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新部编本(湘教版必修2). 张光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 优质课教案
课题:《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班级:高一5班
执教人:张光美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2.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逆城市化的成因;
3.了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和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究,体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辨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人观。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
2.分析当前城市化一些不良倾向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
[教学重点]
1.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呈现,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地理素养、思维能力和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提出,引入本节课内容。
【热点链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
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中的55%将居住在城市。
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板书】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展示ppt城市与农村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而引起第一个主题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活动探究:阅读P41 42内容,谈论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活动时间约10分钟)【板书】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城市传统文化风貌破坏等)
活动探究:展示ppt微信好友的状态和同期出现的雾霾问题,要求同学说出身边的环境问题(活动时间5分钟)
【板书】二、城市环境问题
1.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展示ppt)
2.原因:城市是人类产业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长时期和高强度的产业活动;不合理的城市规划等。
3.逆城市化:又叫城市郊区化(ppt:城市套路深)
【案例分析】P45活动“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点拨】1、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并且违反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
2、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上游失去了森林,则下游失去水源补充,致使水资源缺乏;使河湖淤塞,增加了洪灾的机率,加大了防洪投入。
城市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区域环境受破坏,城市也会遭殃,产生一系列城市病。
3、生态城市是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做到:①统一规划;②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③尽量种植适生的本土草和树;④要花、草、灌、林相结合;⑤依法保护绿地。
【过渡】(ppt现在一些农村发展,引入城市建设启示)
【板书】三、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读图分析】读课本P46图2-22,分析我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点拨】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大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
市现代化水平;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发散思维】如果由你来规划城市,你将考虑哪些因素?
【点拨】城市规划应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
坚持的原则:促进和带动城乡经济发展;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防治“城市病”;因地制宜,形成城市特色。
【讨论活动】议题1、集国内外第一流的专家,设计出一种高水平的普遍适合于中国的城市规划模式,先搞试点,再在全国大力推广。
议题2、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强调城市个性,建设特色城市,塑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点拨】议题1:不切实际。
任何高水平的城市规划模式,都不可能普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
因为中国的国情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也不尽相同,城市发展模式应因地制宜,并形成城市特色。
议题2:合理。
【畅想未来】未来城市将是什么样子?你能描绘一下吗?
【点拨】干净清新的芬芳取代烟尘成为空气的主角;明净的蓝色挤走昏暗的灰涩扮美整个天空;各具特色又诠释着城市灵性的花园道路、花园社区从本质上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这样温馨舒适的城市正是我们心底所期盼的理想的栖息地。
【集体朗诵】“热情是我们的姿态,奔放是我们的胸怀,凝聚是我们的期待,未来是我们的舞台。
来吧朋友让我们携手创造,更蓝的天更绿的草;来吧朋友让我们一起拥抱,明天会越来越美好;来吧朋友让我们携手创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归纳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三个问题:城市化过程对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然与人文方面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途径。
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影响、问题、对策;一个主题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即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其知识联系梳理如下:(ppt)
【板书设计】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城市环境问题
1.城市化的表现
2.原因
3.逆城市化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