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RFID防碰撞算法设计
RFID动态标签估计防碰撞算法
t e i e tf d a d u et e mu t- r nc r e a g r h o i e tf h s a s E p r e t lr s lss o t a h l o i m e u e r b b l y o b d n i e n s h l b a h t e l o i ms t d n i t o e t g . x e i n a e u t h w h tt e a g rt r d c st p o a i t i i t y m h he i
DoI 03 6 /is.0 03 2 .0 20 .8 :1.9 9 . n10 —4 82 1.80 0 js
1 概 述
随着射 频技术 的发展 ,无线射 频识 别( ai rq e c R do Fe un y Iet ct n R I ) d ni ai , FD 被广泛应用于 物流、零售 等众 多领 域。 i f o 在 R I 系 统 中 ,阅读 器 发送 命 令 对 标 签 进 行 清 点 ,当有 一 个 以 FD 上的标签对该命令做出应答 时发 生碰撞 。若 阅读器检测到碰 撞 ,则识 别不出任 何标签 ,标签发送信息之 间的碰撞严重影 响标 签的识别效率 。 为提 高标 签识 别 效率 产 生 2 类 防碰 撞 算法 :() 1基于 AL A 的 防 碰 撞 算 法 …,如 时 隙 A O 、帧 时 隙 A O A、 OH L HA L H 动态 帧时隙 AL HA、Q算法和改进 Q算法 等 。改进 Q算 O
《2024年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范文
《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因其高效、快速、准确的特性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RFID系统中,多个标签同时与阅读器通信时容易发生碰撞,这会导致信息的混淆和数据的丢失。
因此,为了有效管理和准确识别RFID 标签,防碰撞算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研究RFID 标签防碰撞算法的原理、应用及优化策略。
二、RFID系统概述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进行非接触式信息传输和识别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追踪。
RFID系统主要由阅读器、标签(包括标签芯片和天线)等部分组成。
三、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的原理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的原理是通过特定的算法,解决多个标签同时与阅读器通信时产生的冲突问题。
根据实现方式和特点,可将防碰撞算法分为两类:基于ALOHA的算法和基于二进制搜索的算法。
其中,基于ALOHA的算法又分为纯ALOHA算法、时隙ALOHA算法等;基于二进制搜索的算法则包括二叉树算法、循环二叉树算法等。
四、常见的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分析1. 纯ALOHA算法:该算法原理简单,实现方便,但识别效率较低。
在多个标签同时发送信息时,阅读器无法区分哪些标签发送了信息,导致碰撞发生。
2. 时隙ALOHA算法:该算法通过将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隙,使得每个标签在特定的时隙内发送信息,从而减少碰撞的概率。
但当标签数量较多时,仍存在较高的碰撞概率。
3. 二叉树算法:该算法通过二进制搜索的方式,逐位比较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信息,以确定每个标签的身份。
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效率,但实现较为复杂。
五、优化策略与改进方向针对现有防碰撞算法的不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1. 优化信道利用率:通过改进ALOHA类算法的信道分配策略,提高信道利用率,降低碰撞概率。
rfid防碰撞设置课程设计
rfid防碰撞设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防碰撞算法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掌握RFID系统中碰撞的原因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 学生能描述并解释RFID防碰撞算法的类型及工作原理,如ALOHA算法和树形查询算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RFID防碰撞机制。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能够动手实现RFID防碰撞算法的模拟。
3. 学生能够分析RFID防碰撞算法的性能,提出优化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科技领域的探索兴趣,激发他们对于RFID技术及其应用的创新意识。
2. 强化学生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技术应用于社会问题的责任感,理解防碰撞技术在RFID系统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深化学生对RFID防碰撞技术的认识。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科技基础,但可能缺乏对复杂算法的理解。
因此,课程将采用由浅入深的教学策略。
教学要求:1. 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增强课堂参与感。
