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激活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方法与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2
试析激活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方法与途径
■秦绪强/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初级中学摘 要:初中是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时期,有效的道德与法制课堂建设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但是现阶段初中教学中对于道德与法制课堂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初中生道德培养方面缺失,影响初中生的均衡发展,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增加道德与法制教育内容,与基本课堂教学结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对激活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方法与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 道德 法制 激活初中时期是学生行为规范以及道德修养养成的重要时期,对于学生来讲课堂的教学方面需要制定更加规范化的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德与法制课堂作为教学中的重要方面,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对这方面是较为忽视的,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对于该方面的课程进行了一定的延伸,使得课堂的整体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需要掌握更加科学化的教学方法,激活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升教学整体质量。
一、初中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匮乏
初中进行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教师基本素养不高,道德知识以及法律意识滞后,教学方法也比较落后,不能结合教学进行转化,也无法与时代相结合,整体教学方法保守,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未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无法体现道德与法制教学的时代意义,更加无法培养学生的法制精神,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重视不足
道德与法制教学需要结合实践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主要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对学习的积极性不足。
并且学校对于课程的安排未重视道德与法制德育教学,课程在初中整体课程安排中占据
较小比例,这样的现实问题使学生思想以及认识出现偏差,认为成绩才是最重要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教学方法滞后道德与法制教学中通过案例与理论结合是较理想的教学方法,但是现实环境中学校无法获得真实的环境帮助学生去感受其魅力,而现阶段使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对于一些理论的感知不够真实,无法领悟其中真正的含义,造成教学无法深入进行,学生理解不充分,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方法与途径(一)法制与德育结合初中阶段学生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感性思维,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进行融合,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世界、认识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心理素质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知转化。
例如,教学中可以将“精忠报国”的岳飞等等这些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事迹进行讲授,通过讴歌爱国志士和他们感人的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也可以通过真实的法制案例,将学生带入到法制教学中去,同时也要将社会现实告知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将法律相应知识详细告知学生,提升学生的整体法律意识与道德修养。
(二)传统教育与案例结合现阶段初中较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灌输式教育将学生思想品德意识培养起来,让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中树立规范的行为习惯以及基本思、想道德意识,掌握知识结构体系。
同时教师需要适当的进行案例教育,通过周围的环境对学生行为进行引导,将灌输式教育与渗透式教学结合,提升德育教学质量。
例如案例小刚放学回家,刚要拿钥匙开门,却发现门开着一条小缝,有三个人正在他家翻东西,由于紧张小刚不小心碰了门一下,其中一人迅速走到门口……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如果你是小刚,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案例将环境的渗透作用进行体现,通过潜移默化的环境影
响,学生可以自主对良好的行为以及品质进行思考,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
及时进行改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引导意义较为重要,可培养学生独立法律意识。
(三)传统教学与启发教学结合初中时期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的方式,但道德与法制教学需要学生的理解以及思考,单纯使用课堂教学学生理解无法深入,因此可以采用传统教学与启发教学相互结合的方式,教师可以利
用多媒体启发式教学的方式,通过现场视频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实事件
的指导下积极思考,发表自身关于学习内容的见解,或者与教师进行辩论,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提升学习质量。
例如,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前关于“是否有被抢过钱的经历及处理方式”的调查结果:本次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321人,其中有49人曾被抢过钱,约占15.3%,之后可采用分组的方式对这些被抢过钱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将自身的观点进行全面的展示,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出问题的关键,逐渐的培养完善的法律体系。
同时德育教学需要结合真实环境,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室外活动,通过室外教学德育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感知德育教学的意义,与现实生活结合,拉近德育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
丰富德育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三、结语道德与法制课堂的开设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关注教学方法的创新,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掌握更加科学的方法对课堂进行改革创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规范性。
参考文献:[1]张剑煌.道德与法制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重要性[J ].考试周刊,2017(A5):55.[2]何文婷.关于初中生道德与法制教育的途径及方法分析[J ].好家长,2017(6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