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证明安全的RFID通信安全协议

合集下载

《RFID安全认证协议的研究》范文

《RFID安全认证协议的研究》范文

《RFID安全认证协议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中,如物流、零售、交通等。

然而,RFID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安全问题。

RFID系统的安全认证协议是保护RFID系统免受攻击和保护用户隐私的关键。

因此,研究RFID 安全认证协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RFID技术概述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进行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和数据传输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标签(Tag)、阅读器(Reader)以及两者的数据交互。

由于RFID系统的特性,包括非接触式数据交换和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进行数据通信等,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三、RFID安全认证协议的重要性RFID安全认证协议是保护RFID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保护用户隐私的重要手段。

在许多应用中,如供应链管理、物流和零售等,RFID系统通常涉及到敏感信息的交换和存储,如产品信息、用户身份等。

如果这些信息被恶意获取或篡改,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一个安全可靠的认证协议对于保障RFID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四、常见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提出了不同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

其中,基于密码学的认证协议是最常见的一种。

这类协议通常使用密码学算法(如哈希函数、加密算法等)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挑战-响应机制的认证协议,这些协议通过发送随机挑战信息来验证标签的真实性。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以提高RFID系统的安全性。

首先,我们将分析现有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的优缺点,并确定我们的研究目标。

然后,我们将设计一种新型的认证协议,该协议将结合密码学和挑战-响应机制的特点,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协议设计完成后,我们将进行详细的安全性分析和性能评估,以验证我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rfid应用场景

rfid应用场景

rfid应用场景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以收发无线电波的方式,来完成远距离无接触识别标记物的技术。

因其精准性、高速度、低成本、易于部署等优点,RFID技术日益被用于自动化物流与资产管理等场景,大大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效率。

1、自动化物流管理。

RFID技术可以帮助物流公司准确追踪库存,有效减少储存错误而产生的损失;RFID芯片可以记录及时的出入库信息,实现快速及时的库存管理;RFID还可以收集货物的运输信息,确保货物安全及时的运到指定地点。

2、库存管理。

RFID技术可以精准的检测不同货物的库存情况,有效控制库存水位,减少库存资金的预备,从而节约企业财力;同时,RFID技术可以让企业快速搜索货物,快速发货,保证客户体验满意度。

3、医疗安全。

RFID技术可以用于安全管理和药品管理等,例如:它可以帮助医院管理药品,以防止药品假冒伪劣问题;它可以收集病人的健康档案,保证每一位病人都有充分的医疗服务。

此外,RFID
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确保每位病人的安全。

4、智慧城市。

RFID技术可以基于实体资产进行精准调度,智能化管理城市资产,提高城市运营效率。

它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收集市民的运行信息,识别行为异常,管理流量,从而提高城市绿色出行的安全性及效率。

RFID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在生产环节、物流管理、医疗安全、
智慧城市等场景,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和社会管理者提高效率及成效,实现智慧化管理。

未来,RFID技术将证明它的技术优势,通过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使更多行业受益。

基于口令认证可证安全的RFID通信安全模型研究

基于口令认证可证安全的RFID通信安全模型研究

S c r y Mo e o I m mu ia i n Pr t c l s d o a s r e u i d l rRF Co t f D nc t o o o o Ba e n P s wo d
Au h n ia e t o a l c r y t e t t d wi Pr v be Se u i c h t
C IQ n — n Z N Y - LU Ya g Y G Ja A igl g i HA i u j I n AN in
( .S h o fE gn e n ,S n Ya—e nv ri ,G a gh u5 0 7 1 c o l n ier g u tsn U ies y u n z o 2 5; o i t 1
2 c o lo n omain S in e a d T c n lg ,S n Ya —e n v ri ,Gu n z o 2 5; .S h o fI f r t ce c n e h oo y u ts n U ie s y o t a gh u5 0 7 1
第AL I PROCES NG SI
V0 . 6 No 9 12 . .
S p 2 0 e . 01
21 0 O年 9月
基 于 口令 认 证 可 证 安 全 的 IFD 通 信 安 全 模 型 研 究  ̄I
蔡庆玲 詹宜 巨 刘 洋 杨 健
3 auyo A t t n G ago gU i rt o T cnlg , unzo 10 6 .F cl f uo i , undn nv sy f ehooy G agh u50 0 ) t mao e i
Ab ta t src :
F c sn n te is e fs c r y a d p v c rt cin o I e h o o n h i t d r s u c s o F D tg o u ig o h su so e u i n r a y p oe t fRF D tc n l g a d t e l e e o r e f R I a , t i o y mi