二、教学内容1. 引言:RFID技术概述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 简介RFID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引入RFID碰撞问题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 碰撞问题分析:- 讨论RFID系统中碰撞的原因。
- 分析碰撞对数据传输效率的影响。
3. 防碰撞算法原理:- 介绍ALOHA算法的原理及其在RFID系统中的应用。
- 解释树形查询算法的步骤及其优势。
4. 防碰撞算法比较与选择:- 对比分析不同防碰撞算法的性能指标。
- 探讨不同场景下防碰撞算法的选择依据。
5. 实践操作:- 设计实验,模拟RFID防碰撞过程。
一种新型RFID动态多叉树查询防碰撞算法
由图 2可 以看 出 ,完成 整个标 签的搜 索共需 1 4 个时 隙 ,其 中 6个 是碰撞 时隙 ,搜 索深 度有 3 。 层
o
_算 / 动 态 四叉 树 查询 法 为 了避 免 频 频发 生 碰 撞 ,
。口△
雌 娴 时 时 时
码分 多址 ( o eD vs nMut l Aces DMA) C d ii o lp cs ,C i ie
和 时 分 多 址 (i vs nMut lAces TmeDiio lp cs, i ie
T MA) 在 R I 系统 中 ,一 般 采 用 时 分 多址 法 D 。 FD
况 下 可 以充 分 利 用 碰 撞 位 信 息 ,规 定 当 检 测 到 某
㈨
比特 位发 生 碰 撞 时 ,再 检 测 下一 位 是 否发 生碰 撞 ,
如 果 没 有碰 撞 ,则 采 用 动 态 二 叉 树 ;如 果 碰 撞 则
田 口 田 口 口 曰 曰 田
T g a6 T g a3 Tg a8 Tg a2 Tg al T g a5 T g a4 T g a7
应答器 1
即 碰 撞 。解 决 信道 冲 突 的方 法 有 四种 :空 分 多址 (p c ii o lpeA cs,S MA) 频 分 多 S aeD vs nMut l ces D i i 、
址 (rq e c vs nMut l Aces D Fe u n yDii o lpe cs ,F MA) i i 、
碰 撞 ,第二 比 特 位 没 有碰 撞 ,根 据 曼 彻斯 特 码 的 编 码 特 性 ,可 以 直 接 确 定 第 二 比特 位 ,采 用 二 叉
《超高频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的改进与测试》范文
《超高频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的改进与测试》篇一一、引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医疗、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
然而,在多标签识别过程中,标签间的信号碰撞问题成为制约RFID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解决这一问题,防碰撞算法的优化与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超高频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的改进方法及其实验测试。
二、RFID系统中的碰撞问题在超高频RFID系统中,当多个标签同时向阅读器发送信号时,由于信号的叠加和干扰,导致阅读器无法正确识别各个标签的信息,即发生碰撞。
碰撞问题严重影响了RFID系统的识别效率和准确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防碰撞算法。
三、防碰撞算法的改进针对传统的防碰撞算法在超高频RFID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防碰撞算法。
该算法结合了ALOHA算法和二进制树搜索算法的优点,具有更快的识别速度和更高的准确性。
具体改进如下:1. 优化ALOHA算法:通过对ALOHA算法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提高了标签响应的时序性,降低了标签间的碰撞概率。
2. 二进制树搜索优化:引入二进制树搜索算法,将标签分成多个层次进行搜索,减少了每层搜索的标签数量,提高了识别效率。
3. 动态调整策略:根据系统实时状态,动态调整算法参数,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识别需求。
四、实验测试为验证改进后防碰撞算法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测试:1. 实验环境:搭建超高频RFID系统实验平台,包括阅读器、标签及上位机软件。
2. 测试方法:分别使用改进前后的防碰撞算法进行多标签识别测试,记录识别速度、准确性及碰撞率等指标。
3. 结果分析: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发现改进后的防碰撞算法在识别速度、准确性和碰撞率等方面均有所提升。
具体表现为:识别速度提高了约30%,准确性提高了约20%,碰撞率降低了约50%。
五、结论本文针对超高频RFID系统中防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防碰撞算法。
深入剖析RFID技术中的防碰撞算法
深入剖析RFID技术中的防碰撞算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和追踪的技术。
它通过将射频标签(RFID Tag)附加到物体上,并使用RFID阅读器(RFID Reader)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和追踪。
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存在多个射频标签同时被RFID阅读器读取的情况,因此防碰撞算法成为了RFID技术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一、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深入剖析RFID技术中的防碰撞算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
RFID系统由射频标签、RFID阅读器和后台管理系统组成。
