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曲编 第7章 戏曲舞台美术)【圣才出品】
艺术学基础知识各节重点
![艺术学基础知识各节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8ec4d8b90d6c85ed3ac68c.png)
音乐篇第一章涉及到音乐的基本概念。
先要了解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同时弄清楚音乐的几种功能。
第二章涉及音乐构成的原理和要素,应该重点掌握其中的第一、二、四节。
第三章叙述音乐发展的历史,第一节要了解中国音乐发展五个历史阶段中产生的主要音乐形式和代表性人物及作品。
第二节则应该掌握五个时期的重要音乐流派和风格。
第四章的第一节重点讲述中国传统音乐的民间音乐和文人音乐,其中又以民间音乐为主,应该掌握民歌主要歌种,如号子、山歌、小调等;民间歌舞的舞种,如秧歌、花灯、采茶灯以及彝族的阿细跳月等;说唱音乐的主要曲种,如大鼓和弹词以及民间器乐的主要乐种,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
第二节讲述欧洲音乐的主要体裁,应重点掌握一些常见的体裁,如交响曲、奏鸣曲、歌剧、音乐剧、艺术歌曲、协奏曲、室内乐等。
第五章的第一节以介绍作品为重点,应该掌握作品体裁、内容及姓名。
第二节需要掌握西方的主要作曲家及书中所重点介绍的代表作。
戏剧篇第一章的第一、二节应重点阅读。
什么是戏剧?戏剧的定义是什么?中国话剧的由来如何?戏剧有什么功能?这是应入门必知的。
第二章重点阅读第一节"戏剧的特性"、第二节"戏剧冲突,和第三节"戏剧情境"。
这三节分别从戏剧动作、戏剧冲突、戏剧情境三个方面介绍了戏剧的特性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重要的理论概念,也对戏剧史上各时期的重要戏剧创作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章第一节"剧场性"、第二节"假定性"、第三节"戏剧性"、第四节"综合性"应重点阅读。
它们是戏剧审美把握现实的重要原则,是戏剧得以区别于其它艺术而不可代替的审美基础。
第四章第二节"悲剧"、第三节"喜剧"和第四节"正剧”应重点阅读。
因为现代戏剧在风格类型方面的变化,无不以这三种戏剧体裁为根基。
第五章所有分节都应重点阅读。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曲编 第2章 中国戏曲史)【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曲编 第2章 中国戏曲史)【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4511afebe23482fb5da4c2b.png)
第2章中国戏曲史【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是戏曲篇的重点,主要内容是戏曲的产生、发展历史,其中戏曲作家作品主要集中在宋、元、明、清四代戏曲的名家名作中。
主要知识点如下:1.考生要了解戏曲的起源;2.重点掌握在春秋战国到宋元明清之间,产生的戏曲类型,出现的与戏曲相关的名词和相关知识点,重要的戏曲作品与人物;3.了解近代戏曲的发展,重点掌握京剧的产生,了解近代出现的与戏曲相关的新词。
4.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戏曲改革。
【考点归纳】一、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一)戏曲源头略说1.民间歌舞民间娱乐、祀神的歌舞,如《大面》《钵头》《踏摇娘》。
2.说唱艺术韵散相间的叙事性的民间说唱艺术为戏曲的形成提供了文学基础和音乐基础。
3.滑稽表演自奴隶社会起,宫廷贵族之家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奴隶——优。
优的任务是以滑稽表演娱乐其主人。
春秋时代楚国优孟的精彩表演,被认为是戏曲的雏形。
唐宫廷里出现“参军戏”。
4.傩舞与傩戏傩是中国古代以卫生防疫为目的的全民性的民俗仪式活动,有乡人傩、宫廷傩、军傩等。
(二)词语释例1.优孟优孟是春秋时楚庄王的乐人,“优孟衣冠”成为演戏的代称。
2.东海黄公这是汉代百戏节目,起于长安附近的“三辅”民间,被认为是中国戏曲的雏形。
3.踏摇娘这是唐代歌舞戏,最初的表演是男扮女装,有故事、帮腔,在唐代文献中被称作歌舞戏。
4.大面唐代歌舞戏又称“兰陵王”“代面”,唐代歌舞戏,北齐人将兰陵王的故事编为舞蹈,配以歌曲。
5.钵头又称“拔头”“拨头”,唐代歌舞戏,传自西域,以载歌载舞的表演来描绘情景。
6.参军戏唐代流行的滑稽戏,代表有黄幡绰、张野狐、曹叔度、刘泉水、范传康、上官唐卿等。
7.梨园这是唐玄宗时宫廷中所设专门训练乐工的机构。
在梨园教习乐舞的乐工以及戏曲演员被称为“梨园弟子”,戏曲界也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
二、宋辽金杂剧(一)概述中国戏曲发展到宋代,已经成为独立存在的艺术。
1.戏曲称谓宋人称戏曲为“杂剧”,金人称之为“院本”。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戏曲编 第4章~第7章【圣才出品】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戏曲编 第4章~第7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fc130d01711cc7930b71685.png)
12.《杨三姐告状》是( )代表剧目。 A.黄梅戏 B.评剧 C.川剧 D.越剧 【答案】B 【解析】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等地区,由河北东北部一带的“对口莲花 落”发展而来,又先后吸取河北梆子、京剧以及大鼓等戏曲、曲艺的音乐和表演特色。评剧 曾有“落子戏”、“蹦蹦戏”的称呼,1935 年在上海演出时,正式称“评剧”,传统剧目有 《秦香莲》、《杨三姐告状》、《花为媒》、《刘巧儿》等。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4 章 戏曲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四人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A.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B.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郑光祖 C.王实甫、郑光祖、纪君祥、白朴 D.王实甫、郑光祖、关汉卿、石君宝 【答案】A 【解析】元代产生了伟大的剧作家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 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康进之(《李逵负荆》)、石君宝(《秋胡戏妻》),纪君祥(《赵 氏孤儿》)、郑光祖(《倩女离魂》)、宫天挺(《范张鸡黍》)、秦简夫(《东堂老》)。在众多的 戏剧家中,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人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4.高则诚的( )的出现,标志着南戏创作基本走出了以往鄙俚粗糙的阶段。 A.《琵琶记》 B.《荆钗记》 C.《倩女离魂》 D.《西厢记》 【答案】A 【解析】高则诚的《琵琶记》是元南戏中最成功的作品。明清很多曲谱均选择《琵琶记》 作为例曲,以至它被尊为“南曲之祖”。《琵琶记》的出现,标志着南戏创作基本走出了以往 鄙俚粗糙的阶段。