RFID原理与应用-第一章

RFID原理与应用-第一章

※ 自动识别方法—CPU卡
CPU卡也称智能卡,卡内的集成电路中带有微处理器CPU、存储 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FLASH)、用户 数据存储器EEPROM)以及芯片操作系统COS。装有COS的CPU 卡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具有命 令处理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功能。
方式-1
1-2 RFID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虽然在基础研究方面起步比欧 美等发达国家晚,但在RFID技术的应用 和普及方面却已经走在很多国家的前面, 我国相继利用RFID技术研究开发了第二 代身份证、城市交通一卡通、电子门票, 电子导游机等,近年来新的应用案例更 是层出不穷。
1-3 RFID系统
RFID系统从广义来讲是利用了RFID技术的 系统,大规模的业务系统的数据采集可能包含 很多不同数据识别采集技术,比如现阶段很多 物流系统上条形码和RFID电子标签并存,这样 的只要是部分利用了RFID技术的系统可以称为 RFID系统。 RFID系统从狭义来讲是专注于处理RFID电 子标签数据的系统。

由于没有掌握关键的生产工艺,原来我国设计的CPU卡芯片一直 在国外生产。目前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CPU卡容量达到了122K 。 CPU卡可适用于金融、保险、交警、政府行业等多个领域,具有 用户空间大、读取速度快、支持一卡多用等特点,并已经通过中 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商秘委的认证。

※ 自动识别方法—射频识别 (RFID)

※ 自动识别方法—生物识别

生物识别是一个能毫不含糊地用惟一的、独特的生物特征的方法辨 识人的过程。在这方面,可以给出生理学和行为学的特征上的区别。 如果方法所测试的特性直接与个人的身体有关而且完全独立于意识 行为的模式之外,则被称之为生理学的生物特征。相反,基于行为 学的生物测试方法,是利用了某些可在一定限度内有意识地加以改 变,但仍能代表某一特殊个人的特性。生物测试法的分类如图1所示:

基于PPUF的高效RFID隐私认证协议

基于PPUF的高效RFID隐私认证协议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5 4 6 3 ( 2 0 1 3 ) 0 1— 0 0 4 2— 0 5
基于 P P U F的高 效 R F I D 隐私认 证 协 议
向学哲 ,马 昌社
(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 广东广州 5 1 0 6 3 1 )
摘要 : 基于 P P U F技术 , 设 计 了一个具有隐私保护功能 的 R F I D认 证协议 R P A P . 在协议 R P A P中, 仅 要求标 签配置 一 个P P U F函数 , 而不需要具备其他 的计算能力 , 因此其标签 的生产成本低 ; 男一方面, P P U F函数的不可预测 性和不 可 克隆性保证 了R P A P协议 具有强隐私性 : 证 明 了它能抵抗包 括破解 攻击在 内的各 种隐私 安全 攻 击; 同时 P P U F函数 的可仿真性保证 了协议 R P A P具 有高效性和 良好的可扩展性. 关键词 : R F I D;隐私保护 ; 认证 协议 ;P P U F
当标签收到协议的挑战消息m之后它返回1个应答消息m然后阅读器返回协议第3轮消息此外一个rfid系统rs执行一次完整的认证协议图1返回协议消息mppuf及其属性由于生产制造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实现同一功能的2个物理系统在内部物理结构上存在差异性这就是物理系统的指纹而puf是这一指纹的表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以几乎零 成 本 的方 式 获得 R F I D 隐 私认 证 协 议 . 简
单地 说 , P U F是一 种 基 于 消息 挑 战应 答 模 式 的物 理 装置, 它 是物理 系统 的物 理指 纹 . P U F依 据 物理 系统 的内在属 性和物理 系统 自身体 系结构 而设计 , 所 以其 生产成本非 常低 , 它 的物理不可 克隆性被 用来设 计 防 止边信道 攻击 的安 全方案.

