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事迹材料(精选7篇).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医生事迹材料(精选7篇)
儿科医生事迹材料【篇1】
在__市中医院,提起__主任的名字,没有人不为他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认真劲所折服,也没有人不为他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和为病人关怀、无私奉献的品行而赞叹。

他脚踏实地、坚忍不拔、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儿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即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儿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

医德高尚,丹心一片系病人
在中医院,每天早上7点半左右总能准时见到一位拄着双拐,穿着朴素,面带微笑,精神矍铄的医生,他就是__主任,孩子们喜欢亲切地称呼他为顾爷爷。

尽管走路不便,但仍风风火火。

他心里装着病人,来不得半点假。

但是他每次都是下班走的最晚的一个,这不是因为他办事拖沓,而是因为他希望和病人多呆一会儿。

他常说,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他常说,从事医生这个职业,病人的生命有多重,医生的责任就有多重。

他从事儿科工作30余年,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许多患者和家属都与他成了朋友,认识的,不认识的,患者介绍来的,慕名而来的,他不管多忙,都热情接待,仔细诊断,从不推诿。

他说:“病人相信我,我不能怠慢病人的信任”。

在他坐诊的时候,最多一上午接诊100多个病儿,也曾创下了每年接诊14000多病人的记录。

一次,一位老奶奶带着孙子来就诊。

小孩说“奶奶,我们别看了。

我这病看不好的”。

孩子话说得奶奶伤心欲绝。

顾主任仔细地询问了患儿的病情,并作了全面检查。

发现患儿全身高度浮肿,肚脐突出,腹部膨胀,阴囊肿得像两个小气球一样。

结合血液生化检查,顾主任诊断该患儿为“难治性肾病”。

顾主任说“小朋友,你这个病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正规治疗,是能治好的”,“你还小,将来日子更长,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等着你,你还要上学,能学到很
多的知识,能做很多的事。

”顾主任的一席话,说得患儿破涕为笑。

现在这个患儿已从一所职业学校毕业,找到了一份工作。

身体已恢复健康。

顾主任常说“儿科医生不光是治病,同时也要根据患儿的心理、生理特点,鼓励孩子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残障儿童利用现有能力,适应环境”。

开拓进取,医学高峰勇攀登
说起儿科,我们大家的印象是“小儿哭,大人躁,就诊环境乱糟糟”。

大多数患儿都无法表达自己的病情感受,儿科常被人们戏称为“哑科”,其诊疗护理难度可想而知,在医院是出了名的劳累科室。

顾主任初来乍到,看到一个个幼小的生命饱受病痛折磨,一种神圣的救死扶伤责任感油然而升,他立志要用仁心医术,驱除病魔,让千万个为孩子疾病揪心的父母不再寝食难安。

在临床工作中,他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精勤不倦,不断地追赶学术前沿,占领学术高地,引进新技术,发明新疗法,理论联系实际,继承创新并举。

潜心研究咳嗽、气喘、腹泻、积食等常见病、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他集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儿童特点,积极开辟无创绿色诊疗。

开展了中药灌肠,中药汤剂、中药雾化、中药敷贴、中药熏洗、中药膏方等中医外治法。

痛苦小,疗效好,经济实惠,深受病人家长的欢迎。

他主持的课题《补肺强体膏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列入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20XX”科研资助项目。

在手足口病,甲流等流行病期间,顾主任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及疫病防治经验,拟定了针对不同体质人群的方剂,运用中药袋泡剂、茶方、漱口等不同剂型,未病先防,得到患者的欢迎。

德才双馨,处处为病儿着想
他是一名德才双馨的医务工作者。

他医术精湛,更处处为病人着想。

他为病人节省医药费,不开大处方、不开贵重药,能不检查的项目,绝不给病人检查。

就凭这一点,他深得患者的信任和敬佩。

曾一度被许多市民开玩笑的说其“开方吝啬,视药如金”。

繁昌县一位老人每次带孙子来看病都指定找顾主任。

几块钱的药就治好病,为此村里或亲戚朋友生病的,他就领到顾主任这里诊治。

熟悉顾主任的人都知道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他已年过半白,却没有为自己添置第二套房产,为了孝敬父母把自己唯一拆迁安置房给了老人们安度晚年,为减少开支,自己和妻子、女儿租下了两间汇成名郡的阁楼。

