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常见中医护理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急诊常见中医护理常规
急诊常见中医护理常规及操作流程急诊科注:
人手一册,请各位熟记护理常规内容,掌握急诊常见中医护
理操作流程,以备检查。
目录一、中暑1 二、毒蛇咬伤2 三、吐血3 四、
暴泻4 五、食物中毒5 六、高热6 七、神昏8 八、晕厥证
9 九、痛证11 十、湿敷法流程13 十一、涂药法流程15 中暑中暑是夏季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劳动,因暑热侵袭,致邪热
内郁,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所发生的急性病变。
一、临床表现人体在高温环境或暑天烈日下出现出汗、头
晕、头痛、神疲、胸闷、心慌、泛恶、少汗,甚至汗闭、高
热,严重者以神昏、抽搐、肢厥等为特征。
病位表里兼有,多在脾、心。
二、临证施护 1、生活起居护理⑴病室宜整洁,凉爽,安
静,通风良好,室温应偏低,保持在 20-22℃。
重症病人可以安排在有空调设备的病室内。
⑵病人应松解衣扣,卧床休息,取平卧,保持安静,不宜
多搬动,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病床应设床栏,以免坠床等以外发生。
⑶保持床单位干洁,病人汗出及时更衣,做好口腔护理和皮
肤护理。
1 / 3
2、辨证施护⑴暑湿表遏证:
身热少汗,头痛,头昏,疲倦乏力,胸闷不畅,苔白,脉濡数。
①针刺足三里、关元、内关穴,隔姜灸神阙穴等;②可予以刮痧,取曲池、内关、大椎等穴。
⑵暑热蒙心证:
高热无汗,面红耳赤,口干唇燥,渴而多饮,烦躁不安,神志不清。
舌红少津,苔黄,脉洪数。
可用冰袋,冰毯,冰帽,酒精或冰水擦浴的物理降温措施。
也可遵医嘱予冰水或盐水灌肠。
⑶气阴两竭证:
面色苍白,汗出较多,呼吸浅促,四肢逆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血压下降。
舌红或淡红,脉细数无力或数不清。
①用温水擦浴,忌用冷敷疗法;②艾炷灸关元、气海、肾俞、百会等穴;③大汗者,用金银花、玄参、麦冬、甘草煎水代茶饮。
三、饮食护理给予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淡盐水等,以清热解暑;忌食油腻及烟酒。
四、用药护理 1、按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2、
---------------------------------------------------------------最新资料推荐------------------------------------------------------ 服药期间禁食辛辣、生冷、油腻; 3、应用冬眠药物期间,应密切注意体温、血压、心率的变化。
五、情志护理 1、中暑起病急,变化快,医护人员须仪态稳重,工作有条不紊,以减少紧张情绪; 2、对烦躁、焦虑不安者进行安慰,稳定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