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1)
《生物化学(Ⅰ)》实验教学大纲 (2)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5)
《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 (8)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10)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13)
《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大纲 (15)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19)
《人类遗传病》实验教学大纲 (21)
《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23)
《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大纲 (24)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26)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28)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30)
《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32)
《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 (34)
《酶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36)
《动物实验方法学》实验教学大纲 (38)
《光镜与电镜》实验教学大纲 (40)
《实验动物繁殖育种学》实验教学大纲 (41)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43)
《基因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45)
《细胞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47)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49)
《微生物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51)
《生物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53)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 (54)
《生物标本制作》实验教学大纲 (57)
《比较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59)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基础生物学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实验项目个数:9面向专业:生物技术
实验教材:黄诗笺主编《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王英典、刘宁主编《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80学分:4
实验学时:28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基础生物学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于本专业有关的生物技术打下一定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基础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熟练使用显微镜,并对原生生物及动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有所了解。

3、考核方式:
操作考核:50%
理论考核:50%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本大纲主笔人:赵春
审核人:谢焕松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Ⅰ)》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生物化学(Ⅰ)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实验项目个数:15 面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实验教材:生物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108 学分: 5
实验学时:36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生物化学必要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生化分析等课程和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核酸以及糖类、脂类物质的理化性质的测定和生物功能。

3、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50%
实验技能:50%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说明:在“实验要求”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必修”还是“选修”;在“实验类型”栏标
明该实验项目是“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还是“综合性”实验;在“备注”栏标明完成该实验项目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本大纲主笔人:季本华
审核人:刘晓瑞
生命科学学院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实验项目个数:9 面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实验教材: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沈萍、范秀容、李广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82 学分: 4 实验学时:28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微生物学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生物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油镜的使用、无菌操作、染色、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学会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方法和微生物及其菌落特征的观察方法。

3、考核方式:
实验理论考试:50%
实验技能考核:50%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说明:在“实验要求”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必修”还是“选修”;在“实验类型”栏标
明该实验项目是“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还是“综合性”实验;在“备注”栏标明完成该实验项目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本大纲主笔人:叶辉
审核人:王兆慧
生命科学学院
《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遗传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实验项目个数:17 面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实验教材:《遗传学实验》,杨大翔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86 学分:4
实验学时:32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通过遗传学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技能,熟悉有关的研究方法技术,培养科学务实的精神,培养端正的科研态度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基本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实验讲义,上课亲自动手操作,作好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后详细整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3、考核方式:
实验操作考试50%
实验理论考试:50%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本大纲主笔人:谢晓玲
审核人:谭湘陵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实验项目个数:16面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实验教材: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80 学分: 4
实验学时:32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细胞生物学方面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常规方法:如显微摄影术、细胞凝集反应与细胞膜的渗透性、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动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细胞融合实验、细胞骨架观察等。

3、考核方式:
实验理论:50%
实验技能:50%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说明:在“实验要求”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必修”还是“选修”;在“实验类型”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还是“综合性”实验;在“备注”栏标明完成该实验项目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本大纲主笔人:张艳红
审核人:叶辉
生命科学学院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实验项目个数:8面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实验教材:《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64 学分:3
实验学时:28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生物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及医药农林的各个分支领域,并正在迅速改变着它们的面貌。

本课程在全面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的同时,注重对反映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方向的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面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基本原理和技术,为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分子生物学人才奠定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从基因分离、克隆到目的基因的鉴定、表达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有关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和实验方法。

3、考核方式:
通过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核。

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态度、实验室常识、实验技能的掌握和实验报告等方面。

考核学生的独立实验设计和实践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说明:在“实验要求”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必修”还是“选修”;在“实验类型”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还是“综合性”实验;在“备注”栏标明完成该实验项目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本大纲主笔人:陈佩林
审核人:刘晓瑞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生物信息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实验项目个数:4面向专业:生物技术
实验教材:《简明生物信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4年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32 学分: 2
实验学时:12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和主要的信息学资源,学习DNA序列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基因组分析以及蛋白质组分析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信息分析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和主要的信息学资源,掌握DNA序列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基因组分析以及蛋白质组分析方法。

