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反思(推荐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反思(推荐
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第1篇】
本节课的开端,我采用了吴版的教学设计,没有出示书本例题,就是感觉单纯的算式太枯燥,而是结合书本第36页第五题,让学生依据“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来列式,然后在算式“18+18×2+6”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添加小括号,改变它原来的运算顺序,学生列出了这样一些情况::(18+18)×2+6、18+18×(2+6)等,然后让学生依据原有的经验进行计算,大部分同学能正确计算,我把学生中一些错误的情况列举在黑板上,让他们自己找错误,效果比较好,从而明确了带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在课堂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组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计算方面的,二是解决实际问题,可能我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要求高了些,但是学生的审题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例题时,以学生熟悉的题材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在此期间,我仔细国了下面部分学生的情况,有这样几种错误:
一、对于“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居然还有一些学生采用了加法和减法,可见,这几个同学的基础有多差;
二、就如书本青椒卡通所列的算式,没有加中括号。
据此,我让学生根据算式,分析没一步算式的意义,由此产生中
括号,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
并且补充了第三十页的“你知道吗?”,学生通过阅读,拓宽了知识面。
从课堂作业的情况来看,计算错误明显降低,但是,部分学生对列综合算是解决实际问题有困难,在后面的联系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第2篇】
一、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内容是有括号(主要是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是在二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的,对有关的四则运算顺序(包括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有了初步的掌握。
但从我这节课之前让学生试做《 学案》第5页的有关练习所反馈的情况来看,发觉孩子们对四则运算的顺序(特别是含有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并没掌握,所以我在复习这一环节里,分三种情况复习了有关的运算顺序。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式多变的形式,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们合作探究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让孩子们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孩子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由于比较详细地复习了,所以孩子们课堂上的反馈还是比较好的:学习气氛比较活跃,积极性比较高,练习正确率比较高。
二、不足之处:
由于复习时间用得过长,导致练习的时间稍微少了些,练习的形式、题形等不够多样。
这有待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第3篇】
本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了避免计算与实际引用的割裂,我将运算顺序与具体场景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思考先算什么,然后列出综合算式,并总结出运算顺序,感悟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基本上没有出现运算错误的情况,但是计算错误比较多,看来对于计算能力的训练还需进一步加强。
还有,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特别是“想想做做”的第4题,很多同学不理解“人均居住面积”的含义,因此都用乘法来求,其实我应该在学生解题之前就应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今天教学了不含括号三步混合运算,重点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例题出示后,学生都能列出综合算式,对于如何计算?学生中出现了两种计算,虽然都正确。
但引导学生先同时算出两个积,既先算出象棋和围棋的钱,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当时,我让学生先算的部分划出来,这样下面就出现了150+120÷6×5把后面的除法和乘法都一起画,一起算,没有过程的。
我发现后及时指出:在计算时,要把没有参与计算的部分照写下来,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要写出来。
又让学生练习了45—20×3÷4,学生把过程写得很清楚了。
最后,大部分学生能归纳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后面教学中,我补充了
2组把3道一步计算的题目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
有点难度,错的也比较多。
书上的几道解决实际的问题没来得及讲评完。
我想,运算顺
序没问题了,本节课目标基本上已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