射频标签是RFID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包含了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
RFID阅读器通过发送射频信号激活射频标签,并接收射频标签返回的信息。
后台管理系统用于处理RFID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
二、RFID技术中的碰撞问题在RFID系统中,当多个射频标签同时被RFID阅读器激活时,会出现碰撞问题。
碰撞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会导致标签的识别率降低,二是会增加系统的读取时间。
因此,如何解决RFID系统中的碰撞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基于ALOHA协议的防碰撞算法ALOHA协议是一种常用的防碰撞算法,它通过随机选择发送时间的方式来减少碰撞的发生。
在RFID系统中,基于ALOHA协议的防碰撞算法主要包括纯ALOHA算法和滑动窗口ALOHA算法。
纯ALOHA算法是最简单的一种防碰撞算法,它的原理是当射频标签准备发送数据时,先进行信道的侦听。
如果信道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如果信道忙碌,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进行侦听。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但由于存在碰撞的概率较高,因此效率较低。
滑动窗口ALOHA算法是在纯ALOHA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算法。
它通过将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隙,并在每个时隙内只允许一个射频标签发送数据,从而减少碰撞的发生。
一种新的RFID混合防碰撞算法
Ke y wo r d s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De v i c e s ( R F I D) : a n t i - c o l l i s i o n ; F r a me S l o t t e d AL O HA( F S A)a l g o r i t h m; o i z e ; Ad a p t i v e S e a r c h Ma t r i x ( AS M) a l g o r i t h m; t h r o u g h p u t
t i o n s , 2 0 1 3 , 4 9 ( 1 7 ) : 1 2 9 — 1 3 2 .
Ab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t h a t t a g s c a n’ t b e i d e n t i ie f d q u i c k l y i n t h e s t o c h a s t i c a n t i - c o l l i s i o n a l g o r i t h ms , a n o v e l h y b r i d a n t i . c o l l i s i o n a l g o r i t h m i n RF I D i s p r e s e n t e d. Th e n o v e l a l g o r i t h m a d o p t i n g t h e FS A a l g o r i t h m e s t i ma t e s t h e n u mb e r o f a l l u n r e a d t a g s d i r e c t l y a c c o r d i n g t o he t n u mbe r o f c o l l i d e d s l o t s , a n d t h e n c h a n g e s he t f r a me s i z e d y n a mi c a l l y s e v e r a l t i me s t o a c h i e v e he t o p t i c a 1 ra f me s i z e . Th e n t h e r e a d e r wi l l d i s t r i b u t e he t s l o t s i n t e r ms o f t h e o p t i c a l f r a me s i z e a n d ma k e u s e o f he t
《2024年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范文
《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医疗、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然而,在RFID系统中,多个标签同时响应阅读器的信号时会产生碰撞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因此,研究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研究RFID 标签防碰撞算法的原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概述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是指解决多个标签同时响应阅读器时产生的信号碰撞问题的算法。
这些算法通常被分为两大类:基于ALOHA的算法和基于二进制树搜索的算法。
1. 基于ALOHA的算法:该类算法主要基于ALOHA协议原理,包括纯ALOHA算法、时隙ALOHA算法等。
这类算法简单易实现,但效率较低。
2. 基于二进制树搜索的算法:该类算法将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通信过程视为一种树形搜索过程,如二叉树、n叉树等。
通过搜索标签ID来避免碰撞,效率较高。
三、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的原理与实现1. 纯ALOHA算法:纯ALOHA算法是一种简单的防碰撞算法,标签随机选择时间发送数据。