他生活简朴,不喜奢华,家里的空间大部分被书籍占领。

他常说做事一定要讲原则,绝对不能贪小便宜,不能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甚至损害病人的利益。

他以其高超的医疗技术及博爱精神,拯救了不知多少个危重患儿的生命,让那些家庭重拾希望。

为表达谢意他们纷纷送来感谢信、锦旗,打来感谢电话,这时候他会说:“这些都是我应当做的”。

他想病人所想,视病人为亲朋;公示自己的电话号码,24小时开机接听病患咨询电话;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患儿,他总是千方百计,让他们花最少的钱得到最有效的医治。

对那些得了疑难杂症诊治困难的患儿,他总是亲身为他们联系上级医院组织会诊。

他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真诚地、全心全意的服务好每位患者,真诚地与患儿家长交朋友。

“看完一个病人,就多一个朋友。

”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是百姓心中最信赖的医生。

重在践行,铸一流儿科团队
__主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创造和谐科室,使儿科成为全院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科室之一。

小儿病情变化快,易反复,为保证医疗质量,顾主任一抓学习,二抓服务。

学习提高了诊疗水平,服务增强了病人的认同感。

近年来,儿科不仅在医院的医疗治疗考评中多次获得第一,也从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

他严格管理科室,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差错追究制度,不管谁出了差错,该罚就罚,但在执行处罚时,他也和出错同事一起分析,查找原因,
帮助他们改进工作。

每天清晨,他总是准时来到医院,节假日,周末,天天如此,他的工作态度默默地影响着同事们,科室工作忙时,同事们加班加点,从无怨言。

他记着医护人员的生活琐事,心细如织,谁家生了孩子,谁家乔迁新居了,谁的亲人住院了等他都记挂在心,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他惦记着年轻人的进步,每次评奖时,他总是说,年轻人更需要,就给他们吧。

科室在他的领导下社会信誉度大大进步,发展迅速,病源量成倍增加。

病房床位由24张增至51张,床位使用率终年高达100%。

医护职员由30多人增至60余人;病种由简单变很多样复杂。

各专业都规范诊疗,显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20__年儿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门诊人次全院第一,住院人次全院第二,业务收入全院第八。

面对成绩他总是谦虚地说,科室的工作是大家干出来的,荣誉属于大家。

他就是这样一名医技高超、医德高尚、同仁敬重、百姓信赖的医疗阵线上的健康卫士。

他淡泊名利,却功绩出色。

他知名医界,却心静如水,为人谦逊。

他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忘我奉献的精神,他的事迹虽然不震天动地,但点点滴滴却感人至深。

也从没有病休一天,他说:病人需要他,病人的需要比甚么都重要。

这就是__主任,他用大爱,为患儿铺就生命之路;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

他用一流的业绩,实现着自己救死扶伤的人生理想!
儿科医生事迹材料【篇2】
蒋__,女,主管护师,自到港口医院工作以来,她先后多次荣获中山市“优秀护士”、医院“先进个人”称号。

作为护士长,蒋__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帮病人之所需,一心扑在病房,把心挂在患者身上。

患者的呼唤就是号令,为此她常常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

只要科室有抢救任务,不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她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或靠前指挥,或亲自进行热情周到的护
理。

蒋__的工作信念是:“病人的事,就是我的事。

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被病痛缠身的病人。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四年来,蒋__深深体会到,一个科室要求得发展,一定要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服务理念的转变,必须自觉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作为一名护士长,她针对科室有些人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思想,多次组织大家讨论当前形势,教育科室人员只有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服务全程优质”的服务理念,赢得病人的满意,才能获得效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转变了“病人围着医护转”的传统观念,增强了责任感、危机感,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

因工作需要,她先后调任外科、门急诊科、内儿科护士长。

无论在哪一科室,她都能快速打开工作局面,带领科室成员内练技术,外塑形象,提升服务水平,使科室成为医院的先进科室。

为培养理论强、技术硬的护理队伍,每到一新科室,她都根据本科的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室人员培训计划。

