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子垦区棉花蕾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
棉花株高逐渐增高,果枝数、单株结铃数逐渐增多,但并不代表产量就越高。
打顶太早或太晚对棉花产量都有一定影响,打顶过早果枝数不够,打顶过晚无效铃数增多,来不及成熟,影响产量。
就棉花品种(系)J206-5而言,通过2年重复试验,籽棉产量表现出6月30日至7月5日打顶最为适宜。
不同打顶时间对棉花纤维品质影响不大。
(2)打顶可有效协调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
矛盾,改善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分配与运输状况,对于增加棉花产量有明显效果,打顶时间同时也受外部环境、品种及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地域主栽品种,研究把握好最佳打顶时间,才能保证获得高产[1]。
参考文献
[1]
张选,彭小峰,马丽.南疆棉区打顶时间对棉花产量和纤维
长度的影响[J].棉花科学,2016(3):33-36.
小海子垦区棉花蕾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王凡,牛蛉磊,吉光鹏,张栋海,马丽,姜明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图木舒克摘要:本文对小海子垦区棉花蕾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更好的指导棉花生产。
关键词:小海子垦区;棉花;蕾期;问题;策略
南疆小海子垦区棉花的种植面积较大,团场职工大多以种植棉花为主要经济收入。
为进一步抓好棉花田间管理和植保工作,促进棉花提质增效,我们对小海子垦区四十四团、四十九团、五十一团和五十三团4个团场的棉田进行了实地调查,详细了解棉花长势情况、田管情况和植保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小海子垦区棉花蕾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
1棉花蕾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1肥水投入不足,出现弱苗现象
棉田存在不施或少施基肥现象,导致棉花长势偏弱,易发生病虫害。
弱苗田,棉花叶片数6~8片,植株瘦小,叶色偏淡,平均株高:中行23cm 左右,边行19cm 左右,平均果枝始节位6~7节,平均果枝
台数3台,平均蕾数3个。
正常壮苗田,棉花叶片数8~10片,植株偏嫩,叶色浓绿,平均株高:中行35cm 左右,边行29cm 左右,平均果枝始节位6~7节,平均果枝台数4台,平均蕾数4个,最多的蕾数达到5个。
1.2化学调控不合理,有徒长苗
很多棉农认为施用缩节胺会抑制棉花生长,不宜搭起棉花的丰产架子,从而不施或者轻量喷施缩节胺,导致棉花在不缺水肥的条件下旺长,出现徒长苗。
当前旺长苗田,棉花叶片数9~10片,植株嫩而高,红茎偏低,平均株高:中行47cm 左右,边行43cm 左右,果枝节间距偏大,平均果枝始节位6~7节,平均果枝台数4台,平均蕾数4个。
1.3职工科学植保理念欠缺,病虫草害严重团场职工对病虫害防治大多是盲目用药,或根据农资店的建议用药,有的职工看见害虫出现就打药,而有的职工又不做处理,导致田间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见虫就打药的棉田没有任何虫,同样也没有天敌昆虫;不做处理的棉田盲蝽危害导致的多(无)头棉较多,蚜虫也较多,有蚜株率达到70%左右。
第三师各团场均要求棉花地种植玉米诱集带,玉米诱集带可以作为棉田害虫监测的一种较好的方法,但是职工大多只种不管,玉米多被害虫危,,,,,,,,,,,,,,,,,,,,,,,,,,,,,,,,,,,,,,,,,,,,,,
收稿日期:2020—09—02
*基金项目:国家棉花产业叶尔羌河试验站项目,项目编号:
CARS-15-50。
*
通讯作者:姜明军(1967-),男,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病虫害防治。
E-mail :****************。
作物栽培ZUOWUZAIPEI
10
2020·12
害,职工不去打药防治,降低了玉米诱集带的作用效果。
