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巴彦宝力格水源地供水工程可研综合说明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综合说明
1.1 概述
1.1.1 工程地理位置
拟建工程所在区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
该市位于内蒙古高原中部,大兴安岭西边的低山丘陵边缘上,地势南高北低。
其东邻西乌珠穆沁旗,西依阿巴嘎旗,南与正蓝旗相连,东南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接壤,北同东乌珠穆沁旗为邻。
地理坐标为:N43°02′~44°52′,E115°13′~117°06′。
市境南北长208km,东西长143km,总面积14785km2。
图1-1 锡林浩特市行政区划及交通位置
锡林浩特市地处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处,市区与首都北京市直线距离为460km,与
首府呼和浩特市直线距离为470km,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市直线距离为620km,能有效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圈;北临二连浩特市和东乌珠穆沁旗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常年开放的陆路口岸,距离分别为340km和338km,可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各国。
该市公路、铁路、航空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放射状的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已建成9条通往华北、东北及出海口和自治区西部地区、蒙古国的高等级公路运输快速通道;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10条铁路通道,将使该市成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疆达海,承接华北东北、沟通中蒙俄的祖国北疆重要的综合铁路交通枢纽;航运能力进一步增强,4C级机场可起降大中型客机,直达北京市、呼和浩特市,旅游旺季时开通至广州市和大连市的航班,具备了向其它国内大中城市延伸能力。
1.1.2 自然条件
1.1.
2.1 土壤植被
锡林浩特市境内土壤以草原土壤为主,主要类型有栗钙土、暗栗钙土、黑钙土等,土壤腐殖层厚度一般为20~30厘米,有机质含量2~3%。
草原植被主要以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为主。
草甸草原主要分布在锡林浩特东南部;典型草原是锡林浩特最主要植被类型,集中分布在锡林浩特中部;沙地植被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草地植被类型主要以羊草、大针茅、冰草、隐子草、冷蒿为主,丘陵坡地有锦鸡儿,洼地有芨芨草分布,平均覆盖度40~70%。
1.1.
2.2 气象特征
锡林浩特市地属中温带亚干旱区,地处中纬度内陆,受蒙古高压大陆性气团控制,经常遭受寒冷、干燥气团侵袭,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少雨、春秋多风少雨,为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根据锡林浩特市气象站1954~2006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为-42.4℃。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61.1mm,受季风影响,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9.12%,7月份为最多,占全年降雨量的29.67%。
由于降水量少,日照时间较长,气候干燥多风,水面蒸发量比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62.9mm(20cm蒸发皿),是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倍。
本地区多风,冬季西北风居多。
多年平均风速为3.4m/s,历年最大风速高达29.0m/s 风向为W。
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2.89m,土壤结冻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解冻期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下旬。
1.1.3 水资源概况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锡市行政区域内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2968.63万m3/a,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305万m3/a,扣除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量1337.82万m3/a,水资源总量为23935.81万m3/a。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5730.75万m3/a,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4601.75万m3/a,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129万m3/a。
1.1.4 社会经济概况
锡林浩特市是锡林郭勒盟盟公署所在地,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宝力根办事处、杭盖办事处、楚古兰办事处、希日塔拉办事处、额尔敦办事处、南郊办事处、白音查干办事处)、1个镇(阿尔善宝拉格镇)、3个苏木(宝力根苏木、巴彦宝拉格苏木、朝克乌拉苏木)、6个国营农牧场(白音希勒牧场、白银库伦牧场、毛登牧场、贝力克牧场、奶牛场、蔬菜农场),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409km2,城市建设区面积34km2。
境内矿产品资源丰富,以石油、煤炭为主,其中胜利煤田探明储量224亿t,主要为褐煤,现被列入国家级能源基地。