3、考核方式:
上机考试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本大纲主笔人:谭湘陵
审核人:朱新宇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大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生物技术大实验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
实验项目个数:9(必修)+3(选修)面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实验教材:自编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112 学分:7
实验学时:112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本实验课程是专门为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实验技术课,是培养学生今后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开发工作最重要的教学实验环节之一,本课程具有知识面宽、实验性强、精密仪器使用多之特点,其目的是使本科生在参加工作和进入攻读硕士之前,对已学课程尤其是现代实验技术手段从理论上有更深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其今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分离纯化(离心技术、凝胶电泳分离技术、层析分离技术)、生化检测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生物发酵工程等方面的技术以及对大型精密仪器的操作使用有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3、考核方式:
1.通过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核。

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态度、实验室常识、实验技能的
掌握和实验报告等方面。

2.考核学生的独立实验设计和实践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说明:在“实验要求”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必修”还是“选修”;在“实验类型”栏标
明该实验项目是“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还是“综合性”实验;在“备注”栏标明
完成该实验项目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本大纲主笔人:赵华
审核人:刘晓瑞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食品分析
课程性质:选修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实验项目个数:6个面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实验教材:《食品分析》无锡轻工大学天津轻工大学合编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36 学分: 2
实验学时:18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1)在本实验课程中培养和提高运用食品分析原理的能力。

(2)掌握食品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作风。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对仪器设备的使用
(2)掌握实验技术的操作技能
(3)掌握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3、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包括平时作业(实验过程)的认真程度;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总结记录书写情况;仪器设备操作使用情况;遵守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情况等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说明:在“实验要求”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必修”还是“选修”;在“实验类型”栏标
明该实验项目是“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还是“综合性”实验;在“备注”栏标明
完成该实验项目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本大纲主笔人:徐磊
审核人:王兆慧
生命科学学院
《人类遗传病》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人类遗传病
课程性质:选修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实验项目个数:10面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实验教材:《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自编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32 学分:2
实验学时:12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的基础实验操作技能。

2、教学基本要求:
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实验操作技能,如移液器的使用、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DNA的提取、染色体的制备和分析、人类染色体姊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人体间期细胞X-小体的制备、染色体核仁组成区银染法等。

3、考核方式:
根据实验态度、实验报告、实验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等综合评定成绩。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说明:在“实验要求”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必修”还是“选修”;在“实验类型”栏标
明该实验项目是“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还是“综合性”实验;在“备注”栏标明
完成该实验项目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本大纲主笔人:周鸣鸣
审核人:谭湘陵
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实验动物学实验
课程性质:选修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实验项目个数: 3 面向专业:生物技术
实验教材:《医学实验动物学实习指导》(自编)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32 学分: 2
实验学时: 6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实验动物学实验课程是生物技术类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应能对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特别是屏障系统的运行有初步的了解,掌握动物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本课程与实验动物学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独立授课,其任务:
1)了解不同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的组成及配套设备,增加对各类实验动物设施运行管理规范的感性认识。

2)掌握人员进出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具体步骤、人员净化的具体要求及设备使用;掌握动物、物品传递的步骤,传递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及设备使用;掌握渡槽、传递窗、预真空高压灭菌器的使用。

3)掌握不同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性别鉴定方法,掌握实验动物健康观察要点。

2、教学基本要求:
1)在学生实验前指导教师集中学生进行讲课,讲清实验的基本要求、任务、操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

2)学生实验前必须认真做好课前预习,了解实验目的、要求、原理及步骤。

3)实验中指导教师要随时检查学生实验情况,出现问题后重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核方式:
根据学生的平时实验情况(即每个实验项目的检查成绩)确定学生的本实验课程考核成绩。