9.( )是黄梅戏剧目。 A.《梁山伯祝英台》 B.《七品芝麻官》 C.《铡美案》 D.《天仙配》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25a3424d4d8d15abe234ef8.png)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填空题1.宋代词体歌曲《扬州慢》和《杏花天影》的曲作者是()。
【答案】姜夔2.“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吴道子和()的绘画风格。
【答案】曹仲达3.记录元代杂剧作家与作品的文献有()的《录鬼簿》。
【答案】钟嗣成4.青花与釉里红于()代烧制成功,开辟了彩绘装饰的新领域。
【答案】元5.扁担舞是壮族著名的一种舞蹈,亦称______。
【答案】《舂米舞》6.《带绿色条纹的肖像》的作者是()。
【答案】亨利•马蒂斯7.新启蒙时代具有探索意义的现代主义话剧代表作有锦云的《狗儿爷涅槃》、高行健的《车站》和刘树纲的______。
【答案】《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8.美国现代舞训练体系影响最大的是()体系,它大大提高了动作表现力,适于表现强烈的内心矛盾。
【答案】玛莎•格雷厄姆9.()是现代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发源地,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答案】德国10.同一首歌的总导演是______。
【答案】孟欣二、名词解释1.正剧答:正剧名称的出现,比悲剧和喜剧都要晚得多。
正剧也曾被称为悲喜剧,它是一种同时混杂着悲剧和喜剧因素的剧种。
正剧的诞生是因为单纯的悲剧或喜剧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戏剧本身面临着变革的必然性。
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开始。
正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率先提出了“介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体裁。
他把这种体裁称为“严肃的戏剧”,有时又称作“严肃喜剧”。
2.皮黄腔答:皮黄腔是我国戏曲声腔的一种,以二黄、西皮为代表。
二黄调发源于安徽、江西、湖北交界的长江中游地区,清代乾隆年间活动于安庆至汉口间的广大地区。
西皮调来源于西北的秦腔,在汉水流域发展成襄阳调,到汉口一带与二黄调汇合,被当地艺人称作“西皮”。
皮黄腔在长江流域分布很广,是汉剧、湘剧、桂剧、赣剧、滇剧等剧种的主要声腔。
乾隆末年,徽班带二黄调进京,对后来京剧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
3.郑正秋答:郑正秋(1889-1935),原名郑芳泽,号伯常,广东潮阳县成田人,导演,编剧,中国电影事业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家庭伦理片的开拓者和创始人。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曲编 第3章 戏曲声腔剧种)【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曲编 第3章 戏曲声腔剧种)【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5232f24d4d8d15abe234ec3.png)
4.以下哪位演员是越剧演员( )。[青岛大学2015年研] A.红线女 B.袁雪芬
3/5
圣才电子书
C.严凤英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D.新凤霞
【答案】B
【解析】A项,粤剧女演员,创造了新颖的“女腔”;C项,严凤英是著名的黄梅戏女演
员;D项,新凤霞是评剧女演员,工青衣、花旦,在评剧艺术中形成“新派唱腔”。
5/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3 章 戏曲声腔剧种
【考情分析】 本章知识点较为简单,但常出现在历年真题中,需要考生识记戏曲的主要声腔、现代主 要的戏曲剧种,重点掌握不同戏曲的代表人物,这在历年真题中,属于考察重点之一。
【考点归纳】 一、戏曲声腔概述 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合称“四大声腔”。 (1)弋阳腔。又称“弋腔”“高腔”,其特点是“其节以鼓,其调喧”。 (2)余姚腔。形成于浙江余姚,曾流传于浙江和长江下游。 (3)海盐腔。形成于浙江海盐,特点是“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使用“官语”。 (4)昆山腔。起源于昆山一带,“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采用丝竹乐器伴奏。嘉靖、 隆庆年间,经过魏良辅等改革,发展为委婉细腻的“水磨调”,被称为“昆曲”。 (5)梆子腔。“山陕梆子”,被称为“乱弹”“西调”,特点是以梆击节,有胡琴伴奏。 (6)皮黄腔。即以二黄、西皮为代表的戏曲声腔,对后来京剧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 (7)昆曲。原为“昆山腔”,经魏良辅等改进,成为一种细腻优雅的“水磨调”。 二、戏曲剧种举要 (1)昆剧。即以昆曲为音乐载体的戏曲剧种。明代嘉靖以后,由于昆山腔改良的成功, 戏曲作家开始为昆曲写作传奇。首先以改良后的昆曲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浣纱记》。 (2)京剧。“国戏”,是流行全国的戏剧剧种。其主要腔调是西皮、二黄,此外还有昆 曲、吹腔、拨子、杂调、四平调、南梆子、啰啰腔、柳枝腔等,乐队的主奏乐器是京胡。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曲编 第4章 戏曲文学)【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曲编 第4章 戏曲文学)【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ef08a382a58da0116c17497a.png)
