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SrDNA 实验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原理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细菌的分类鉴定从传统的表型、生理生化分类进入到各种基因型分类水平,如(G+C)mol%、DNA杂交、rDNA指纹图、质粒图谱和16S rDNA序列分析等。

细菌中包括有三种核糖体RNA,分别为5S rRNA、16S rRNA、23S rRNA,rRNA基因由保守区和可变区组成。

16S rRNA对应于基因组DNA上的一段基因序列称为16S rDNA。

5S rRNA虽易分析,但核苷酸太少,仅几十bp,没有足够的遗传信息用于分类研究;23S rRNA含有的核苷酸数几乎是16S rRNA的两倍,分子量太大,分析较困难。

而16S rRNA相对分子量在2kb左右,较为适合PCR 扩增,又具有保守性和存在的普遍性等特点,序列变化与进化距离相适应,序列分析的重现性极高,因此,现在一般普遍采用16S rRNA作为序列分析对象对微生物进行测序分析。

16SrRNA的编码基因是16SrDNA,但是要直接将16SrRNA提取出来很困难,因为易被广泛存在的RNase降解,因而利用16S rDNA鉴定细菌,其技术路线如下:
PCR实验原理
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指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母链DNA为模板,以特定引物为延伸起点,通过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体外复制出与母链模板DNA互补的子链DNA的过程。

是一项DNA体外合成放大技术,能快速特异地在体外扩增任何目的DNA。

二、主要器具及试剂
PCR、电泳系统、DNA提取体系、Taq Polymerase、DNA Marker,溶菌酶、dNTP和E.coli JM109感受态细胞、pMD18-T Vector、琼脂糖、SDS裂解缓冲液、50×TAE电泳缓冲液贮存液、1×TE(pH 8.0)
三、操作方法
1. 细菌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接种纯化的菌株于LB液体培养基中,180 r/min,37 ℃培养过夜,按以下的方法提取细菌基因组总DNA。

(1)菌体收集:取1.5 mL新鲜的菌液于EP管中,12000 r/min离心30 s,弃净上清,收集菌体。

(2)辅助裂解:加100 μg/mL溶菌酶50 μL,37 ℃处理30min。

(3)裂解:向每管加入200 mL预冷的SDS裂解缓冲液,用吸管头迅速强烈抽吸以悬浮和裂解细菌细胞。

(4)向每管加入66 μL 5 mol/L NaCl,充分混匀后,12000 r/min离心10 min,除去蛋白质复合物及细胞壁等残渣。

(5)将上清转移到新EP管中,加入等体积的Tris-饱和酚,充分混匀,12000 r/min离心3 min,进一步沉淀蛋白质。

(6)取离心后的水层,加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体积比24:1),充分混匀后,12000 r/min离心3 min,去除苯酚。

(7)小心取上清,用预冷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沉淀DNA,13000 r/min离心15 min,弃上清。

(8)用400 μL75%的乙醇洗涤沉淀2次。

(9)室温干燥后,用40 μL 1×TE溶解DNA。

(10)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DNA。

(11)提取的基因组总DNA-40 ℃冰箱保存备用。

2. PCR扩增细菌的16S rDNA
(1)16S rDNA的PCR引物:采用细菌的通用引物27F和1492R
(2)PCR反应体系为(20μL):灭菌蒸馏水8.9 μL,
10×buffer 2 μL,
10 mmol/L dNTP 0.4 μL,
27F和1492R引物各 4 μL,
DNA模板0.5 μL,
Taq polymerase 0.2 μL。

(3)PCR反应条件:
93 ℃预变性5 min、94 ℃变性18 s、56 ℃退火15 s、72 ℃延伸78 s,循环30次,72 ℃延伸7 min。

(4)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3. PCR扩增目的片断的纯化
通过PCR扩增出大量的目的片段,经1.0%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在紫外灯下切下含有目的条带的胶块装入1.5 mL的EP管中,用B型小量DNA片段快速胶回收试剂盒回收DNA,操作按说明书进行,方法如下:
(1)加入700 μL溶胶液,55 ℃水浴溶胶,其间偶尔摇动,直至胶块全部溶解。

(2)将溶胶液转移至吸附柱中,12000 r/min离心30 s,重复一次,提高回收率。

(3)向吸附柱中加入500 μL漂洗液,12000 r/min离心30 s,倒掉废液,重复漂洗一次。

12000 r/min离心2 min以完全去除漂洗液。

(4)将吸附柱移至一个干净的1.5 mLEP管中,向吸附柱膜中央加入40 μL的洗脱缓冲液,12000 r/min离心2 min收集DNA。

(5)回收DNA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4. 16S rDNA目的片断的克隆
PCR纯化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体系(10 μL):胶回收产物2 μL,pMD18-T载体1 μL,SoulutionⅠ5 μL,无菌去离子水2 μL,16 ℃连接4 h。

转化E. coli JM109
(1)取50 μL E. coli JM109感受态细胞于冰中融化。

(2)将5 μL连接产物加入到已融化的感受态细胞中,轻轻吸打混匀,冰浴30 min。

(3)42 ℃保温90 s。

(4)冰浴2~3 min。

(5)加入450 μL LB液体培养基,轻轻混匀,200 r/min,37 ℃培养40 min。

(6)取适量上述培养液均匀涂布在Amp/X-Gal/IPTG的LB平板上,37 ℃培养过夜。

5. 转化子的筛选和鉴定
(1)重组菌株的菌落PCR
通过蓝白斑筛选阳性转化子,用灭菌的枪头将白色菌落接种至4 mL LB液体培养基中,200 r/min,37 ℃培养4 h。

取菌液作为PCR模板。

PCR反应体系(20 μL):灭菌蒸馏水7.4 μL,10×PCR buffer(含15 mmol/L MgCl2)2 μL,10 mmol/L dNTP 0.4 μL,2.5 μmol/L的上游和下游引物各4 μL,菌液2 μL,5 U/μL Taq polymerase0.2 μL。

PCR反应条件:93 ℃预变性5 min、94 ℃变性18 s、56 ℃退火15 s、72 ℃延伸78 s,循环30次,72 ℃延伸7 min。

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2)重组质粒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
对经过鉴定含有目的片断的单克隆菌液加入甘油-40 ℃保存,同时将同一单克隆菌液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得的序列提交GenBank数据库,根据测序结果,用BLAST搜索软件在NCBI (/)的GenBank数据库中调出相似性较高的16S rDNA基因序列,用ClustalX 1.81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用Phylipwx软件包中的Seqboot,Dnapars和Consense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

四、实验结果提交
鉴定菌株的序列与哪个种最匹配,并构建该菌株的系统进化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