遇到危重病人亲临一线,针对病人病情,查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使护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她注重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从科室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护理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并且她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充分发挥了制度的约束力,科室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平时她注重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了每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做到了“病人想到的,我们想到了;病人没有想到的,我们也想到了”,用优良的技术,诚信的服务,为病员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让每一个患者满意,从而使科室的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让患者满意,使患者健康”是蒋__永远执着的追求,她用仁慈而善良的心灵去呵护患者,用微笑的力量去关怀患者,感化患者,直到每一位患者的每一个笑脸上都挂起一片不落的灿烂笑容;她为患者倾注的热情,付出的`心血,病人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谁也记不清她到底帮助了多少病人。

可是,谁都能感觉到她
对患者那颗赤诚的心。

在她身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新一代“南丁格尔”的高风亮节和无私奉献精神。

蒋__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和职责,社会也没有忘记她。

她的敬业精神、技术水平、热情服务,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她4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护士”,连续几年荣获港口医院“先进个人”。

但是面对荣誉,她却是如此地淡然,仍然坚守在护理第一线,继续演绎着新时期“南丁格尔”的故事。

在关注“民生”的今天,蒋__将更好地用行动践行着对社会、对患者救死扶伤、温馨服务的天职,呵护他人健康,让患者满意,尽显医者本色。

我从事儿科护理工作20余年,任儿科护士长5年。

作为护士长我深深懂得,我们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会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经济效益。

因此在工作中总是以身作则,克尽职守,带领全科护士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努力完成医院领导交给的各项护理任务。

作为一名护士长必须具备示范带动的能力,不但提高自身素质,还要提高全科护士的整体素质。

不能因为自己是护士长就不屑费心去做具体的事情,不能只指挥不动手。

首先要有一身过硬的技术。

有人说:当护士就是打针输液,可我认为干护理这一行可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儿科,一个孩子最少有3-6个大人守着,针还没打家属先哭起来。

这就要求护士不但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更要有娴熟的扎针技术和丰富的理论知识。

在输液中,要用心研究,仔细探索。

每个患儿血管的特点,才能真正干好护理事业,提高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

有一次,我在市医院陪母亲做胆囊摘除手术,术后当天晚上,就接到科室电话,我科白天收治一位"金葡菌感染"的患儿,血管不好找,扎了好几针不成功,我立刻打车来到医院,当时病房里灯光很暗,又因患儿全身皮肤都是水泡,并且处于高热状态,精神差,根本看不到血管,我让值班护士拿来手电,凭着经验用手轻轻地触摸,当时看到孩子痛苦的样子,家属紧张表情,我的心一下子绷紧了,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如果属不上液,家属有可能会转院。

对我院以及我科在经济上还是在积累少数病例的经验上都是一大损失。

我决定用套管针穿刺,这样就不
用每天让孩子痛苦,还对对随时用药非常方便,一切按规范化操作迅速穿刺成功,护士也惊讶了。

家属非常感谢,露出了笑容,经过我院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护理、治疗,孩子很快康复出院了。

我经常被晚上叫到医院来,每次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

对待患儿要有爱心。

我们的服务要满足患儿及家属的基本需要,家属有难处,我们去帮,向脑瘫患儿李晓宇自2个多月就多次来我院住院治疗,她父母源远在西藏工作,爷爷奶奶看护着她,每次住院我们科的护士都帮二位老人抱孩子,一有空就帮着做功能训练,在楼道里架着练习走路,活动下肢,累得腰酸腿疼,为了患儿的健康,我们不怕辛苦。

还有一次,4床来了一位3个多月的患儿因其父亲公司忙,上午不能来我院陪护,孩子头部血管不好输,每天都要扎脚,须有一人扶着脚才行。

孩子母亲说等孩子父亲来了下午在输。

我怕耽误孩子治疗就说服其母亲上午输液,我亲自扶着患儿的脚,等孩子输完液,才离开病房,中午下班时孩子父亲回来,在楼梯口塞给我50元钱,被我婉言谢绝了。

我们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护士长要有团队指挥能力,经常激励护士团队,以积累向上精神共同完成护理工作目标。

我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营造护士置业心态得了好氛围,学会应用激励艺术。

每年冬季病人多的时候,护士又非常短缺,大家都团结一心,坚持不请假。

有一次,一位年轻护士说:护士长,我有点支撑不下去了。

我说:我们都一样,我永远会和你们一起并肩战斗的,我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这位护士说:"护士长由你这句话我们就知足了,什么都用说了,我们一定支持你的工作。