当发生碰撞时,标签会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发送。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调度机制,该算法的效率较低。
2. 时隙ALOHA算法:为了改进纯ALOHA算法的效率,时隙ALOHA算法被提出。
该算法将时间分为若干个时隙,标签在每个时隙内随机选择时间发送数据。
通过控制时隙的长度和数量,可以有效减少碰撞的发生。
3. 二进制树搜索算法:该类算法通过构建一个树形结构来搜索标签ID,以避免信号碰撞。
在搜索过程中,阅读器会向标签发送命令,逐步缩小搜索范围,直到找到唯一的标签ID。
四、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防碰撞算法被提出,如基于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基于神经网络的防碰撞算法等。
《2024年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范文
《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
然而,在RFID系统中,标签防碰撞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研究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以提高RFID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二、RFID系统概述RFID系统主要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后端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标签是附着在物品上的无线通信设备,阅读器用于读取和写入标签信息,后端处理系统则负责处理阅读器发送的数据。
在RFID系统中,多个标签可能同时向阅读器发送信息,导致信号冲突,即碰撞(Collision)。
防碰撞算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三、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现状目前,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ALOHA 的算法和基于树形协议的算法。
基于ALOHA的算法通过随机退避机制避免标签间的信号冲突,其优点是实现简单、效率较高,但缺点是在标签数量较多时性能下降。
基于树形协议的算法则通过建立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通信树来避免碰撞,其优点是在标签数量较多时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但实现较为复杂。
四、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内容本文将重点研究基于ALOHA的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
首先,我们将分析ALOHA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包括纯ALOHA算法和时隙ALOHA算法。
然后,我们将探讨ALOHA 算法在RFID系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提出一种改进的ALOHA算法,该算法通过优化退避时间和退避策略,提高标签的识别效率和准确性。
五、改进的ALOHA算法设计改进的ALOHA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退避时间优化:通过对标签的退避时间进行动态调整,使得标签在发送信息前能够更好地估算信道状况,从而选择合适的退避时间。
这样可以减少标签间的信号冲突,提高识别效率。
2. 退避策略优化:采用一种基于历史信息的退避策略,使得标签在发生碰撞后能够根据历史信息进行决策,选择更适合的退避策略。
超高频RFID新型后退式二叉树防碰撞算法
超高频RFID新型后退式二叉树防碰撞算法摘要:这篇论文分析了一种新型的超高频RFID后退式二叉树防碰撞算法,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中的冲突次数以及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为了更好地展示该算法,我们使用数学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了它的有效性。
关键词:超高频RFID,后退式二叉树,防碰撞算法正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超高频RFID后退式二叉树防碰撞算法,以解决多标签系统中冲突次数多以及传输速率低的问题。
该算法充分利用RFID中的折返机制,使之成为一个基于树的防碰撞算法。
算法包括标签片段加载、标签查找和冲突解决三个部分,分别用于加载时间片段、查找标签以及避免多标签冲突的解决方案。
该算法的特点是无需对标签进行排序,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中的冲突次数以及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为了更好地展示该算法,我们进行了数学分析,并建立了详细的仿真实验来证明算法的有效性。
仿真实验的结果显示,该后退式二叉树防碰撞算法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了冲突次数。
在有效的算法空间下,该算法实现的数据传输速率明显高于其他算法,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多标签场景,并且可以提高系统数据传输速率。
经过理论分析、实验评估以及数学模型分析,本文提出的超高频RFID后退式二叉树防碰撞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系统中的冲突次数以及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未来研究方向,可以考虑对超高频RFID后退式二叉树防碰撞算法的电力消耗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提高算法的能耗性能,并考虑更多种类的多标签场景下应用。
