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刘昶
一、教学目标:
1.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不抱怨命运,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礼赞和敬畏。

2.初步品读出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想象和对比,托物言志运用的好处。

二、教学过程:
1.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这株柳的生长环境如何?把你读到的相关词语圈画出来。

(1)交流,你读到了哪些词语?(泛红)
(2)读着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会想象出一幅幅怎样的画面?(悲壮、苍凉、苍茫……)
(3)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些词语。

谁再来?
(4)面对如此悲壮而又苍凉的边塞环境,你能想到哪些描写这种边塞风景的诗歌?出示诗歌。

2.(出示第五自然段)谁来读?你看到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1)交流关键词。

(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粗实而坚硬、苍郁、深沉)
(2)看着这样一株柳树,作者想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神奇、生命力顽强……)
(3)此时,这株神奇的柳树撑立在这苍茫的青海高原上,撑起的仅仅是它那高大的枝干吗?还撑起了什么?感受“撑立”这个词语。

(它撑起的不仅是自己的枝干,还是一片树阴,更是一份面对厄运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可贵精神,一份让我们望而生畏的神奇!)板书:顽强——神奇
过渡:同学们,在这样一片苍茫的土地上,随风飘落的柳絮能像家乡灞河的柳絮那样,轻松地生长吗?(不能)那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种子可能会经历着怎样的磨难呢?快速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

3.出示第6、7段。

(1)交流:你觉得它生长在这样的土地上容易吗?从哪感受到的?交流。

(2)在你想象的世界里,这株柳树正在遭受着怎样的摧残?(播放音效,师深情叙述)。

出示:
烈日炙烤着大地,厚实的土层渐渐裂出了缝……刺骨的寒风割过人们的脸颊……
北风卷着漫天的飞雪呼啸而来……
一声惊雷在天空砸响,闪电从天幕劈下来……
(3)你看到了它不屈生长的哪幅画面?写出来。

指导交流。

(4)这样的摧残只有一次两次吗?面对这无数次的摧残,它倒下去了吗?(没有)是啊,它不仅没有倒下去,还顽强地成长了起来,并让我感到望而生畏!
过渡:同样是柳树,但命运却迥然不同,让我们走近作者家乡的那株柳吧,具体感受一下同为柳树,它们的命运到底有何不同?
4.出示第8自然段:
(1)品读第8自然段,说说作者怎样写灞河的柳树的?
(2)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灞河的柳
过渡:面对命运的不公,这颗柳树抱怨了没有?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5.出示第9自然段:
思考:这段话仅仅在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的:从这棵柳树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人的影子?
6. 师总结:同学们,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也许我们也会像这株柳树那样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学完这篇课文,希望在你的心中能深深的种下这棵柳树,当你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想想这株柳,我想你会知道怎样展现属于自己的精彩!这里,老师有一些话要送给你们(出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