基于交叉位运算的超轻量级RFID认证协议

基于交叉位运算的超轻量级RFID认证协议
成功认证。 (5)抵抗重传攻击。该协议运行结束时,合法读写器与标
签的共享密钥Ki及共享秘密nD都会进行更新,并且每次
会话使用的随机数Nf都不同,即使攻击者截取前一次交互 信息C、D,在以后会话中进行重放,也不会通过认证。 (6)抵抗拒绝服务攻击。协议运行更新阶段时,读写器内
第40卷第11期
2013年11月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V01.40 No.11
Nov 2013
基于交叉位运算的超轻量级RFID认证协议
杜宗印章国安袁红林 (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南通226019)
摘要针对射频识别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标签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位运算的超轻量级RFD认 证协议(CURAP),并基于BAN逻辑形式化分析方法,证明了该协议的正确性与安全性。CURAP定义了交叉位运 算,包含异或及左循环移位运算,且协议运行中,数据更新运算只在读写器中进行,而标签从传输消息中进行简单的异 或运算提取即可。安全分析与性能评估表明,cI佩AP不但具有较强的双向认证性,能够抵抗多种攻击,而且可以有 效降低标签的计算需求、存储空间,适用于低成本的RFID系统。 关键词射频识别,认证协议,BAN逻辑,超轻量级,交叉 中图法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35

万方数据
1所示,RFID系统中后端数据库与读写器之间为有线安全信
道,本文以下叙述中将它们看成协议一方,统称为读写器R, 而标签为另一方T。
在后端数据库中搜索与之相同的TID,若搜到,则检索出与
之相匹配的密钥K,、Kz,进入双向认证阶段,否则读写器重 新发送请求信号。 双向认证阶段:读写器搜到相同的TID后,生成两个随 机数Nl、N2,并利用相匹配的密钥Ki计算A=Cro(K1,K2) 0N1、B=Rot(K1,K2)0 N2、C=Cro(N2,K1)0 Cro(Rot (N1,N2),K:),并发送信息A Il

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

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

标准模型下可证 明安全的 R F I D双 向认证协议
肖锋 ,周亚建,周景 贤,钮心忻
( 北 京邮 电大学 信 息 安全 中心 ,北京 1 0 0 8 7 6 )

要 : 目前 ,R F I D (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i d e n t i i f c a i t o n ) 系统安全 问题 日益突 出,为 了实现 R F I D系统信 息安全与隐私
第3 4卷第 4期
2 0 1 3年 4月




Vb l l 3 4 No . 4 Ap il r 2 0 1 3
J o u r n a l o n Co i n l n n n i c a i t o n s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4 3 6 x . 2 0 1 3 . 0 4 . 0 0 9
s e c u it r y nd a e ic f i e n c y . T h e c o mp a r i s o n s o f s e c u r i t y a n d p e r f o m a r n c e we r e a l s o g i v e n wi h t o he t r a u t h e n i t c a i t o n p r o t o c o l s ,
Ab s t r a c t : T h e s e c u it r y i s s u e o f RFI D i s b e c o mi n g mo r e a n d mo r e s e i r o u s .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t e c t t h e RF I D’ S i n f o r ma t i o n s e . c u i r t y nd a p i r v a c y , a mu t u a l 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 p r o t o c o l f o r R F I D b a s e d o n HB p r o t o c o l wa s p r o p o s e d i n t h e s t a n d a r d mo d e 1 . T h e s e c u i r t y p r o o f s or f t h i s n o v e l p r o t o c o l wa s g i v e n b y u s i n g he t r e d u c i t o n me ho t d . nd a t h e a t t a c k e r ’ S h rd a n e s s wa s r e — d u c e d t o t h e i n d i s t i n g u i s h a b i l i t y b e t we e n p s e u d o . r a n d o m f u n c i f o n nd a r e a l r a n d o m f u n c i t o n . Th e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p r o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_认证协议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5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_认证协议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5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认证 组密钥管理 线性网络编码 移动自组网 秘密共享 椭圆曲线 标准模型 异常检测 广播认证 密钥协商 基于身份的密码学 域间路由系统 同态签名 可证安全 双线性对 协作 传感器网络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011年 科研热词 隐私保护技术 身份认证 路由协议 访问控制 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认证 自治安全 移动自组织网络 物联网安全 标准模型 无线射频识别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加密 所有权转移协议 密码学 安全体系 安全 多协议安全文件系统 可证明安全 双向认证 匿名认证 动态用户认证 信任评估模型 gap diffie-hellman d-s证据理论 canetti-krawczyk模型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科研热词 隐私保护 通信网络 认证协议 端到端认证 移动终端认证 移动支付协议 无线射频识别 支付模式 支付安全 完整性验证 安全范围查询 安全分析 安全 后向隐私性 可扩展性 双向认证 卫星 公共服务域 两层无线传感器网络 z-o编码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重同步 1 身份证明密钥 1 读写器 1 认证密钥协商 1 认证协议 1 自认证公钥 1 稳固加密 1 椭圆曲线密码 1 标准模型 1 极低限要求互有认证协议 1 杂凑函数 1 抵抗攻击 1 循环移位 1 异步攻击 1 射频识别技术 1 安全认证协议 1 守护代理 1 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1 域内快速认证 1 可证安全 1 可信计算 1 双线性对 1 动态口令 1 切换 1 分离机制 1 传感器网络 1 临时私钥 1 rfid 1 pkg前向安全性 1