"我想我们不能只顾向领导要人,自己也要想办法,我每天早上6点多钟就来医院,晚上7点以后才能回家,就是这爱岗精神激励着我,一年又一年地带领全科护士完成科室最艰苦的护理任务。

最后,我要谢谢领导和同志们给我的荣誉,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妇幼做出贡献。

儿科医生事迹材料【篇3】
微笑服务换真情—记三十三团医院优秀护士潘__。

时光中会不会有永恒的感动?很多人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有这样一位护士,她没有创造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但她用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

她用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她将朴素的笑容绽放,为患者增添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她将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用奉献丈量着生命的长度……
她,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3团医院护士——潘__。

有人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粒沙可以验证大地的苍桑。

”潘__是一名普通护士,在医疗行业无数护理人员当中,她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

凭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满腔热情,在15年的护理生涯中,无怨无悔地追求当代白衣天使的使命,她用理想的信念、勤奋的态度和病人的沮丧、绝望做着交换,用自己的微笑抚慰病人伤痛的心灵。

她就是这片大海中涌荡的浪花。

潘__是1996年从北疆塔城嫁到33团,成为了该团医院的一名护士。

那时的潘__刚从护校毕业。

她怀着满腔的热情,履行着白衣天使的诺言,融入到33团医护工作的行列中。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33团医院,缺医少药,且医疗条件差,住院的患者既有团部的,也有连队的,但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的面对,一样的执著,一样的专心。

她用炽爱温暖着病榻上的疾病患者,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病人的心灵。

今年7月份,一名86岁的男性患者张书孟,由于年老胃肠功能失调,数天未排大便,腹胀、肛门坠胀折磨着这位老人。

为解除老人的病痛,医院安排由潘__护士行灌肠术,灌肠中坚硬的粪团阻碍导管导入,潘__护士就用手指抠出坚硬的粪团,然后灌肠成功,患者排出很多淤积的粪便,老人很高兴,闷闷不乐的心情顿时放松。

几天后,又一名3连的`84岁女性患者孙惠民,亦由于年老胃肠功能失调,急需医院行灌肠术,当时坐卧不安的老人,特别痛苦。

为尽快解除老人的病痛,又是潘__护士为其灌肠成功,但由于老人不能下蹲,排粪便时排了一地,奇臭无比,但潘__护士却搀扶着老人足足20分钟。

老人排便成功后,面容显得平静而
安祥,连声道谢。

小潘却说“不用谢,这是我的工作,是我应该做的。

”随后又将地上的粪便清扫拖地干净为止。

她的一举一动,感动着医院里的每一个人,而小潘护士却面带微笑地说:“我们的灌肠工作取得收效,我们没有白忙活。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如果说她没有顾虑,那是不真实的。

毕竟她已为人妻、人母。

但是,她没有选择退却,却选择了坚守。

她深知:救死扶伤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

今年4月,她的父亲因突发的车祸去逝,这给远在33团的潘__以沉重打击,原本约定在今年春节回家探亲的小潘,却因工作需要没能在父亲生前最后尽孝,而留下了终身遗憾。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潘__在医院工作15个春秋了。

这15年的光阴里,长长的病房走廊、宁静的病室,到处都留下了她的汗水和足迹。

每天给病人测体温、打针、发药、铺床、输液,给重病患者翻身,常常超时工作,但她从不言苦,她在苦中感受呵护生命的快乐,在累中体会自身价值的意义。

她觉得全心奉献才是她最美丽的时刻。

工作中的潘__还是一个有“心”的护士,她认为选择了医护职业首先要具备和病人沟通的技艺,那就是“微笑”服务。

工作中的她总是面带笑容,无论进病房给病人治医学,还是平日闲暇,只要面对病人,她始终以笑相迎,认真询问,耐心解答,并与同事们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

有不少患者风趣地说:“看见潘护士的微笑我们的病痛似乎也减轻了许多……”
默默的奉献和辛勤的努力,总会换来大家的认可。

在潘__热心投入自己本职工作的时候,勤勉奉献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33团医院“优秀护士”。

