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版:第13课 张衡传use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3课《张衡传》(第2课时)ppt导学课件

• (二)学习第二部分 • 第二部分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 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 • 3.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是主要通 过具体、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 来说明的。文章这部分是怎样介绍候风地动 仪的? • 答: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 地动仪的。 • 时间——阳嘉元年。 • 名称——候风地动仪。
• 探究3 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 文有何体现? • 探究之旅: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 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 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 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 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的种类有:自传、小传、评传、别传、 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 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 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 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 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 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 无际。(以“中”“傍”“外”“下”四个方 位词为序,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 地写出其构造特点) •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 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 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 乃知震之所在。 • 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评价——自 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 方起。 • 文章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 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 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 传,但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今天读 这篇文章,除了把它作为一般的传记作品, 更可把这段文字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来学 习,读完以后可以仿照着写一段说明文。
合作探究
【结】人教必修4第13课《张衡传》教学资料

【结】人教必修4第13课《张衡传》教学资料一、学习探究1.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
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
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
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
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张衡传》的原文全面地记叙了张衡在文学上、政治上、科学上的成就,选作课文时删节较多。
课文选材及剪裁特点是什么?原文比较多的篇幅收录了张衡的文学创作,节选时都略去了;“永和四年卒”之后还有:“著《周官训诂》,……凡三十二篇。
”综合介绍张衡的著作和学术上的成就,节选时也略去了,使第5自然段突出了张衡政治上的表现。
而原文中有一些政治经历,因关系较小,也略去了。
在写到他的为人时,详写了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了“上书乞骸骨”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节选时又删去了原在第4、5自然段之间,不敢与阉党斗争以及明哲保身等表现的文字。
可见,本文是以科学家的传记这个角度选择材料加以剪裁组织的。
这样,它就既全面地仍从文学上、政治上、科学上三方面介绍了张衡一生中的重要表现,又重点突出地详写了他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
在重点写他的科学成就时,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地动仪时,除了具体记述机构、作用以显示其不平常的科学才能外,还生动描摹了地动仪的形状雕饰,使所写事物更为形象;对地动仪不仅写了它的“静态”,还写了它的“动态”,不仅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一语概述了它的灵验,还用“地震陇西”这一典型事例证明它的神妙。
由于剪裁恰当,详略适宜,使人对他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政治表现和性格特点有全面的了解,而对他首创的地动仪则印象更为突出鲜明。
第13课 张衡传

1.识记字音
范晔.( ) 帷.幄( ) 河间相.( ) 少.善( ) 邓骘.( ) 合契.( ) 都.柱( ) 征辟.( ) 属.文( ) 璇.机( ) 篆.文( ) 驿.站( ) 骸.骨( ) 逾侈.( ) 卷帙.( ) 音衔.( ) 答 案 : yè wéi xiàn ɡ shào zhì qì dū bì
2.体会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张衡)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 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
(2)①当世:即当时的权臣大官 ②徙:迁升、提拔 (3)①精铜:纯铜 ②员径:即圆径,圆的直径 (4)①八道:八条横杆,分别伸向八个方面 ②施: 设置,安装 ③关:关键、枢纽 ④发:拨动 (5)①牙机:枢纽和机件。牙,发动机件的枢纽 ② 制:形制,构造 ③覆盖:盖上盖 ④无际:没有边际。 此指无空隙 (6)①振:振动 ②激扬:声音激越响亮 ③伺者: 守在旁边观察仪器的人
(4)①豪右: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 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5)①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②治:治理 ③阴知: 暗中查知 ④禽:通“擒”,捉拿 ⑤肃然:严肃恭敬的 样子 ⑥政理:政治清明
(6)①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 ②乞骸骨:封建 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 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乞,求
答案:(1)蟾 赡 瞻 (2)徙 徒 涉 (3)璇 旋
(4)幄 龌 渥
3.名句填空 (1)虽才高于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好交接俗人。 (2)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十年乃成。 (3)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________________,形 似酒尊,________________。 (4)衡下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________________,称为政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第13课张衡传课件(共39张PPT)

