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投掷实心球的远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投掷实心球的远度
雷州市第一中学林桥
提高投掷实心球的远度,关键是正确用力,其次是激发学生对实心球教学的兴趣。

所谓正确用力,就是脚、腰、手连贯用力且身体姿势优美以及出手角度达到最佳。

实心球教学相对于铅球教学来说,安全得多,学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开展;同时,由于每年初三体育加试作为必考项目,又大大促进了实心球教学的开展,实心球成为初三体育教学的投掷类主要教学内容。

那么,如何提高投掷实心球的远度,成为每位初三科任老师的追求目标。

现试就我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浅谈我在实心球训练方面的一些见解,供同行们共享,共同探讨,共同实践,以图共同提高实心球教学理论水平。

一、正确的投掷实心球技术
要提高实心球投掷的远度,首先要掌握投掷实心球的正确用力技术。

虽然,投掷实心球最后都转化为手的投掷动作,但都是由脚的向下蹬地与腰的向上甩开始。

正确的用力顺序是从脚→腰→手的连贯用力,并且要求三种用力能够在瞬间内依次完成,才能达到我们所说的“爆发力”的效果,才能大大提高投掷实心球的远度。

所以,在投掷实心球教学中,要强调实心球“三要素”的正确用力的重要性,纠正学生片面认为实心球投掷成绩是由上肢直接用力的结果,使学生们重视脚、腰的用力,对提高投掷实心球成绩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并且强
调“三要素”的连贯用力,做到用力如“闪电”时,就会达到“爆发力”的效果,才能达到力有所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投掷远度,从而达到提高投掷实心球的成绩。

二、出手角度对投掷实心球起重要的作用
在实心球教学中,实心球出手时的角度很重要,应作为重点来贯穿于实心球教学中。

当出手角度达到最佳时,也就是42~45度角,实心球投掷出手到落地就远;反之,就近。

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实心球的出手角度训练,强调实心球出手角度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要想提高实心球的投掷远度,首先要保证出手角度达到42~45度角这个前提条件。

否则,就会达不到最佳的运动成绩,造成有力不会用,成绩提不高,甚至有一些同学出现向下投球的现象,就算力量用得再大再快也没用。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接受“最佳”角度为42~45度角,让他们深信不疑并重视最佳出手角度的训练。

我运用学生课本上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使学生一点就通;同时,也让学生懂得,要提高体育成绩,必须学好各个学科的知识。

如:我利用物理与数学中所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炮要射击得最远,出射角度应为多大;抛物线多少角度最远。

”通过学生已知的知识进行引导,学生易于接受,并有觉醒的感受:“原来体育也离不开我们物理及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只是我们在实践中很少想到并加以利用。

以后,我们要多多联系实际,好好运用所学过的知识。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判断学生实心球出手角度是否理想呢,可以从实心球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来判断。

对出手角度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容易,难的是对造成错误的原因进行准确判断,有的放矢地对
学生及时进行技术性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纠正自己错误动作的方法,这就要结合学生实心球出手后的身体姿势来进行技术判断及纠正。

三、身体姿势是纠正错误的依据
在实心球教学中,实心球出手后的身体姿势能作为动作技术指导的依据,通过它能准确地判断学生掌握实心球动作的好坏,以及主要存在的技术缺陷。

学生投掷实心球的动作错误,不协调或不按照“三要素”的顺序用力,首先表现为出手角度不理想,随之出现身体姿势不优美。

正确的实心球投掷动作,实心球在空中的飞行轨迹远,身体姿势优美,像雄鹰展翅。

所以,我在实心球教学中,依据学生出手后的身体姿势来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初学实心球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动作错误:
1、在用力过程中,腰部向下弯屈用力,形成身体前倾,含胸、低头,像驼背老人的身体姿势。

造成这种错误的身体姿势,主要是由于腰腹肌群没向上舒展用力造成的。

在练习中,要对学生说明“腰”在实心球投掷技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投掷实心球的关键要素;只有正确用好“腰”,才能更好地发挥上肢的力量,才能提高用力效果,提高实心球运动成绩。

所以,在实心球教学中,我时时提醒学生,向上用车甩腰,挺胸、抬头向前看。

这样,既能提醒学生正确用好腰部力量,又能活泼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2、在用力过程中,上肢用力,而腰部被动用力,造成手不能充分发力,出手角度不理想等缺点。