面对荣誉,她总是淡然一笑,她将荣誉化作了对护理工作的挚爱,对患者的关爱,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热爱,她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书写出更多感动生命的乐章!
儿科医生事迹材料【篇4】
小燕,一九九六年六月毕业于河北省__学校,20__年四月被分配到__市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工作。

她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认真学习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使自己很快地得到了全面提高,并迅速成为了科室的主力,曾于2004年代表鹤岗市参加黑龙江省护理技能比赛获省技术能手称号,2002年参加院护士礼仪风采比赛获第一名,同年获岗位技术练兵全能第二名,2004年参加市5.12护士节护理知识竞赛获第二名,护理技术大赛技术指导奖,2005年参加鹤岗市护理技术比赛第一名,并于2005年派往天津学习先进的人性化服务流程,并应用到临床工作中。

一、爱岗敬业,善于学习
儿科的工作不同于其他成人科室,细小而琐碎,加之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护理上需要更加细心,技术上需要更加精湛,她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丰富头脑,参加护理本科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做大量学习理论笔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迅速成为一名护理工作的姣姣者。

一次,一个五个月大的患儿状态欠佳,哭闹、呕吐来就诊,透视化验均无异常,在静点观察中细心的她发现孩子大便中带有少许果酱样便,家长并没有在意,但她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所看过的病例,联想到可能有肠套叠,随即她把病情反映到医生那里,通过再次透视,结果诊断为肠套叠,立即转到外科治疗,为患儿争取到宝贵的手术时间。

二、无私奉献,勇于进取
小燕用自己的那份真诚和耐心对待每一位患儿,成功地担起了阿姨的角色,与他们交流、谈心、接触,不分生人熟人、有钱、没钱都一样对待,用那颗炽热的心去温暖每一个人,一次下半夜三点多,一位农村妇女抱着发高烧的孩子来打针,可身上仅带了30元钱,离用药的费用差的`很多,看到这种情形,小燕便从自己的兜里掏出100元钱,替妇女交上了医药费,病情稳定后,她又为孩子煮了碗方便面喂她吃下,感动的那位农村妇女流出了眼泪。

一个秋天的下午,一位化脓性脑膜炎的孩子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整个病房都弥漫着极度难闻的臭味,
家长都走不上去,可小燕冲在前面为孩子擦屎,擦尿、换尿布,家属看了很惭愧围上来一起忙活着,她又亲自动手教会家属如何护理,直到晚上九点才回家,这让家长感动不已,随即从兜里掏出500元钱往她手里塞,却被她婉言谢绝了,她却说:让每一个患儿早日康复,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工作中小燕恪尽职守,事事冲在前,非典重要时期,她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第一个递上了请战书,随时听从院里安排;由于儿科工作比较繁忙,一年一度的休假她都放弃了,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除夕之夜家人团聚的日子她主动值班,她说:我没成家,没什么事情,我来值。

就这样她连续三年的三十之夜没有与家人团聚。

三、拓宽思想,勇于创新
她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新,在开展儿科头皮套管针穿刺技术时,她细心研究,仔细琢磨,摸索出了一套提高成功率的进针方法及手法,率先掌握技术的她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专门找姜阿姨扎针的人越来越多了,股静脉穿刺需要精确度很高,从进针位置,角度深度等各方面,经过她精心琢磨,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在一次值夜班时,四五个人抱着一个六个月大的孩子匆匆走进病房,焦急的神情透露在每个人的脸上,她快步上前观察患儿精神萎靡,面色苍白,重度脱水状,面部及全身严重湿疹,经询问得知该患儿经三家医院救治,均由于孩子过胖加之脱水湿疹非常严重,扎针极度困难,已经扎了十多针,仍未扎上,这样用不上药,家长急得团团转,她边安慰患者边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药品,仔细寻找静脉,凭着她几年来积累的临床经验和自我摸索的方法,终于在耳后摸到了一条看不见的细小静脉,稳健的她边摸边进针扎上了、扎上了、太好了全家人高兴不已,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儿科医生事迹材料【篇5】
我叫__周,男,汉族,现年45岁,现任长葛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内科系统党支部书记。

20__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在市医院参加工作后,先后多次到郑州、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