 洒水养生
3.1.1 洒水养护宜用自动喷水系统和喷雾器,湿养护不应间断,不得成干湿循环。
提供的覆盖材料应事先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3.1.2 洒水养生应根据气温情况,掌握恰当的时间间隔,在养生期内保持表面湿润。
3.1.3 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洒水养生。
3.2 防水纸、塑料布养生
3.2.1 防水纸应尽可能采用大幅宽纸。
相邻纸应至少重叠150 mm,并用胶带、玛脂、胶水或其他批准的方法紧密结合,使整个混凝土表面形成完全防水覆盖,应固定防水纸不被风吹移动。
养生期内任何纸破碎或损坏时,应立即修补该部分。
不应使用丧失防水性能的纸段。
3.2.2 塑料布的使用要求同防水纸。
3.3 蒸汽养生
3.3.1 当承包人采用蒸汽养生时,应事先经试验确认,对于加入外加剂的混凝土构件,经蒸汽养生后确无有害影响,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才能进行蒸汽养生。
3.3.2 蒸汽养生按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程第11.8节及第1
4.2节规定进行。
3.3.3 模板拆除及蒸汽养生均应加以选择,以免混凝土开裂。
3.3.4 经蒸汽养生的构件,不得再洒水养生。
4、桥梁工程中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承台及系梁
首先要对有可能出现断桩情况的桩进行重点监测,对于进行过故障处理的桩也要重点监测,对于所有桩都要进行无破坏检测,使所有桩最终都要达到无断层、无夹层,并且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4.2 墩柱与台帽
墩柱的质量控制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检查柱中心位置施工放样,验收墩柱钢筋笼,使其符合设计标准;然后对支模前接触面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处理,如果有其他杂物则一并冲洗干净;接下来对立柱模板进行质量检查,要求接缝处必须圆滑平整,拼接严密,模板的定位精度、竖直度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质量要求指标。
混凝土浇筑要求控制好混凝土的制作质
量,主要包括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等,另外还要控制好振捣施工工艺,如果振捣时间太长则有可能出现混凝土分层与走模,而振捣时间不足则会出现混凝土的气泡不能完全排出,从而导致形成蜂窝、麻面等病害。
4.3 盖梁与箱梁
盖梁要检查柱顶中心及盖梁轴线,以及钢筋骨架放样,盖梁钢筋骨架在成型后要进行验收,验收时要特别注意检查焊缝质量及弯起筋位置,在安装盖梁钢筋后要对骨架定位进行检查,按设计角度调整柱顶锚固筋,好箍筋。
5、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近几十年来一座座大桥拔地而起。
本文简要介绍了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并对桥梁工程的养护提出了粗浅的分析和具体的养护措施。
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受施工条件的影响很大。
养护是桥梁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正确的桥梁养护方法是桥梁正常运营的关键,为了保持桥梁施工后的良好状态,有必要通过养护的办法加以解决,从而达到良好的运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