第4章戏曲文学【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较为重点,主要阐述了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主要的戏剧作家,以及主要的戏剧作品,要求考生要识记主要的戏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考点归纳】一、戏曲文学戏曲文学泛指中国戏曲的剧本创作。
戏曲剧本的结构大体上是说说唱唱、韵文与散文相间的体式,不仅要抒发感情,刻画人物,而且一切为场上的表演服务,是唱词、念白、科介等手段的合乎规律的有机结合。
二、戏曲作家与作品(一)宋元南戏作家与作品1.《张协状元》《张协状元》是由诸宫调《张协状元传》演变而成,九山书会撰,原是婚变悲剧。
2.四大南戏四大南戏是指元代南戏的四大著名剧目,包括《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
3.高则诚高则诚,元末明初剧作家,在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的基础上,整理写成《琵琶记》。
4.《琵琶记》《琵琶记》是由高则诚将婚变悲剧《赵贞女蔡二郎》改编成的正剧南戏。
(二)元杂剧作家与作品元杂剧的作家与作品如表4-1所示。
表4-1元杂剧的作家与作品人物介绍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望江亭》等,《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白朴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梧桐雨》《墙头马上》等马致远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汉宫秋》《青衫泪》《岳阳楼》《荐福碑》《任风子》《陈抟高卧》等王实甫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等。
《西厢记》第一次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康进之元代杂剧作家,作杂剧《老收心》《李逵负荆》纪君祥元代杂剧作家,作杂剧《松阴梦》《驴皮记》《赵氏孤儿》《贩茶船》等(三)明清戏剧作家与作品明清传奇杂剧作家与作品如表4-2所示。
表4-2明清传奇杂剧作家与作品人物介绍朱有炖明代杂剧作家,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橚之子,代表作有《诚斋乐府》。
徐渭明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合称《四声猿》;另有《歌代啸》。
王济明传奇作家,代表作《连环记》,讲述曹操、吕布与貂蝉的故事。
舞台艺术基础知识大纲
![舞台艺术基础知识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8218ec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a.png)
舞台艺术基础知识大纲第一篇:舞台艺术基础知识大纲音乐的社会功能包括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美育功能、实用功能1、中国传统音乐类型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2、汉族民歌类型劳动号子、山歌、小调3、室内乐常规样式弦乐四重奏:2小提琴、1中提琴、1大提琴弦乐三重奏:2小提琴、1大提琴/ 1小提琴、1中提琴、1大提琴弦乐五重奏:2小提琴、2中提琴、1大提琴(偶尔也有两把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大提琴、钢琴钢琴四重奏: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中提琴钢琴五重奏:钢琴+弦乐四重奏4、传统曲目的出处和特点《阳关三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琴歌。
乐曲分三大段,用同一曲调变奏反复,叠唱三次。
每叠分前后两段,前段为原诗,后段为新填歌词。
风格古朴深沉,后段略激越。
《扬州慢》——南宋姜夔(姜白石)。
音乐采用古音阶宫调式,描写昔日繁荣的扬州遭金兵入侵,劫后萧条的景象。
音乐古朴又不时流出感慨之情。
上下阕各四句落音一致,结构严谨有序。
是宋代留下来极少的词调。
《满江红》——宋代岳飞词,曲20世纪杨柳荫。
节奏深沉稳健,歌词节奏均匀,略带悲壮色彩。
上下阕曲调基本相同,只是下阕开头略哟不同。
是词调音乐的典型结构。
5、了解一下民间歌曲的流传地域和主要特点《小白菜》——原为河北民歌。
讲述一个从小丧母的孤苦女童的悲惨命运。
音乐材料简单,共12小节。
曲调带哭腔,逐级下行的手法展开。
并衍生出《沂蒙山好风光》《白毛女》喜儿唱段。
《北风吹》也是根据此曲改编创作。
《绣荷包》——全国同名的小调有多种,以山西的最为有名。
表现少女绣荷包送情人时的内心活动。
音乐上下两集结构,旋律明快,起伏明显。
四川《绣荷包》显示出当地人性格额方言特色《蓝花花》——陕北民歌。
采用叙事手法,以分节歌形式,讲述姑娘不惜牺牲生命反抗封建礼教的故事,音乐具有浓郁的陕北色彩。
《走西口》——流行于山西、陕西、内蒙一带。
反映为了谋生,当地男人外出打工,与妻子惜别之苦。
曲多为四句体,一句歌一行泪,感人。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剧编 第2章 戏剧的特性)【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剧编 第2章 戏剧的特性)【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846212e6529647d272852f7.png)
6/7
圣才电子书
E.戏剧情节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ACD
【解析】戏剧情境的设置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①人物所处的时空间环境;②具体的
