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郡中学200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 .第二类水动机不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C .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 .分子a 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 ,当a 到达受b 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 的动能一定最大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的正向传播,振幅为2 cm ,已知在t=0时刻相距30 cm 的两质点a 、b 的位移都是1 cm ,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 沿y 轴负向,如图所示,则( )
A .t=0时刻,两质点a 、b 的加速度相同
B .两质点a 、b 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C .质点a 的速度最大时,质点b 的速度为零
D .当质点b 的位移为+2 cm 时,质点a 的位移为负
16.在真空中,氢原子从能级A 跃迁到能级B 时,辐射出波长为λl 的光子;从能级A 跃迁到能级C 时,辐射出波长为λ
2的光子。
若λ1>λ2,真空中的光速为
c ,则氢原
子从能级B 跃迁到能级C 时( )
A .将吸收光子,光子的波长为()1221/λλλλ-
B .将辐射光子,光子的波长为()1212/λλλλ-
C .将吸收光子,光子的频率为()1212/c λλλλ+
D .将辐射光子,光子的频率为()1212/c λλλλ+
17.在水面下同一深处有两个点光源P 、Q ,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当它们发光时,
在水面上看到P 光照亮的水面区域大于Q 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P 光的频率大于Q 光
B .P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Q 光
C .P 光照射某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Q 光照射同种金属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 .让P 光和Q 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P 光条纹间的距离小于Q 光
18.如图所示,一个下面装有轮子的贮气瓶停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尾端与竖直墙壁接触。
今打开顶端阀门,气体往外喷出,设喷口面积为S ,气体密度为ρ,水平喷出时的速度为ν, 则钢瓶尾端对竖直墙的作用力大小是( )
A .ρνS
B .
S
2ρυ
C .ρν2S
D .
S 22
1
ρυ 19.我国已经制定了登月计划,假如宇航员登月后想探测一下月球表面是否有磁场,他手边有一只灵敏电流表和一个小线圈。
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直接将电流表放于月球表面,看是否有示数来判断磁场有无
B .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沿某一方向运动,如电流表无示数,则判断月球表面无磁场
C .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沿某一方向运动,如电流表有示数,则判断月球表面有磁场
D .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分别绕两个互相垂直的轴转动,月球表面若有磁场,则电流表至少有一次示数不为零.
20.如图所示,一条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系一小物块,物块与水平面各处动摩擦因数相同,弹簧无形变时,物块位于O 点。
今先后分别把物块拉到P 1和P 2点由静止释放,物块都能运动到O 点左方,设两次运动过程中物块速度最大的位置分别为Q 1和Q 2点,则
Q 1和Q 2点( )
A .都在O 处
B .都在O 处右方,且Q 1离O 点近
C .都在O 点右方,且Q 2离O 点近
O
P 1
P 2
D .都在O 点右方,且Q 1、Q 2在同一位置
21.如图所示,相距均为d 的的三条水平虚线L 1与L 2、L 2与L 3之间分别有垂直纸面向外、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
一个边长也是d 的正方形导线框,从L 1上方一定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ab 边刚越过L 1进入磁场时,恰好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b 边在越过L 2运动到L 3之前的某个时刻,线框又开始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线框从进入磁场到速度变为v 2的过程中,设线框的动能变化量为△E k ,重力对线框做功为W 1,安培力对线框做功为W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在导体框下落过程中,由于重力做正功,所以有v 2>v 1 B .从ab 边进入磁场到速度变为v 2的过程中,线框动能的
变化量为 △E k =W 1+W 2
C .从ab 边进入磁场到速度变为v 2的过程中,线框动能的
变化量为 △E k =W 1—W 2
D .从ab 边进入磁场到速度变为v 2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了W 1—△E k
第Ⅱ卷(非选择题 )
22.(16分)
(1)在电阻测量实验中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使得测量结果总存在系统误差。
某校课外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消除电表内阻对测量影响的探究,下面是某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阻X R 的值,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Ⅰ)闭合电键S 1,将电键S 2接2,调节滑动变阻器P R 和
r ,使电压表读数尽量接近满量程,读出这时的电压
表和电流表的示数1U 和1I ;
(Ⅱ)请你接着写出第二步,并说明需要记录的数据: ,
由以上记录的数据计算出被测电阻X R 的表达式为X R 。
(2)(10分)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a b
c L
d
d
L L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
②按照如图所示的那样,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记下小球m1和小球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几个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L D、L E、L F.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的点,m2的落点是图中的点.
(2)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则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
(3)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再满足关系式,则说明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
23.(16分)如图甲所示,一条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的质量为m=1.0kg,当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物块静止于O点,现对小物块施加一个外力,使它缓慢移动,压缩弹簧(压缩量为x=0.1m)至A点,在这一过程中,所用外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然后释放小物块,让小物块沿桌面运动,已知O点至桌边B点的距离为L=2x。
水平桌面的高为h=5.0m,计算时,可用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g取10m/s2 )。
24.(20分)如图所示,正方形区域abcd 边长L =8cm ,内有平行于ab 方向指向bc 边的匀强电场,场强E =3750V/m ,一带正电的粒子电量q =10
-10
C ,质量m =10
-20
kg ,沿电场中
心线RO 飞入电场,初速度v 0=2×106
m/s ,粒子飞出电场后经过界面cd 、PS 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O 点的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区域,一进入该区域即开始做匀速圆周运动(设点电荷左侧的电场分布以界面PS 为界限,且不受PS 影响)。
已知cd 、PS 相距12cm ,粒子穿过PS 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MN 上。
不计粒子重力(静电力常数k =9×109
N ·m 2
/C 2
),试求:
(1)粒子穿过界面PS 时偏离中心线OR 的距离y ; (2)粒子穿过界面PS 时的速度大小与方向; (3)O 点与PS 面的距离x ; (4)点电荷Q 的电性及电量大小。
25.(20分)在某一真空空间内建立xoy 坐标系,从原点O 处向第Ⅰ象限发射一比荷
kg c m
q
/1014⨯=的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计),速度大小v 0=103m/s 、方向与x 轴正方向成300角.
(1)若在坐标系y 轴右侧加有匀强磁场区域,在第Ⅰ象限,磁场方向垂直xoy 平面向外;在第Ⅳ象限,磁场方向垂直xoy 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均为B=1T ,如图(a)所示.求粒子从O 点射出后,第2次经过x 轴时的坐标x 1.
(2)若将上述磁场改为如图(b)所示的匀强磁场.在t=0到s t 4103
2-⨯=π
时,磁场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外;在s t 41032-⨯=
π到s t 4103
4-⨯=π时,磁场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向里,图甲 图乙
此后该空间不存在磁场.在t=0时刻,粒子仍从O点以与原来相同的速度v0射入,求粒子从O点射出后第2次经过x轴时的坐标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