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储量可观,初步探明有铁、铬铁、铜、锡、锗、钨、天河石、绿柱石、萤石、大理石、芒硝、佛石等30余种,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和市场前景。
发展煤、电、油、煤化工及其它矿产加工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
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锡林浩特市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畜牧业、煤炭、石油、电力、稀有及有色金属、旅游业为经济发展框架,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产业体系。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14793万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36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902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02403万元。
人均生产总值69159元,同比增长13.6%。
截止2011年底,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8.89亿元,比上年增长36%,占GDP比重为16.80%。
锡林浩特市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截止2010年底,全市总人口17.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95万人,牧业人口2.2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数的86.80%和13.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587元;全市牲畜总头数达到54.34万头(只),其中大牲畜总数为7.62万头(只),小牲畜总数为45.71万头(只),猪总数为1.01万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04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中水浇地面积为12.93万亩,菜田0.90万亩,林果地面积4.50万亩。
1.1.5 项目由来
随着锡林浩特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也在逐年增长,然而当地有限的供水能力和快速增长的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从而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改善用水紧张局面,保障城镇居民正常生活与工业园区正常运转,受内蒙古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我所承担了《锡林浩特市巴彦宝力格水源地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对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和净水工程等内容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此经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野外试验、数据分析以及多种方案比选等工作,并于2013年8月编制完成。
该工程的建设实施,必将对锡林浩特市及其北部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
1.2 水源分析
1.2.1 水源地的选择
根据1989年内蒙古101水文地质队提交的《锡林浩特市供水水文地质初步勘察报告》,城市规划区300km2内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30万m3/d,随着给排水公司供水量达到3万m3/d,胜利煤田各露天矿的疏干水也在消耗1.20万m3/d的地下水,加上其他自备用水,城市规划区内开发利用地下水已达到可开采量的极限,目前已发现水源地内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
由于受到城市供水能力的限制,近年来,锡市城区经常出现大面积的水压不稳、供水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快速发展。
作为城市备用水源的巴彦宝力格水源地的开发利用已经列入锡林浩特市水利“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十二五”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规划中,实施巴彦宝力格水源地供水工程对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构筑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巴彦宝力格源地位于巴彦宝力格盆地内,距锡市约30km,根据内蒙古煤田地质局两次对该地区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结论该区域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岩组、玄武岩裂隙—气孔水含水岩组十分发育,含水层厚度较大,富水性强,水质较好,是一个理想的城市供水水源地。
1.2.2 水源井布置
根据水源地水文地质资料,该水源地的取水规模为最高日3万m3/d,供水规模为最高日2.70万m3/d,日平均供水量为2.25万m3/d,日变化系数1.20。
参照水文地质勘探孔及其抽水试验资料,选择三处强富水区共布置23眼水源井,其中2眼作为备用井。
水源井
交错布置,井间距600m,井深100m,井径300mm,单井出水量50~80m3/h不等,平均60m3/h。
1.3 工程地质
(1)锡林浩特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
(2)场地土对钢筋砼结构有弱腐蚀性。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450kPa。