事件;③人物关系。
3.戏剧是以( )为中心的艺术。 A.道具 B.演员 C.语言 D.导演 【答案】B 【解析】戏剧是一种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于 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的中心是演员的表演。
4.戏剧的( )是一系列戏剧矛盾酝酿发展而导致不可避免的摊牌的结果。 A.冲突 B.动作
4/7
圣才电子书
【考点归纳】 一、“动作本质论” (一)没有动作就没有戏剧 1.戏剧动作的内涵 戏剧动作是戏剧的表现手段,是戏剧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现实生活的手段与方式。戏剧 动作是戏剧的本质,一般情况下包括形体动作与非形体动作(对话、独白)。 2.戏剧动作的特征 (1)直观性。即戏剧借助动作手段,将故事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2)揭示性。即戏剧通过戏剧动作揭示非直观的心理活动,即目的性。 (3)流动性。即戏剧的因果连续性、连贯性,即一个动作由别的动作生发出来,同时 又引起别的动作。每一个戏剧场面都是由一个因果相承、持续发展的动作体系构成的。 总体而言戏剧的动作具有整一性,成为戏剧的一个关键。 3.戏剧动作是戏剧的核心 戏剧动作是戏剧事件和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刻画人物的最基本手段,是支配戏剧的
【专项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学》是( )的著作。 A.歌德 B.狄德罗 C.黑格尔 D.雨果 【答案】C 【解析】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集大成者,他在《美学》中指出:美学的正当 名称是“艺术哲学”,或确切地说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研究范围是艺术、美的艺术。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第1章概述)【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第1章概述)【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190ca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1.png)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第1章概述)【圣才出品】第1章概述【考情分析】本章是美术篇的概述部分,却是考察的重点章节,需要考生重点识记,主要知识点如下:1.了解美术一词的历史。
2.重点识记掌握美术的几种起源说,重点掌握美术的社会功能。
3.了解并识记艺术门类的划分,全面了解主要的美术门类类型,对中国传统书画门类进行全面的把握。
【考点归纳】一、“美术”一词的历史(1)美术也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创作成可视的、具有美学欣赏价值的平面或立体形象的艺术。
(2)美术一词最初由德国美学家莱辛创用。
法国巴托的《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促进“美的艺术”的确立。
汉语中“美术”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自日本引入。
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美术(一)艺术的起源1.模仿说模仿说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冲动,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
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2.游戏说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是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通过对游戏和审美自由之间关系的比较,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
3.表现说表现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欧美现当代美学家等。
该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
4.巫术说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见诸于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
其代表人物有爱德华·泰勒、雷纳克、萨罗蒙赖纳许、吉德逊等。
5.劳动说劳动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理论中最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理论,19世纪广泛流传。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音乐编 第2章 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音乐编 第2章 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dc02f9e87c24028915fc3ef.png)
C.音调和速度 D.音高和节奏 【答案】D
4 / 1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构成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音高和节奏。几个不同高度的乐音和某种样式的节奏 组合在一起,即获得了最简单和最具有生命力的音乐形式节奏。
5.对于传统的音乐观念来说,( )是音乐的根本。 A.音高 B.节奏 C.音色 D.旋律 【答案】D
三部曲式是音乐中最常见的曲式,它形成一种 ABA 的结构样式。中间乐部与前后乐部 形成对比,体现曲式结构的再现原则,最符合人的这种审美期待心理。