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设计与分析

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设计与分析
21 0 2年 2月
西 安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0UR NAL 0F XI I D AN UN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RSI TY
F b 2 1 e . O 2
第3 9卷
第 1 期
Vo | 9 NO l3 .1
d i1 . 9 9 ji n 10 —4 0 2 1 .1 0 1 o :0 3 6 /.s .0 12 0 .0 2 O .3 s
R I 双 向认 证 协 议 . 用 可证 明 安全 模 型对 其 安全 性 进 行 了证 明 , 析 了协 议 的 隐 私 保 护 和 安 全 特 性 . FD 采 分 与
现 有 几 个 结 构 类 似 的 R I 认 证 协 议 相 比 , 协议 有 效 地 解 决 了 R I 系 统 的 隐 私 保 护 及 安 全 问 题 , 有 FD 该 FD 具 显著 的性 能优 势 , 大地 降低 了标 签 的存 储 量 和 计 算 量 , 其 是提 高 了服务 器 数 据 库 的检 索效 率 . 极 尤
t g ,a d p r iua l m p o e h e r h e f in y o h e v rd t b s . a s n a tc l ry i r v s t e s a c fi e c ft e s r e a a a e c
Ke o d : RFI Ha h; u h n ia i n p ia y; e u i y W r s D; s a t e t t ; rv c s c rt c o y
a t e t a in p o o o o u h n i to r t c lf rRFI c D
LI H u xi n i a

射频识别的主要技术特点

射频识别的主要技术特点

射频识别的主要技术特点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使用电磁场来自动识别和跟踪标签中的信息。

它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供应链管理、仓储、智能交通等领域。

射频识别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射频识别具有非接触性。

与传统的条码技术相比,射频识别不需要将标签与读取设备进行物理接触。

这使得射频识别更加方便和快捷。

在物流管理中,只需将标签贴在物品上,就可以通过读取设备实时获取物品的信息,提高物流效率。

其次,射频识别具有远距离识别能力。

射频识别系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读取标签中的信息,而无需将读取设备与标签靠近。

这使得射频识别在大规模物品管理和追踪中具有优势。

例如,在仓储管理中,可以通过射频识别系统快速准确地盘点大量的货物,提高仓库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三,射频识别具有高速识别能力。

射频识别系统可以同时读取多个标签的信息,且读取速度非常快。

这使得射频识别在高速物流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快递物流中,射频识别系统可以快速地读取运单上的标签信息,实现快递包裹的自动分拣和追踪。

此外,射频识别还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射频识别系统可以通过调整频率、功率等参数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工作需求,从而减少外界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这使得射频识别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的工作性能。

射频识别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可编程性。

射频识别标签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程,存储不同类型的信息。

这使得射频识别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例如,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可以将射频识别标签编程为车辆的唯一身份证明,实现车辆的自动识别和通行控制。

最后,射频识别具有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

射频识别系统可以通过加密算法和访问控制机制来保护标签中的信息不被非法获取。

这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尤为重要,可以防止信息泄露和盗窃。

综上所述,射频识别作为一种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非接触性、远距离识别、高速识别、抗干扰、可编程性、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技术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射频识别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仓储、智能交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现代社会的高效运作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电子商务知识点整理

电子商务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1、商务活动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过程中经济活动的总和。