(4)本区最大冻土深度达 2.89m,建议输水管线埋深应大于此深度,防止发生冻胀破坏。
(5)在勘察期间钻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不需考虑施工排水。
(6)管道沟槽开挖坡比建议大于等于1.50。
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1.4.1 工程任务
锡林浩特市巴彦宝力格水源地供水工程建设的任务是城市生活供水。
该工程在巴彦宝力格水源地打井取水,原水经过净水厂软化和除氟处理后再分别向北部工业园区和锡林浩特市城区提供生活用水。
1.4.2 工程规模
工程设计取水规模为最高日3万m3/d,工程设计供水规模为最高日2.70万m3/d,其中向锡林浩特市城区供水规模为最高日1.66万m3/d,向锡林浩特市北部工业园区供水量为最高日1.04万m3/d。
工程规模属于中型供水工程。
1.5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锡林浩特是锡林郭勒盟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口增多,商贸建筑、工业化进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又加之当地水资源贫乏,现有水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和城市居民用水的需求,城市用水量的需求大大增加,用水矛盾日益突出。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到2020年锡林浩特市城区人口将达到33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按153L/(人·d)计算,用水量为5.05万m3/d,加上城区内小型企业用水和北部工业园区职工生活用水,预计总需水量将达到8万m3/d,但是城市现状供水能力仅为5万m3/d,城市给水系统已不能满足锡市城市发展的要求,必须另外开辟新的水源地并加紧投资建设
相应的供水工程。
为了适应锡林浩特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城市和工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实现宏伟的建设目标,成为当地的经济增长点,需开发巴彦宝力格水源地,加快供水工程建设;随着北部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加,园区的用水量日益加大,虽然园区内生产用水可以通过收集露天煤矿疏干水供给,但是园区内职工生活用水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无法正常供给,给园区内各个企业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所以为了推动工业园区的进一步发展,解决缺水瓶颈,同样需要开发巴彦宝力格水源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工业需要。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锡林浩特市的缺水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实施锡林浩特市巴彦宝力格水源地供水工程,才能彻底解决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为城市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供水工程的建设对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该工程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工程起点巴彦宝力格水源地水文地质详查工作已经完成,其地下水资源补充勘查评价工作也已完成。
本次设计针对整个供水系统进行了优化比选并最终确定了推荐方案,同时水源地和水厂工程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水量和水质均满足要求,因此,该工程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同时从国民经济、财务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后得出该工程合理可行,在经济上也是完全可行的。
1.6 工程设计标准
1.6.1 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该工程的供水规模为 2.70万m3/d,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防洪标准》(GB50201)的规定,本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主要建筑物等级为3级,次要建筑物等级为4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5级。
1.6.2 供水工程防洪标准
本工程主要建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为P=5%;输水管道交叉工程的设计洪水标准为P=2%;施工期洪水标准为P=20%。
1.6.3 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所以本设计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1.6.4 供水设计保证率
巴彦宝力格水源地供水工程是利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生活供水工程,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的规定,该工程供水系统的供水设计保证率确定为95%。
1.6.5 供水水源水质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检验检测中心以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水源地5个水样水质检测结果(见表2-9~2-13),所有检测水样无色、无味,无嗅、透明,除硬度和氟化物略微超标外,其余各项指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Ⅲ类水要求,以及《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二级水要求。