死因
后因密谋推戴文帝的兄弟刘义康 被处死刑,死时才48岁。
代表作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 《三国志》合称“四 书”。
东汉 张衡 (78---139)
人民至今还在怀念着张衡,一九五五年全 国发行过纪念邮票。一九五六年南阳重修他 的坟墓和读书台,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 在他的纪念碑上题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 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 敬佩。”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济慈题词赞 道:“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
地理学
❖ 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 研制出了记里鼓车和指南车等。
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 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在1800 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 们感到惊叹。
气象学
❖ 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侯风仪",是 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 鸡早1000多年。
张衡《应问》
❖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 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全才张衡
❖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 家、政治家,被人们称为”科圣“。
❖ 在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 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文学
❖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 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 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 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 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画了当时南阳 郡的社会风貌、自然风光和民间风俗。此外 还著有《归田赋》、《思玄赋》、《四愁诗》 等30余篇。
乃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 词
❖ 纵观近几年高考所选文言文阅读短文,不少都是从唐宋以后所修的官方 史书(人物传记)中摘取,其中关于官职变迁的动词尤多,同学们一定 要引起必要的重视。
第13课《张衡传》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4、张衡为什么要造地动仪?
不计名利,为民造福。
5、学生自读课文第五、六段,疏通字句。 思考:这两段写了哪几件事情?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情?
①交代《思玄赋》的来历,突出张衡的心思细密, 谨慎谨慎。
②张衡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的斗争,表现了他的 政治智慧。
1、请你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员径八尺 “员”通“圆” ②形似酒尊 “尊”通“樽”
张衡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或自身, 就其中一点谈谈想法。
如: (1)品德和人格是在学业上成功的基础。 (2)要跻身世界科技先进行列,必须要有民族自信心。 (3)学习要重视社会实践。 (4)一个人的潜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为了巩固大家对人物传记写作技能的认识,并且帮助大家将课内的文言知识 有效迁移,我们一起完成一道文言阅读题《曹植失宠》。
13课《张衡传》原文及翻译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他)总是举止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
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却不就任。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凭借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
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奇特,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
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
两次迁升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验阴阳之学,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3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顺帝初年,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4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尊。
17-18版:第13课 张衡传

(2)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 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 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派比较进步些, 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 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 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所以向
答案
3.特殊句式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判断句。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否定句宾语前臵。
(3)验之以事: 介词结构后臵句。
(4)游于三辅: 介词结构后臵句。
(5)举孝廉不行: 被动句。
(6)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
(7)讽议左右: 省略句。 (8)果地震陇西: 省略句。
答案
品读感悟
一、结构知全局
这篇传记以时间为线索,从多个方面有详有略地叙述了张衡的成就,请完
成下表。
时间 章帝 和帝 安帝 主要成就 详略情况
顺帝
答案
二、细读析文本 1.通读全文,总结张衡所拥有的可贵品格。 答案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
思”“研核”,孜孜不倦,贡献卓越。 (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 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 (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擒奸党。
自知自疑 语言积累
自学在前
1.读准字音 (1)善属文( zhǔ ) n chú) (6)蟾蜍( chá (7)伺者( cì) (8)因此觉知( jué) (9)合契若神( qì ) (11)诡对( ɡuǐ ) (12)疾恶( è ) n) (13)五载复还( huá
课件18:第13课 张衡传

文本探究
①这篇课文了叙述了张衡哪几方面的情况?重点叙 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能有多方面的贡献?
三个方面:文学、科学、政治。 张衡在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为人类做出了巨 大贡献。他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政治家、尤其 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在科学理论方面著有 《灵宪》、《算罔论》等。在技术方面发明了浑天 仪,尤其是能精确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这 一伟大成就比欧洲早1700年。
译文: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 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 (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仪器的人因此知 道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虽然只有一条龙的机 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寻找它的方向,就 能知道地震的地方。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 彼此完全相符,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 到这样的仪器。
第13课 张衡传
范晔
作者简介
二十四史之一的《后汉书》作者范晔(398~445 年),字慰宗,南朝宋代顺阳山阴(浙江绍兴)人。 他在南朝刘宋时期,曾任尚书史部郎、宣城太守、太 子左卫将军等职。《宋书》上说他少年好学,博通经 史,善为文章。后因密谋拥戴文帝的兄弟刘义康被处 死刑,死时才48岁。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 汉的历史著作,编成《后汉书》。全书包括十纪、十 志、八十列传,共一百篇。此书对考核史事有参考价 值,文字亦朴素精练。今本《后汉书》包括梁代刘昭 的增补部分,共一百二十卷。
张衡之所以能在多方面取得成绩,他的勤奋好学、 刻苦钻研、不慕名利、反对骄奢、不趋炎附势、勇 于斗争的高贵品质,是他取得成功的精神基础。这 些精神直到今天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②张衡有那些可贵的品格? 一是“从容淡静”“不慕名利”。 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 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是“所居之官 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 不仅如此,他还“不好结交俗人”,不满当时“王侯 以下”的“逾奢”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 京赋》用以讽谏;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 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擒”,都反映 了他对当时的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 争。这些都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
[课件]第13课《张衡传》
![[课件]第13课《张衡传》](https://img.taocdn.com/s3/m/38d6f0b9cc22bcd126ff0c77.png)
《后汉书》作者资料简介:
后
范晔(398—445),字蔚宗。
汉 书
.
南朝宋顺阳人。历史学家。博涉经 张
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
衡 传
为尚书吏部郎。元嘉彭城太妃卒,
晔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
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
后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
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先
谋逆,伏诛。
(8)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 ,降职贬官。 (9)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0)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 (11)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 (12)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 “衡下车”) (13)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 (14)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 丞相兼枢密使”)
文学上的成就
科学上的成就
张
《二京赋》
衡
《灵宪》《算罔论》(科学著作)传
(忧国忧民) 浑天仪、地动仪 (科学发明)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 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京师学者的迂腐无知,反衬:
张衡这一发明创造的伟大的科学价值 呼应上文的“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
后
汉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果断正直 书
.
后
汉 书
张 衡
张衡传
传
学东张
家汉
《后汉书》
、 文
著 名
衡
学的
范晔
家科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 治家。在文学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 烂的明星,代表作《二京赋》(《东京赋》、《 西京赋》的合称)。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 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地震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 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候风地动仪” 。天
课件17:第13课 张衡传