3.变奏曲式 变奏曲是同一主题旋律的不断反复,但每次反复都有变化。其图式为:主题——变奏 1 ——变奏 2——变奏 3……,少则三五次,多则数十次。 4.回旋曲式 其基本结构特点是:有一个不变的主要主题材料不断反复出现,其图式为:ABACA…。 在主题之间插入各种不同的对比性段落,形成主要主题材料不断循环再现的效果。 5.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是最复杂的一种曲式,总的框架仍然是三部性结构,即“呈示部—展开部— 再现部”,但每一部分的内部又有比较复杂的构成。奏鸣曲式常表现有戏剧性冲突的内容。
5 / 10
圣才电子书
【答案】C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8.欧洲早期复调音乐体裁是( )。[青岛大学2014年研] A.奥尔加农 B.经文歌 C.迪斯康特 D.克劳苏拉 【答案】B 【解析】复调音乐是一种多线条的音乐,几个独立的旋律声部同时奏出,交错重叠,常 常包含着作曲家缜密的构思和严密的思维逻辑。文艺复兴音乐是一个声乐的时代,这一时期 主要是声乐复调,无伴奏的多声部歌唱是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风格样式。早期文艺复兴的主 要音乐流派有佛兰德乐派,其主要成就有弥撒曲、经文歌和世俗复调歌曲,佛兰德作曲家高 超的复调技巧在这一时期名扬整个欧洲。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649904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c.png)
1.1核心讲义 1.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1核心讲义 2.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3.1核心讲义 3.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1核心讲义 4.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5.1核心讲义 5.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艺术设计的属 性与特征
第2章艺术设计的领 域与分类
第3章中国工艺美术 发展线索
3.1核心讲义 3.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1核心讲义 4.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5.1核心讲义 5.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6.1核心讲义 6.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7.1核心讲义 7.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电影构成的 物质材料和形式要
素
第1章电影基本概 念
第3章电影艺术发 展的历史线索
第4章电影的类 型与体裁
第5章中外电影 名家名作
1.1核心讲义 1.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1核心讲义 2.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3.1核心讲义 3.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1核心讲义 4.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5.1核心讲义 5.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概述
第2章广播电视的艺 术要素及艺术技巧
目录分析
第2章音乐构成的 物质材料和形式要
素
第1章概述
第3章音乐艺术发 展的历史线索
第4章音乐体裁
第5章中外音乐 名家名作
1.1核心讲义 1.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1核心讲义 2.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3.1核心讲义 3.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1核心讲义 4.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国外现代艺术 设计线索
1.1核心讲义 1.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艺术硕士考研 章节题库(戏剧编)【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考研 章节题库(戏剧编)【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d780a905fbfc77da269b1eb.png)
A.古希腊人 B.古罗马人 C.古埃及人 D.古印度人 【答案】A
2 / 11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四、简答题 1.简述戏剧的含义和分类。 答:(1)戏剧的含义 “戏剧”指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展示故事情节的一门 综合艺术。作为二度创作的艺术,戏剧的主导是戏剧表演艺术,并蕴涵了文学、音乐、舞蹈 和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剧本、演员、观众、剧场是戏剧的四个基本要素,“演员”是四者 当中最重要的元素,它是角色的代言人。通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张。 (2)戏剧的分类 戏剧的分类具体表现为: ①根据题材,戏剧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 ②根据艺术表现方式,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哑剧、音乐剧。 ③根据演出形式,戏剧可分为剧场剧、街头剧、广场剧。 ④按照容量大小,戏剧可分为小品、独幕剧、多幕剧、连台本戏等。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艺术硕士考研 章节题库
第 2 编 戏剧编
第1章 概 述
一、填空题 1.戏剧是以______为表现对象,用______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 【答案】人;动作
2.戏剧的要素有三要素:______;四要素:______。 【答案】演员、剧本、观众;演员、剧本、观众、剧场