5个水样检验结果平均硬度为466.08mg/L>450 mg/L;
平均铁离子含量为0.174 mg/L<0.3 mg/L;
平均锰离子含量为0.05 mg/L<0.1 mg/L;
平均氟化物含量为1.08 mg/L>1 mg/L。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以及锡林浩特市市政部门要求应对原水进行软化和除氟处理。
1.6.6 供水水质
该工程建设的任务是生活供水。
要求供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1.7 工程设计方案选择
1.7.1 取水方式选择
根据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该区域含水层为第四系玄武岩裂隙、孔洞含水层及上部部分冲湖积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并且地下水埋深超过15m,所以通过比较确定采用管井开采该区域地下水。
1.7.2 输水线路选择
(1)水源地至北部工业园区净水厂输水线路
巴彦宝力格水源地距离北部工业园区约11km,原水由水源地加压泵站经DN500双管输送至北部工业园区净水厂进行处理。
该段输水线路全长10.09km,沿线没有交叉和穿越工程,所以该段管线确定沿锡—阿公路(S101)布设。
(2)北部工业园区净水厂至锡林浩特市节源供水公司输水线路
原水经北部工业园区净水厂净化处理后一部分进入园区生活用水管网,另外一部分需要输送至锡林浩特市节源供水公司,由该公司负责向城市管网供水。
园区净水厂距离节源供水公司约37km。
经过三个输水线路比选,本次设计最终推荐线路一,即输水管线沿神华集团新修S101线由北向南绕过胜利煤田后再沿S101(呼和浩特—锡林浩特段)由西向东进入位于锡林浩特市新区的节源供水公司。
线路全长42km。
1.7.3 输水方式选择
(1)水源地至北部工业园区净水厂距离较近,而且该线路负责输送水源地所有原水,在整个供水系统中较为重要,所以确定该线路采用一级泵站加压结合双管输水的形式。
(2)北部工业园区净水厂距离节源供水公司42km,属于中长距离输水,同时该线路一旦发生事故不会对锡林浩特市城区供水造成过大影响,所以该线路采用单根管道结合安全贮水池的输水方式,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前提下节省工程投资降低供水成本。
由于线路范围内地形高差近200m,经方案比选,在线路桩号11+088处设置一级加压泵站,设计扬程130m。
原水经一级加压泵站加压至高位水池后再以重力流的形式输送至锡林浩特市节源供水公司清水池内。
1.7.4 原水净化工艺选择
由于水源地原水硬度和氟化物含量超标,因此该工程设计软化和除氟净化工艺。
纳滤膜可以高效去除水中钙、镁离子,同时对水中氟离子具有一定的截留能力,由于该水源地原水含氟量又不高,所以经过综合比选并结合工程实际特点,最终选择纳滤膜过滤法作为该工程原水软化和除氟的净化工艺。
经软化和除氟后的产水采用盐酸和次氯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氯加以消毒。
1.8 供水工程设计
1.8.1 水源井
根据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探孔布置情况,选择围绕在抽水试验出水量较大的x-2、x-3号孔、z-1、z-2、z-12号孔以及z-10、z-3、z-4号孔周围新建23眼水源井(编号为1#~23#),其中21眼工作,2眼备用。
水源井交错布置,井间距600m,井深100m,井径300mm,单井出水量50~80m3/h不等,平均60m3/h,日取水量共计3万m3/d。
每眼水源井泵房内均安装有压力变送器、水表、微阻缓闭止回阀、蝶阀、水位仪,可将水泵压力、水井水位数据既能在现地显示,又能上传到控室内,微阻缓闭止回阀起消除
水锤压力作用,蝶阀起检修作用。
水源井泵房为地下式泵房,结构均为钢筋砼结构。
1.8.2 水源井联络管道
水源井联络管道为水源地内所有水源井出水管和汇总管,按照尽量做到线路短、减少跨越、减少相互干扰的原则,将水源井联络管主管分为“西支线”和“北支线”两条管道,“西支线”汇总1#~14#水源井出水,管道长度6.62km,“北支线”汇总15#~23#水源井出水,管道长度5.30km。
经计算“西支线”管径范围DN200~DN400,压力等级为0.60mPa。
其中DN200的长度为355.10m;DN350的长度为4742.49m;DN400的长度为1520.90m。
DN400联络管的设计流量为0.192m3/s,设计流速1.53m/s;“北支线”管径范围DN200~DN400,压力等级为0.60mPa。
其中DN200的长度为322.08m;DN350的长度为966.23m,DN400的长度为4007.80m。
DN400联络管的设计流量为0.156m3/s,设计流速1.24m/s。
水源井联络管道均选用聚乙烯PE100给水管。
1.8.3 水源地加压泵站
本工程在巴彦宝力格水源地东南边界布置水源地加压泵站1座,实现向北部工业园区净水厂供水。
该泵站设计地面高程为959m。
水源地加压泵站设计扬程为73m,设计总流量为Q
=3万m3/d=1250m3/h=0.347m3/s,
总
单泵设计流量为0.116m3/s,共安装4台型号为250S65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相应配套电动机功率为132kW。
其中3台工作,1台备用。
水泵进水管为DN300钢管,出水管为DN250钢管。
水源地加压泵站为半地下式泵站,其中主厂房的平面尺寸为27m×6m,室内净高为5.40m;副厂房的平面尺寸为27m×6m,室内净高为4.50m。
泵站主、副厂房的结构均为砖混结构。
水源地加压泵站设置1座蓄水池兼做吸水前池,蓄水池的平面尺寸为27.30m×19.50m,池内净高为4.00m,单池容积为2000m3,为最高日供水量的7.20%。
蓄水池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布置型式为地下式蓄水池。
1.8.4 水源地加压泵站至北部工业园区净水厂输水管道
水源地加压泵站至北部工业园区净水厂输水管道的总长度为10.09km,采用两根K9级DN500球墨铸铁管,单管正常工况下设计流量为625m3/h(0.174m3/s),管道经济流速
为0.84m3/s。
1.8.5 锡林浩特市北部工业园区净水厂
水厂厂址拟选于锡林浩特市北部工业园区内,距离S101线以西约1500m,场坪地面高程1005.00m,厂区对角坐标为(X=4885078.07,Y=20410522.27)和(X=4884688.32,Y=20410392.14)。
水厂的设计制水规模为最高日1.50万m3/d,产水规模为最高日1.275万m3/d,未处理原水与净水厂产水勾兑后的水量为最高日2.775万m3/d,扣除水厂自用水量750m3/d,则该净水厂供水规模为最高日2.70万m3/d。