2、网上拍卖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竞争价格为核心,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机制,共同确定价格和数量,从而达到均衡的一种市场经济过程。

3、内联网(Intranet)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的一个企业、组织或者部门内部的提供综合性服务的计算机网络。

4、搜索引擎可以是一个Web站点本身,如谷歌和百度,也可以是网站内帮助用户查找不同主题信息的一项服务。

5、防火墙是一种在企业的专用网络与互联网间起过滤作用的应用软件。

6、认证机构(CA)也称认证中心,是PKI机制中的核心。

它是PKI应用中权威的、公正的、可信心的第三方机构,其作用就像颁发护照的部门。

7、数字证书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是一个经证书授权中心(CA)数字签名的,包含证书申请者(公开密钥拥有者)个人信息及其公开密钥的文件。

8、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是电子商务行业的一个公开标准,旨在促进并提高信用卡交易的安全。

9、电子支付,是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以商用电子化设备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二进制(0,1)为存储形式,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

10、电子现金是一种以电子数据形式流通的货币。

它把现金数值转换成一系列的加密序列数,通过这些序列数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

11、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采用数字通信技术,以互联网作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和服务渠道,在线为公众提供办理结算、信贷服务的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

12、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服务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

13、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无线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以达到识别信息的目的,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信息读写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或无线电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的应用。

14、网络营销全程是网络直复营销,属于直复营销的一种形式,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的总称。

【计算机科学】_形式化安全模型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8

【计算机科学】_形式化安全模型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8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形式化方法 2 马尔可夫链 1 非演绎模型 1 隐蔽技术 1 迹语义 1 证明搜索 1 相容性验证工具 1 模型驱动 1 模型开发环境 1 检测系统 1 时序行为 1 接入机制攻击 1 形式化验证 1 形式化分析 1 形式化 1 建模 1 嵌入式实时软件 1 密码协议 1 实时构件系统 1 实时性 1 安全进程代数 1 安全苛求系统 1 安全模型 1 安全性分析 1 多重代理签名 1 多次并发会话 1 基于身份的签名 1 基于身份的代理多重签名 1 可信计算 1 功能安全 1 信息流安全模型 1 串空间 1 uefi 1 tmn 1 csma/ca 1 cpn 1 bootkit 1 ad-hoc路由攻击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科研热词 认证 机密性保护 最小特权 完整性保护 安全模型 安全协议 多级安全策略 多安全策略 串空间 802.11i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科研热词 安全协议 形式化分析 远程证明 语义 访问控制 认证性 认证 计算机应用 角色 网络安全 模型检验 模型 时间模型 时间戳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ad hoc网络 形式化验证 工作流 委托授权 可追踪 双线性对 匿名认证 信任管理 保密性 串空间 webservice spin工具 spins协议 rbac promela p2p安全 kerberos 5 eca规则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煤矿电雷管安全管理的应用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煤矿电雷管安全管理的应用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煤矿电雷管安全管理的应用本项目是旨在通过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功能的运用,来达到提高和加强煤矿电雷管的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为此,在进行有效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和系统设计,争取早日能将这RFID国际领先技术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建设做出贡献。

一、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简介与应用分析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

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正被广泛的应用,而在我国起步较晚,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今年1月份,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公司向供应商发出要求所有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集装箱托盘都必须使用电子标签,我国现在研究和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刻不容缓,任务紧迫。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射频标签)和读写器组成。

电子标签内存有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常以此作为待识别物品的标识性信息。

应用中将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品上,作为待识别物品的电子标记。

读写器与电子标签可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互传信息,通常的情况是由读写器向电子标签发送命令,电子标签根据收到的读写器的命令,将内存的标识性数据回传给读写器。

这种通信是在无接触方式下,利用交变磁场或电磁场的空间耦合及射频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实现的。

电子标签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但不是任意形状都能满足阅读距离及工作频率的要求,必需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即磁场耦合(变压器原理)还是电磁场耦合(雷达原理),设计合适的天线外形及尺寸。

电子标签通常由标签天线(或线圈)及标签芯片组成。

标签芯片即相当于一个具有无线收发功能再加存贮功能的单片系统(SoC)。

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说,射频识别技术的核心在电子标签,读写器是根据电子标签的设计而设计的。