动无异。这种仪式感是戏剧的一种重要交流方式,是其他艺术形式所罕见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括地说,戏剧具有( ),这几种功能交互作用、互相渗透。 A.审美功能 B.娱乐功能 C.交流功能 D.教育功能 E.叙事功能 【答案】ABCD 【解析】戏剧具有审美功能、娱乐功能、交流功能和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是指戏剧表演 充满美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是戏剧最本质的功能。娱乐功能是指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兴 起,戏剧的人文气息渐盛,其可看性渐强,娱乐性成为戏剧的重要特点。交流功能是指戏剧 以独特的艺术形象而深刻形象地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情感,引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思想与 情感共鸣。教育功能是指戏剧对生活或历史的模拟,对人类复杂命运特性的模拟,使人从中 得到启迪。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 第4章 美术批评与鉴赏)【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 第4章 美术批评与鉴赏)【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508eb1f33687e21af45a99a.png)
第4章美术批评与鉴赏【考情分析】本章内容主要是阐述中外主要的几种美术批判理论,需要考生掌握中国与外国历史上的几种美术批评论的相关内容,重点识记“六法论”“南北宗论”和“图像学”。
【考点归纳】一、中国(一)传神论传神论出现在公元4世纪,受到汉末魏初名家论“言意之辨”和魏晋玄学的影响。
中国画史上最早运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
其发展状况如下:(1)东晋顾恺之的传神论是人物画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描绘对象的心理特征,形神是针对画人物而提出的。
(2)唐代的传神论主要作为人物画的审美标准被运用。
(3)五代以后山水、花鸟画大盛,提出了抒情寄意的美学命题。
(6)宋代之后,写意论成为更流行的审美准则。
(二)六法论“六法论”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
六法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
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1.内容根据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述可知,画有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钱钟书的“六法论”(1)“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2)“骨法用笔”是指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3)“应物象形”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4)“随类赋彩”是指着色;(5)“经营位置”是指绘画的构图,“经营”原意为营造、建筑,谢赫借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6)“传移模写”是指临摹作品。
(三)南北宗论“南北宗论”是晚明文人画家董其昌以禅宗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山水画的不同风格。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对明末、清代乃至当代的中国画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代表人物有:(1)南宗。
南派的祖师为唐代诗人王维,荆、关、董、巨、米家父子至元四家为南宗正传。
董其昌极力推崇南宗为画家正统。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4f4eea8bbcd126fff6050b6f.png)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填空题1.《榆树下的欲望》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剧作家______。
【答案】尤金•奥尼尔2.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______。
【答案】《六代舞》3.门德尔松的《______》序曲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音乐会序曲。
【答案】仲夏夜之梦4.()是代表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最高峰的著名画家,代表作品有《圣家族》、《基督诞生》等。
【答案】埃尔•格列柯5.宋瓷中______的造型最具时代特色,它小口短颈,丰肩细腰线条流畅,挺拔劲健,充分体现了宋人崇尚典雅风度和独特的审美意趣。
【答案】梅瓶6.二战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以______的产生和发展为特征。
从本质上来说,两者一脉相承,在设计风格上,都具有反装饰传统,形式简洁,注重功能,理性化和系统化的特点。
【答案】国际主义风格7.()在清初传入北京,成为北京城里势力强大的戏曲声腔,被称为“京腔”。
【答案】弋阳腔8.清代号称“诗书画三绝”的著名艺术家是()。
【答案】郑板桥9.《海盗》舞剧取材于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同名叙事长诗。
【答案】拜伦10.明清以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作品叫()。
【答案】传奇二、名词解释1.黄梅戏答:黄梅戏是我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安徽、湖北等地。
它起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原名“黄梅采茶调”,在安庆一带称为“怀调”。
辛亥革命时期,黄梅戏开始有了固定班社。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发展迅速,代表性艺术家有严凤英、王少舫,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
