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5【练习】评测练习
1、选择: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草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是()
A、防治森林害虫,放飞啄木鸟
B、防治棉铃虫,喷洒杀虫剂
C、防治麦蚜虫,放养七星瓢虫
D、防治田鼠,保护猫头鹰
活动6【作业】课外拓展
活动4【活动】(三)生态平衡及其自我调节
1、情境分析:某草原生态系统,旱季来临时,植物逐渐枯萎,草食动物会迁往他乡,草食鼠类因缺乏食物数量减少,食肉动物也会尾随其后;雨季来临时,草原植物生长繁茂,草食动物重返故里,草食鼠类大量繁殖,肉食动物也尾随而来.....讨论:该生态系统稳定么?
师生结合平板的即时绘画功能,动态演示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类型;
2、说出生物圈的含义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阐明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自我调节的能力有限;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尝试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
2、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合作学习,互助学习的能力及意识。
3、通过对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形成一定的对资料的分析处理能力。
回顾生态系统的概念,初步感悟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并初步尝试分类,引出“各种生态系统”及本节课题。
活动2【活动】(一)生态系统的类型
1、活动:【资料大搜索】七嘴八舌说类型
利用平板的“电子作业本”功能,可以拍照或绘画、书写等多种方式,展现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尝试区分和比较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特点。并说出其中的植物、动物以及气候条件等特点。
2、比较各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小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就能较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
4、结合所学知识,利用平板的电子作业本功能分析罗斯福的“剿狼令”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师生共同评价,得出结论:天灾难以避免,但要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
请用图示揭示原理:每一只生态球内有微生物、鲜红的小虾和藻类,它们生活在过滤后的清澈的海水中,还有无生命的树枝状珊瑚及砂石为微生物提供藏身处所,以免被小虾吃掉。底部的砂石,占体积三分之二的海水,以及剩下的是空气。
球内生命唯一需要的是非直射的自然或人工光,毋需喂养或清理。生态球形状为球形或卵型(俗称鸭蛋型),小型生态球预期寿命为2-3年,其它较大的型号因为有较多的小虾而寿命较长(5年左右)!
2、利用平板的“黑板”功能,师生共同小结:生态系统的类型
3、生物圈——最大的生态系统(图文分析,简要了解)
活动3【活动】(二)探究: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1、新闻链接:一种被商家冠以“招财鱼”的迷你生态球,判断其是否是生态系统。
2、活动:【试做“生态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工封闭生态系统,并使小鱼存活的时间尽可能地长。师生共同评价分析,讨论:影响该生态球中小鱼存活时间长短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用探究实验来证明?小组代表汇报探究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多样的生态系统,感悟大自然的丰富美好,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关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有限性,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已经有了较多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授课班级的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通过前面的学习,也对生态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熟练掌握了平板软件的使用和适应了以平板作为教学媒介的课堂教学模式,故本节课以平板作为教学手段,通过知识面的拓展,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以及激发其对生物学学习的热情,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阐明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自我调节的能力有限;
2、初步尝试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
教学难点
1、阐明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自我调节的能力有限;
2、初步尝试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小游戏”:火眼金睛赏“风景”
通过“小游戏”:火眼金睛赏“风景”。请同学们欣赏南京的景点,如紫金山、绿博园、玄武湖、栖霞山等,并找出其中生态系统中与其它几种不同的类型。
1、选择: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草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是()
A、防治森林害虫,放飞啄木鸟
B、防治棉铃虫,喷洒杀虫剂
C、防治麦蚜虫,放养七星瓢虫
D、防治田鼠,保护猫头鹰
活动6【作业】课外拓展
活动4【活动】(三)生态平衡及其自我调节
1、情境分析:某草原生态系统,旱季来临时,植物逐渐枯萎,草食动物会迁往他乡,草食鼠类因缺乏食物数量减少,食肉动物也会尾随其后;雨季来临时,草原植物生长繁茂,草食动物重返故里,草食鼠类大量繁殖,肉食动物也尾随而来.....讨论:该生态系统稳定么?
师生结合平板的即时绘画功能,动态演示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类型;
2、说出生物圈的含义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阐明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自我调节的能力有限;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尝试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
2、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合作学习,互助学习的能力及意识。
3、通过对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形成一定的对资料的分析处理能力。
回顾生态系统的概念,初步感悟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并初步尝试分类,引出“各种生态系统”及本节课题。
活动2【活动】(一)生态系统的类型
1、活动:【资料大搜索】七嘴八舌说类型
利用平板的“电子作业本”功能,可以拍照或绘画、书写等多种方式,展现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尝试区分和比较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特点。并说出其中的植物、动物以及气候条件等特点。
2、比较各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小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就能较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
4、结合所学知识,利用平板的电子作业本功能分析罗斯福的“剿狼令”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师生共同评价,得出结论:天灾难以避免,但要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
请用图示揭示原理:每一只生态球内有微生物、鲜红的小虾和藻类,它们生活在过滤后的清澈的海水中,还有无生命的树枝状珊瑚及砂石为微生物提供藏身处所,以免被小虾吃掉。底部的砂石,占体积三分之二的海水,以及剩下的是空气。
球内生命唯一需要的是非直射的自然或人工光,毋需喂养或清理。生态球形状为球形或卵型(俗称鸭蛋型),小型生态球预期寿命为2-3年,其它较大的型号因为有较多的小虾而寿命较长(5年左右)!
2、利用平板的“黑板”功能,师生共同小结:生态系统的类型
3、生物圈——最大的生态系统(图文分析,简要了解)
活动3【活动】(二)探究: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1、新闻链接:一种被商家冠以“招财鱼”的迷你生态球,判断其是否是生态系统。
2、活动:【试做“生态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工封闭生态系统,并使小鱼存活的时间尽可能地长。师生共同评价分析,讨论:影响该生态球中小鱼存活时间长短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用探究实验来证明?小组代表汇报探究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多样的生态系统,感悟大自然的丰富美好,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关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有限性,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已经有了较多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授课班级的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通过前面的学习,也对生态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熟练掌握了平板软件的使用和适应了以平板作为教学媒介的课堂教学模式,故本节课以平板作为教学手段,通过知识面的拓展,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以及激发其对生物学学习的热情,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阐明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自我调节的能力有限;
2、初步尝试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
教学难点
1、阐明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自我调节的能力有限;
2、初步尝试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小游戏”:火眼金睛赏“风景”
通过“小游戏”:火眼金睛赏“风景”。请同学们欣赏南京的景点,如紫金山、绿博园、玄武湖、栖霞山等,并找出其中生态系统中与其它几种不同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