同时,可以考虑分布式节点模型,以进一步减少系统中的冲突。
此外,在不影响系统精度和可靠性的情况下,优化算法空间是需要被讨论的重要问题,这样可以帮助系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并更好地实现可靠的数据交互。
另外,具有不同信号强度的多标签系统也是需要被考虑的因素。
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处理不同信号强度的多标签,这一点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可以得到提高。
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设计
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设计摘要:目前RFID技术正处于迅速上升的时期。
在很多实际应用中读写器的识读范围会同时出现多个标签,这时标签发送的信息就会混叠在一起发生冲突,产生碰撞问题。
为此,必须采用反碰撞算法来加以克服。
关键词:RFID;跳跃式二进制0 引言近几年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在全球掀起热潮,吸引了众多厂商参与相关的技术以及芯片的研究与开发。
在射频识别系统中,不能排除在读写器范围内存在多个电子标签的情况,于是系统中存在两种通信形式:从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即读写器发送的数据流被覆盖范围内的多个标签所接收,这种通信形式也被称为无线电广播;在读写器的作用范围内有多个标签同时应答,这种形式被称为多路存取。
在后一种通信形式中,标签数据的混叠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碰撞问题。
为了防止由于多个电子标签的数据在读写器的接收机中相互碰撞而不能准确读出,必须采用反碰撞算法来加以克服。
1 RFID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一般由RFID标签、RFID读写器以及计算机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如下:RFID标签进入磁场,接收RFID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有源标签),RFID读写器读取信息后,解码,送至计算机系统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
绝大多数射频识别系统是按电感耦合的原理工作的,读写器在数据管理系统的控制下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该信息被读写器读取并解码后送至管理系统(一般是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这一信息的收集处理过程是以无线方式进行的。
2 跳跃式二进制树形反碰撞算法原理2.1 算法建立的几点基础约定(1)跳跃式二进制树形反碰撞算法的关键是确定数据发生碰撞的具体位置。
RFID动态标签估计防碰撞算法
RFID动态标签估计防碰撞算法赵瑞思;李涛;张帅;杨愚鲁【摘要】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过程中标签之间的碰撞问题,提出一种新的RFID 防碰撞算法.利用二进制碰撞算法动态地估计一部分将要被识别的标签数,通过标签生成的随机数对其进行分组,并识别该部分标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减少冲突发生的概率,识别标签的效率为42.5%~ 42.8%.%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to resolve the collision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tag identificati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makes the use of binary collision algorithm to estimate the number of the partial tags which are to be identified and use the multi-branch tree algorithms to identify those tag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the conflict and the identification tag efficiency is 42.5%~42.8%.【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年(卷),期】2012(038)008【总页数】3页(P249-251)【关键词】无线射频识别;防碰撞;二进制;标签估计;随机数【作者】赵瑞思;李涛;张帅;杨愚鲁【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01.61 概述随着射频技术的发展,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等众多领域。
一种新型RFID联合防碰撞算法
一种新型RFID联合防碰撞算法
刘路;陈洪云;何怡刚
【期刊名称】《微计算机信息》
【年(卷),期】2010(026)029
【摘要】针对射频识别系统(RFID)标签碰撞问题,本文结合较常用的两种防碰撞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RFID联合防碰撞算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吞吐率,缩短了标签读取时间.仿真结果表明此种新型联合防碰撞算法的吞吐率比改进的动态帧-时隙(IDFSA)算法提高了57.30%.