2.《长生殿》答:清传奇。
洪升撰。
康熙二十七年完稿。
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在此剧之前,已经有自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以及白朴《梧桐雨》杂剧、吴世美《惊鸿记》等。
洪升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
《长生殿》把李隆基和杨玉环写成千古情种,又写出帝妃的特殊爱情造成中央政权的腐化,引发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严重祸害。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0e4105a998fcc22bdd10d73.png)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编音乐编第1章概述第2章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第3章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第4章音乐体裁第5章中外音乐名家名作第二编戏剧编第1章概述第2章戏剧的特性第3章戏剧的审美特征第4章戏剧的体裁与戏剧创作的基本技巧第5章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第三编戏曲编第1章一种独特的戏剧文化第2章中国戏曲史第3章戏曲声腔剧种第4章戏曲文学第5章戏曲音乐第6章戏曲表演第7章戏曲舞台美术第四编电影编第1章电影基本概念第2章电影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第3章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第4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第5章中外电影名家名作第五编广播电视艺术编第1章概说第2章广播电视的艺术要素及艺术技巧第3章广播电视文艺的基本类型第4章节目、栏目及作品举要第六编舞蹈编第1章舞蹈的定义第2章舞蹈的起源第3章舞蹈的种类、作品与舞人第4章舞蹈基础知识第七编美术编第1章概述第2章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第3章美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第4章美术批评与鉴赏第5章中外美术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第八编艺术设计编第1章艺术设计的属性与特征第2章艺术设计的领域与分类第3章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线索第4章国外现代艺术设计线索•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旋律[中传2014年研]答:旋律是一种音乐的曲调,它是由各种高低、长短、强弱的乐音按一定的调式和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进行系列。
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音乐的内容、风格以及民族特征等首先由旋律表现出来,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
在旋律进行中存在各种音乐表现因素,但构成旋律也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即曲调线(又称音高线)和节奏。
2现代派戏剧[中传2014年研]答:现代派戏剧又称现代主义戏剧,是指与现实主义戏剧相对立的、以西方各种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戏剧流派。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剧编 第1章 概述)【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剧编 第1章 概述)【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408e0d574693daef5ef73dcc.png)
第1章概述【考情分析】本章作为戏剧篇的概述,理论性较强,容易出现在论述题中,因此需要考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戏剧的概念、特点,重点掌握戏剧的几项功能,理解戏剧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
【考点归纳】一、戏剧的概念(一)戏剧的含义戏剧的本质是演员扮演人物故事。
戏剧是指由古希腊人创造、在西方形成悠久传统,并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由演员按照逼真的审美观念在舞台上以说话和扮演人物故事方式表现人类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二)“话剧”的由来话剧是源于欧洲的以语言和形体动作为主要艺术手段的剧种,它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其名称来源于中国话剧家洪深。
早期话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或文明戏。
(三)戏剧的特点(1)演员与观众共处于剧场这样一个实在的物理空间(不论剧场的形式或形制如何);(2)演员以言语、表情、肢体等动作手段扮演人物的生活故事;(3)观演之间及观众与观众之间形成了活生生的情感交流关系。
(4)动作是戏剧的本质。
二、戏剧的功能(一)审美功能原始戏剧具有“娱神”的实用功能,其表演通常包括舞蹈、歌唱、吟诵、表演、对称的形式感、以故事的方式表现的神的命运、仪式感等,这些都是美感的具体外化。
后宗教功能弱化,成为独立的艺术样式。
(二)娱乐功能(1)中世纪前戏剧的宗教功能突出。
(2)中世纪晚期,由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兴起,娱乐性成为其重要特点。
(3)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戏剧中充满了大量的娱乐性技巧手段,使其作品审美价值、娱乐价值和思想价值兼备。
(三)教育功能戏剧的教育功能指戏剧通过对生活、历史和人类复杂命运特性的模拟,以感动人、教育人,并给人审美快感。
