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2.2《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地质灾害
【学习目标】
1、联系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我国地震的分布和成因;结合我国人口、城市分布,理解地震
灾情的空间差异。

2、联系我国地形、地质、地貌和降水特点,分析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和形成原因。

3、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理解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对生存发展的危害。

4、认识地质灾害的危害,增强关心生存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危害;
难点: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
(2)我国有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

青藏、新疆多发区分布在西部,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的北东边界;华北和台湾多发区分布在东部,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3)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因此地震频发。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7.8级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的地震灾害在以往的地理学习中已经多次遇到,对原因也有所了解,引导学生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原因最好。

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
思考: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为什么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

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1)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2、分布特点
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
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是在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力的生成条件。

思考: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
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
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
构造活跃,地表不稳;
植被破坏严重;
总结:
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异常激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我们称为地质灾害。

请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

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知识,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

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

(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

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

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高中地理教案万能模板
一、指导思想
本期高地理教学将认真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遵照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在学校、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的统一部署下,地理教学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节课、精心辅导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技能与终身学习能力,力争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人文地理的人口、城市、文化、旅游、世界政治经济、中国地理的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力争使学生掌握用基础的地理知识去分析去解决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成为有强烈爱国情操又具有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中学生。

三、工作要求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选编好每一套复习试题。

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在本期内向全校推出一
至二堂高质量的公开课。

2、针对不同的的教学内容,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形象直观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布置适量的课堂或课后练习,并及时批改和辅导,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老师有针对性教学与命题以期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加强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

力争能在具有影响的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6、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四、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本学期主要学完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然后复习初中中国地理。

2、工作安排:
3、课时安排:每周安排四课时,本期预计23周,实上课时18周,共计课时72课时。

怎样学好高中地理的方法技巧
地理是高考文科的必考科目之一,但实质上地理是个半文半理的学科,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思维都要与其他科目不同。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技巧,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首先是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于我而言几乎是整门课最难的部分,有很多计算,对于文科生来说绝对是个难点。

对于自然地理,首先要熟记
书上的计算方法,平时要养成多看书的习惯。

不需要整天去死记硬背,只要在每天早起十分钟左右,看看书本知识。

其次是做题,做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做的题量不用太多,需要培养的是做题的感觉。

做题要仔细阅读题目,抓住每个信息点来解题。

碰到不会做的题目一定要主动找老师同学帮忙,不懂就问,不要因为害羞就错过学习的机会。

第二个是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的关键是看地图,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重要的经纬线一定要背得出来。

平时要多看地图,基本上要在脑中形成地图的大致轮廓。

同学之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拿着地图册互相问问题,大家一起看地图比较有味道。

此外,要善于联想,比方说看到赤道,就会联想到赤道穿过哪些国家,赤道附近的气候等,再联想到穿过赤道的国家的有什么地理特征,气候,资源,经济,综合国力,等等。

看到某样事物就会树枝状般联想开去,那这样掌握的知识点就多了,面也广了。

第三是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属于最简单的部分,没有技巧可言的,关键是背诵。

背诵过的内容要经常回味,可以在吃饭时或走路时或躺在床上时在心里默背;也可以在背过之后把每章的内容都列个框架,再罗列出每个重要的知识点,学习能到这种程度也是超有成就感的。

学好高中地理的技巧有哪些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

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

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

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