球只是象征性地“投”出去,而不形成“掷”的效果,谈不上快速发力的要求,球出手像飞机投“炸
弹”——向地掷。

出现这种错误动作,大多数是女学生及少数男学生。

纠正这种错误动作,应多给学生慢动作示范腰部的用力,再完整动作示范,并说明腰部用力的重要性及对上肢用力所造成的影响。

针对这种不会用力的情况,老师应耐心给予指导,同时给予鼓励,对于学生的“不懂用腰”,千万不要骂学生“笨”。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信心去练习,去战胜每一次的失败,最终学会动作技术,获得成功。

3、在用力过程中,跳起用力。

有个别学生,跳起空中再用力,形成像“狗”跳的身体姿势,这是用力脱节,不连贯的一种表现,造成下肢的蹬地力用于身体的向上腾跳,上肢、腰部不能借助下肢的蹬地连贯用力,大大影响了投掷实心球的远度。

纠正这种错误,应重点强调蹬地的重要性,并指出跳起投掷实心球的负面影响。

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意识,我给学生打比方说:“大地好比‘母亲’,离开大地就离开了力量的源泉。

”在投掷实心球过程中,人的身体会随着脚的蹬地,腰、手的连贯发力而自然腾起,而不是个别学生所认为跳起才投掷实心球的错误意识。

有的同学可能是见多数同学投掷后身体腾空而起,从而产生这种主观意识,也就东施效颦。

四、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提高练习效果
美国一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在实心球教学中,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是非常必要的,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1、语言激励
在实心球练习中,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有的放矢地给予肯定及
鼓励,能增强他们练习的信心,提高练习效果。

如:①对进步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赞赏,能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

举例:雅静同学,你进步得真快,如再注意腰向上用力甩,你会投掷得更远。

②对于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应给予关爱及鼓励。

有个别学生内向、自卑,在别人面前不敢练习,怕同学讥笑。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洞察力,才能与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区分开来;否则,见到学生不练习,就发火批评,常会闹出不愉快的场面。

举例:初三(4)班萍萍同学,是班中女学生最高大的一位,练习中总是站在旁边看别人投,我多次叫她练习都不肯,幸好我当时没有批评她,而是保持冷静的心态对待她,要不会适得其反,而挫伤她的自尊心,影响师生感情及教学效果。

下课后,别的同学都回去了,她才说:“老师,我不会投,教我投好吗?”我笑着问:“上课时,同学们都认真练,而你却光看不练,能告诉老师原因吗?”她说:“我投不远,怕同学们讥笑。

”我说:“怕什么,大家都是同学,每个人都是从失败中走向成功的。

”在练习中,通过我耐心讲解动作及不断指点后,她投掷的动作好多了,对动作要领有些领会了,并越投越远,有了信心,越练也越努力,在我的多次催促下才结束练习。

回家时,她对我说:“啊!我终于学会动作了,多谢老师指点;因我耽误老师回家,真不好意思。

”在下节课练习时,她敢于与同学们一起投掷实心球了。

2、影射激趣
所谓影射激趣,就是在练习中,利用典型学生来激励学生们练习的兴趣。

例如:初三(7)班阮深同学,个子不大,却投掷很远。


就叫他给同学们示范动作,并对学生们说:“你们看,阮深同学投得多远,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他会用腰,腰甩得好而有力,带动了手的向上用力,才投掷得远,动作也优美。

如果你们努力练习并多动脑,完全能投掷得如阮深同学那么远且动作优美。

”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典型学生进行影射激励,就会刺激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考核激励
学生们对成绩敏感,每位学生都存在拿好成绩的心态。

通过考核,既使学生了解自己投掷实心球的成绩,又大大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及练习兴趣。

在练习实心球两节课后,我就进行一次摸底考核。

在考核中,我抓住每位学生都希望及格的心理,改变评分标准,降低及格的要求,把考核长度在7.0米前的,每米减少1厘米,7.0米后的每米增加1厘米,使及格长度比真实长度短得多,而满分的长度基本一致。

这样,女生及格成绩变为5.0米(实5.5米),男生成绩变为7.5(实8.2米);而女生满分成绩变为7.9米(实8.0米),男生满分成绩变为10.7米(实11.0米)。

通过这种方法变通后,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得了及格的喜悦,满足了他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及自尊心;而满分长度变化不大,投掷远的学生想投掷满分却不容易,必须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

通过这种方法的运用,学生们练习就自觉、认真、努力,就会充满信心与激情,就会越练越想练,越进步就越想满分,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显著。

2007年5月2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