戏剧成为独立艺术形式后,其教化或教育功能仍然存在。
表现为:增加观众的文史知识,塑造民众的思想道德观念。
(四)交流功能戏剧的交流功能是指戏剧以独特的艺术形象而深刻形象地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情感,从而引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思想与情感共鸣,将人们引向美好的精神世界。
三、戏剧与其他艺术的区别(一)戏剧是综合艺术戏剧作为一种独特形式,同时诉诸人的视听感官,并经由这些感官刺激而引起人们更复杂的情感与思想的活动,属于综合艺术,这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单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脸谱是戏剧角色图案化的脸部化妆,一般用于( )[青岛大学13年研] A.净、丑 B.生、旦 C.净、生 D.丑、生 【答案】A
4/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 )是中国第一座有先进设备的近代化剧场,是镜框式舞台,而不是四面观戏 的舞台,清光绪年间成为戏曲改良的生力军。
A.易俗社 B.三庆会 C.警世戏社 D.上海新舞台 【答案】D 【解析】1906 年夏月珊、夏月润和潘月樵等在上海创建新舞台,它将中国传统的“三 面观”式舞台改为西洋的镜框式舞台,使用了幕布、布景和转台,同时最先实行了买票制。
二、多项选择题 1.行头是戏曲服装的统称,《扬州画舫录》将其分为( )。 A.衣箱 B.盔箱 C.杂箱 D.把箱 【答案】ABCD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7 章 戏曲舞台美术
【考情分析】 本章知识点较为简单,在历年真题中尚未涉及,但作为戏曲常识,需要考生了解在戏曲 舞台中相关的人物造型、场景造人物造型指人物的装束和形貌化妆,特点为可舞性、装饰性和程式性。其构成有: (1)行头。即戏曲服装的统称。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其中杂箱包括髯口、靴 鞋、面具、乐器及部分砌末;把箱包括刀枪把子、銮驾器仗。 (2)戏衣。即戏曲服装,有蟒袍、宫衣、箭衣、马褂、褶子、茶衣、斗篷、龙套衣等。 (3)戏鞋。即传统戏曲使用的各种靴鞋,包括厚底靴、快靴、薄底靴、洒鞋、旗鞋等。 (3)面具。又称“脸子”“假面”,是指演员面部塑型化妆。 (4)脸谱。即戏曲脚色图案化的脸部化妆,一般用于净、丑两行。红色表示忠勇,黑色 表正直,白色表示奸诈等。 (5)俊扮。又称“素面”“洁面”,是指戏曲的美化化妆,略施彩墨以求美观,一般用 于生、旦两行角色。 (6)变脸。即戏曲的情绪化妆,指当场实现面部装饰的变化,发展成一种特技,方法有 抹暴眼、吹粉、扯脸等。 (7)髯口。即戏曲表演时戴的假胡须,有黑、灰、白三种色彩,区别不同年龄,常见 的有三(三髯)、满(满髯)、扎(扎髯)、丑三髯、一字髯、吊搭髯、四喜髯、五撮髯等。
【专项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宋代苏轼有诗云,“搬演古人事,出入鬼门道”,鬼门道是指( )。
3/6
圣才电子书
A.上下场门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九龙口
C.花道
D.后台
【答案】A
2.下列行头中,属于习武之人穿着的是( )。 A.官衣 B.箭衣 C.茶衣 D.富贵衣 【答案】B 【解析】行头是戏曲服装的统称,有蟒袍、宫衣、铠、箭衣、马褂、开氅、帔、褶子、 八卦衣、太监衣、茶衣、宫装、袄裤、裙、坎肩、斗篷、龙套衣等。习武之人穿着的是箭衣。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8)假发。即戏曲演出各行脚色梳裹发式的各种用品,如网子、水纱、甩发、蓬头等。 (9)梳水头。即戏曲旦脚用的一种假髻,为清乾隆年间梆子花旦魏长生所发明,大头 扮夫人小姐,抓髻扮丫鬟。 (10)贴片子。即戏曲旦脚脸部化妆的样式,即把用人发制成、用刨花水梳理的“片 子”贴在演员的脸上,与两鬓联结,以改善脸形。 (11)头面。即戏曲旦脚所用的各种头饰的统称,包括银泡、水钻、点翠等。 (12)盔头。即传统戏曲人物所戴的各种冠帽的通称,大体分冠、盔、巾、帽四类。 (13)穿戴规制。即传统戏曲装扮人物的衣饰穿戴的基本规则或定例。 (14)旗装。即戏曲演出中扮演满族妇女的服饰,包括旗袍、花盆底鞋、朝珠、旗头 等。 (15)清装。即戏曲演出中清代服饰,如男子穿戴箭衣、马褂、纬帽等。 (16)古装。即 20 世纪初出现的以区别于传统服装的扮演古代女子的新式装束。1915 年由梅兰芳始创,最初在《嫦娥奔月》等神话剧中试用。
二、景物造型 戏曲对人物活动空间的描写,主要靠演员的歌舞表演来体现,不追求布景的真实性幻觉 效果,造型较简化。戏曲景物造型,具体如下: (1)门帘台帐。即旧时戏曲舞台上常用的衬幕,把前台表演区与后台分割开来。 (2)守旧。即对门帘台帐的一种称呼。 (3)一桌二椅。即传统戏曲舞台上的演出用具,一般为木制,漆以红色,围上桌帷椅 帔。 (4)桌帷椅帔。即传统戏曲舞台上一桌二椅的装饰。其色彩的变换,可以表现不同的
侠戏、神怪戏中,以声光电气和机关设计为手段,表现离奇变幻的景象。
三、戏曲传统剧场 传统的戏曲剧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草台。即农村节庆演出临时搭建的戏台,区别于固定剧场,演毕拆除。 (2)露台。即宋代各种伎艺人表演用的台子,大多无顶,可加设“乐棚”,四面围观。 (3)庙台。即古代城乡的寺庙为庙会祀神演戏而设的戏台,分草台和万年台。 (4)氍毹。即地毯的别称,作为演员的表演区。这种红地毯称作“氍毹”。 (5)勾栏。即在宋代都市的游乐场“瓦子”里专门表演说唱与杂剧的场所,戏台雏形。 (6)鬼门道。即古代戏台的上下场门,是区分表演区与后台的标志。 (7)戏房。即后台,是指勾栏、戏场中演员化妆候场的地方。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气氛与场合。如喜庆场合用全红,丧葬场合用全白。 (5)砌末。即戏曲演出所用的大小道具和简单布景的统称,都以适合表演为原则,经
美化后,与生活的真实物件有一定的区别。 (6)检场。又称“打杂师”“走场”,指戏曲舞台上的辅助人员。 (7)二道幕。为不让检场人暴露在观众眼前,在舞台大幕之后横拉的一道幕布。 (8)火彩。即戏曲舞台上表现火焰、烟雾的各种特技,包括表演者口吐、检场人施放。 (9)机关布景。即戏曲布景的一种类型,辛亥革命前后开始出现,多用于侦探戏、武
2.属于戏曲传统剧场的有( )。 A.勾栏 B.草台 C.庙台
5/6
圣才电子书
D.露台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E.戏房
F.鬼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