【总页数】2页(P145-146)
【作者】刘路;陈洪云;何怡刚
【作者单位】410082,湖南,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410082,湖南,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410082,湖南,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1.6
【相关文献】
1.新型RFID防碰撞Q值算法研究 [J], 朱泊远;曾桂根
2.基于标签运动的一种新型RFID防碰撞算法 [J], 石封茶;崔琛;余剑
3.一种新型RFID树形碰撞位识别防碰撞算法研究 [J], 钱琨;潘洋;冉全
4.一种新型RFID动态多叉树查询防碰撞算法 [J], 陆冰清;牛国柱;赵英臣
5.一种新型的RFID的防碰撞算法 [J], 于洪涛;王祖良;王少飞;曹闯乐;马可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防伪、安保及交通管 理等至 多领域 ,实现货物 、人员和
Ke od : a i Fe u n yIe t ct n( F D)An i ol i ; So tdAL HA; DMA; ho g p t yw r s R o rq e c d ni ai R I ; t cls n d i f o — io lte O C T ru h u
1 引言
S p .2 0 et 0 7
一
种 新 的 RF D 防碰 撞 算 法 设 计 I
梁 彪 胡爱群 秦 中元
209 ) 1 0 6 f 东南大学无 线电工程 系 南京
摘
要:该文提出 了一种基于码 分多址思想的时隙 A O A算 法( s L H ) LH c — O A ,来解决射频识 ̄ (FD 中的防碰 A UR I )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9期 9 2 0 年 9月 07 电子与
信
息
学
报
Vl .9 . 0 2 No 9 1
J u n lo e to is & I fr to e h oo y o r a fElc r n c no ma in T c n lg
中图分类号 :T 9 N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8620)9 18 3 0959 ( 7 — 5— 0 02 0
A v lD e in f rR FI An ic l so Te hn q e No e sg o D t- ol i n c i u i
L a gBio in a Hu Ai u — n q Qi h n -u n n Z o gy a
撞 问题。在建 立该算法 的数 学模 型的基础 上,分析 了其对系统吞吐量带来的好处 ,并推导 出系统稳定 的条件 。理论
与仿 真实验表 明,采用 C — OHA算 法的系统稳定范围要大于时隙 AL HA系 统,并且当选用的扩频码组阶数为 SAL O
Ⅳ 时 ,CSAL — OHA 算 法 的最 大 吞 吐量 可 达 原 时 隙 A OHA 的 Ⅳ 倍 。 L 关键 词 :射 频 识别 ; 防碰 撞 ; 时 隙 A OHA; 码 分 多 址 ;吞 吐 量 L
( eat n o ai E g er g S uhat nvri , aj g 106 C ia D pr met f do ni ei , otes U i sy N n n 09 , h ) R n n e t i 2 n
Ab t a t n t s P pe .a n v 1so t d ALOHA l o ih b s d o de d v so S p e e t d f r s l i g t e s r c :I hi a r o e lt e — ag rt m a e n Co i ii n i r s n e o o v n h RF D n i o l i n p o lm s I sa a t g ot es s e t r u h u n l z d b e n isma h m a ia o 1 I a t— l so r b e . t dv n a et h y t m h o g p ti a a y e a d o t e tc m de c i S s t l a d t e c n ii n f r s s e ’ s a i t S i f r e l. e t e r tc 1a d sm u a e e u t n ia e t a h n h o d to y t m S t b l y i n e r d a we 1 Th h o e i a n i lt d r s lsi d c t h t t e o i s s a l c p fS ALOHA r a e h n t a fS AL t b e s o e o C— i b o d r t a h t o — OHA n e i t e d g e fs r a pe t u c d s S a d wh n N S h e r eo p e s c r m o e d u e , h a i u t r u h u fS ALOHA g ta h e e N i e h to — s d t e m x m m h o g p t o C— mi h c iv tm st a fS ALOHA.
射频 识别技术 (F D 是一种利 用无线 电传输 实现物 体 R I) 的非接触式识别的技术。它从 2 0世纪 9 年代兴起 ,由于其 0
显著的特点,被认为可以替代传统 的条码、磁卡和 I 卡等 C 技术 ,目前 己被广泛应用于生产 过程 、 物流仓储 、商业零售、
本 文 在 随机 多址 接入 技 术 中的 时隙 A O A S t d L H (l t - o e
2 防碰撞 技术 的 分类 及实 现途径
R I 中 的碰 撞 问题 主 要 分 为 两 类 FD 一 类 是 标 签 碰 撞
动物信 息的 自动采集 R I 主要 由读写 ̄ ( t rgtr FD I e oa / nr o T as i r rnc v ) e e 和智能标 ( rnp n e/ a ,以下简称标 签1 T a so drT g