每个实验项目的成绩构成为:实验操作(占60%)、实验报告(占40%)。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说明:在“实验要求”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必修”还是“选修”;在“实验类型”栏标
明该实验项目是“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还是“综合性”实验;在“备注”栏标明
完成该实验项目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本大纲主笔人:王生存
审核人:朱顺星
实验动物中心
《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
课程性质:选修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实验项目个数:3面向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医学实验动物学方向)实验教材:《实验动物营养学实习指导》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32学分:2
实验学时:8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医学实验动物学方向)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应掌握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

本课程与实验动物学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独立授课,其任务:
1)掌握各类饲料样品中粗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2) 掌握各类饲料样品中粗脂肪的测定方法。

3) 掌握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了解粗纤维测定方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4)学生能编写规范的实验报告、总结、分析实验结果。

2、教学基本要求:
1)在学生实验前指导教师集中学生进行讲课,讲清实验的基本要求、任务、操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

2)学生实验前必须认真做好课前预习,了解实验目的、要求、原理及步骤及仪器的使用。

3)实验中指导教师要随时检查学生实验情况,出现问题后重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要检查学生的实验数据记录,符合要求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5)学生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在学生实验原始数据上签字,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评定学生的实验操作成绩。

3、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平时实验情况(即每个实验项目的检查成绩)确定学生的本实验课程考核成绩。

每个实验项目的成绩构成为:实验操作(占60%)、实验报告(占40%)。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说明:在“实验要求”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必修”还是“选修”;在“实验类型”栏标
明该实验项目是“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还是“综合性”实验;在“备注”栏标明
完成该实验项目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本大纲主笔人:刘春
审核人:朱顺星
实验动物中心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
课程性质:选修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实验项目个数:13面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实验教材:解景田编《生理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64 学分: 3
实验学时:28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通过了解人体组织解剖的结构特点,深刻体会有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通过了解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以及对不同环境条件变化的调节机制,掌握有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规律,从而揭示生命的奥秘,通过对人体自身的了解,而更加科学和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健康;通过介绍解剖生理学研究进展,提高学生学习和研究解剖生理学的兴趣;精选实验内容,注重锻炼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

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生命科学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测定、人体血型鉴定和血压测定、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神经系统对消化管运动的调节、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视力、视野及盲点的测定等实验方法。

3、考核方式:
实验理论:50%
实验技能:50%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说明:在“实验要求”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必修”还是“选修”;在“实验类型”栏
标明该实验项目是“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还是“综合性”实验;在“备注”栏标
明完成该实验项目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本大纲主笔人:朱道立
审核人:杨月中
生命科学学院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仪器分析
课程性质:选修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实验项目个
12 面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数:
实验教材:自编讲义,《卫生化学实验教程》,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化学教研室,2006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48 学分: 3
实验学时:18
二、实验目的、任务及教学基本要求
1、目的和任务: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仪器分析基础理论的理解,学习和掌握仪器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科学素质,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1)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由指导教师讲授实验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方法和目的要求;
(2)每位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和实验报告,讨论实验中的问题;
(3)掌握分析天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色谱仪等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初步运用的能力。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说明:在“实验要求”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必修”还是“选修”;在“实验类型”栏标
明该实验项目是“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还是“综合性”实验;在“备注”栏标明完成该实验项目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本大纲主笔人:于春梅
审核人:顾海鹰
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化学教研室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植物生物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实验项目个数:7 面向专业:生物科学
实验教材:《植物学实验指导》高信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80 学分:4
实验学时:28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植物生物学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于本专业有关的生物技术打下一定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植物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熟练使用显微镜,并对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基本形态和结构有所了解,掌握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分类,并了解南通地产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的常用繁殖方法。

3、考核方式:
操作考核:50%
理论考核:50%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制订者:赵春
审核者:谢焕松
生命科学学院基础生物学教研室(所、部)
《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动物生物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实验项目个数:9 面向专业:生物科学
实验教材:《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黄诗笺,高等教育出版杜.1997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学时:98 学分: 5
实验学时:28
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获得动物生物学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动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

了解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前沿、学科热点和存在的问题,开阔眼界,启迪思维,以较好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学习兴趣、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后续课程的学习,并为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