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环境保护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爱护(二)
留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选修6:环境爱护]
青藏高原始终是地理学探讨的热点区域之一,某学校地理爱好小组通过对该地区域相关探讨成果的“关键词”(下表)分析发觉: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改变,不同阶段探讨主题也相应调整。

其中,1951~1992年以基础调查为主,摸清资源环境状况,关注高原隆起对环境的影响,为资源开发与环境爱护供应了支撑。

归纳出1993~2024年青藏高原探讨的两类主题,并分别指出其环境意义。

2.[地理-选修6:环境爱护]
湿地是水鸟迁徙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其面积大小和质量凹凸确定了其生态承载实力的大小。

雁鸭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大多具有季节性迁徙的习性,对湿地改变非常敏
感,是表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的指示物种。

京津冀地区湿地分布较广,类型多样,是东亚一澳大利亚岛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与多数雁鸭类重要的停留栖息地,近年来其面积的改变对雁鸭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图示意1980-2015年京津冀地区湿地转出状况及自然湿地面积改变。

指出1980-2015年京津冀地区湿地的改变特点,并说明湿地改变对雁鸭类迁徙产生的影响。


3.(环境爱护)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题。

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即将梁、柱、墙板、阳台、楼梯等部件(部品)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在工厂里制作好,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各个部件可实现无缝连接。

从结构形式来说,可以是混凝土结构,也可以是钢结构和木结构。

墙体采纳类似“三明治”的多层式整体设计,中间填充节能保温材料。

而传统建筑施工中,则是把钢筋、水泥、沙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干脆运至建筑现场进行施工。

(1)从环境爱护角度,说明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较,采纳“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

(2)作为消费者,请简要说明装配式房屋有何优点?
4.(选修6∶环境爱护)
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到了近现代,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生产、生活废弃物与污染物的排放,人工硬化面积增大等给城市河流造成了诸多压力,严峻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强对城市河流的改造和治理。

分析城市河流可能面临的压力,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5.[地理—选修 6:环境爱护]
城市的发展破坏了自然栖息地,也创建了新的空间,当一些动物有实力突破城市化带来的生态屏障以后,它们可以获得新的生态位,有机会在城市中繁衍生息。

20世纪70年头初香港急剧的城市发展对自然景观和动植物造成了严峻威逼,为爱护生态和景观,当地政府大力整治环境,发展郊野公园并种植大量树木。

近几十年杂食性、繁殖实力强的野猪从60多头增至3300多头。

近年来快速繁殖野猪进入市区,发生了多起野猪咬人事务,给当地的居民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下图为野猪群翻捡垃圾箱实景。

分析野猪进入市区的主要缘由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6.[地理——选修6:环境爱护]
与早期人类文明的刀耕火种不同,曾经生活在南美的亚马逊流域上的印第安人,利用生物炭改良了贫瘠的土壤而进行耕作。

生物炭是由农业固体废弃物在无氧或限氧条件下进行高温热解后的一种固态产物。

生物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吸附实力强,理化性质稳定。

其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很多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施入土壤后,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

将农业废弃物炭化成生物炭,可有效利用废弃物,变废为宝。

简要分析生物炭对土壤和环境爱护的主动影响。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4月23日,一只野生东北虎闯入黑龙江省密山市一个村庄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

东北虎将一名正在田地里干活的村民扑倒,并且还击碎了旁边车辆的玻璃。

专家初步判定,这是一只野生东北虎。

目前,这只东北虎已被转移至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生活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朝鲜以及中国东北地区,属于国家一级爱护动物。

东北虎位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为大型肉食性动物,“大王”并非首次“下山”。

近半年来,黑龙江、吉林曾多次发觉野生东北虎踪迹。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出东北虎频繁现身的缘由。

参考答案
1.探讨主题: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爱护。

探讨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削减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爱护,合理开发环境资源。

探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爱护,有利于加强对三江源湿地的爱护,爱护区域生物多样性。

2.湿地面积整体缩小,尤其是2000年以后缩小严峻;湿地转出类型困难;湿地破裂化程度加深。

影响:湿地面积减小,雁鸭类停留栖息地范围缩小,食物补充不足;部分湿地消逝,雁鸭类迁
徙途中能够停留的地点削减,体力耗损大;湿地环境质量下降,威逼雁鸭类的生存。

3.(1)工厂里标准化集中生产建筑部件,可削减废弃物,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降低能耗;削减现浇作业的有害气体及粉尘、废水排放,降低噪声污染;削减施工现场原材料和废弃物对周边土地的堆放与占用;运输装卸过程中,散落少,污染小,有利于城市健康、绿色发展。

(2)工厂化生产预制件,节约施工时间,缩短房屋交付时间;工厂生产不受恶劣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各部件质量可控,房屋质量好;采纳节能保温材料,房子保温性好,节约采暖费和空调电费;立面质量好,外墙装饰在工厂内一次性完成,节约装修和后期维护成本;外墙体和门窗的密封隔音效果好,屋内环境宁静舒适;运用阻燃和轻质材料,防火、抗震效果好。

4.压力:工农业、生活废水中废弃物及地表土壤颗粒流入河流形成淤泥积累,造成河床抬高,排涝泄洪不畅,供水、抗旱实力下降;随着污染物沉积,微生物(细菌)大量繁殖,水体中溶解氧量降低,水生生物削减,生态环境退化;过多的人工硬化造成城市河流面积削减,河水自净实力下降。

措施∶定期开展清淤工作,复原自然蜿蜒的河道,提高河流蓄洪实力;采纳植物,生态净水砖等方式爱护河岸,增加河道自净实力,为鱼、虾等水生生物供应了繁衍、栖息的场所;加强宣扬教化,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多部门协作,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上下游共同治理。

5.缘由:爱护生态,野猪生存空间增大;繁殖实力强,导致野猪种群数量巨增,对食物的需求量增大;杂食性、环境适应实力强,市区垃圾箱清理不刚好,存有大量食物,导致野猪进入市区;
措施:刚好清理市区垃圾箱;限制野猪种群数量;建立围栏等设施加强对野猪的看管。

6.对土壤:生物炭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降低了化肥的运用;生物炭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能丰富土壤微生物群落,弱化有害病菌和寄生线虫的侵扰;生物炭丰富的孔隙结构增加土壤含水量;生物炭可以吸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农药中的有机物污染,改善土壤
污染状况;
对环境:将农业废弃物制成生物炭可以减轻秸秆等农作物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土壤肥力增加,有利于削减化肥的运用,从而减轻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7.东北虎频繁现身的缘由:(1)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得到复原和改善,野生东北虎种群的栖息地得到修复;(东北生态环境向好的体现。

(停止对自然林的商业性采伐、森林覆盖率提高,为东北虎生存供应了重要保障。

(2)野生动物种群和生物多样性呈现明显复原,野生东北虎种群的食物链完整,猎物足够;(近年来,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爱护主管部门实行组织巡护人员加大野外巡护、监测力度等多种措施,加强对野生动物野外种群的爱护,野猪和狍子等种群复原,保障了野生东北虎的食物链。

)(3)自然爱护区的建立,削减了人类活动对野生东北虎活动的干扰和影响;(4)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加,反盗猎,爱护野生动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5)政府爱护野生动物生态补偿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

“爱护宣扬力度的加大,也是东北虎种群数量增多的重要因素。

”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爱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监测中心工程师孙继旭说,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爱护意识越来越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