第4章 RFID安全密码协议

第4章 RFID安全密码协议

一种基于广义逆矩阵的 RFID安全认证协议。符合 Gen2标准,采用了硬件复 杂度较低的 CRC 校验和 PRNG 函数及运算量较小 的矩阵运算。
Hummingbird一2就是应 运而生的一种超低功耗加密 算法。Hummingbird一2 算法是受著名加密Engima 机的启发而发明来。
是目前通用的RFID超高频通 信协议,多用于物流、生产管 理和供应链管理。该协议工作 频率为860MHz一960MHz, 超高频频段。该协议来源于 EPCglobal Class 1 Gen一2 协议。
对策——轻量级加密算法
LED协议
LAP协议
Hummingbird-2 IS0 18000-6C
LED是一种具有SPN结构的 迭代型分组密码算法,分组 长度为64 bit,密钥长度分 别为64 bit或128bit.根据 密钥长度的不同,加密过程 对应的轮数分别为32轮和 48轮,表示为LED一64和 LED一128。
物联网安全——感知层安全
江苏科技大学
目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Contents
一、RFID安全密码协议 二、轻量级密码算法
1
RFID安全密码协议
RFID安全问题
75%
50%
25%
85%
通信安全
主要有假冒攻击、重传攻 击等。通常解决假冒攻击 问题的主要途径是执行认 证协议和数据加密,而通 过不断更新数据的方法可 以解决重传攻击。

CTPAT基础知识大全

CTPAT基础知识大全

C T P A T基础知识大全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C-TPAT基础知识大全一概论什么是C-TPAT认证C-TPAT是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关边境保护局(即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简称”CBP” ). 在事件发生后所倡议成立的自愿性计划. 在于2002年4月16日正式实施. C-TPAT全名为: Customs-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 即[ 海关—商贸反恐怖联盟 ]. 透过C-TPAT的安全建议, CBP希望能与相关业界合作建立供应链安全管理系统, 以确保供应链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安全 \ 信息安全及货况的流通, 从而阻止恐怖分子的渗入.C-TPAT带来了什么影响.1.供应商面对更严谨的监察首先, 本地厂商/供货商作为美国进口商的业务伙伴, 将会面对美国进口商更高的安全程序要求及更严谨的监察, 自2005年3月25日起, CBP已进一步收紧了对其美国进口商成员的安全要求, 其中包括规定进口商须订立书面和可核实的程序以挑选合作伙伴, 包括制造商, 产品供货商和卖家, 进口商也须具备文件证明整个供应链内的商业伙伴均已达到C-TPAT的安全标准( 或外国海关当局实施的同等供应链保安计划的标准).2.服务竟争区别因素作为C-TPAT 的成员, 不论是进口商或运载商等, 都能籍此令他们的货物和服务在竟争对手中区别出来. 对于非C-TPAT 的成员来说, (例如外地制造厂商和货运经营者等), 也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而考虑邀请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查他们的保安程序. 发出类似ISO 9000的证书, 向外界显示他们已遵循相关的供应链安全指引.3.供应链安全已成为全球采购的一部分进口商 / 国家 (不限于美国, 也不论是否 C-TPAT), 对供应链安全的关切将会令安全考虑成为采购要求中的一部分. 进口商会透过订单 \ 证书 \ 行为守则 \ 经销商手册等, 将安全责任加于制造厂商身上.二 C-TPAT 供应链安全管理1.供应链安全管理事件发生至今已有近四年的时间,供应链的安全管理仍是一大课题。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试题号:74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试题号:74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单选题物理安全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主要包括场地安全、设备安全和介质安全。

以下属于介质安全的是()。

问题1选项A.抗电磁干扰B.防电磁信息泄露C.磁盘加密技术D.电源保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物理环境安全和介质安全相关知识。

介质安全是指介质数据和介质本身的安全,其目的是保护存储在介质上的信息,包括介质的防盗、介质的防毁(防霉、防砸)等。

磁盘的安全防护包括磁盘信息加密技术和磁盘信息清除技术。

故本题选C。

设备安全的安全技术要素主要有设备的标志和标记、防止电磁信息泄露、抗电磁干扰、电源保护以及设备震动、碰撞、冲击适应性等方面。

故本题选C。

点播:存储介质的安全防护包括:强化存储安全管理、数据存储加密保存、容错容灾存储技术。

2.单选题PKI是一种标准的公钥密码的密钥管理平台,数字证书是PKI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PKI中,X.509数字证书的内容不包括()。