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侧写其才之奇) 累如不应 正写其品之高)
第二部分: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①第2、3段从整体概括在科学上的成就。(科学发明 和理论著作)
②第4段着重介绍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 功用。
8.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指官职调动 9.下车伊始 ——指官吏初到任
1.游于三辅 ——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
文 2.视事三年 ——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
化
3.上书乞骸骨
常
——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
识 4.遂通五经,贯六艺 ——五经,《诗》《书》
《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
之 “礼”、“乐”、“射”、“御”、“书”、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 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 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 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时鼓车、 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 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 《灵宪》和《算罔论》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 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 名为“张衡小行星”。
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
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 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 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 衡不追名逐利的高洁品德。 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
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 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平实精谨中有精彩,繁简得 体,伸缩自如。又如写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 “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 其用语之准确。
课件3:第13课 张衡传

自主学习
2.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哪些品格和才能?
•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合作探究
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 ①作浑天仪。 • ②著《灵宪》《算罔论》。 • ③铸造地动仪。
合作探究
2.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 有何不同?
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 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自主学习
• 理清课文思路 • 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自主学习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 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 (1)品格 • (2)文学 • (3)科学 • (4)政治
三、表示提升官职的 1、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 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 2、陟:提升,提拔。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升:提升。 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 4、提:提拔。 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北史·魏收传》。名行:名望和德行)
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 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 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走进张衡
张衡(公元78年-139年),字平子,南 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中 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 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 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是 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 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 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张衡得到了很多荣 誉,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通才。一些现代的学者 还将他的工作和托勒密(86-161)相提并论。 1802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课件7:第13课 张衡传

学习目标
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 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
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 ——“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
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 于公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
(他)没有应召。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
《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 (1)“善属文”,作《二京赋》(文学); (2)“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天文、
机械); (3)“善术学”,著《灵宪》(历法)、《算罔论》
(算术); (4)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政治)。
3、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 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 人物的材料的?
课件24:第13课 张衡传

读准字音
加点字
逾侈.
璇.机
篆.文
属
属.文 眷属.
辟
辟.公府 辟.谣
读音 chǐ xuán zhuàn zhǔ shǔ bì pì
加点字
邓骘.
算罔.论
阉.竖
载
五载. 装载.
伺
伺.者 伺.候
读音 zhì wǎng yān zǎi zài sì cì
文章思路
文章主旨
《张衡传》全面记叙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成就,又 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表现了张衡的文学天赋、 科学精神和政治才干,全面反映了张衡的才能,也反映了他不尚虚 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 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 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本课在说明候风地动仪时,先按照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再按照由 构造到作用的逻辑顺序逐一介绍。
对点小练
笔是同学们不可或缺的书写工具。现在,笔的种类繁多,样式五花八门。 请从种类繁多的笔中选择一种,选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写一段介绍性文 字,200字左右。 【写作示例】钢笔是一种有贮水功能、使用方便的书写工具。它一 般由笔套、笔芯、笔杆组成。笔套起着保护笔头的作用,是一硬壳的 保护套筒。笔芯由笔头、贮水管组成。笔头是墨水和纸张接触的 “介质”,墨水就通过光滑的金属笔尖浸入纸张,从而留下书写的痕迹。
3.本文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时,写了几件事?塑造了张衡怎样 的形象? 参考答案:选取了两件事: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 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表现 其政治才能和卓然政绩。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的手法 1.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是怎样写的? 参考答案: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再介绍 人物的事迹,结尾写他死的年代。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 的写法来写的。
课件8:第13课 张衡传

