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连滑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 岗位作业指导书 岗位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公司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文件
编号:XXX-XXX-XXX
滑板连滑操作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本:
受控状态:
20××年10月10日发布20××年10月10日实施
标准、完整的Word版文档,下载后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适当修改,自由编辑,适合相关行业人员参考,实际使用请删除本行文字。
滑板连滑操作规程
1、机构的使用要求
1.1、对压紧弹簧的四个压紧螺母一定要拧到位,反复拉试,通过观察支架上平面与压板之间的距离是否一致来判断弹簧的压缩量是否一致,以保证给滑板提供均匀的面压。
1.2、滑板腔及上水口处的火泥和残钢要清理干净,防止夹杂物影响滑板使用;
1.3、机构的空气冷却管道要通畅,连接处密闭,若连接不好,容易导致空气压力不足,管路闭塞等造成冷却不足,会使弹簧性能降低甚至失效。
2、连滑判断标准
2.1、下水口的检查
2.1.1、每使用一炉后,用细棒插入下水口铸孔内,撬橇下水口,观察是否有明显的松动,较小的松动,可对下水口螺旋套进行再夹紧,出现大的送到,放弃连用。
2.1.2、下水口小头发现有缺陷、断裂、通道内有裂纹时,不能继续使用;若发现任何原因引起的下水口顶端外部钢壳损伤严重,不能连用;
2.1.3、下水口小头的残钢及长水口残留物要清理干净,防止上连铸后套不上保护管。
3、滑板的检查
3.1、上下拉动机构下滑板,通过下水口及下滑板的铸孔,观察上滑板的表面情况,根据对以下情况的观察,判定滑板是否能继续使用;
3.2、扩孔情况----若发现滑板扩孔严重或由于烧氧造成的滑板严重损伤,不能连用;下滑板舌形区,若浇钢时间过长,由于控流,沿浇铸孔处易出现倒棱,同时造成上、下滑板纵向扩孔较大,该种情况,放弃连用;
3.3、滑道情况-----若发现滑板控流方向的滑道表面侵蚀严重或存在明显的夹钢、应更换滑板;孔径横向周围或板面其它部分,发现夹钢,停止连用;若发现滑道表现在滑动过程中发生严重的颗粒剥落或拉伤痕迹,应更换滑板,轻微的剥落或滑痕是正常的,滑板可继续使用;
3.4、上下板面接触情况--------从机构侧面对量滑板缝隙观察,是否有钢片渗出,两滑板间是否有可见的细缝及钢带是否有断裂脱落,出现上述情况应停止使用。
4、注意事项
4.1、掌握好火泥干湿程度,在保证火泥的粘性、塑性的情况下,火泥的加水量要尽量减少,加水量大,火泥较稀,使用时火泥的气孔多,易渗钢,滑板用火泥要相对较干,根据上水口母口的损坏情况,打泥量适度掌握,泥太少、易从缝隙窜钢,泥太多,多余的泥无法全从排泥槽排出,会造成拉不动,面压虚大,以后拉动过程,火泥散开,易出事故(面压不均匀)。
4.2、上水口炉数较高,后端面缺损大时,安装完滑板后,要拉试,观察上滑板是否有窜动,如有窜动需及时更换上水口。
4.3、不论上水口次数高低,每次安装时,上下滑板安装好后,必须用铁筒或其它工具将上水口及上滑板接缝区域的火泥刮掉,然后再装下水口,安装完后,吹多余火泥时,尽量避开上水口与上滑板接缝处。
4.4、烧氧时,氧管点燃情况下,尽量不要接触滑板及滑板上水口接缝处,残钢烧开后熄灭吹氧管,高高压风吹扫残钢。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指根据物料性质、工艺流程、作业活动、设备使用要求而制定的作业岗位安全生产的作业要求,是岗位作业人员安全作业的最主要依据。
管理岗位一般不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其安全要求应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2.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岗位作业人员现场安全作业的最主要依据。
因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应涵盖岗位涉及的各类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要求、各类作业活动的安全作业要求。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和培训教育
1.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风险,作业过程需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的相关安全要求和禁止事项,作业现场的应急要求等,其中应包括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现场管理等进行岗位自我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使用对象是第一线的岗位作业人员,内容应简洁、通俗、清晰。
2.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以纸质版发放到岗位人员,宜将规程的主要内容制成目视化看板、展板等放置在作业现场,并组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
新员工、转复岗人员、“四新”作业人员到岗位作业前,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后方可上岗,其他岗位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再教育,以确保每个岗位作业人员熟悉并执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三.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更新
岗位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发生变化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更新修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更新修订后,应将原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时从相关岗位回收,重新发放新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看板、展板等进行更新,并对岗位作业人员进行重新培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