水厂的自用水量按处理水量的5%计算,原水过滤后浓水产出量为2250m3/d,按处理水量的15%计算。
水厂的总占地面积为8.22万m2,其中建筑物占地面积为0.95万m2;厂内交通道路占地面积为0.97万m2;绿化占地面积为1.64万m2,绿化率为20%。
水厂的水处理生产区主要由原水pH值调节车间、原水预处理车间、纳滤膜处理车间、消毒间、安全贮水池兼作清水池、综合泵房和排水池等组成;附属设施主要为综合办公楼、车库及仓库和职工宿舍。
厂区内主干道的宽度为6m,转弯半径9m,次干道的宽度为3.50m,人行道的宽度为2.10m,路面结构均为水泥砼路面;水厂大门采用电动不锈钢伸缩门。
原水软化和除氟工艺为纳滤膜过滤法。
1.8.6 北部工业园区净水厂至一级加压泵站输水管道
该段管道的总长度为11.09km,采用单根K9级DN500球墨铸铁管,设计流量为692m3/h(0.192m3/s),管道经济流速为0.93m3/s。
1.8.7 一级加压泵站
一级加压泵站距离北部工业园区净水厂约11km,位于新修S101线西侧200m处。
该加压泵站主要作用是将北部工业园区净水厂净水加压输送至高位水池。
设计地面高程1096m。
=1.66万泵站设计扬程H=130m(至高位水池),设计总流量为Q
总
m3/d=691.67m3/h=0.192m3/s,单泵设计流量为Q=0.096m3/s,共安装3台型号为KQSN150-M7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相应配套电动机功率为200kW。
其中2台工作,1台备用。
水泵进水管为DN300钢管,出水管为DN250钢管。
一级加压泵站为半地下式泵站,其中主厂房的平面尺寸为22.50m×6m,室内净高为5.40m;副厂房的平面尺寸为28.50m×6m,室内净高为4.50m。
泵站主、副厂房的结构均
为砖混结构。
水源地加压泵站设置1座蓄水池兼做吸水前池,蓄水池的平面尺寸为27.30m×19.50m,池内净高为4.00m,容积为2000m3,为最高日供水量的7.20%。
蓄水池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布置型式为地下式蓄水池。
1.8.8 一级加压泵站至高位水池输水管道
该段管道的总长度为5.37km,采用单根K9级DN450球墨铸铁管,设计流量为692m3/h (0.192m3/s),管道经济流速为1.14m3/s。
1.8.9 高位水池
高位水池的总容积为1000m3,为该系统最高日供水量的6%。
高位水池的净尺寸为19.25m(直径)×4.00m,结构为钢筋砼结构,布置形式为地下式。
高位水池的设计水位为1198.90m。
1.8.10 高位水池至锡林浩特市节源供水公司输水管道
该段管道的总长度为25.49km,重力流,采用单根K9级DN450球墨铸铁管,设计流量为692m3/h(0.192m3/s),管道经济流速为1.14m3/s。
1.8.11 锡林浩特市节源供水公司
根据供水公司现状,本次设计需要在厂内新建消毒间1座、安全贮水池兼作清水池1座,以及在原送水泵房内添加两台水泵机组和相应的电气设备。
(1)新建消毒间规模按日消毒水量1.66万m3设计。
消毒间采用砖混结构,建筑尺寸15×7.50×4.50m,采用化学法制取二氧化氯,主要原料为氯酸钠和盐酸。
消毒间内设二氧化氯发生器2台,1用1备,型号GYZ-J500,最大产气量500g/h。
消毒间设有二氧化氯泄漏报警器、自动喷淋设施、通风机等各种预防和保护设备,防止二氧化氯泄漏产生危害。
(2)新建安全贮水池兼作清水池容积1.50万m3,当输水管路出现故障时可以提供约22个小时的检修时间。
水池净尺寸为75m×50m×4.40m,其结构为钢筋砼结构,布置形式为地下式。
(3)根据供水规模,在原送水泵房内增加两台型号为250S39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单泵设计流量为518.40m3/h,扬程30m,配套电机功率75kW。
泵房内原有四台水泵已有备用,所以新增的两台水泵均为工作水泵。
1.9 工程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实施计划
根据上述锡林浩特市巴彦宝力格水源地供水工程的建设内容,工程总投资为28778.62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为25873.44万元,征地补偿费为1431.52万元,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投资共280万元,建设期融资利息1193.66万元。
工程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为:按35%资本金65%贷款筹措资金,经济内部收益为10.81%;经济净现值为5584.58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16。
可以看出推荐方案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is=8%),经济净现值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
因此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工程财务评价指标为:(1)锡林浩特市北部工业园区供水工程的成本水价为2.77元/m3,供水水价5.05元/m3,在该水价下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8.16%;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为11.45年。
(2)锡林浩特市节源供水公司供水工程的成本水价为3.87元/m3,供水水价7.25元/m3,在该水价下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8.05%;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为11.54年。
本工程供水收入能够满足总成本费用支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财务生存能力。
从财务评价来看,两供水系统水价是符合当地生活用水市场情况的,财务上是可行的。
该工程计划从当年3月开工至次年11月底竣工。
其工程建设总工期为2年。
1.10 结论和建议
该项目的实施即解决城区及北部工业园区生活供水不足的问题,又能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工程经济上合理,财务上可行,抗风险能力强。
因此,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尽早批准立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