问题1选项A.加密算法标识B.签名算法标识C.版本号D.主体的公开密钥信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PKI方面的基础知识。

X.509数字证书内容包括:版本号、序列号、签名算法标识、发行者名称、有效期、主体名称、主体公钥信息、发行者唯一标识符、主体唯一识别符、扩充域、CA的签名等,不包括加密算法标识。

3.单选题下列关于公钥密码体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在一个公钥密码体制中,一般存在公钥和私钥两个密钥B.公钥密码体制中仅根据密码算法和加密密钥来确定解密密钥在计算上是可行的C.公钥密码体制中仅根据密码算法和加密密钥来确定解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D.公钥密码体制中的私钥可以用来进行数字签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公钥密码体制相关知识公钥密码体制中,一般存在公钥和私钥两种密钥;公钥密码体制中仅根据密码算法和加密密钥去确定解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因为计算量过于庞大;公钥密码体制中的公钥可以以明文方式发送;公钥密码体制中的私钥可以用来进行数字签名。

《安全协议》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3.doc

《安全协议》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3.doc

测试题三一、判断题(12分)1.Hash—Lock协议为了避免信息泄露和被追踪,它使用metal TD來代替真是标签的IDo2.知识签名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交互式的零知识证明。

3.选择性汕露的完整性是指:为证书持有者决定汕露证书私有属性信息的吋候, 泄露出来的值可以是未经认证的过的。

4.盲签名是指签名人不仅完成对文件的签名工作,并了解所签文件的内容。

5.选择性泄露的访问控制指:从证书泄露出來的私有属性的值必须是证书持有者自己愿意泄露的。

6.对一个语言L的非交互式证明系统有两个阶段构成,第一个阶段允许证明者和验证者之间进行交互,而在第二个阶段,证明者选择并向验证者证明定理吋是非交互的。

7.部分盲签名这里的部分就意味着代签名的消息是由签名申请方和签名方共同生成的。

8.在Rabin的一次签名方案小签名的验证只需要签名者。

9.无线网络的工作模式可分为基础结构模式和自组织网络模式。

10.对不同类型的安全协议,存在着不同的攻击,而且新的攻击方法在不断产生。

11.Hash函数一•般满足输入值可以为任意值,但输出字符串的长度固定。

12•在阈下信道方案屮,签名者选择的数字是随机的。

二、填空题(18分)1 •协议运行环境小的角色是、攻击者、可信第三方。

2・________ 就是把…个消息分成儿块,单独的每…块看起来没有意义,但是所有的块集合起来能恢复出原消息。

3•加密方案包括三个算法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o4.秘密共享的H的是___ ,己达到分散风险的n的。

5.一个安全性的RFID系统应该解决 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三个基本安全问题。

6•在重放屮,攻击者介入协议运行,通过________ 再重放的方式实现攻击。

7.部分盲签名较好的克服了________ 的一些固有的缺点。

8.Kerberos的认证服务任务被分配到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两个相对的独立服务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证请求 Q e ,  ̄r 同时将 R 发送给标签。 y ,
()a edr+er : 2 g r —Rae Sn r标签接到读写器发来的认证 _ e
RI FD系统初始化见图 I ,由服务器为每一个标签分
配一个惟一的标识码 ( 也可由制造商完成)服务器将 ,
标识码 以及物品( 贴有该标签的物品) 的相关信息同 时存储于标签和后端数据库, 分别用 和 , D 表示; 再为 每一个标签生成一个密钥 K( 也可由制造商完成) 也同时
通 信 安 全 协 议——rA (r al s u u etao P P po b e r at nctn v y ce h i i
p t o f FD 。 r o lo R I ) 从形式化论证的角度 出发 , oc r 通过对 R I FD
使用, 虽然有效地降低了复杂性 , 但致使标签极易遭受拒
随着射频识别 ( d eunyi nfao ,FD 技 r i fqec d ti tnR I ) a or ei i c
术 的广泛 应用 . FD系统 的安全 问题也 日 突 出, RI 益 特别 是
绝服务的攻击 , 而导致标签的长久失效。 o a 等提出了基 Ml r n 于散列树的认证方案[该方案的每个标签的计算量是标签 4 1 , 数量的对数且为变量。 此外, 如果一个标签被攻陷, 整个散列树
系统特殊安全问题的研究 , 基于随机预言模型 1 0提出了 ,
RI FD系统的通信模型、 攻击模型及其通信安全协议安全目
广 东 省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 1 12 5 10 0 6) No 9 5 0 7 0 0 0 7
标模型的形式化描述, 建立了R I FD通信的安全模型, 并在
否成立。 如成立, 则认证通过; 否则, 认证失败。 此次验证实