部分棉田棉花存在大小苗、缺苗、杂草较多和旱情现象,职工没有及时进行田管,而棉田苘麻、龙葵、田旋花和灰藜等杂草较多,加重了害虫的发生。
2应对策略
2.1科学施用水肥,合理化学调控
此期棉花正处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期,棉株生长快,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
因此,当前主要以稳水肥管理为中心,促控结合,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实现壮苗稳长,多现蕾,早现蕾,搭起丰产架子。
2.1.1壮苗田
对于棉花壮苗田,保持棉田棉花稳健生长,防止棉苗旺长。
促壮苗早发,做到头水不旱不灌。
建议壮苗田在进头水前3d 喷施缩节胺0.8~1.5g/667m 2
,头水要带肥,施尿素1~2kg/667m 2
,磷酸二氢钾1kg/667m 2
,或磷酸二铵1.5~2.0kg/667m 2
,硫酸钾
0.5~1.0kg/667m 2。
2.1.2
弱苗田
对于棉花弱棉田,早进头水肥促弱苗生长,弱苗田要尽快搭起丰产架子,偏旱棉田及时进水,肥随水走,加速棉花生长。
推荐滴施尿素3~5kg/667m 2
+磷酸二氢钾1~2kg/667m 2
,也可酌情添加腐殖酸肥料,用氨基酸、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和赤霉素等进行提苗促生长。
2.1.3旺苗田
对于棉花旺棉田,要控制旺苗生长,针对主茎日生长量在1.5cm 以上或株高在36cm 以上的棉苗,以控水为主,延长灌水间隔期,勤用缩节胺进行化控,进头水前3天喷施缩节胺2.0~3.0g/667m 2。
2.2及时中耕除草
棉田及时中耕除草,坚持雨后必耕,草多必耕的原则。
通过中耕散湿,抗旱保墒、抑制杂草、提高地温、破除土壤板结、促根下扎和培育壮苗[1]。
弱苗和僵苗田增加中耕次数和深度。
棉田杂草较多时,建议人工除草2遍。
2.3病虫害综合防控
棉田要做好棉蚜、棉叶螨、棉铃虫和棉盲蝽的监测工作,管理好玉米诱集带,监测害虫发生时间,及时防治病虫,减少棉田虫害造成的损失。
将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控方法相结合,做到早防早治、群防群治及专药防治,禁止使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避免因虫害危害影响棉花光合
作用和正常生长。
2.3.1棉铃虫
一代棉铃虫成虫羽化高峰期使用杨树枝把,杀虫灯或条施棉铃虫性诱剂诱杀成虫,当棉铃虫百株卵量10粒或低龄幼虫达到5头时及时防治,推荐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杀虫剂。
2.3.2棉蚜
当前棉田蚜虫主要是棉黑蚜和棉长管蚜,抓好中心株和点片期防治,推荐使用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氟啶虫胺腈和苦参碱等农药。
2.3.3棉叶螨
防治原则:围圆打点,围点打片,早防早治,杂草同治,交错用药,配方用药,前期杀卵,后期卵螨兼治,灭杀世代。
抓好点片期防治,头水前有螨株率5%及头水后有螨株率10%时进行防治,推荐使用阿维菌素、四螨嗪、噻螨酮、哒螨灵、螺螨酯和乙螨唑等农药进行防治。
2.3.4棉盲蝽
棉盲蝽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棉花百株虫口数达到6头时及时防治,推荐使用啶虫脒或阿维菌素+啶虫脒,施药时间要抓好早、晚两个时间段即早上10:00以前或者晚上9:00以后进行喷药。
3小结
棉花蕾期是棉花生长的第2个时期,也是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棉花蕾期要做好田间管理和植保工作,合理化学调控,及时跟进水肥,尽早搭起棉花丰产架子,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控,进一步促进全年棉花提质增效,为团场职工增收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忠波,刘贞贞,平文超,等.棉花蕾期的主要生育特点及管理关键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7(11):
280-282.
ZUOWUZAIPEI 作物栽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