永元中 阳嘉元年
安帝 永和初
顺帝 永和四年
研读课文,明晰结构
第一部分(1)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二部分(2~4)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成就。
分析内容,把握性格
(一)分析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叙其学品,包括张衡的学业、品
德和文章。侧重写文学造诣。
突写任河间相与奸党斗争一事。
这两段写了哪儿几件事情?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一件是交代《思玄赋》的来历,突出张衡的心思细密, 小心谨慎。
一件为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的斗争,通过对比,表现了 他的政治智慧。
思考:张衡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课文重点 记叙的内容是什么?
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 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 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 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简练而翔实的文笔全面 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 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得当,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 献,其间贯穿了对张衡为人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层次清 晰,条理分明,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 如在眼前,让我们获得了精神上的提升。
第13课 张衡传
范晔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 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 在文学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 烂的明星,代表作《二京赋》(《东京 赋》、《西京赋》的合称)。艺术方面, 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地震 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 其方位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 多年。天文学方面,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 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 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相图;提出了 “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背景回放厅] 西汉末年,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于政府、官吏与豪强巨富几方面的 残酷剥削,加上无法克服的水旱灾害,人民走投无路,纷纷起来反抗,出现绿 林、赤眉等几十支起义队伍,人数不下百万,形成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刘 秀利用农民起义的成果,爬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东汉王朝。豪强地主的势力 迅速膨胀,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富商大贾兼并土地。商人、地主、官僚互相 勾结为一体,强占土地,占有奴婢,横征暴敛,广大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 日趋尖锐化。汉安帝即位(107 年)以后,爆发了百余次各族人民起义,最后,终 于在汉灵帝中平元年(184 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 础,封建王朝趋于崩溃。
五、翻译句子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2)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动句,无标志的被动句)
六、名句填充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
,
。
(2)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
(3)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
。
(4)
பைடு நூலகம்
,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5)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
,
,
。
【参考答案】 一、yè zhǔ zhuàn yú chǐ xuán wǎnɡ chán chú shē ɡuǐ wéi wò yān hái 二、(1)征召/应验/出征 (2)就职、赴任/靠近、接近/上、登上/成功 (3) 游/观赏/景象/观察/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4)精心/精纯/精锐/精通/精米,上 等米/精力,精神 (5)擅长/善行/交好/好好地/使……做好/好 (6)连缀/通 “嘱”,嘱托/劝人饮酒/隶属/掌管/辈/类 (7)形制,构造/制服,控制/统率, 统领/规模 (8)副词,趁机/介词,用/动词,沿袭/介词,通过,经由 (9)副 词,才/副词,就/副词,竟然/代词,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精华 齐楚之精英:_____________
动词,观摩、学习 观太学: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大王见臣列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景象 (3)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__
动词,看、阅读 余因得遍观群书:_________________
了前人的“浑天说”。浑天仪用铜制成,主体是一个球体模型,上刻着恒
星、南极、北极、经度、黄道、赤道。仪器上表现的情况同天空中星象的
出没完全相符。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完全是张衡坚持观测天象的结果。
运用示例
人生漫漫,经受着几番浮浮沉沉,如果,我们没有或缺少坚持的精 神,末了,我们终将一事无成。学布鲁诺,坚持日心说,用生命的坚贞 换得一个真理;学贝多芬,坚持在困苦中前进,用一世沧桑写尽辉煌; 学张衡,坚持在别人的质疑声中信奉自己的真理,用坚实的脚步探索未 知;学陶渊明,坚持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择园田,种下不朽的诗篇。 在坚持中,布鲁诺虽然不能复生,但他为科学真理而奉献的精神在 烈火中永生;在坚持中,贝多芬在黑暗和静谧中创造了自己的音乐世界; 在坚持中,张衡终于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在坚持中,陶渊明的高贵品 格照耀了千秋。
2.语言优美 (3)第③段的描写可谓言之凿凿,气势连贯。请体会作者的用词精妙。 提示 a.整段运用短句表述,简洁有力。 b.用词准确,逻辑严密。如“理性、坚忍、气度、风范”“临危不乱、 举止若定、化险为夷、宠辱不惊、风云在握”。 c.以判断句及条件复句构成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及感染力, 具有先声夺人、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三、文化常识 (1)太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2)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3)孝廉:汉朝由地方官 (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 荐的人称为“孝廉”。 (4)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官员到任称为 “下车”。 (5)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的委婉言辞,意为请求赐还 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点击素材
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在任太史令时,专心研究天文历算。在当时,有
种比较先进的天文学说叫“浑天说”,认为天是浑圆的,像一枚禽卵,
天像卵壳,地像卵黄,在天的中间,日月星辰在“卵壳”上不停转动。
张衡认为这样的结论不完善。于是他天天观测天象,积累了大量恒星运动
的资料并对恒星运动的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制成了浑天仪,继承和发展
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3)皆共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用作名词,祸福;形容词用作动词, (4)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清楚 _________
6.写出下面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副词,才 十年乃成:___________
[先读佳作]
[再悟亮点]
人生且从容须淡静
①范晔在《后汉书· 张衡传》中谈到,张衡