i萋 :
研究与开发
可 证 明 安 全 的 RFD通 信 安 全 协 议 I
蔡庆 玲 ’詹 宜 巨 ’刘 洋 。 。
( .中 山大 学工 学 院 广 州 5 0 7 ; .中山 大 学信 息科 学与 技 术 学院 广 州 5 0 7 ) 1 12 5 2 12 5
1 引 言
重复读取的物流领域等。Ni as o y g 法需要增加额外的标 sT
签 ,而且存在安全漏洞无法抵抗重放攻击等。Ds ne iac t Bud g oni 法增加了标签的认证时间, n 难以快速响应海量标
签的识别。 s i Tu k提出了Y .R P d AY A 协议[ 由于时间戳的 3 ] ,
()e e R ae Tg服务器计算 C h I  ̄ 4Sr r edr a: v + + i II ) = R I O 1
/ D, 并将{f c发给读写器, 1 读写器再将其转发给标签。
()a: 5Tg 标签收到{ 再验证 产 G x I, C, ) = 0^ I I 是 RI 1
÷
电 萃学 信4
该模型下, 证明了rA P P的安全性。 证明显示 了本文提 出

④为异或运算。
一: 。 发送
的RI FD通信安全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 R I F D系统特殊的
安全问题 此外. 本文所建立的R I FD通信安全协议的安 全目标模型能够有效地指导 rA 协议各项参数的选择 , PP
Hs a h函数和二次剩余假设的安全通信协议 ,协议具有较 强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性. 但服务器需要求解两个二次同余
方程和多达 8 次的 H s 运算。参考文献【 提出了基于密 ah 7 ] 钥阵列的认证协议 , 由于使用密钥阵列, 因而需占用较多
标签” 技术、 o y as Ds ne oni 法圆 N i g 法【 iac ud g 等新的 sT 】 及 t B n
请求( ur, , Q e R) 也生成随机数 尺, y 后 然后计算 = RI k( 】 Rl ①以 。标签将{I l cRl , 发送给读写器, 读写器再将{ R , Jl 发给服务器。 R车 }
()e e: 3Sr r服务器收到{f 在后端数据库中寻 v cRR} , 后,

・= : = 比较两者是否相等。
22 认证过程 .
建立适合不同安全等级要求的R I FD通信安全协议。
可证明安全的R I FD通信安全协议如图2 所示 , 认证
步骤 如下。
2 r AP 的 生成 P
21 系统初始化 .
()edr+a : 1R ae Tg读写器生成随机数 R, 并向标签发送
存储于标签和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据库中, 分别用 和 表示。其中
K、 和 K、 是系统建立时由服务器产生并通过安全 信道分别存储在相应标签及后端数据库并秘密保存的, 故 、 和 K、 在本系统中都被认为是安全保密的。
T gi a
找能使 Ii C D= , = ① , 成立的 l 墨(≤ ≤忍。如 II IJ R 和 1 ) 果 和 存在, 则认证通过 , 并转到第 4步; 否则, 认证失 败, 停止操作。此次验证实现了读写器对标签的身份认证。
的存储空间及运算时间。 参考文献【 提出了R I 8 ] FD系统可
扩展安全认证协议, 由于每次认证 I D值都会发生变化, 易 受 DS o 攻击 , 一旦攻击成功将会导致标签的长久失效。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证明安全的 R I F D
解决方案。B IM公司的“ 夹子标签” 技术不适用于需要信息
中 其他标签的匿名性也会遭到破坏[ 5 1 。参考文献『提出基于 6 】
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已严重阻碍了 R I FD技术的进一步 发展 ,成为 R I F D技术发展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 已 吸引了业界众多信息安全学者的关注和投入 , 并已提出了
众多 的解 决方案 。 近期 提出解决方 案如 : M公 司的“ I B 夹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