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bmi判断标准( )为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bmi判断标准( )为正常
我国BMI(体重指数)判断标准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体重过轻、正常、超重或肥胖的一种方法。
BMI是根据一个人的体重和
身高计算得出的,其公式为:体重(公斤)/身高^2(米)。
根据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国居民BMI 分布特征及其与慢性病风险的
关系研究(2016)》研究报告,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的BMI判
断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范围:
1. 体重过轻:
BMI小于18.5被视为体重过轻。
这可能意味着个体的营养摄
入不足,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易患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BMI仅仅是一个指标,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肌
肉量、骨骼密度等。
如果体重过轻,个体应当合理增加营养摄入,与医生沟通后选择适当的饮食改善营养状况。
2. 正常体重:
BMI介于18.5至24.9之间被视为正常体重。
这表示个体的体
重和身高相对平衡,通常处于身体健康的状态。
然而,正常体重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健康的,个体仍需注意饮食均衡、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 超重:
BMI介于25至29.9之间被视为超重。
这意味着个体存在体重
过重的风险,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的风险。
超重个体需要控制饮食,增加体育锻炼,以减轻体重和
改善健康状况。
4. 肥胖:
BMI大于等于30被视为肥胖。
肥胖个体的体重过大,可能会
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脂肪肝、
关节炎等。
肥胖个体应该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进行针对性的饮食和锻炼计划,以达到减重、改善健康状况的目的。
此外,在我国的BMI判断标准中,还根据亚洲人的体型特点
和研究结果,提出了对亚洲人的调整标准。
具体来说,亚洲人的BMI阈值稍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标准。
例如,亚洲人的肥胖标准为BMI大于等于28,而不是30。
这一调整
是因为亚洲人在相同BMI值下,相对于其他族群,他们的体
脂肪百分比可能更高,容易发展为肥胖相关疾病。
综上所述,我国的BMI判断标准为:体重过轻(BMI<18.5)、正常体重(18.5≤BMI<24.9)、超重(25≤BMI<29.9)和肥胖(BMI≥30)。
这些标准是根据对大量样本的调查和研究得出的,在指导个人饮食、运动以及预防慢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BMI仅仅是一个初步的评
估指标,判断标准不是一刀切的,应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