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办法
1. 前言
危险源是指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场景、物品或行为。
正确识别危险源是开展风险评价的前提,只有在明确了危险源的范畴
和特点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
绍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和风险评价与控制的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2. 危险源识别的方法
危险源的种类多种多样,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通过对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源进行识别是开展风险评
价的基础。
常见的危险源包括:
•机械设备:如搅拌机、压缩机、吊装设备等。
•化学物质:如有毒、有害或易燃品等。
•物理环境:如高温、高压、高空等。
•生产作业方式:如热工、液态、气态等。
具体识别危险源的方法如下:
2.1. 现场勘察法
通过现场勘察的方法,寻找装置、设备、场所、环境或生产作业方
式等方面的潜在危险源。
现场勘察的前提是熟悉工艺流程和操作过程,通过实地观察和询问现场工作人员,逐一检查危险源可能出现的场所
和环境。
2.2. 经验法
根据历史经验、统计数据、行业资料和相关法规等,总结和归纳出
一些典型危险源,通过分析和比对,找出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是否存在
这些危险源,进而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2.3. 初步分析法
从停车空闲状态开始,对所有的设备采集数据,对设备的结构和运
行方式进行分析和比对,对设备周边的环境和现场的运作进行整体分析,从而初步识别危险源。
3. 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
在识别出潜在危险源之后,需要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可能造成损害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析,
以制定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
控制管理则是指采取措施,防范危险源
所引发的事故,以保证生产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风险评价与控制
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估其在生产作业过
程中可能造成的损坏程度和对人身、设备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主
要包括以下内容:
•常见危险源的评估分类。
•风险值和风险等级的计算方法。
•风险评价的常用工具。
3.2.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针对危险源排除、隔离、控制、防范和减轻其危害的
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工程技术措施。
•安全培训和教育。
•突发事件预案。
4. 结论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是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一个重
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筛选出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预防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
通过现场勘察法、经验法和初步分析法
等方式,识别出危险源,通过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评估分析其可能
带来的危害程度,制定适应性措施,保证生产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