“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 。好个 “ 从容
淡静 ” ,天下凡成就非凡者,莫脱得了这四个
字所蕴含的大境界。
②何谓从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是一种从容, “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 是一种 从容, “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 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是一种从容, “ 不 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 是一种从容, “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是一种从 容……(1)
乃 副词,就 遂乃研核阴阳:___________
副词,竟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_____________ 副词,于是 乃重修岳阳楼:_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
判断句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_________
介词结构后置句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_________________
(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1)从自
③从容是一种理性,是一种坚忍,是一种 气度,是一种风范。只有从容,才能临危不乱; 只有从容,才能举止若定;只有从容,才能化 险为夷;只有从容,才能宠辱不惊;只有从容, 才能风云在握……(3) ④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 一 个人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需 要 “ 从容淡静 ” 的心境。唯有从容淡静,才能 活出潇洒,活出自由,活出旷达。
兵马,后退三十里。一出空城计,流传几千年。
诸葛亮以超人的从容淡静,吓退司马懿十几万
大军,为蜀军赢得了战机。
⑥“狂歌五柳前”(1)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 而折腰,“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1) 决然归隐田园, “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 耔”,(1)诗意地栖居在这个纷扰繁杂的世界里的 一片净土,淡泊宁静,其从容风度冠绝古今。 ⑦“一蓑烟雨任平生”(1)的苏东坡,身贬荒 凉瘴疠之地,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仍能孤身一人 泛舟畅游赤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点:写法、语言(三) 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范晔在《后汉书· 张衡传》中谈到,张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 人 ” 。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写道: “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从容淡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更是古 今成就大事业的先决条件。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领悟,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从容淡静的看法。
4.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意义
动词,应验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_____________ (1)征 动词,征召 公车特征拜郎中:_____________ 动词,出征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_____________ 名词,征兆 兵未战而先见败征:_____________ 形容词,精心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纯 (2)精 以精铜铸成: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
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文言文
第13课 张衡传
文本常识积累
一、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淅川东)人,历史学家。
他自幼好学,博通经史,善于写文章。先后担任过司徒从事中郎、尚书
吏部郎、宣城太守等官职。因参加拥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的政变活动,
事泄被杀。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陈寿的《三国志》、
介词结构后置句 (3)验之以事,合契若神:____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 (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
省略句 (5)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_________
精读研析 ——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多读厚积 —— 读素材美文,积素养提技能
素材运用
一、课本素材
动词,观察、审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器械 衡善机巧:_____________
名词,机关 (4)机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_____________
名词,时机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_____________
动词,迁升 再迁为太史令:_____________ 动词,改变 (5)迁 始兴起学校,渐迁其俗:_____________ 形容词,贬谪的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_________________ 动词,拨动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_____________ 动词,发动 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_____________ (6)发 动词,打开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_____________ 动词,征发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_____________ 动词,送出 使人发书至赵王:_____________
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
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
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
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2009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选材感言】 向苍穹寄深情。
颁奖辞: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
坚持前进吧!我们不求我们的人生有多么豪迈,多么辉煌,至少,
当我们在回忆人生的时候,不会因为没有坚持而后悔。活着,是为一个
无悔的人生!
二、课外素材
功勋科学家——孙家栋
孙家栋,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的一生与
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
提示
⑤面对司马懿十五万蜂拥而来的大军,面 对西城内文官羸弱士兵,诸葛亮表现出惯有的 从容淡静。移步城楼,隐藏起旌旗,大开城门, 每个城门之上派 20 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安然 洒水扫街。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领着两 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 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看 后,疑惑不已,认定城里面必有埋伏。率各路
动词,开放 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
5.掌握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 形容词用作名词,道理 (1)妙尽璇机之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4)覆盖周密无际
四周严密。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周到而细密。
(5)寻其方面 方向。 古义:________ 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叫一个方面。
(6)衡下车,治威严 指官吏初到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从车上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